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第一轮复习:第23讲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1个)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第一轮复习:第23讲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1个)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15 21:1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23讲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近年来,黑土流失严重,据调查,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1.0cm厚的黑土表层,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1000的速度递减,由于多年严重水土流失,黑土区原本较厚的黑土层现在只剩下20~30cm。
全世界的黑土区为什么都分布在寒温带地区,热带雨林地区为什么不能形成黑土地?我们该如何保护黑土地?让我们走进“第23讲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通过2个概念,一探其中的奥秘。
要充分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通过以下4个问题来进一步探究。
1.细菌和真菌是怎样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P79-80)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
和利用,进而制造   。由此可见,细菌和真
菌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    起着重要
的作用。
概念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1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有机物
物质循环
2.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有哪些影响?(P80)
(1)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营   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寄生
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
毛癣菌
2.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有哪些影响?(P80)
(2)由   引起的疾病: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由   引起的疾病:手癣、足癣等人类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等植物疾病。
细菌
真菌
手癣
足癣
玉米瘤黑粉病
小麦叶锈病
棉花枯萎病
水稻稻瘟病
3.细菌和真菌是怎样与动植物共生的?(P81)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   。
(1)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   ,真菌可以为藻类提供水和  。
(2)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   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根瘤菌提供   。
共生
有机物
无机盐 

有机物
藻类
地衣的横切面
真菌
(3)肠道细菌与牛、羊、骆驼等草食性动物的共生:肠道细菌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    ,动物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场所和营养。
(4)大肠杆菌与人类的共生:大肠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人的健康有利;人类为大肠杆菌提供生存场所和营养。
纤维素
食草动物胃肠内的细菌
食草动物
分解纤维素
食物和生存空间
人体肠道中的细菌
人体
制造维生素
(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食物和生存空间
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哪些?(P79-81)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分解者
要充分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通过以下3个问题来进一步探究。
1.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及保存有什么关系?(P84-86)
(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①发酵原理:
概念 人类可以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食品、防治疾病、生产清洁能源和保护环境等
2
②发酵食品:
   菌:酿酒(与产生的   有关);包子、馒头(与产生的  有关)。
   菌:酸奶、泡菜(与产生的乳酸有关)。
霉菌:腐乳;酱油。
醋酸菌:醋。
酵母
酒精
二氧化碳 
乳酸
泡菜
酸奶
馒头

腐乳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①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或   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细菌
真菌
杀死
抑制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②保存食品的常见方法:
控制温度条件:高温杀菌(巴氏消毒法——袋装和盒装牛奶);   抑菌(冰箱冷藏——水果和蔬菜)。
控制水条件:脱水法(晒制、烟熏腊肉等);渗透保存法(果脯);腌制法(咸鱼)。
消毒后密封隔菌:罐头食品;真空包装(袋装肉肠、熟食)。
低温
巴氏消毒法
低温冷藏
晒制
烟熏
渗透保存
罐头
2.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有什么关系?(P87)
(1)抗生素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   。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不能用来治疗病毒引起的疾病。
(2)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利用   技术,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抗生素
转基因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胰岛素生产车间
3.细菌在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哪些?(P87)
(1)清洁能源: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甲烷菌(一种细菌)利用农作物秸秆、人畜的粪便中的   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作为燃料用于做饭、照明和取暖等。
(2)以菌治虫:利用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控制某些农业害虫,这是一种   的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同时也能通过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环境保护: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有机物
生物防治
请阅读下列资料:
资料一: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这种技术将废水与活性污泥(内含微生物)混合搅拌并曝气,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分解。
资料二:大熊猫的祖先是肉食动物,随着时间发展改为主要以竹子为食。竹子是纤维素含量很高的植物,大熊猫消化系统不能消化纤维素而直接获取竹子中的能量,它们依靠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群分解纤维素、木糖等动物自己不能消化的物质。
资料三:我国传统发酵食品风味独特,不仅是丰富了人类的食物需求,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超市里有许多发酵食品,如葡萄酒、米酒、泡菜、食醋、酱油、豆瓣酱、腌酱菜、腐乳、乳酪等,深受国人喜爱。
资料四:脱水法通过降低水的含量,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达到保存食品的目的。人们除了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外,还利用它们防治疾病等。
资料五:“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积极种植能固氮的豆科植物,收集人畜粪便、枯枝败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经过一定方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
据此,完成典例和变式1—5题。
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可引发细菌等微生物的迅速繁殖,细菌等微生物使水净化的过程作为什么部分参与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
A.消费者 B.分解者
C.生产者 D.以上都不是
典例 1
B
变式1 “落叶归根”离不开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为探究影响微生物分解速度的因素,该组同学开展了探究实验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吗
B.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相同
C.实验结果表明三组温度中,40℃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
D.除温度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水分、空气等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甲组 将落叶用纱布包裹好,置于各组烧杯内的土壤中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基本没有腐烂
乙组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少部分腐烂
丙组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大部分腐烂
C
大熊猫消化系统不能消化纤维素而直接获取竹子中的能量,它们依靠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群分解纤维素、木糖等动物自己不能消化的物质。大熊猫与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的关系为( )
A.共生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变式2 我们的肠道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细菌,其中大肠杆菌对人体不仅无害,还能制造维生素,有益人体健康。大肠杆菌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大肠杆菌的分类分别是( )
A.寄生、原核生物 B.寄生、真核生物
C.共生、原核生物 D.共生、真核生物
典例 2
A
C
我国传统发酵食品风味独特,不仅丰富了人类的食物需求,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下列产品与参与其发酵制作过程的微生物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豆瓣酱——酵母菌 B.酸奶——乳酸菌
C.葡萄酒——葡萄球菌 D.泡菜——醋酸菌
典例 3
B 
变式3 古书记载制作泡菜的过程为“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其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着瓮中,令没菜把即止”。大意是“用浓盐水洗菜,然后将盐水清澈部分倒入泡菜坛,直至将菜浸没”。下列关于腌制泡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于盐水中洗菜”能够杀死蔬菜表面所有的微生物
B.“令没菜把即止”是为了给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
C.腌制过程中,要经常打开泡菜坛盖子确认腌制效果
D.泡菜中的乳酸菌和酿酒用的酵母菌细胞结构相同
B
脱水法通过降低水的含量,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达到保存食品的目的。下列不属于脱水法保存食品的是( )
A.真空包装肉肠 B.冻干蔬菜 C.烟熏腊肉 D.果脯蜜饯
变式4 小芳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一章内容后制作了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装置,对此装置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此种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B.加清水主要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C.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D.食物腐败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和繁殖
典例 4
A
A
人们除了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外,还利用它们防治疾病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甲烷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清洁能源甲烷
B.利用某些细菌如苏云金杆菌来防治农林害虫
C.利用真菌生产的抗生素杀死致病细菌的同时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D.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大肠杆菌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典例 5
C 
变式5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积极种植能固氮的豆科植物,收集人畜粪便、枯枝败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经过一定方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请结合下图回答:
(1)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
   ;与豆科植物相比,根瘤菌细
胞在结构上的明显不同是 

共生
根瘤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2)图中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肥料
需经   的呼吸作用完成,这不仅净
化了环境,而且使生物圈中的碳、氮、
水等物质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
(3)图中的牲畜处于第二营养级;能量沿
  传递时会损耗,因此,多食用
   (填“肉类”或“粮食”)制品能够缓
解全球粮食危机。
分解者
食物链
粮食
(4)传统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会在消费者
体内造成富集现象,就上图而言,对 
的危害最大。近年来,人们更多地采用
生物防治来控制农业害虫,该防治方法
的优点是 
(答一条)。

专一性强,控制害虫持久;不污染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害虫的天敌(保障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上述做法为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供了借鉴。请列举两个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实例:  。
禁止焚烧秸秆、利用人畜粪便和秸秆生产沼气、垃圾发电、秸秆生产酒精等 
(一)思维模型构建
① 


④ 
⑤ 
物质循环
低温
乳酸菌
酵母菌
真菌
(二)一“境”到底,本课小结
全世界的黑土区为什么都分布在寒温带地区,热带雨林地区为什么不能形成黑土地?我们该如何保护黑土地?
答:黑土地的形成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植物的枯枝落叶和某些动物的尸体粪便通过细菌、真菌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以及未完全被转化的植物或动物残骸堆积,使土壤有机质逐年积累产生了深厚的腐殖质层。寒温带地区秋冬季节温度低,大量植物残骸没有来得及被细菌、真菌的呼吸作用转化,新一年的夏冬季节已经到来,每年有机质的积累量超过分解量,随着有机质的逐年增多,土壤腐殖质也逐年加厚,形成黑土地。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由于温度高、湿度大,微生物十分活跃,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迅速被细菌、真菌的呼吸作用转化,导致土壤中腐殖质不足,因此不能形成黑土地。保护黑土地的措施有:立法禁止随意开发黑土地;合理种植;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防止水土流失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