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4宇宙航行课件(43页PPT)+检测含答案(教师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4宇宙航行课件(43页PPT)+检测含答案(教师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16 08:22:16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4 宇宙航行
物理观念 (1)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
(2)知道同步卫星和其他卫星的区别。
(3)了解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科学思维 (1)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2)会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并能解决涉及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 了解宇宙航行的历程和进展,感受人类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究的精神和情感。
核心素养点击
宇宙速度 数值 意义
第一宇宙速度 ____km/s 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____________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____km/s 使飞行器挣脱______引力束缚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____km/s 使飞行器挣脱______引力束缚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足够大
人造地球卫星
7.9
7.9
11.2
16.7
匀速圆周运动
地球
太阳


×
解析:当发射的速度大于等于第二宇宙速度时,卫星会挣脱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飞行。当发射的速度大于等于第三宇宙速度时,卫星会挣脱太阳的引力,飞出太阳系,故D正确。
答案:D 
二、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航天与太空探索
1.填一填
(1)1957年10月4日,_______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1970年4月24日,_____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3)地球同步卫星
①位置:地面上方高度约________km。
②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______。
(4)静止卫星:地球同步卫星的一种,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0度角,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因其相对地面静止,也称静止卫星。
世界上
我国
36 000
相同
(5)载人航天与太空探索的主要成果
①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进入东方一号载人飞船,完成人类首次进入太空的旅行。
②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③2003年10月,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④2011年11月起,神舟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试验。
⑤2021年4月29日,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的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
⑥2022年12月2日,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首次在轨交接,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2.判断
(1)地球静止卫星一定位于赤道的正上方。 ( )
(2)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 ( )
(3)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火箭推力提供。 ( )
(4)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运行速度越大。 ( )
3.选一选
(多选)下面关于静止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地球静止卫星都位于地球的赤道平面内
B.所有地球静止卫星的质量都相等
C.静止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静止卫星可以定位在北京的正上空


×
×
答案:AC 
(1)第一宇宙速度有什么意义?
(2)第二、第三宇宙速度有什么意义?
提示:(1)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是卫星能够克服地球引力,永远离开地球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是物体能够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的最小发射速度。    
[答案] A
答案:A 
答案:BD 
(1)所有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圆心位置有什么特点?
(2)天宫二号和同步卫星的周期相比较哪个更大?
(3)天宫二号和同步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哪个更大?
提示:(1)所有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圆心都位于地心。
(2)同步卫星的周期更大。
(3)“天宫二号”的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更大。    
[答案] AB
答案:见解析
答案:ACD 
5.已知“天和”核心舱运行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400 km左右,地球静止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接近36 000 km。则该核心舱的 (  )
A.角速度比地球静止卫星的小
B.周期比地球静止卫星的长
C.向心加速度比地球静止卫星的大
D.线速度比地球静止卫星的小
答案:C
A.在甲抬高轨道之前,甲的线速度小于乙
B.甲可以通过增大速度来抬高轨道
C.在甲抬高轨道的过程中,月球对甲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
D.返回地球后,月壤样品的重量比在月球表面时大
答案:BD 
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均绕月球运行,请上网了解一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中,哪颗卫星的运行周期更大些?
嫦娥四号探测器能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吗?为什么?
提示:因为嫦娥一号离月球表面200 km,嫦娥二号离月球表面100 km,所以 嫦娥一号的运行周期更大些。
嫦娥四号探测器不能应用降落伞实现软着陆,因为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答案:D 
答案:C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宇宙航行
组—重基础·体现综合
1.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向同学们播下梦想和科学的种子。若请你推荐授课实验内容,以下实验可以在空间站完成的是(  )
A.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B.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
C.进行平抛运动的研究实验
D.用橡皮筋和弹簧秤完成力的合成实验
解析:选D 由于在空间站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与重力有关的实验都不能进行,即不能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也不能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不能进行平抛运动的研究实验等;但是可以用橡皮筋和弹簧秤完成力的合成实验,故选D。
2.(2023·江苏高考)设想将来发射一颗人造卫星,能在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上稳定运行,该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该卫星与月球相比,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
B.向心力大小
C.向心加速度大小
D.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
解析:选C 根据G=ma,可得a=,因该卫星与月球的轨道半径相同,可知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因该卫星的质量与月球质量不一定相等,则向心力大小以及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均不一定相等。故选C。
3.静止卫星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犹如悬在高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B.静止卫星的速率是唯一的
C.不同静止卫星的轨道半径都相同,且一定在赤道的正上方,它们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们可在我国北京上空运行,故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解析:选B 根据静止卫星的特点知B正确,C、D错误。静止卫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地心做圆周运动,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
4.(2023·广东1月学考)中国空间站运行轨道近似为圆形。为补充物资,货运飞船需定期与空间站交会对接,对接后形成的组合体仍在原轨道运行。与对接前的空间站相比,组合体运行(  )
A.周期变大     B.线速度变大
C.向心加速度变大 D.所需的向心力变大
解析:选D 与对接前的空间站相比,组合体运行的轨道半径不变,根据
F向=G=m=mr=mω2r=ma,可得
T=2π ,v=,a=,可知组合体运行的周期、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都不变,因组合体的质量变大,则所需的向心力变大。故选D。
5.如图所示,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金星自身的半径是火星的n倍,质量为火星的k倍,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则(  )
A.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火星的倍
B.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的 倍
C.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小
D.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
解析:选B 由“黄金代换”GM=gR2,可知g=,所以==,故A错误;由“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可知=,得v= ,所以== ,故B正确;由=ma=mr知,轨道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即金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周期较小,故C、D错误。
6.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vB<vC
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FA>FB>FC 
C.三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A>aB>aC
D.三颗卫星运行的角速度ωA<ωB<ωC
解析:选C 由G=m得v= ,vA>vB>vC,故A错误;卫星受的万有引力F=G,但三颗卫星的质量关系不知道,它们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不能比较,故B错误;由G=ma得a=,aA>aB>aC,故C正确;由G=mrω2得ω=,ωA>ωB>ωC,故D错误。
7.我国玉兔号月球车被顺利送到月球表面,并发回大量图片和信息。若该月球车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2。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1,则(  )
A.玉兔号月球车在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的质量之比为
B.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
C.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解析:选D 玉兔号月球车无论在月球表面还是地球表面,其质量都不会变化,所以“玉兔号”月球车在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的质量之比为1∶1,故A错;在地球表面月球车受到重力G1=mg1,在月球表面月球车受到重力G2=mg2,可得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故C错;物体在星球表面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G1=,G2=,可得=,故B错;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该星球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即v=,据此可得v1=、v2=,可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故D正确。
8.(2023·浙江6月选考)木星的卫星中,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之比为1∶2∶4。木卫三周期为T,公转轨道半径是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r的n倍。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T0,则(  )
A.木卫一轨道半径为r
B.木卫二轨道半径为r
C.周期T与T0之比为n
D.木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n3
解析:选D 根据题意可得,木卫三的轨道半径为r3=nr,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R,可得R=,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之比为1∶2∶4,可得木卫一轨道半径为r1=,木卫二轨道半径为r2=,故A、B错误;木卫三围绕的中心天体是木星,月球围绕的中心天体是地球,根据题意无法求出周期T与T0之比,故C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分别有G=mnr,G=m月r,联立可得=n3,故D正确。
9.木星的卫星之一叫艾奥,它上面的珞珈火山喷出的岩块初速度为18 m/s时,上升高度可达90 m。已知艾奥的半径为R=1 800 k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忽略艾奥的自转及岩块运动过程中受到稀薄气体的阻力,求:
(1)艾奥的质量;
(2)艾奥的第一宇宙速度。
解析:(1)岩块做竖直上抛运动有:-v02=-2gh
代入数据解得:g=1.8 m/s2
忽略艾奥的自转,则有:G=mg
代入数据解得:M=8.7×1022 kg。
(2)某卫星在艾奥表面绕其做圆周运动时G=m,解得:v=
代入数据解得:v=1.8×103 m/s。
答案::(1)8.7×1022 kg (2)1.8×103 m/s
组—重应用·体现创新
10.(2024·河北高考)(多选)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为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的探月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信。鹊桥二号采用周期为24 h的环月椭圆冻结轨道(如图),近月点A距月心约为2.0×103 km,远月点B距月心约为1.8×104 km,CD为椭圆轨道的短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鹊桥二号从C经B到D的运动时间为12 h
B.鹊桥二号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约为81∶1
C.鹊桥二号在C、D两点的速度方向垂直于其与月心的连线
D.鹊桥二号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发射速度大于7.9 km/s 且小于11.2 km/s
解析:选BD 鹊桥二号围绕月球做椭圆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从A→C→B做减速运动,从B→D→A做加速运动,则从C→B→D的运动时间大于半个周期,即大于12 h,故A错误;鹊桥二号在A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aA,同理在B点有G=maB,代入题中数据联立解得aA∶aB=81∶1,故B正确;由于鹊桥二号做曲线运动,则可知鹊桥二号速度方向应为轨道的切线方向,则可知鹊桥二号在C、D两点的速度方向不可能垂直于其与月心的连线,故C错误;由于鹊桥二号环绕月球运动,而月球为地球的“卫星”,则鹊桥二号未脱离地球的束缚,故鹊桥二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7.9 km/s,小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11.2 km/s,故D正确。
11.(2024·济南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是一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示意图,其中圆轨道a、c、d的圆心均与地心重合,a与赤道平面重合,b与某一纬线圈共面,c经过地球两极正上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都有可能是卫星的轨道
B.轨道a上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 km/s
C.轨道c上卫星的运行周期可能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D.仅根据轨道d上卫星的轨道半径、角速度和引力常量,不能求出地球质量
解析:选C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对卫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地心为卫星的圆轨道圆心,故b不可能是卫星的轨道,A错误;第一宇宙速度7.9 km/s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线速度,故轨道a上卫星的线速度小于7.9 km/s,B错误;如果轨道c的半径等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则轨道c上的卫星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即轨道c上的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C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有=mω2r,可得M=,根据轨道d上卫星的轨道半径、角速度和引力常量,可以求出地球质量,D错误。
12.如图所示,A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另一个卫星B的圆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距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
(1)卫星B的运行周期是多少?
(2)如果卫星B的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求至少再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解析:(1)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
G=m(R+h)①
G=mg②
联立①②解得TB=2π。③
(2)由题意得(ωB-ω0)t=2π④
由③得ωB=⑤
代入④得t=。
答案:(1)2π (2)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