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1课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2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第1课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2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19 00: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生物必修2
第1节 第1课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的理想材料,其理由不包括(  )
A.豌豆是一种自花受粉的植物,无法人工授粉
B.豌豆有多种易于区分的性状
C.豌豆产生的后代较多,可减少统计上的误差
D.豌豆生长周期较短,且易于种植
2.(2024四川遂宁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相对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梨的果皮光滑和桃的果皮有毛是相对性状
B.番茄的红色果实和圆形果实是相对性状
C.家兔的黑色毛、白色毛和棕色毛是相对性状
D.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就是相对性状
3.豌豆是一种自花传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现将高茎豌豆(母本)和矮茎豌豆(父本)杂交,过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茎豌豆(母本)必须除去雄蕊
B.矮茎豌豆(父本)不必除去雌蕊
C.除去雄蕊应在花粉未成熟时进行
D.上述杂交过程中仅需进行一次套袋处理
4.(2024陕西西安高一期末)[教材第2页相关信息]水稻的花为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玉米的花为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人工异花传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水稻进行杂交时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玉米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无论是水稻还是玉米,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无论是水稻还是玉米,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去雄
5.(2024山西大同高一期末)[教材第8页练习与应用]小鼠的毛色受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如图为小鼠毛色遗传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黑毛小鼠的遗传因子组成都相同
B.4号一定是杂合子,3号一定是纯合子
C.7号与4号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概率为1/3
D.4号与5号再生一只黑毛雄鼠的概率是3/4
6.(2024四川遂宁高一期末)[教材第8页拓展应用]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M),拟在一个配种季节里鉴定M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下列有关配种方案及子代统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将M与一匹栗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全为栗色马,则M为纯合子
B.将M与一匹白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全为栗色马,则M为纯合子
C.让M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若后代全是栗色马,则M是杂合子
D.让M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栗色马=1∶1,则M是杂合子
7.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
A.杂种F1自交后代会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B.豌豆种子的高茎和矮茎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
C.形成下一代新的植株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植物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8.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虽然假说能圆满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现象,但是假说不一定成立
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F2的分离比都是类似的
C.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F1产生配子时,两个不同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9.玉米是一种风媒花,其雄花生长在顶部,而雌花生长在腰部。豌豆和玉米都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和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共同优点有               (答出一点即可)。
(2)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去雄后要进行套袋处理,套袋处理的目的是                         。
(3)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高茎为显性性状,玉米的宽叶和窄叶也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宽叶为显性性状。现有某间行种植高茎和矮茎植株的豌豆地和间行种植宽叶和窄叶植株的玉米地,已知这些豌豆植株和玉米植株均为纯合子。自然状态下,收获全部矮茎豌豆植株的种子并种植下去,发育成熟豌豆植株的性状表现为    ,收获全部窄叶玉米植株的种子并种植下去,发育成熟玉米植株的性状表现为      。
(4)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现有自然状态下繁殖多代的顶生植株品系甲和腋生植株品系乙,请你利用两种品系的植株设计实验探究顶生和腋生的显隐性关系,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实验结果以及相应的实验结论:  。
B组 能力素养提升练
10.(多选)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合子可以稳定遗传,杂合子一般不能稳定遗传
B.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狗的白毛和黑毛、人的长发和短发都是相对性状
D.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11.(多选)如图为遗传图解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杂种”“纯合子”描述的是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B.“高茎”“矮茎”是株高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C.①过程纯合子dd产生的配子有1种,杂合子Dd产生的配子有2种
D.图中的“1∶1”只可指F1的表型比,不可指遗传因子组成之比
12.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受遗传因子A、a控制,非糯性水稻的胚乳和花粉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色,糯性水稻的胚乳和花粉含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花粉相当于雄配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
(2)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两种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3)若取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色花粉和呈橙红色花粉的比例约为     。
(4)请写出亲本(P)的遗传因子组成:非糯性为    ,糯性为    。
(5)纯种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杂交,子一代植株抽穗时,套上纸袋,让其自花传粉,所结籽粒中,非糯性和糯性的比例应为    ,若子二代糯性水稻有120株,从理论上推断,非糯性水稻中不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约   株。
(6)已知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所占的比例为   。
答案:
1.A 解析 豌豆是自花受粉植物,也可以人工授粉,A项错误;豌豆具有多种易于区分的性状,B项正确;豌豆产生的后代较多,可减少统计上的误差,C项正确;豌豆生长周期较短,且易于种植,D项正确。
2.C 解析 梨和桃为两种生物,A项错误;番茄的红色果实和圆形果实,为番茄的两种性状(果实的颜色和形状),B项错误;家兔的黑色毛、白色毛和棕色毛,均为一种生物(家兔)同一性状(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C项正确;不是同一种生物,即使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属于相对性状,D项错误。
3.D 解析 豌豆花为两性花,为避免自花传粉,应在花粉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A、C两项正确;父本豌豆不需要去掉雌蕊,B项正确;杂交过程中有两次套袋处理,分别是母本花粉成熟前去雄后套袋,母本人工授粉后套袋,D项错误。
4.C 解析 对水稻(两性花)进行杂交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其自交而影响实验结果,A项错误;对玉米(单性花)进行杂交时,不需要进行去雄操作,B、D两项错误;无论是水稻还是玉米,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C项正确。
5.B 解析 小鼠的毛色受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遵循分离定律。一对黑色小鼠(1和2、4和5)生出了黑色和白色小鼠,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黑色对白色为显性,故图中黑毛小鼠1、2、4、5号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都是Aa,但7号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或Aa,A项错误;由于6号为白色,其遗传因子组成为aa,则4号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是Aa,所以4号一定是杂合子,3号为白色,其遗传因子组成为aa,所以3号一定是纯合子,B项正确;4号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7号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概率为1/3AA、2/3Aa,因此两者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概率为2/3,C项错误;4号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5号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因此再生一只黑毛雄鼠的概率是3/4×1/2=3/8,D项错误。
6.D 解析 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栗色公马(M)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BB或Bb,将M与一匹栗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全为栗色马,由于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后代数量有限,则M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A项错误;将M与一匹白色母马杂交,由于子代数量有限,子代若全为栗色马,则M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B项错误;让M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若后代全是栗色马,说明M只产生了一种含B的配子,则M是纯合子,C项错误;让M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栗色马=1∶1,说明M产生了两种比例相同的配子,则M是杂合子,D项正确。
7.A 解析 杂种F1自交后代会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是提出问题的基础,不属于假说内容,A项符合题意。
8.D 解析 孟德尔认为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但没有提出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的假设性解释,D项错误。
9.答案 (1)子代数量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繁殖周期短,繁殖率高,易培育
(2)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3)全部为矮茎 既有窄叶,又有宽叶
(4)让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观察后代的表型;若后代全部为顶生,则顶生为显性性状,腋生为隐性性状;若后代全部为腋生,则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
解析 (1)豌豆和玉米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共同优点是子代数量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繁殖周期短,繁殖率高,易培育。(2)豌豆去雄后要进行套袋,套袋处理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3)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设矮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自然状态下该植株只能自交,因此后代全部是矮茎(aa),即收获全部矮茎豌豆植株的种子种植下去,发育成熟植株的性状表现全部为矮茎。自然状态下玉米可以杂交或自交,设窄叶玉米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则自交或杂交方式有bb×bb和bb×BB,因此收获的种子发育成的植株有宽叶和窄叶。(4)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多代的顶生植株品系甲和腋生植株品系乙均为纯合子,欲判断其显隐性关系,可以让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若后代全部为顶生,则顶生为显性性状,腋生为隐性性状;若后代全部为腋生,则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
10.AD 一般而言,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纯合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能够稳定遗传,A项正确;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B项错误;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人的头发的长度不受遗传因子控制,不属于相对性状,C项错误;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项正确。
11.ABC “杂种”“纯合子”描述的是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种(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A项正确;“高茎”“矮茎”是豌豆株高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一对相对性状,B项正确;①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d产生的配子有1种,杂合子Dd产生的配子有2种,C项正确;P为Dd×dd,F1中遗传因子组成Dd∶dd=1∶1,高茎∶矮茎=1∶1,“1∶1”既可以指F1的表型比,也可以指遗传因子组成之比,D项错误。
12.答案 (1)非糯性
(2)性状分离
(3)1∶1
(4)Aa aa
(5)3∶1 240
(6)2/3
解析 (1)由题图知,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和非糯性两种后代,说明非糯性是显性性状,糯性是隐性性状。非糯性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糯性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2)F1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3)杂合F1Aa在产生配子时控制糯性的遗传因子和控制非糯性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形成了2种类型的配子,比例是1∶1。(4)亲本(P)的遗传因子组成:非糯性Aa;糯性aa。(5)纯种非糯性水稻AA与糯性水稻aa杂交,子一代植株Aa抽穗时,套上纸袋,让其自花传粉,所结籽粒中,非糯性和糯性的比例应为3∶1,子二代中非糯性水稻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3,若子二代糯性水稻有120株,从理论上推断,非糯性水稻中不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约120×3×2/3=240(株)。(6)自然状态下,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由题意可知,AA的比例为1/3,自交后代全是AA,Aa的比例为2/3,自花传粉后子代出现AA∶Aa∶aa=1∶2∶1,能稳定遗传的占2/3×1/2=1/3,所以这批种子种下后,其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所占的比例为1/3+1/3=2/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