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题 滑轮 课 时 1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了解滑轮组3、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与意图 教案修订
导入新课 播放吊车吊货物的视频,提出问题:吊车是如何将货物从低处吊到高处的呢?引出滑轮。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就在身边。
推进新课 一、认识滑轮1、展示吊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吊车上的轮子,介绍吊车上的这个轮子叫做滑轮,再展示滑轮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归纳出滑轮的结构特点,即: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2、让学生列举出出生活中滑轮,根据使用时滑轮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发现有的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有的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由此介绍滑轮的分类,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做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二、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1、观察定滑轮。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如旗杆顶部的装置为定滑轮。 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演示实验:称量钩码的重力;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拉力的方向改变,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特点是 G = F 。使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提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离? 按照右图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H1 与物体上升高度 观察吊车图片和实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引导学生猜想、实验,让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推进新课 H2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由此得出使用定滑轮“省力不省距” 2、演示用动滑轮提重物,要求学生讨论分析,此时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轮与刚才演示实验使用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 与学生讨论后小结: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用定滑轮时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 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动滑轮中绳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3) 进行实验,按课本实验探究,参照下图进行实验。强调定滑轮两端 的绳子一定要平行动滑轮的重力及滑轮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4)根据实验数据,请学生回答实验前所提出的问题,即: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一半的距离,即:省力费距。(5)计算动滑轮的GH1和F2H2的大小,发现两者的数值基本上是相等的,请学生将这一关系简单记录下来,为下节功率的学习做准备。三、了解滑轮组 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发现,定滑轮与动滑轮各有各自的优缺点,有什么办法能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呢?为了既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展示生活中的滑轮组图片。 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整个过程,在得出动滑轮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教材发展空间习题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课后作业 必做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对应习题
选做作业
板书设计 滑轮一、 定滑轮1. 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 2. 不省力 ,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二、 动滑轮1. 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2. 可以省一半力 , 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三、滑轮组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