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测评--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2(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测评--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2(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19 00: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生物必修2
第1章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短毛和猫的长毛 B.豌豆子叶的黄色和豆荚绿色
C.玉米的高秆与水稻的矮秆 D.棉花的长绒棉与短绒棉
2.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圆粒豌豆∶皱粒豌豆=3∶1 ③开粉色花的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色花、粉色花和白色花 ④矮茎豌豆自交,后代全为矮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如图是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必须在开花后进行
B.传粉后的高茎豌豆花无需套袋
C.该实验中,高茎豌豆是母本
D.图中种子萌发后,有3/4的高茎
4.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取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发现AB、Ab、aB、ab的比例接近1∶1∶1∶1。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记录组合情况后,应将小球放回容器再重复实验
C.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D.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比例应为1∶1,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相同
5.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6.水稻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抗病水稻Aa为亲本,连续自交3代,子三代中杂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及每次自交后均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后纯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分别是(  )
A.1/4,7/16 B.1/4,7/9
C.1/8,7/9 D.1/8,1/16
7.某昆虫的触角长度受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Y/y控制,Y控制长角,y控制短角,Y对y为显性,但在雌性中无论什么基因型都表现为短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表型均为短角的个体杂交,子代一定都是短角
B.基因型为YY的雄性个体和某雌性个体杂交,可以根据子代触角长度判断性别
C.基因型均为Yy的个体杂交,F1随机交配,F2中短角个体占1/4
D.若长角与短角个体交配,生出一个短角雄性个体,则母本的基因型是Yy
8.紫罗兰单瓣花和重瓣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B、b决定。育种工作者利用野外发现的一株单瓣紫罗兰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据此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
A.重瓣对单瓣为显性性状 B.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
C.缺少B基因的配子致死 D.含B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不育
9.某品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科研小组进行以下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亲本组合 子代个体中叶色性状及比例
实验① 绿叶甘蓝(甲)自交 均为绿叶
实验② 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杂交 绿叶∶紫叶=1∶3
实验③ 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丙)杂交 绿叶∶紫叶=1∶1
A.绿色为隐性性状,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B.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②子代中有4种基因型
C.实验③组中,子代紫叶个体中叶色基因纯合的比例为1/2
D.将乙和丙植株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7
10.如图所示,豌豆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需进行去雄和套袋等处理
B.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开白花
C.植株DdRr自交,后代蓝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
D.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11.柑橘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C、c等表示),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黄色,其余表现为橙色。现有三株柑橘进行如下甲、乙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
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B.实验甲亲、子代中红色果皮植株基因型相同
C.实验乙橙色亲本有3种可能的基因型
D.若实验乙中橙色亲本的基因型已确定,则橙色子代有10种基因型
12.已知小麦的粒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含有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红粒,且所含的显性基因数越多(A和B的效应相同),红色越深;不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粒。两红粒植株杂交,F1均为红粒,F1自交,F2中白粒植株占1/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2红粒植株可表现出4种深浅不同的红色
B.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
C.白粒植株均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D.F2红粒植株中表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约占2/5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然状态下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自交后代AA∶Aa∶aa=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AA∶Aa∶aa=2∶2∶1,可能是隐性个体50%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AA∶Aa∶aa=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50%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AA∶Aa∶aa=1∶1∶1,可能是花粉50%死亡造成的
14.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和灰色,尾巴有短尾和长尾,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任取一对黄色短尾鼠,让其多次交配,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短尾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控制黄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B.灰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有两种
C.让F1中黄色短尾鼠与灰色长尾鼠交配,F2的表型之比为2∶2∶1∶1
D.让亲本中黄色短尾鼠和灰色长尾鼠交配,后代中表型之比为1∶1∶1∶1
15.已知小麦籽粒的红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若干个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纯合亲本杂交,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如图所示。只考虑杂交实验中涉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籽粒的颜色可能受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B.红粒小麦的基因型有26种,白粒小麦的基因型有1种
C.第Ⅰ、Ⅱ组的F1中红粒小麦的基因型均可能有3种
D.第Ⅱ、Ⅲ组F1测交后代中白粒小麦的比例分别为1/4、1/16
16.大豆属于自花传粉植物,其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R/r控制,且当B基因存在时,R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大豆花色的遗传机制如图所示。现将某种花色为紫色的大豆植株进行自交,F1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米黄色∶红色=10∶1∶1,经检测,形成这一比例的原因是该植株产生的配子中某种基因型的雌配子致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红色花的植株自交,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B.开紫色花的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2种
C.F1中开米黄色花的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开紫色花的植株
D.亲本中开紫色花的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测交,子代中开紫色花的植株占1/4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7.(14分)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当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时,F2总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于是其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进行解释。请以高茎(D)和矮茎(d)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 。
(2)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1表现为    茎,F2中高茎∶矮茎=      。
(3)如果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不分离(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1表现为    茎,F2的性状表现是         。
(4)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    。如果雌、雄配子的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    。
18.(16分)某植物的花色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中a1决定红色,a2决定蓝色,a3决定白色。某科研人员让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出现红花、蓝花和白花,比例为2∶1∶1。回答下列问题。
(1)a1、a2、a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
(2)亲本红花和蓝花基因型分别是     、    。
(3)若后代中的蓝花植株自交,则子代中花色性状的表型及比例为        。
(4)现有一红花植株,为测定其基因型,可将其与表型为    的植株杂交,若后代植株均表现为红花,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是    ;若后代植株表现为红花和蓝花,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是    ;若后代植株表现为红花和白花,则红花植株基因型    。
19.(16分)某闭花传粉植物,花的位置和花的颜色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以顶生紫花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腋生白花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发现F1中只有一株表现为顶生紫花(记作植株X),其余均表现为腋生紫花。让F1中腋生紫花自交,产生的F2中腋生紫花∶腋生白花∶顶生紫花∶顶生白花=45∶3∶15∶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结果可推测花的颜色至少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
(2)在F2顶生紫花植株中基因型有   种,其中杂合子比例占     。
(3)有研究者推测导致出现植株X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二是母本发生了自交。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来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并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则是原因一。
若子代的表型为         ,则是原因二。
20.(14分)某雌雄异花同株植物,其相对性状、基因及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现有四种纯合子个体,基因型分别为①AABBdd、②AAbbDD、③aabbdd、④AAbbdd。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对性状 控制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
非糯性(显性)与糯性(隐性) A、a Ⅱ号
抗病(显性)与感病(隐性) B、b Ⅱ号
花粉粒长形(显性)与圆形(隐性) D、d Ⅲ号
注:非糯性花粉粒遇稀碘液变蓝黑色、糯性花粉粒遇稀碘液变红褐色。
(1)表格中所列的性状遗传属于显性现象表现形式中的完全显性,抗病与感病     (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性状。
(2)若通过观察花粉的形状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选择亲本①与     (填序号)杂交。
(3)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①选择     (填序号)为亲本杂交,得F1。
②取     放在载玻片上,再滴加适量稀碘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为                               (写出表型及比例)。
(4)现有一批抗病植株,让其与感病植株杂交,获得F1中抗病∶感病=2∶1,则亲本抗病植株基因型及比例               。
答案:
1.D 猫和狗不是同一种生物,故猫的长毛和狗的短毛不是相对性状,A项错误;豌豆子叶的黄色和豆荚绿色不是同一性状,B项错误;玉米和水稻不是同一种生物,故玉米的高秆与水稻的矮秆不是相对性状,C项错误;棉花的长绒棉与短绒棉是相对性状,D项正确。
2.D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②③符合题意。
3.C ①过程表示对母本进行去雄,由于豌豆是闭花授粉,所以必须在开花前去雄,A项错误;传粉后需要进行套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影响,B项错误;该实验中对高茎豌豆进行去雄,说明其作为母本,C项正确;图中种子萌发后,全为高茎,D项错误。
4.C 图中涉及两对等位基因,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即该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记录组合情况后,应将小球放回容器再重复实验,B项正确;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基因的种类,C项错误;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需相等,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要相等,D项正确。
5.C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原因是F1产生一定比例配子,说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分离定律,否定融合遗传方式,C项符合题意。
6.C 根据分离定律可知,第一种情况,自交第一代,1/4AA、2/4Aa、1/4aa;自交第二代,AA=aa=1/4+2/4×1/4=3/8,Aa=2/4×1/2=2/8;自交第三代,Aa=2/8×1/2=1/8。第二种情况,自交第一代,1/4AA、2/4Aa、1/4aa(除去),则为1/3AA、2/3Aa;自交第二代,AA=1/3+2/3×1/4=3/6,Aa=2/3×1/2=2/6,aa=2/3×1/4=1/6(除去),则为3/5AA、2/5Aa;自交第三代,AA=3/5+2/5×1/4=7/10,Aa=2/5×1/2=2/10,aa=2/5×1/4=1/10(除去),则为AA=7/9,Aa=2/9,即子三代中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后纯合抗病水稻的概率为7/9,C项符合题意。
7.B 表型为短角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表型为短角的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YY、Yy、yy,所以两个表型均为短角的个体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可能为Yy、yy,则雌性个体一定为短角,雄性个体不一定为短角,A项错误;基因型为YY的雄性个体和某雌性个体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一定是Y_,依据题干信息,该基因型在雄性中表现为显性性状,即长角,在雌性个体中均表现为短角,即可以根据子代触角长度判断性别,B项正确;基因型均为Yy的个体杂交,F1随机交配,配子比例均为1/2,则F2中雌性个体都为短角个体,雄性中短角个体占1/4,因而F2中短角个体占1/2+1/2×1/4=5/8,C项错误;长角个体一定为雄性个体,基因为Y_,短角个体为雌性个体,生出一个短角雄性个体(yy),则父本的基因型为Yy,母本的基因型可能为Yy、yy,D项错误。
8.D 由题意可知,单瓣对重瓣为显性性状,A项错误;若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则题中自交比例应为单瓣紫罗兰∶重瓣紫罗兰=2∶1,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若缺少B基因的配子致死,则后代中只有单瓣紫罗兰出现,且亲本也无法出现,C项错误;若含B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不育,则亲本单瓣紫罗兰(Bb)自交,亲本之一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而另一亲本只产生一种配子(b),D项符合题意。
9.C 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隐性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①的自交子代均为绿叶,可说明甲植株为纯合子,由实验②,绿叶∶紫叶=1∶3,说明紫叶甘蓝乙可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可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且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可以产生4种基因型,2种表型,A、B两项正确;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与紫叶丙甘蓝杂交,出现绿叶∶紫叶=1∶1,则说明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该基因型的个体与aabb杂交,子代紫叶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不会出现纯合子,C项错误;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两植株杂交,绿叶植株的比例为1/4×1/2=1/8,则紫叶植株的比例为7/8,绿叶∶紫叶=1∶7,D项正确。
10.D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做杂交实验时应该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处理,A项正确;ddrr的植株不能合成紫色物质,开白花,B项正确;植株DdRr自交,蓝花的基因型是D_R_,占总数的9/16,蓝花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是DDRR,占总数的1/16,因此后代蓝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C项正确;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是D_rr、ddR_,有4种基因型,D项错误。
11.D 实验甲中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相当于测交,说明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实验甲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Cc×aabbcc,则子代红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也是AaBbCc,B项正确;实验乙中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由于后代出现了黄色果皮aabbcc(1/16),说明红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Cc,且亲本相当于一对杂合子自交、两对杂合子测交,则橙色亲本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或aabbCc,C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乙中若橙色亲本的基因型已确定,则子代的基因型一共有3×2×2=12(种),其中红色子代有2种基因型,橙色子代有9种基因型,黄色子代有1种基因型,D项错误。
12.D 据题分析可知,白粒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他基因型均表现为红粒。由F2中白粒植株占1/16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故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F2红粒植株最多含4个显性基因,最少含1个显性基因,可表现出4种深浅不同的红色,A、B两项正确;白粒植株均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C项正确;F2红粒植株中表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含有两个显性基因,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约占6/15,即2/5,故F2红粒植株中表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约占3/5,D项错误。
13.AC Aa植株中雌配子有1/2A、1/2a,若雄配子a有50%的致死,说明雄配子是1/2A+1/2×1/2a,即雄配子中有2/3A、1/3a,后代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1/2×2/3)AA∶(1/2×2/3+1/2×1/3)Aa∶(1/2×1/3)aa=2∶3∶1,A项正确;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一般情况下,后代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若隐性个体50%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1/2=2∶4∶1,B项错误;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则配子为2/3A、1/3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2/3×2/3)AA∶(2/3×1/3×2)Aa∶(1/3×1/3)aa=4∶4∶1,C项正确;若花粉有50%的死亡,雄配子中A与a的比例不变,则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仍是1∶2∶1,D项错误。
14.CD 一对黄色短尾鼠交配,后代生出灰色长尾个体,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短尾也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A项错误;设体色由A、a控制,尾巴长度由B、b控制,则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中短尾∶长尾=(6+2)∶(3+1)=2∶1,说明短尾显性致死,灰色是隐性性状,所以灰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Bb,B项错误;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AaBb,F1的表型为黄色短尾(A_Bb)∶黄色长尾(A_bb)∶灰色短尾(aaBb)∶灰色长尾(aabb)=6∶3∶2∶1,让F1中黄色短尾鼠(A_Bb)与灰色长尾鼠(aabb)交配,F2的表型之比为黄色短尾(2/3×1/2AaBb)∶黄色长尾(2/3×1/2Aabb)∶灰色短尾(1/3×1/2aaBb)∶灰色长尾(1/3×1/2aabb)=2∶2∶1∶1,C项正确;让亲本中黄色短尾鼠(AaBb)和灰色长尾鼠(aabb)交配,后代表型之比为1∶1∶1∶1,D项正确。
15.ABC 根据第Ⅲ组产生的F2的比例为63∶1,总份数为64(43),说明小麦籽粒的颜色可能受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根据第Ⅲ组产生的F2的比例为63∶1,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Cc,白粒小麦的基因型有1种,即aabbcc,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表现为红粒,红粒的基因型有3×3×3-1=26(种),B项正确;根据第Ⅰ、Ⅱ组F2的比例分别为3∶1、15∶1,可知第Ⅰ组的F1的基因型中只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另两对基因为隐性纯合,则第Ⅰ组的F1的基因型可能有3种,第Ⅱ组的F1的基因型中有两对基因为杂合,另一对基因为隐性纯合,则第Ⅱ组的F1的基因型可能有3种,C项正确;第Ⅱ组F1测交AaBbcc×aabbcc后代中白粒小麦aabbcc的比例分别为1/4,第Ⅲ组F1测交AaBbCc×aabbcc后代中白粒小麦的比例分别为1/8,D项错误。
16.ABC 当B基因存在时,R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知,基因型为B_R_和B_rr的植株开紫色花,基因型为bbR_的植株开米黄色花,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开红色花,所以开红色花的植株自交,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A项正确;开紫色花的植株的基因型为B_R_和B_rr,其中纯合子有2种,B项正确;开米色花的植株的基因型为bbR_,其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一定为bb__,不会出现开紫色花的植株,C项正确;开紫色花的大豆植株进行自交,F1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米黄色∶红色=10∶1∶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BbRr,后代中基因型为bbR_个体减少,由此推断基因型为bR的雌配子致死,亲本中开紫色花的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rr∶BbRr∶Bbrr=1∶1∶1,故子代中开紫色花的植株(BbRr和Bbrr)占2/3,D项错误。
17.答案 (1)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
(2)高 35∶1
(3)高 全为高茎
(4)1∶1 5∶1
解析 (1)若遗传因子是融合遗传而不是独立遗传的,则F1形成配子时,将无法得到1∶1的配子种类比,所以在F2中将无法得到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2)如果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表现为高茎,F1在产生配子时,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DD∶Dd∶dd=1∶4∶1,所以F2的性状表现及其比例为高茎∶矮茎=35∶1。(3)如果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不分离(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F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dddd,所以F1和F2都表现为高茎,没有矮茎出现。(4)如果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的,而是只有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DD∶dd=1∶1,即高茎∶矮茎=1∶1。如果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即雄配子D∶d=2∶1,则F2中dd占1/6,所以高茎∶矮茎=5∶1。
18.答案 (1)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
(2)a1a3 a2a3
(3)蓝花∶白花=3∶1
(4)白花 a1a1 a1a2 a1a3
解析 (1)(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1_,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2_,二者进行杂交,后代出现红花且占比为1/2,说明a1对a2为显性,若蓝花为纯合子,则只能有两种基因型,因此亲代蓝花为杂合子,且只能是a2a3,因此a2对a3为显性,后代中白花占1/4,亲本红花的基因型只能是a1a3,据此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3)亲本红花和蓝花基因型分别是a1a3、a2a3,后代中的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2a3,其自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2a2∶a2a3∶a3a3=1∶2∶1,其表型及比例为蓝花∶白花=3∶1。(4)现有一红花植株,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1a1、a1a2、a1a3三种可能性,为测定其基因型,可采用测交验证,即将其与表型为白花的植株(a3a3)杂交,若后代植株均表现为红花,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是a1a1;若后代植株表现为红花和蓝花,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是a1a2;若红花基因型为a1a3,则后代植株表现为红花和白花。
19.答案 (1)两
(2)8 4/5
(3)让植株X自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顶生紫花∶顶生白花=15∶1 全为顶生紫花
解析 (1)根据F1自交产生的F2中紫花∶白花=15∶1,是9∶3∶3∶1的变式,可知花的颜色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2)由F2中腋生∶顶生=(45+3)∶(15+1)=3∶1,符合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因此腋生和顶生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由D、d控制);由F2中紫花∶白花=(45+15)∶(3+1)=15∶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该植物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由A/a、B/b控制),且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即表现为紫花,隐性纯合表现白花,F1是腋生紫花,F1自交得到F2既有腋生也有顶生,既有紫花也有白花,说明腋生为显性,F1腋生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中三对基因均为杂合子,即F1为AaBbDd,亲本顶生紫花母本基因型是AABBdd,腋生白花父本的基因型是aabbDD。F1腋生紫花的基因型是AaBbDd,F1自交得到F2,顶生的基因型是dd,紫花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8种,因此顶生紫花的基因型为1×8=8种;F2顶生紫花中的纯合子有AABBdd、aaBBdd、AAbbdd,占顶生紫花的比例是(1/4×1/4+1/4×1/4+1/4×1/4)÷15/16=1/5,所以杂合子所占比例占1-1/5=4/5。(3)由题意可知,导致出现植株X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二是母本发生了自交。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让植株X自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若F1顶生紫花植株X是由母本自交引起的,由于母本基因型是AABBdd,则该顶生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自交后代的性状全为顶生紫花;若F1顶生紫花植株X是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则该顶生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自交后代A_B_dd∶A_bbdd∶aaB_dd∶aabbdd=9∶3∶3∶1,其中aabbdd表现为顶生白花,其他表现为顶生紫花,即顶生紫花∶顶生白花=15∶1。
20.答案 (1)属于
(2)②
(3)③② F1的花粉 蓝黑色长形∶蓝黑色圆形∶红褐色长形∶红褐色圆形=1∶1∶1∶1
(4)BB∶Bb=1∶2
解析 (1)分析表格,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花粉粒长形对圆形为显性,由此可知,表格中所列的性状遗传属于显性现象表现形式中的完全显性。抗病与感病为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若通过观察花粉的形状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选择亲本①AABBdd与②AAbbDD杂交,得到F1,再观察F1产生花粉的种类及比例,若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长形∶圆形=1∶1,则说明控制花粉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3)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选择③②为亲本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放在载玻片上,再滴加适量稀碘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为蓝黑色长形∶蓝黑色圆形∶红褐色长形∶红褐色圆形=1∶1∶1∶1。(4)该植物雌雄异花,故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杂交过程中不需要去雄,获得F1中抗病∶感病=2∶1,则F1中bb的概率为1/3,设亲本感病植株产生b配子的概率为1,设亲本抗病植株中BB占X,则Bb占1-X,则Bb产生b的概率为1/2-1/2X,则1/2-1/2X=1/3,则X=1/3,则亲本抗病植株基因型及比例BB∶Bb=1∶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