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课一练(解析版)(北师大版七上)

文档属性

名称 2.5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课一练(解析版)(北师大版七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8 16:0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九鼎,作为我国文明时代入口处的一块里程碑,相传它的铸造者是(  )
A.禹 B.尧 C.启 D.舜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禹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2.“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歌曲《国家》的歌词。我国古代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黄炎部落在涿鹿打败蚩尤
B.夏王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行
D.制定历法,称“夏历”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国家的产生。
3.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是从夏朝开始的,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它始于(  )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
C.舜传位给禹
D.商汤灭夏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4.右下图——二里头宫殿复原图,是哪个朝代的文化遗迹的展现(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分布地域和延续年代,基本上与夏朝人活动的地域和时间相符。故选A。
5.3 600多年前,一位仁德君王被安葬在今偃师市山化镇蔺窑村,他就是商朝开国之君。“他”是(  )
A.禹 B.桀 C.汤 D.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商朝的开国君主是商汤。
6.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故本题选B。
7.“以酒为池尽作乐,炮烙之刑极淫威。”文中“炮烙之刑”与哪位人物有关
(  )
A.桀 B.纣
C.汤 D.周幽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是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发明了炮烙酷刑。
8.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它浓缩了中国历史的精华。奴隶制社会的顶峰西周王朝就建都于此,当时都城叫(  )
A.镐京 B.长安
C.阳城 D.洛邑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镐京位于今陕西西安西。
9.“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厉王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应用能力。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军打败商军,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故选C。
10.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B.国王迁都
C.爆发平民大起义
D.少数民族攻破都城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夏朝的末代君主是夏桀,商朝最后一个王是商纣,西周最后一个王是周幽王,他们的共同点是昏庸残暴导致亡国。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震动学术界的青铜簋。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的铭文,“武王征商,惟甲子朝……”(如下图)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何人开始 从此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阅读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出这位昏君亡国的原因有哪些。灭亡他的是哪位人物
(3)说出材料三中武王伐纣的时间。伐纣的这次战役是什么
(4)一千多年的夏商西周的历史长卷,浓缩在几页教科书中。掩卷沉思,你想对三位亡国之君提一条什么建议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本题考查的内容与夏商周的更替有关,考查的内容为基础知识。材料一中只要明白“天下为家”指的是禹传启,第(1)题即可迎刃而解。第(2)(3)题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第(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勤政爱民”回答即可。
答案:(1)启;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奢侈残暴;商汤。
(3)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4)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民心;用人要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备选习题】
1.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商朝多次迁都,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商朝又叫殷朝。
2.《诗经》写道:春日载阳……女执懿筐……爰求柔桑(去给蚕采摘嫩桑)。诗歌生动地描绘了西周的妇女们在春季里劳动的情景。下列哪项属于这一时期的经济特点(  )
①农作物品种增多
②手工业分工较细
③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
④已有人工灌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西周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