/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某人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建议注射玻璃酸钠溶液来缓解疼痛,璃酸钠溶液是改善关节灵活性的药物。你认为该药物注入的正确部位应是( )
A.关节窝 B.关节囊 C.关节头 D.关节腔
2.在2025年央视春晚上,机器人“福兮”表演扭秧歌,引发了大众的热议。该机器人具有与人相同功能的“膝关节”“肘关节”等结构,关节在扭秧歌中起的作用是( )
A.动力 B.支点 C.杠杆 D.调节
3.大熊猫咀嚼竹子的动力来源于( )
A.肌肉 B.牙齿 C.神经 D.关节
4.运动前适度的热身有助于关节囊分泌滑液到( )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软骨 D.关节腔
5.“立定跳远”是陕西省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抽(选)考项目之一,关于“立定跳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 B.不需要消耗能量
C.仅需一块骨骼肌参与 D.主要由骨提供动力
6.下列对缩手动作完成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缩手时肱二头肌收缩
B.骨为缩手动作提供动力
C.在神经调节下,关节绕骨运动
D.完成该动作,只需运动系统参与
7.武术是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有关武术动作能顺利完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
B.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C.运动时骨骼肌由肌腱固定在同一块骨上,牵引着骨绕关节运动
D.运动能提高人的肺活量,增加气体交换的效率
8.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重点关注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落地落实问题。下列关于体育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而骨骼肌的收缩通常受神经系统调节
C.练习“引体向上”的向上拉升过程中,肱三头肌收缩使骨绕关节转动
D.适量体育运动可以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能力
9.大熊猫“萌兰”因翻越围栏“越狱”成为明星熊猫。“萌兰”出生于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生性活泼好动,双手握住竹笋进食时更是憨态可掬,深受游客喜爱。下列相关“萌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萌兰”“越狱”需要多组肌肉的协调和配合
B.“萌兰”握竹笋时,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运动
C.“萌兰”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D.“萌兰”握竹笋向嘴递时,肱三头肌是收缩状态
10.小华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人体关节结构模型,模型外部吸管模拟的是( )
A.关节面 B.关节腔 C.关节囊 D.关节软骨
11.俯卧撑是简单易行却十分有效的力量训练手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到乙,动力来自骨
B.从乙到甲,肱二头肌舒张
C.该运动需要多个关节参与
D.肌肉牵拉关节绕骨活动产生运动
12.图甲是2024年春晚机器人受程序控制翩翩起舞的画面,图乙是模拟机器人跳舞时抬起小腿时的简易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⑤模拟骨,②④模拟骨骼肌
B.③在②的牵动下绕①产生活动
C.机器人小腿抬起时②④都处于舒张状态
D.机器人控制程序模拟的是人的神经系统
13.膝跳反射是临床当中常用的一种神经系统的反射检查。右图表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和膝关节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B.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2、3、4、7、8组成
C.若阻断7,膝跳反射不能完成,但能感觉到叩击
D.膝跳反射小腿抬起时,股四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14.如图是关节剖面模式图
(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B] 和[C] 三部分。
(2)关节面由 和关节窝组成,其上有一层 ,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3)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还有滑液、韧带等,增强了关节的 和 。
15.现代科技工作人员模仿非洲婴猴开发了一款跳跃机器人,重100g,完全伸展时高26厘米,拥有折叠式长腿,垂直弹跳高度可达12米,平均每隔0.58秒就可以进行一次高达1米的跳跃还能感知自己并设计运动路线,轻松越过障碍物,以期在协助侦察和抗灾搜救行中大显身手。
(1)跳跃机器人的跳跃过程由内置芯片控制,芯片相当于婴猴 的系统;从蹲伏状态到弹跳状态,由发动机带动腿部连接打开折叠式长腿,腿部连接可模拟运动系统中的 。
(2)若要在地震废墟中完成长时间的搜救工作,你认为跳跃机器人可以如何改进?① ;② 。
16.福达·2025揭阳马拉松赛于3月30日鸣枪开跑,2万名选手可饱览一江两岸的生态画卷,见证揭阳日新月异的建设成果,在奔跑中感受古邑新城的澎湃活力。下图为运动员完成跑步运动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是 系统,b器官是 ,c结构在运动起支点作用。
(2)赛前运动员的饮食需以“高糖类、中蛋白、低脂肪”为主。食物中提供主要能量的糖类在 (填图中字母)系统处被彻底分解为可被吸收的 ,进入血液后,由静脉流到心脏,再由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
(3)跑步时不仅需要A系统,还需要在 (填图中字母)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所需能量有赖于 (填图中字母)等系统的配合,在a细胞中的 (填结构名称)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4)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呼吸加快,大汗淋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汗液由 中的汗腺产生并排出,不仅能调节体温,还能带走代谢废物。
(5)如果你是本次马拉松赛的义工,你愿意沿途为运动员们提供一种服务: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某人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建议注射玻璃酸钠溶液来缓解疼痛,璃酸钠溶液是改善关节灵活性的药物。你认为该药物注入的正确部位应是( )
A.关节窝 B.关节囊 C.关节头 D.关节腔
【答案】D
【知识点】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分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
【详解】A.关节窝是关节面的一部分,表面覆盖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和缓冲震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关节囊包裹关节,内层可分泌滑液,润滑关节面,故B不符合题意。
C.关节头是关节面的一部分,表面覆盖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和缓冲震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围成的密闭腔隙,内含滑液,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类似于滑液,能够润滑关节面,减少摩擦,从而缓解疼痛。因此,玻璃酸钠溶液应注入含有滑液的部位,即关节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在2025年央视春晚上,机器人“福兮”表演扭秧歌,引发了大众的热议。该机器人具有与人相同功能的“膝关节”“肘关节”等结构,关节在扭秧歌中起的作用是( )
A.动力 B.支点 C.杠杆 D.调节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分析】人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肌肉)组成,能产生运动并支持、保护身体。
【详解】A.在运动中,动力主要是由肌肉收缩提供的,肌肉收缩牵拉骨绕关节活动,而不是关节提供动力,所以关节不具有提供动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关节在这个过程中就像一个支点,使骨能够围绕它进行转动,起到枢纽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C.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支撑身体并参与运动的完成,而不是关节起杠杆(支撑)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的调节主要是神经系统的作用,神经系统调节肌肉的收缩舒张来控制运动,关节并不起到调节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大熊猫咀嚼竹子的动力来源于( )
A.肌肉 B.牙齿 C.神经 D.关节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A.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力量,是动物运动的动力来源。大熊猫咀嚼竹子时,咀嚼肌的收缩与舒张带动下颌骨运动,从而产生咀嚼的动力,使大熊猫能够咬断、咀嚼竹子,A符合题意。
B.牙齿是大熊猫咀嚼竹子的工具,其作用是咬断、撕裂和磨碎竹子,但牙齿本身不能产生动力,需要肌肉带动下颌骨使牙齿发挥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神经主要负责传递信号,协调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在大熊猫咀嚼竹子的过程中,神经起到传导神经冲动、控制肌肉收缩的作用,以确保咀嚼动作的协调和准确,但神经并不直接产生动力,C不符合题意。
D.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部位,它使骨骼能够活动,为运动提供了灵活性和支点。在大熊猫咀嚼竹子时,下颌关节为下颌骨的运动提供了支点,但关节本身不产生动力,动力还是来源于肌肉的收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运动前适度的热身有助于关节囊分泌滑液到( )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软骨 D.关节腔
【答案】D
【知识点】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分析】关节是由关节囊、关节头和关节腔构成;关节囊包围在关节外面,关节内的光滑骨
被称为关节面,关节内的空腔部分为关节腔。
【详解】A.关节头是构成关节的一部分,但它本身并不直接接收关节囊分泌的滑液,A不符合题意。
B.关节窝也是构成关节的一部分,但它同样不直接接收关节囊分泌的滑液,B不符合题意。
C.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虽然它有助于减少摩擦,但滑液并不是直接分泌到关节软骨上的。滑液填充在关节腔中,间接地润滑关节软骨,C不符合题意。
D.关节腔是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的空隙,它接收关节囊分泌的滑液。滑液在关节腔中起到润滑作用,减少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的摩擦,D符合题意。
故选D。
5.“立定跳远”是陕西省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抽(选)考项目之一,关于“立定跳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 B.不需要消耗能量
C.仅需一块骨骼肌参与 D.主要由骨提供动力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分析】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骨骼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详解】A.人体的任何运动都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立定跳远作为一种复杂的动作,需要大脑和小脑的协调,以及神经信号传递到肌肉,引发肌肉收缩,A正确。
B.任何运动都需要能量。立定跳远需要肌肉收缩,而肌肉收缩的能量来源细胞的呼吸作用,B错误。
C.立定跳远是一个复杂的动作,需要多块肌肉协同工作。例如,腿部肌肉(如股四头肌、腓肠肌)、核心肌群等都需要参与,C错误。
D.骨是运动的杠杆,但动力来源于肌肉的收缩。骨本身不能主动产生动力,D错误。
故选A。
6.下列对缩手动作完成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缩手时肱二头肌收缩
B.骨为缩手动作提供动力
C.在神经调节下,关节绕骨运动
D.完成该动作,只需运动系统参与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A.缩手时,肘部弯曲,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舒张,A正确。
BC.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骨骼肌为缩手动作提供动力,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BC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故选A。
7.武术是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有关武术动作能顺利完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
B.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C.运动时骨骼肌由肌腱固定在同一块骨上,牵引着骨绕关节运动
D.运动能提高人的肺活量,增加气体交换的效率
【答案】C
【知识点】骨骼肌的组成及生理特性、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分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
【详解】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构成,其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A正确。
B.神经系统通过传递信号调控肌肉收缩的强度、顺序和协调性。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依赖神经系统的支配,B正确。
C.运动时骨骼肌由肌腱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C错误。
D.运动能够使呼吸肌舒缩有力,使胸廓扩大,从而提高人的肺活量,增加气体交换效率,D
正确。
故选C。
8.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重点关注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落地落实问题。下列关于体育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而骨骼肌的收缩通常受神经系统调节
C.练习“引体向上”的向上拉升过程中,肱三头肌收缩使骨绕关节转动
D.适量体育运动可以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能力
【答案】C
【知识点】骨骼肌的组成及生理特性、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分析】(1)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支点,肌肉提供动力。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且运动的产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3)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4)适量体育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能力。
【详解】A.人的运动系统的确是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骨连接形成骨骼,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A正确。
B.骨本身不能运动,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而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才能收缩,即骨骼肌的收缩通常受神经系统调节,B正确。
C.练习“引体向上”向上拉升过程中,相当于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是肱二头肌收缩使骨绕关节转动,而不是肱三头肌收缩,C错误。
D.适量体育运动能够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提升,可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而增强学习能力,D正确。
故选C。
9.大熊猫“萌兰”因翻越围栏“越狱”成为明星熊猫。“萌兰”出生于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生性活泼好动,双手握住竹笋进食时更是憨态可掬,深受游客喜爱。下列相关“萌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萌兰”“越狱”需要多组肌肉的协调和配合
B.“萌兰”握竹笋时,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运动
C.“萌兰”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D.“萌兰”握竹笋向嘴递时,肱三头肌是收缩状态
【答案】D
【知识点】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详解】A.动物的运动需要至少两组肌肉的配合,运动系统中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运动,“萌兰”“越狱”需要多组肌肉的协调,故A不符合题意。
B.“萌兰”握竹笋时属于屈肘状态,需要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萌兰”握竹笋向嘴递时,属于屈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故D符合题意。
故D。
10.小华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人体关节结构模型,模型外部吸管模拟的是( )
A.关节面 B.关节腔 C.关节囊 D.关节软骨
【答案】C
【知识点】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分析】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详解】关节头和关节窝共同构成关节面,它们是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上下两端的棉签模拟的是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中有很多韧带,包裹着关节面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棉签周围吸管模拟的是关节囊。关节面的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减压的作用,使运动更加灵活,模型中海绵模拟的是关节软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俯卧撑是简单易行却十分有效的力量训练手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到乙,动力来自骨
B.从乙到甲,肱二头肌舒张
C.该运动需要多个关节参与
D.肌肉牵拉关节绕骨活动产生运动
【答案】C
【知识点】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分析】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
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肢自然下垂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
【详解】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可见,在运动中,肌肉起到动力作用,A错误。
B.从乙到甲图,动作表现为从伸肘到屈肘,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B错误。
C.该运动参与的关节有肘关节、肩关节、腕关节,C正确。
D.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是肌肉牵拉骨绕关节运动,不是肌肉牵拉关节绕骨运动,D错误。
故选C。
12.图甲是2024年春晚机器人受程序控制翩翩起舞的画面,图乙是模拟机器人跳舞时抬起小腿时的简易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⑤模拟骨,②④模拟骨骼肌
B.③在②的牵动下绕①产生活动
C.机器人小腿抬起时②④都处于舒张状态
D.机器人控制程序模拟的是人的神经系统
【答案】C
【知识点】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分析】(1)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2)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图中:①模拟关节,②④模拟肌肉,③⑤模拟骨。
【详解】A.在这个模型中,③⑤可以模拟人体的骨,因为骨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肌肉提供附着点并支撑身体。而②④则模拟了人体的肌肉,因为肌肉是产生运动力的主要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驱动骨骼运动,A正确。
B.在人体中,肌肉通过收缩来牵动骨骼绕关节运动。在图乙的模型中,我们可以将①是关节的模拟,而②作为肌肉在收缩时会牵动③⑤(模拟骨)绕①(模拟关节)进行活动,B正确。
C.在机器人跳舞时抬起小腿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向后的力来驱动小腿的运动。在图乙的模型中,这个力应该由模拟肌肉的④来提供,因此②应该处于舒张状态。而模拟肌肉的④处于收缩状态,C错误。
D.机器人的运动确实需要由某种形式的控制系统来指挥和协调,这个控制系统可以看作是模拟的神经系统,D正确。
故选C。
13.膝跳反射是临床当中常用的一种神经系统的反射检查。右图表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和膝关节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B.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2、3、4、7、8组成
C.若阻断7,膝跳反射不能完成,但能感觉到叩击
D.膝跳反射小腿抬起时,股四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分析】(1)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图中,A关节腔、B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上行传导束,5大脑皮层,6下行传导束,7传出神经,8效应器。
【详解】A.膝跳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简单反射,A正确。
B.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应由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7传出神经、8效应器组成,不包括4上行传导束,B错误。
C.若阻断7传出神经,反射弧不完整,膝跳反射不能完成;但2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3神经中枢,再由4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所以能感觉到叩击,C正确。
D.膝跳反射小腿抬起时,股四头肌收缩产生动力,牵拉小腿前伸抬起,D正确。
故选B。
14.如图是关节剖面模式图
(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B] 和[C] 三部分。
(2)关节面由 和关节窝组成,其上有一层 ,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3)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还有滑液、韧带等,增强了关节的 和 。
【答案】(1) 关节囊 关节腔
(2) 关节头 关节软骨
(3) 灵活性 牢固性
【知识点】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图中,A是关节头,B是关节囊,C是关节腔,D是关节窝,E是关节软骨。
【详解】(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图中的关节面、B关节囊、C关节腔三个部分。关节面上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使粗糙不平的关节面变光滑,同时在运动时可以减少关节面的摩擦、缓冲震动和冲击;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能够把关节各部分牢固地联系在一起,以增强关节的稳固性,限制其过度运动;关节腔是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结构,正常情况下在腔内含有少量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2)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其上有一层关节软骨,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灵活。
(3)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因此,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还有滑液、韧带等,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
15.现代科技工作人员模仿非洲婴猴开发了一款跳跃机器人,重100g,完全伸展时高26厘米,拥有折叠式长腿,垂直弹跳高度可达12米,平均每隔0.58秒就可以进行一次高达1米的跳跃还能感知自己并设计运动路线,轻松越过障碍物,以期在协助侦察和抗灾搜救行中大显身手。
(1)跳跃机器人的跳跃过程由内置芯片控制,芯片相当于婴猴 的系统;从蹲伏状态到弹跳状态,由发动机带动腿部连接打开折叠式长腿,腿部连接可模拟运动系统中的 。
(2)若要在地震废墟中完成长时间的搜救工作,你认为跳跃机器人可以如何改进?① ;② 。
【答案】(1) 神经 关节
(2) 提高电池续航能力 减小体积和重量
【知识点】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
【详解】(1)动物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故机器人的跳跃过程由内置芯片控制,芯片相当于婴猴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故腿部连接可模拟运动系统中的关节,该结构相当于杠杆中的支点。
(2)跳跃机器人的一切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机器人内置的电池。因此若要在地震废墟中完成长时间的搜救工作,需要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减小体积和重量以减少耗电。
16.福达·2025揭阳马拉松赛于3月30日鸣枪开跑,2万名选手可饱览一江两岸的生态画卷,见证揭阳日新月异的建设成果,在奔跑中感受古邑新城的澎湃活力。下图为运动员完成跑步运动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是 系统,b器官是 ,c结构在运动起支点作用。
(2)赛前运动员的饮食需以“高糖类、中蛋白、低脂肪”为主。食物中提供主要能量的糖类在 (填图中字母)系统处被彻底分解为可被吸收的 ,进入血液后,由静脉流到心脏,再由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
(3)跑步时不仅需要A系统,还需要在 (填图中字母)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所需能量有赖于 (填图中字母)等系统的配合,在a细胞中的 (填结构名称)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4)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呼吸加快,大汗淋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汗液由 中的汗腺产生并排出,不仅能调节体温,还能带走代谢废物。
(5)如果你是本次马拉松赛的义工,你愿意沿途为运动员们提供一种服务: 。
【答案】(1) 运动 骨
(2) D 葡萄糖
(3) B CDE 线粒体
(4) 收缩 皮肤
(5)送葡萄糖盐水等功能饮料/送毛巾/维护秩序/赛道引导/医疗协助等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过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分析】图中,A是运动系统、B是神经系统、C是循环系统、D是消化系统、E是呼吸系统;a是骨骼肌、b是骨、c是关节。
【详解】(1)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图中的A是运动系统,b器官是骨,c关节结构在运动起支点作用。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
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食物中提供主要能量的糖类在D消化系统处被彻底分解为可被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由静脉流到心脏,再由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
(3)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骨骼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A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B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D消化系统(获得有机物)、E呼吸系统(获得氧气)、C循环系统(运输有机物和氧气)等系统的配合。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故在a骨骼肌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4)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因此,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汗液是由皮肤中的汗腺产生并排出的。当人体体温升高或环境温度升高时,汗腺会分泌更多的汗液,汗液蒸发时会带走体表的热量,从而降低体温,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此外,汗液在排出过程中,还会带走一些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素、乳酸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
(5)马拉松赛是一项高强度、长距离的耐力运动,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体力,面临身体疲劳、水分和能量流失、可能出现意外受伤等情况。基于此,可以提供以下多种服务:提供饮用水和运动饮料(或准备能量补给食品、提供医疗急救服务、为运动员加油鼓劲、引导路线和交通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