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生物必修2
第2节 第1课时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及验证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4江苏盐城高一期中)下列不属于YyRr产生的配子的是( )
A.YR B.Yr
C.YY D.yr
2.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1自交后,F2出现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新性状组合
B.对F2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分离比都接近3∶1
C.F2的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接近9∶3∶3∶1
D.F2中有3/8的个体性状表现与亲本相同
3.(2024黑龙江哈尔滨高一期中)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F2中有4种性状表现
C.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YR∶Yr∶yR∶yr=1∶1∶1∶1
D.F1产生的雌雄配子共有9种结合方式
4.(2024天津静海高一期中)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符合分离定律
C.F1产生遗传因子组成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D.F2出现9种遗传因子组成,4种性状表现的个体,配子结合方式有16种
5.(2024四川自贡高一期中)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杂交实验中,F2中纯合子和单杂合子(只有一对遗传因子杂合)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
A.1/4和1/2 B.1/4和1/4
C.1/16和1/2 D.1/16和1/4
6.(2024河北邢台高一期末)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B、b代表基因,如图所示。若要验证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则正确的操作是( )
A.从甲容器中随机取一个小球,统计A和a出现的次数,结束后小球不放回
B.从乙容器中随机取一个小球,统计B和b出现的次数,结束后小球需要放回
C.从甲、乙容器中随机各取一个小球,统计不同组合出现的次数,结束后小球不放回
D.从甲、乙容器中随机各取一个小球,统计不同组合出现的次数,结束后小球需要放回
7.如表列出了纯合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部分遗传因子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配子 YR Yr yR yr
YR ① ② YyRr
Yr ③
yR ④
yr yyrr
A.F2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4种性状表现
B.表中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Y与R或r、y与R或r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C.①②③④代表的遗传因子组成在F2中出现的概率之间的关系为③>②=④>①
D.F2中出现性状表现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概率是3/8
8.用纯合的黄色皱粒(YYrr)和绿色圆粒(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F1自交获得F2,从F2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中各取一粒,一个纯合一个杂合的概率为( )
A.1/9 B.2/9
C.1/3 D.4/9
9.(2024山东潍坊高一期末)已知某种水果果皮红色(A)对黄色(a)为显性,果肉酸味(B)对甜味(b)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aabb的两个个体杂交,其子代的性状表现比例是( )
A.9∶3∶3∶1 B.1∶1∶1∶1
C.3∶1∶3∶1 D.1∶1
10.如图表示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已知控制黄色、绿色和圆粒、皱粒的遗传因子分别为Y、y和R、r。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去雄和人工授粉不能同时进行的原因是 。
(2)根据图示,请写出判断豌豆种子形状显隐性的两个依据:① ;
② 。
(3)F2中新出现的性状组合所占的比例是 ,其中的纯合子杂交,得到的子代再自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及比例为 。
(4)若F2中杂合的黄色皱粒豌豆有104粒,则杂合的黄色圆粒豌豆约有 粒,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遗传因子组成为 的豌豆。
B组 能力素养提升练
11.(多选)(2024四川眉山高一期中)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Cc×AaBbcc,三对遗传因子控制三对相对性状,且三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后代的性状表现共有8种
B.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共有18种
C.后代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6
D.后代中不同于亲本性状表现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9/16
12.(多选)南瓜所结果实中黄色与白色、盘状与球状是两对相对性状,已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用白色球状的南瓜甲与白色盘状的南瓜乙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及其比例如图所示。根据杂交实验的数据,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A.亲代南瓜乙是杂合子
B.子代南瓜中纯合子占1/2
C.南瓜的白色和盘状是显性性状
D.1/4的子代南瓜与亲代南瓜性状不同
13.鸡冠的形状有多种,纯合的豌豆冠鸡与玫瑰冠鸡交配,子一代(F1)全是胡桃冠鸡,F1雌雄交配,F2出现了冠形为单冠的鸡,性状表现和数量如下表。
F2 胡桃冠 豌豆冠 玫瑰冠 单冠
公鸡 72 24 24 8
母鸡 72 24 24 8
合计 144 48 48 16
回答下列问题。
(1)鸡冠形状的遗传受 对遗传因子的控制,且遵循 定律。
(2)从F2中随机挑选豌豆冠鸡和玫瑰冠鸡各一只,形成一个杂交组合:豌豆冠(♀)×玫瑰冠(♂)或豌豆冠(♂)×玫瑰冠(♀)。
①不考虑正交、反交的区别,只考虑遗传因子组成,则该杂交的遗传因子组成结合方式可能有 种。
②理论上,若杂交组合的后代出现4种性状表现,则4种性状表现及其比例是 。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利用F2设计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让F2中全部胡桃冠母鸡与 交配,分只收集、孵化每只母鸡产的蛋,
(填“隔离”或“混合”)饲养每只母鸡的子代(F3),观察、统计全部F3的冠形和数量比值,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
1.C 解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产生的配子有YR、yr、Yr、yR 4种,C项符合题意。
2.D 解析 当亲本性状表现为双显性和双隐性时,F2中性状表现与亲本相同,所占的比例为5/8。
3.D 解析 亲本产生配子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A项正确;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1∶1∶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产生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4种性状表现,B、C两项正确;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结合方式有16种,D项错误。
4.C 解析 F1黄色圆粒豌豆YyRr,Y和y与R和r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YyRr产生的配子分别为YR、Yr、yR、yr 4种配子,比例为1∶1∶1∶1,A项正确;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F1圆粒豌豆Rr自交,后代F2中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RR∶Rr∶rr=1∶2∶1,因此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符合分离定律,B项正确;一般情况下,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F1产生遗传因子组成YR的卵细胞比YR的精子数量少,C项错误;F1黄色圆粒豌豆YyRr,Y和y与R和r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YyRr产生的配子分别为YR、Yr、yR、yr 4种配子,比例为1∶1∶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共有16种(4种雌配子与4种雄配子随机交配),出现9种遗传因子组成,4种性状表现,分别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D项正确。
5.A 解析 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用Y、y表示),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用R、r表示),因此纯种黄色圆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它们杂交所得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F1自交所得F2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F2中纯合子为1YYRR、1YYrr、1yyRR、1yyrr,所占比例为4/16=1/4。单杂合子(只有一对遗传因子组成杂合)为2YyRR、2Yyrr、2YYRr、2yyRr,所占比例为8/16=1/2。
6.D 解析 从甲容器中随机取一个小球,统计A和a出现的次数,从乙容器中随机取一个小球,统计B和b出现的次数,只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不能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B两项错误;从甲、乙容器中随机各取一个小球,统计不同组合出现的次数,结束后小球不放回,这样不能确保每种组合出现的概率相等,C项错误;从甲、乙容器中随机各取一个小球,统计不同组合出现的次数,结束后小球需要放回,这样每种组合出现的概率相等,能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项正确。
7.D 解析 由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可知,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但亲本类型不能确定。若亲本是YYRR和yyrr,则重组类型为Y_rr(1/16YYrr、2/16Yyrr)、yyR_(1/16yyRR、2/16yyRr),则占总数的3/8;若亲本是YYrr和yyRR,则重组类型为Y_R_(1/16YYRR、2/16YYRr、2/16YyRR、4/16YyRr)、1/16yyrr,占总数的5/8。所以F2中出现性状表现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概率是3/8或5/8,D项错误。
8.D 解析 根据分析可知,F2中绿色圆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3yyRR、2/3yyRr,黄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3YYrr、2/3Yyrr,则从F2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中各取一粒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1/3=1/9,都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2/3=4/9,因此它们一个纯合一个杂合的概率为1-1/9-4/9=4/9。
9.B 解析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分别是AB、Ab、aB、ab,且比例为1∶1∶1∶1,而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为ab,因此,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aabb的两个个体杂交,产生的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1AaBb、1aaBb、1Aabb、1aabb,B项符合题意。
10.答案 (1)去雄是在花蕾期进行的,此时雌蕊的发育还不成熟,需等雌蕊成熟后再授以成熟的花粉(答案合理即可)
(2)①亲本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F1均为圆粒豌豆,故圆粒为显性性状
②F1圆粒豌豆自交,F2的性状类型及比例为圆粒∶皱粒=3∶1,所占比例小的为隐性性状(或F1圆粒豌豆自交,F2中出现了皱粒豌豆,故皱粒为隐性性状)
(3)6/16(或3/8)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
(4)416 YyRr
解析 (1)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去雄是在花蕾期进行的,此时雌蕊的发育还不成熟,需等雌蕊成熟后再授以成熟的花粉,因此去雄和人工授粉不能同时进行。(2)根据图示,亲本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F1均为圆粒豌豆,则圆粒为显性性状;F1的圆粒豌豆自交,F2的性状类型及比例为圆粒∶皱粒=3∶1,出现性状分离,比例小的为隐性性状(或F1圆粒豌豆自交,F2中出现了皱粒豌豆,故皱粒为隐性性状。据此,可判断豌豆种子形状的显隐性)。(3)F2中新出现的性状组合为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所占的比例是6/16(或3/8),其中的纯合子为YYrr、yyRR,二者杂交,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自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4)F2中杂合的黄色皱粒豌豆(Yyrr)所占比例为2/16,杂合的黄色圆粒豌豆所占的比例为8/16,若杂合的黄色皱粒豌豆有104粒,则杂合的黄色圆粒豌豆约有104÷2×8=416(粒),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豌豆。
11.ABC 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Cc×AaBbcc,三对遗传因子控制三对相对性状,且三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单独看每一对遗传因子杂交的结果,Aa×Aa后代的性状表现为2种,Bb×Bb后代的性状表现为2种,Cc×cc后代的性状表现为2种,后代性状表现共有2×2×2=8(种),A项正确;单独看每一对遗传因子杂交的结果,Aa×Aa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3种,Bb×Bb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3种,Cc×cc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2种,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Cc×AaBbcc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共有3×3×2=18(种),B项正确;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Cc×AaBbcc,后代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2×1/2=1/16,C项正确;后代中与亲本性状表现相同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_B_C_和A_B_cc,后代中A_B_C_的概率为3/4×3/4×1/2=9/32,A_B_cc的概率为3/4×3/4×1/2=9/32,故后代中不同于亲本性状表现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9/32-9/32=7/16,D项错误。
12.AD 设南瓜的性状中黄色与白色由遗传因子A、a控制,球状与盘状由遗传因子B、b控制。白色球状的南瓜甲与白色盘状的南瓜乙杂交,后代出现黄色个体,且子代中白色与黄色个体的数量比为3∶1,故白色对黄色为显性,亲代均为杂合子(Aa),A项正确;若球状为显性性状,则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白色球状)×Aabb(白色盘状),若盘状为显性性状,则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白色球状)×AaBb(白色盘状),这两种情况下,子代南瓜纯合子所占比例均为1/2×1/2=1/4,B项错误;亲代为球状×盘状,子代中球状与盘状的数量比为1∶1,据此不能判断球状与盘状的显隐性关系,C项错误;从题图中可看出,子代南瓜中白色盘状∶白色球状∶黄色盘状∶黄色球状=3∶3∶1∶1,与亲代南瓜性状不同的占(1+1)/(3+3+1+1)=1/4,D项正确。
13.答案 (1)两 自由组合(或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2)①4 ②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单冠=1∶1∶1∶1
(3)(全部或多只)单冠公鸡 隔离
解析 (1)分析题表可知,F2的性状表现之比为9∶3∶3∶1,鸡冠形状的遗传受两对遗传因子的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设这两对遗传因子为A/a、B/b,不考虑正交和反交的区别,只考虑遗传因子组成,则该杂交的遗传因子组成结合方式可能有4种,即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理论上若杂交组合的后代出现4种性状表现,则杂交组合为Aabb×aaBb,4种性状表现及其比例是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单冠=1∶1∶1∶1。(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即验证该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采用测交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