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课一练(解析版)(北师大版七上)

文档属性

名称 4.20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课一练(解析版)(北师大版七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8 16: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曹操曾经在《蒿里行》一诗中描写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描写的这一状况发生在(  )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西晋时期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的能力。曹操并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是东汉末年的人物,所以说诗歌描写的状况发生在东汉末年。
2.历史上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0年,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以少胜多,歼灭袁军主力,史称官渡之战。
3.下边的示意图反映的战役是(  )
A.马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由示意图中的“曹操军”“孙刘联军”可判断,战役的双方分别是曹军和孙刘联军,故正确答案为D。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的战争,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争,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战争,故A、B、C错误。
4.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故事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方法指导】口诀记忆赤壁之战的内容
老骥伏枥志千里,208年战火起,曹操南下到赤壁,孙刘联军齐抗击,两家合谋巧用计,火烧赤壁定大局。
5.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8年后,曹操近20万大军却输给了不足5万人的孙刘联军。在这两次战争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
A.士兵不习水战 B.骄傲轻敌
C.后方起兵 D.士兵疲惫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和概括能力。官渡之战中袁绍骄傲轻敌,败给曹操;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败给孙刘联军。故选B。另外三个选项不是两次战役失败的共同原因。
6.电影《赤壁之战》再现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场面,该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C.奠定了孙刘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
D.使曹操的力量变成三方中最弱的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应用能力。从题干中得出的有效信息是“赤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7.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
A.208年,赤壁之战 B.221年,刘备称帝
C.220年,曹丕称帝 D.222年,孙权称王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8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222年,孙权称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故选D。
8.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于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中国局势的是(  )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对知识的识记能力。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后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9.从《易中天品三国》到电视剧《三国》在各大卫视的热播,“三国热”再次升温。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魏蜀吴三国实现区域性统一,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都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据此分析,三国鼎立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这种局部统一,为以后的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10.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
A.吴国 B.魏国 C.秦朝 D.西汉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选项中朝代或政权的都城的今名称。三国时魏国的都城
是洛阳,秦朝的都城是咸阳,西汉的都城是长安(今陕西西安),只有三国时吴国的都城建业为今天的南京,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这段材料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对时局的分析。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期 介于哪两次著名战役之间
(2)“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其中“人谋”指的是什么内容
(3)材料中的“然操遂能克绍”说的是哪一次战役的情况 发生于哪一年
(4)材料中“挟天子而令诸侯”中的“天子”指的是哪位皇帝
(5)从材料看,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 这一建议在哪次战役中得以实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第(1)题,从“然操遂能克绍”就可以判定。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谋”的内容。根据材料中的“操遂能克绍”回答第(3)题。第(4)题属于识记层面的问题,直接作出解答即可。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从材料中“此诚不可与争锋”“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归纳概括。
答案:(1)东汉末年;介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之间。
(2)“挟天子而令诸侯”;注意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3)官渡之战。200年。
(4)汉献帝。
(5)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共同抵抗曹操。赤壁之战。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