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生物必修2
第1节 第3课时 受精作用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4福建漳州高一期中)受精作用的实质是( )
A.精子和卵细胞接触
B.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C.卵细胞膜发生变化
D.精核与卵细胞核结合
2.(2024浙江宁波高一期中)[教材第28页练习与应用]同种生物有性生殖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对此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 )
A.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B.细胞分化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
3.[教材第27页思维训练]在大多数生物繁衍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既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也导致了遗传多样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代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会使子代呈现多样性
B.联会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丰富了遗传的多样性
C.减数分裂Ⅰ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证亲代和子代间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
4.(2024江苏盐城高一期中)中国人习惯称爸爸的父母为祖父和祖母,称妈妈的父母为外祖父和外祖母,姐姐小明和弟弟小华是亲姐弟,分析他们的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小明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来自外祖母,小华细胞中最少有多少条染色体来自祖父 ( )
A.0~23 1 B.23 1
C.0~23 0 D.23 0
5.(2024四川眉山高一期中)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Ⅲ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Ⅱ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稳定性
D.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6.(2024浙江嘉兴高一期中)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10对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有5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
C.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男性体内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有223种
7.(2024广东深圳高一期中)子女与父母间在遗传物质的组成上既存在稳定性,也具有差异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父方和母方传至子代的遗传信息不同,但遗传物质的数量相同
B.对亲、子代遗传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形成配子时的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均与子代的多样性有关
D.细胞质遗传使得女儿的性状更接近母方,对儿子的性状不产生影响
8.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橡皮泥做4条黄色的染色单体(2条长3 cm,2条长6 cm,均代表来自父方)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2条长3 cm,2条长6 cm,均代表来自母方);
②用两种颜色的小块橡皮泥代表着丝粒;
③在两张纸上分别画出有中心体和纺锤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轮廓。
(1)首先,分别将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中部用两种颜色的小块橡皮泥粘起来,该过程可代表 ,得到的两条颜色不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称为 。
(2)其次,将上述两对染色体置于预备的初级精母细胞轮廓中,可以模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有 (答出3点)。
(3)最后,任取两条大小不同、颜色相同或不同的染色体置于预备的次级精母细胞轮廓中进行演示,当平均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小块橡皮泥时,模拟的时期是 。若利用上述所有材料只做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模拟实验,上述材料能产生 种配子;若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理论上可产生 种配子。
B组 能力素养提升练
9.(多选)(2024辽宁沈阳高一期中)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时期发生了三次DNA的复制
B.BC段和NR段形成的原因都是DNA的复制
C.IJ段与LN段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GH段和RP段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10.(多选)(2024福建厦门高一期中)图1中甲是果蝇体细胞图(2n=8),乙、丙是果蝇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图2是果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①~⑦表示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或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由图1甲细胞可知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5个四分体
B.图1乙细胞中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
C.图1丙细胞对应图2中的③时期
D.图2中b时期发生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受精作用
11.(多选)有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某两栖类动物(基因型为AaBb)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错误的是( )
12.(2024河南南阳高一期中)图1为某动物同一器官内部分细胞的分裂图像,图2是该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填图中代号),这些细胞最可能同时存在的器官是 。细胞丙的名称为 。
(2)图1中乙、丙可分别对应图2中的 、 (选填①~⑦)。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2中的 (选填①~⑦)所处的时期。
(3)若该动物体内部分处于乙时期的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条(其余减数分裂过程正常进行),则该动物产生的生殖细胞与正常的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可能为 。
答案:
1.D 解析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其实质是精核和卵细胞核结合,D项符合题意。
2.C 解析 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C项符合题意。
3.B 解析 亲代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形成多种受精卵,会使子代呈现多样性,A项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会增加配子多样性,进而增加了遗传多样性,B项错误;减数分裂Ⅰ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这是子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项正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D项正确。
4.A 解析 小明的外祖母有一半的染色体,也就是23条染色体,以卵细胞的形式,通过受精作用传递给了小明的母亲,小明的母亲在形成卵细胞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会将小明的外祖母遗传的23条染色体随机地分配到卵细胞中去,也就是说,小明细胞中会有0~23条染色体来自其外祖母;小华是小明的弟弟,其最少有1条染色体来自其祖父,也就Y染色体,通过其祖父→其父亲→小华,A项符合题意。
5.B 解析 过程Ⅲ是个体发育过程,包含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A项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故发生在Ⅰ过程,B项错误;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受精作用通过精卵细胞的结合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亲代个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故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稳定性,C项正确;精子变形后几乎不含细胞质,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主要是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内,所以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D项正确。
6.B 解析 含有10对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A项错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B项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伴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减数分裂Ⅰ后期,C项错误;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精子,其染色体组成一般有2种,D项错误。
7.C 解析 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即父方和母方传至子代的遗传信息不同,且遗传物质的数量也不同,A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经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因此,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B项错误;形成配子时的基因重组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均与子代的多样性有关,进而使后代具有了更大的变异性,C项正确;由于受精卵中的质基因主要来自母方,因此,细胞质遗传使得女儿和儿子的性状更接近母方,D项错误。
8.答案 (1)染色体的复制 同源染色体
(2)联会;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出3点即可)
(3)减数分裂Ⅱ后期 2 4
解析 (1)依实验前①②③的操作,分别将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用同种颜色的小块橡皮泥粘起来,得到含有染色单体的染色体,可知该过程可代表染色体复制。两两粘贴完成之后,得到的两条颜色不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上述材料可制作两对同源染色体。(2)将上述两对同源染色体置于预备的初级精母细胞轮廓中,模拟的是减数分裂Ⅰ过程,可模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有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减数分裂Ⅰ后期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任取两条大小不同、颜色相同或不同的染色体置于预备的次级精母细胞轮廓中进行演示,当平均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小块橡皮泥(相当于着丝粒分裂)时,模拟的是减数分裂Ⅱ后期。若利用上述所有材料只做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模拟实验,该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精细胞两两相同,上述材料能产生2种配子;若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由于非同源染色体有两种组合情况,理论上可产生4种配子。
9.BC 图中所示过程发生了三次分裂,第一次是有丝分裂,第二次是减数分裂,第三次是有丝分裂,故发生三次DNA的复制,即BC段、FG段、MN段,A项正确;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NR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错误;IJ段为减数分裂Ⅱ(染色体数目为n或2n),LN段为有丝分裂前、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n),故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C项错误;图中GH段表示减数分裂Ⅰ过程,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R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GH段和RP段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项正确。
10.CD 由图1甲细胞可知,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4个四分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1个四分体),A项错误;图1乙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应有16个核DNA分子,B项错误;图1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对应图2中的③时期,C项正确;图2中b表示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该时期发生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受精作用,D项正确。
11.BCD 图A细胞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Ⅱ后期,A项正确;图B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应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与图示a和B、A和b分离不符,B项错误;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卵细胞形成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应不均等分裂,与题图不符,C项错误;图D细胞着丝粒分裂,且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但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在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可能产生,D项错误。
12.答案 (1)甲、乙 卵巢 次级卵母细胞
(2)⑥ ③ ⑥
(3)4、5或3
解析 (1)图1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由于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已分离,所以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丙中无同源染色体;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动物应该为雌性,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器官是卵巢,细胞丙为减数分裂Ⅱ后期,又是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2)图1中乙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对应⑥,丙染色体和核DNA分子均为4,对应③,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对应⑥。(3)若该动物体内部分处于乙时期的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条,同时产生的子细胞有1条染色体,最终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为3或1,该动物也可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该动物产生的生殖细胞与正常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的结合,产生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可能为4、5或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