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登勃朗峰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登勃朗峰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5 15: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9课登勃朗峰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雇车(gù)   翌日(lì)   巉峻(chán)  隧道(suì)
B.俯瞰(kàn) 穹顶(qióng) 巍峨(wēi) 拾级(shí)
C.皑皑(ái) 颠簸(bō) 缭绕(liáo) 打嗝(gé)
D.妩媚(wǔ) 逗留(dòu) 沟壑(hè) 陡峭(qiào)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颠簸 陡峭  一如即往
B.翌日 浮燥 皑皑白雪
C.巍峨 打嗝 物有所值
D.可悯 歇息 色彩班斓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    、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    、安于现状;能力再强,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    、不思进取。
A.置身事外  自甘平庸  踟蹰不前
B.置之不理  自甘平庸  犹豫不决
C.置之不理  自甘落后  踟蹰不前
D.置身事外  自甘落后  犹豫不决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进入快速太空提供了新的方式。
B.2019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新闻办。
C.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D.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进一步地勘察,使科学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造成的。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白洋淀景区位于雄安新区中部,分属保定市的安新、雄县、容城、高阳、以及沧州市的任丘五个县管辖。
B.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
C.“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诀抵制低俗之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D.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
(1)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又似主教头上的帽子。
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7.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1)他扬鞭一挥,车便辚辚向前。
(2)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8.请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感悟。
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9.请对下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进行表述,要求简明、连贯、准确。
10、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谈谈你是否赞成开展探险活动。
材料一 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活动,既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身的挑战。它不仅需要坚强的体魄,更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为这项活动献身的精神。人类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不断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才执着地走到了今天。
材料二 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结束了中国人一直不能征服珠峰的历史。2000年,一个名叫阎庚华的中年人以罕见的胆量和气魄只身攀上珠峰,改写了中国没有单人登上珠峰的纪录。遗憾的是,阎庚华没有活着走下珠峰,他的遗体滞留在珠峰8 750米处。
材料三 1971年6月30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返回地球时,返回舱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压力阀门被震开,空气迅速漏光。舱内三名航天员暴露在真空中,急性缺氧,液体沸腾,在几十秒内停止了呼吸。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11.从表达方式上看,选文第一段是    ,写了                 ;第二段是    、    ,写了    。
12.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13.作者为什么说“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相遇伊瓜苏瀑布
刘长春
①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起飞的飞机从1万米高空逐渐降落的时候,机舱里忽然听到了一片惊呼:“伊瓜苏!伊瓜苏!”我这才发现,在莽莽苍苍无穷无尽的由亚热带雨林组成的绿色森林里,静静地悬挂着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白色的瀑布,大的、小的、单独的、间隔开来的、分散了又聚拢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瀑布展开自己的姿态,从高处向下坠落——那么的安静和从容,没有一声喧哗。
②伊瓜苏果然不同凡响。峰回路转之际,它好像为了给人一个惊喜,突然地出现,展开于一个断壁,数十条白色的蛟龙扭结在一起,编织成上下两幅巨大的水珠帘悬挂在那里,装饰着周围绿色的森林。它垂直地悬挂着,静静地等待着风的吹动,然后掀起一角,让我瞥见黑黝黝的山岩断壁的一点儿真相。
③水珠帘只是一个序幕。
④山路曲折,瀑布的情节也曲折。我们又走进一条绿色的长廊,走进密密匝匝的树林。高大的落叶松、山毛榉树,支撑起雄健的体魄直冲云霄,然后在天空中绽开它们繁茂的枝叶,遮掩了下午的烈日。在它们周围,那些阔叶树伸出自己的枝丫,与那些长长的蔓藤缠绕在一起,构成纵横交叉的布局,光影投射下来,露出一处又一处空白。空处不虚。远处,耳际,忽然传来了大水澎湃的声音。情不自禁地往空白处张望,搜寻瀑布的身影。只见它又在河的对面,我的眼前。变化了,变化了。一会儿,它是匹练悬空一线如注;一会儿,它又是浪漫组合飞流直下。曲折而下如轻盈的旋转,激情奔泻似威猛的跳跃。刚与柔的结合,壮与细的比较,单纯与复沓的递进,一个梦幻的群舞的世界。一条不到4000米的弯月形的峡谷走廊,却形成了275股大小瀑布——世界最宽的瀑布。那种丰富与气势,不禁要问,来自人间还是天堂?
⑤绿廊不尽,瀑布不断。我们还是兴冲冲地往前走,然后又折向下行。真像一幕大戏,见了序幕,读了情节,我们还要看到高潮。伊瓜苏瀑布的高潮在“波塞蒂”,意为“鬼喉”的地方。亿万年前频繁的地球运动,在巴西的南部挤压成许多裂缝,随岩浆喷涌而出,形成玄武岩熔岩高原的地理特征。然后又产生断层,成为河谷,垂直切至伊瓜苏河的河心。突然地又在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塌落一个大洞,形成了落差近百米的壮观的U形大瀑布。耳边,一个惊雷紧接着一个惊雷;眼前,一团白雾连续着一团白雾。白雾的水汽弥漫在河谷间,又升腾于天空,在太阳光的强烈照射下,忽然又变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天上的桥。走上天桥可以到达天堂,在天堂上看伊瓜苏,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来不及想象。地上也有一座桥。桥下是一条奔湍的大河,闪着绿松石般的光亮,扑腾着浪花。我走上栈桥,跨过河心,一步步接近瀑布,顾不得雨花淋湿了衣衫。雷再响,雨再大,我也要走近了,再走近。走到了桥的尽头,抬眼看那劈头盖脸的瀑布,势从天落,滚滚而下,在U形的几百米宽面的峡谷,奔流咆哮。前面一排的巨流刚刚呼啸而下,后面一排的巨流又接踵而至。只听见“轰隆——轰隆”的巨响,震得天惊,震得山摇。
⑥铺天盖地的飞瀑,是水的意志和伟力的抒情,它要冲垮一切,淹没一切。人在它面前,渺小得如同它的一滴水珠。水是白色的,又不纯粹是白色的,巨大的白色中掺杂着几股棕黄色的,还有一股墨绿色的,像是一种泼彩,没有遮拦地倾倒,倾倒了,再倾倒,无休无止,只不知道这颜色是怎么变幻出来的。于是彩色的瀑布,与彩色的河流、天上的彩虹一起走向高潮,演绎和展示人间最壮丽的一幕。同时,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高潮。
⑦伊瓜苏,印第安语的意思即“大水”。大水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密林深处的河流。
14.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5.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大戏”“序幕”“情节”“高潮”分别是什么意义?
16.第④段看到“那种丰富与气势,不禁要问,来自人间还是天堂?”和结尾段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样安排又有什么用意?
17.综观全文,分条概括伊瓜苏瀑布丰富的形态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捕蝶者
筱 敏
①你痴迷于捕蝶事业。
②你爱蝶,研究蝶,珍藏蝶。你自信你是蝶的知己,蝶亦恍惚成了你的生命,你甚至反复地梦过化蝶了。
③你备好捕蝶网,这种网轻、软、纤维细而滑,不易损伤蝶翼及其鳞片。你把必备的工具缚在腰间:采集盒、三角纸袋、记录本、铅笔、剪刀、镊子,还有毒杀蝶类的广口瓶。你把呵护美丽的一切都想得极其周密,你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④你出发去捕蝶,你去往原野、山林、洲屿的幽寂处寻捕蝶中珍奇。蝶在你眼前飞舞。看那蛱蝶,多美!但比不上凤蝶:翅表斑斓七彩,通身闪耀灿烂的金属光泽,飞舞时异彩耀目,体态优雅,尾突飘逸,如飘带,似轻丝,当风起落,若仙若幻。
⑤你的捕蝶网在操纵你了,神助一般的手感。迎头下网,追尾兜网,网网必有所获。手腕轻抖扭转纱网,封死网口,网中的精灵徒然挣扎,在你手中逃脱的可能已经是零。
⑥隔着纱网,你清楚地看到你的猎物的处境,清楚地辨别出它们的价值。你一手轻提网底,小心翼翼取出那只眼蝶或蛱蝶,将它两翅朝后并拢,像它停在叶间歇息时的样子,然后用手指在其胸肌上轻轻一捏,非常之轻,然而必须是致命的,你要保持它外观的完整。你感觉到那里有不可挽回的破裂声,这声音除你与它之外,连片刻之间与它双飞双栖的情侣也不能听见。你用质地柔软光滑的三角纸袋把它装好。
⑦若是命运垂青于你,竟然遇到太珍稀的,太宝贵的,你就应该颤栗了:一只刚刚出蛹的新蝶,双翅还是润湿的,鳞片鲜丽,纤尘未染,就在你的网里。你激动得几乎昏厥,眼窝潮热,倚着树干大口吸气。你果断地启用了你的毒瓶。它即刻就不动了,即刻。这造物的绝世精灵,连挣扎的瞬间也没有,它完美如初。
⑧你曾经想过生与死的问题吗?从前有一位远方的诗人,悲恸于另一位诗之精灵被凌虐,他要与帝王谈谈生与死的问题,那就像被你捕获了的这蝶之精灵的伴侣,竟从逃亡之路返回来,停在你的环罗纱网之上,要与你谈谈生与死的问题。你们能以什么方式交谈呢?
⑨你想谈谈美,谈谈你全身心的珍爱,谈谈你的贡献和牺牲。这是你的宗教,你坚信这是世上惟一的宗教,决然的美和决然的虔诚。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珍稀标本名扬世界,还是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
⑩你隐身树丛等了许久,那只精灵的伴侣到底没有回来。
⑾你想着毒瓶内的那只蝶,你急不可耐,取出一支细小的钢针,自蝶的胸背中央插入穿透,将它固定在凹槽内的软木条上。蝴蝶有没有心脏?你是专家,这你清楚。如果有,这一针正好就从它的心脏穿过。谁会听到那破裂之声?
⑿现在,趁它的翅膀还未僵硬,你用拨针轻轻将它们左右展开,使前翅的后缘与身体成直角,后翅前缘脉与前翅的后缘相称。那宽大透明的翅膜何等完美,翅膜内贯穿的纵脉以及横脉,惟上帝之手能创造出来。刚刚羽化成蝶,还没来得及振翅,还没有经风吹拂。鳞片呈砌瓦状密密排列在翅膜之上,洁净,流利,鲜亮,没有丝毫磨损。在你的展翅板上,你用拨针为它展翅,是它平生第一次的展翅,也是最后一次的展翅,这或许就叫做永恒吧?它娇艳的色泽之上,覆过一层银质的灰色,像是由外而内镀着溪涧的月光,也像是由内而外渗着绝世的悲伤。
⒀你用拨针将蝶的触须拨正,左右对称摆在头的前方,轻轻把长纸带压覆过蝶翅的基部及外缘,远远用虫针固定好。这是一个绝好的标本。在你珍藏的标本盒里,它将走遍世界,赢得无尽的惊叹。它将永远栩栩如生。它价值连城。它属于你。
⒁现在你掏出记录本,书写编号、采集地点、时间、海拔高度、采集人……蝴蝶名称那一栏你空着。空着!午时的太阳穿过林木,在你周边溅起一道道光芒,像在布置一个祭奠。这是蝶类专家最辉煌的时刻,你感觉自己如同帝王。那一栏空着,那意味着这绝世的精灵将以你的名字来命名。
⒂那位远方的诗人来了,带一个很瘦很长的影子,现在他要与你谈谈生与死的问题。是生与死,而不是美、价值或声誉。
18.通读全文,说说捕蝶者自信是“蝶的知己”,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9.按要求完成下列词句的赏析。
①“它即刻就不动了,即刻。”句中连用两个“即刻”,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品析句子:“午时的太阳穿过林木,在你周边溅起一道道光芒,像在布置一个祭奠。”
20.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试写出两点并简析其作用。
21.文章第⑿段不惜笔墨,极力描写蝴蝶的完美,段末又说“由内而外渗着绝世的悲伤”。这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22.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对生命的思考,谈谈作者安排“诗人”与“捕蝶者”谈论“生死问题”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萤火
宗璞
①点点银白的、灵动的光,在草丛中飘浮。草丛中有各色的野花:黄的野菊,浅紫的二月兰,淡蓝的“勿忘我”。还有一种高茎的白花,每一朵都由许多极小的花朵组成,简直看不清花瓣。它的名字恰和“勿忘我”相反,据说是叫作“不要记得我”,或可译做“勿念我”罢。在迷茫的夜中,一切彩色都失去了,有的只是黑黝黝一片。亮光飘忽地穿来穿去,一个亮点儿熄灭了,又有一个飞了过来。
②幼小的我,经常在那一带玩耍。小桥那边,有一个土坡,也算是山罢。小路上了山,不见了。晚间站在溪畔,总觉得山那边是极遥远的地方,隐约在树丛中的女生宿舍楼,也是虚无缥缈的。其实白天常和玩伴跑过去,大学生们有时拉住我们的手,说:“你这黑眼睛的女孩子!你的眼睛好黑啊。”
③大概是两三岁时,一天母亲进城去了,天黑了许久,还不回来。我不耐烦,哭个不停。老嬷嬷抱我在桥头站着,指给我看那桥边的小道。“回来啦,回来啦——”她唱着。其实这全不是母亲回来的路。夜未深,天色却黑得浓重,好像蒙着布,让人透不过气。小桥下忽然飞出一盏小灯,把黑夜挑开一道缝。接着又飞出一盏,又飞出一盏。花草亮了,溪水闪了。黑夜活跃起来,多好玩啊!我大声叫了:“灯!飞的灯!”回头看家里,已经到处亮着灯了,而且一片声在叫我。我挣下地来,向灯火通明的家跑去,却又屡次回头,看那使黑夜发光的飞灯。
④长大了,又回到这所房屋时,我在自己的房间里便可以看到起伏明灭的萤火了。我的窗正对着那小溪。溪水比以前窄了,草丛比以前矮了,只有萤火,那银白的,有时是浅绿色的光,还是依旧。有时抛书独坐,在黑暗中看着那些飞舞的亮点,那么活泼,那么充满了灵气,不禁想到《仲夏夜之梦》里那些吵闹的小仙子;又不禁奇怪这发光的虫怎么未能在《聊斋志异》里占一席重要的地位。它们引起多么远、多么奇的想象。那一片萤光后的小山那边,像是有什么仙境在等待着我。但是我最多只是走出房来,在溪边徘徊片刻,看看墨色涂染的天、树,看看闪烁的溪水和萤火。仙境么,最好是留在想象和期待中的。
⑤大学毕业前夕,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和几个好友,曾久久地坐在这溪边山坡上,望着星光和萤光。我们看准一棵树,又看准一个萤,看它是否能飞到那棵树,来卜自已的未来。几乎每一个萤都能飞到目的地,因为没有飞到的就不算数。那时,我们的表格里无一不填着“坚决服从分配,到祖国很需要的地方去”!无论分到哪里,我们都会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扑过去的。星空中忽然闪了一下,是一颗流星划过了天空。据说流星闪亮时,心中闪过的希望是会如愿的。但我们谁也没有再想要什么。有了祖国,不就有了一切吗?我觉得重任在肩,而且相信任何重任我都担得起。难道还有比这种信心更使人兴奋、欢喜,使人感到无可比拟的幸福吗?虽然我知道自己很小,小得像萤火虫那样。萤火虫却是会发光的,使得就连黑夜也璀璨美丽,使得就连黑夜也充满了幻想。
⑥前几天偶得机缘,又同儿时的玩伴一同回到故乡,行向小溪那边时,因为在白天,本不指望看见萤火虫,但以为草坡上的“勿忘我”和“勿念我”总会显出了颜色。不料看见的,是两台挖土机在开挖泥土,一打听,原来此处正准备建一座休闲农庄,我们旧日的家也盖上了两层小楼,旁边新建的幼儿园里有不少孩子,一个个转动着点漆般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这些黑眼睛的孩子!你们好亮的眼睛啊!”我不由得想。
⑦事物总是在变迁,中心总要转移的。现在清华主楼的堂皇远非工字厅可比了。而那近代物理实验室中的元素光谱,使人感到科学的光辉,也是萤火虫们望尘莫及的。我们骑着车,淋着雨,高兴地到处留下校友的签名。从一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排过来的长桌前,那如同戴着雪帽般的白头发,那敦实可靠的中年的肩膀,那发亮的、润泽的皮肤和眼睛,俨然画出了人生的旅程。我以为,在这条漫长而又短促的道路上,那淡蓝和纯白的花朵,“勿忘我”和“勿念我”,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人世间,有许多事应该永远记得,又有许多事是早该忘却了。
⑧但总要尽力地发光,尤其在困境中。草丛中飘浮的、灵动的、活泼的萤火,常在我心头闪亮。
(选自《宗璞散文精选》,有删改)
23、文章围绕“萤火”叙事、写景、抒情。请填写下表,概括“我”与“萤火”相关的生活片段和见到萤火时情感的变化。
相关片段 情感变化
幼小的“我”,在等待母亲夜归时,看到了“飞灯” ①
② 想象和期待
大学毕业前夕,“我”和同学通过萤火虫表达自己报效祖国的心愿 兴奋、欢喜、幸福
24、标题“萤火”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5、结合全文内容,理解第⑧自然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草丛中飘浮的、灵动的、活泼的萤火,常在我心头闪亮。
26、第⑦段有什么作用?请从文章内容与结构两方面作答。
答案
1、D 2.C 3.A 4.B 5.B 6.(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形状,突出了勃朗峰周围山峰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特点。(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上云朵光彩夺目、无比美丽、惹人喜爱的特点。
7、(1)动作描写。表现了车夫驾车技术的高超。(2)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车夫的镇定自若、态度和善、车技高超、喜欢自吹、自信甚至有些自负的特点。
8.作者由眼前美丽多姿、变幻无穷的景色联想到肥皂泡,并把这些景色比作“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一方面表现了景物的美丽和色彩的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和人生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
9.示例: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到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就业后成为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入城市。
10、示例 (1)赞成。探险是人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精神的最好体现。开展各种形式的探险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类对自身梦想的追逐。
(2)反对。探险的环境危机四伏,我们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冒险活动,不一定非要提心吊胆地去冒险。探险是对人性的不尊重,是对生命的漠视。
11.描写 身居高处,遥望一座峰巅时所见的美景 议论 抒情 由观赏自然美景引发的感慨
12.采用短句与长句结合的句式,错落有致,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云”比作“游丝蛛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云柔细、轻盈的特点。
13.因为引发作者感慨的所见之景——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14、示例一:以静写动,瀑布本是不停流淌的动景,作者借“悬挂”一词将其静态化,突出其风景如画的美和对周围山川的装饰和美化作用。示例二:对比手法,将瀑布的纯净和“黑黝黝的山岩”进行对比,更加突出瀑布的洁净和对周围环境的装饰效果。
15、“大戏”:伊瓜苏瀑布;“序幕”:断壁水珠帘;“情节”:峡谷走廊瀑布群的变幻美;“高潮”:彩色的瀑布,与彩色的河流、天上的彩虹一起演绎和展示的人间最壮丽的一幕。
16、设问式的照应关系(问答式的照应关系)。这样安排是为突出美在人间这一主题。
17、安静从容,静无声息;匹练悬空,一线如注;浪漫组合,飞流直下;曲折而下,轻盈旋转;激情奔泻,威猛跳跃;势从天落,滚滚而下。
18.答案:①极其周密的捕蝶准备;②为捕蝶跋山涉水③对蝶种类的谙熟④捕杀各类蝶运用不同方法⑤精心细致制作蝶标本。
19.答案:①答:两个“即刻”表明捕蝶者的毒瓶毒气之强,蝴蝶被残杀之快,也表现了我震惊的心理。②通过环境描写,暗示捕蝶者以残杀生命来彰显辉煌,用“祭奠”一词,表达了对生命逝去的哀伤。
20.答案:①本文采用第二人称,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便于作者与捕蝶者直接对话,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②多用问句,如“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珍稀标本名扬世界,还是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看似平白的诘问,引起读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捕蝶者漠视生命,不动声色的戕害生命行为的谴责之情。
21.答案:不矛盾。作者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极力描写蝴蝶的完美形象,更能表现出对蝴蝶生命逝去的悲哀,对捕蝶者扼杀生命的愤慨之情。所以段末又说“绝世的悲哀”。
22.答案:示例:表达了作者对捕蝶者为追求美、声誉等外在价值而扼杀生命的行为的愤慨之情,揭示了生命至上的主旨。
23、(1)惊奇、难忘
(2)长大的“我”,看到萤火虫时,联想到小仙子和仙境
24.(1)“萤火”指萤火虫发出的银白的、灵动的、漂浮的、活泼的光。
(2)“萤火”也指黑夜里活跃起来的、微弱的、飞的灯。
(3)“萤火”寓意人要努力地发光,去照亮他人,要有战胜困境的勇气和一颗爱他人、爱祖国的心。
25、成长过程中“萤火”给予“我”战胜困境的勇气,让“我”坚定了爱他人、爱祖国的心,伴“我”走过人生旅程。
26、内容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深化主题,抒发人生路上“有许多事应该永远记得,又有许多事是早该忘却了”的感悟;
结构上:用“勿忘我”和“勿念我”和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