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课一练(解析版)(北师大版七上)

文档属性

名称 2.6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课一练(解析版)(北师大版七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8 16:0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桐叶封弟,封出了晋山晋水晋风范;唐王开基,开创了唐国唐人唐诗篇。”这里的周王分封弟弟到“晋山晋水”为诸侯的故事反映了西周的(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到各地,受封的有王族亲属、有功劳的大臣等,故选C。
2.“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为博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各诸侯之所以能如约前往的原因是(  )
A.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保卫王室的义务
B.想借机见见周王
C.诸侯想去都城求助封赐
D.诸侯为了讨好周王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诸侯必须要绝对服从周王的命令,要定期朝觐天子,缴纳贡物,战时要带兵随周王征战。故正确答案为A。
3.“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诗经》里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西周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B.全国的土地、人口都归周王所有
C.周朝的疆域很大
D.西周奴隶主贵族势力强大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含义为: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说明全天下的土地、臣民皆归周王所有。
4.宜侯夨(cè)簋(ɡuǐ)(下图)是目前国内唯一明确记载西周分封制的青铜器,记载了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的情景。下面与它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宜侯
B.宜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
C.宜侯必须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定期朝觐天子
D.宜侯没有统治权
【解析】选D。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通过所学可知,A是分封的内容,B、C是受封者向周王承担的义务。受封的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享有统治权,故D错误。
5.《荀子》一书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周王姓姬,依据题干材料“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可知A符合题意。
6.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观察右图,找出属于统治阶级的阶层(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西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大小贵族往往兼任各级官员,构成统治阶级。
7.西周等级制度界限森严,维系这个等级制度的重要因素是(  )
A.血缘关系 B.战功的大小
C.拥有奴隶的多少 D.文化程度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8.历史学者在福建考古时,挖出三千多年前殉葬尸骨4具,其中男性尸体是直立坑中,可能殉葬时挣扎所致。这些尸骨主人生前的身份最可能是(  )
A.士 B.诸侯
C.平民 D.奴隶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奴隶的地位低下,毫无人身自由,经常被用于赏赐和买卖甚至用作祭祀祖先的贡品或为死去的贵族殉葬。
9.统治阶级通过哪一种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
(  )
A.祭祀天地 B.祭祀祖先
C.祭祀社稷 D.祭祀神灵
【解析】选B。夏、商、西周时期,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生活在氏族或宗族血缘纽带编织的社会网络之中,故通过祭祀祖先的活动,能达到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10.《左传》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西周统治者认为(  )
A.祭祀祖先与戎马征战同等重要
B.鬼神、神灵重要
C.敬德保民重要
D.任人唯亲重要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题干中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为一国的大事,就是祭祀与打仗。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诸侯受封图
(1)材料一中的“尚父”指的是谁 他建立了哪一个诸侯国
(2)材料二中受封的诸侯有哪些人 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 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3)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考查的内容与分封制有关。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链接所学知识可直接解答。
答案:(1)姜尚。齐国。
(2)天子的亲属和功臣、前代贵族。土地和臣民。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3)分封制。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