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单元检测(原题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单元检测(原题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08 17:20:59

文档简介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原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丰富,人均充足 B、已成为发达国家
C、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
2.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②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③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④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A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A.俄罗斯 B.巴西 C.中国 D.印度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国门,首先开放的地区是( )
A、沿海地区 B、首都北京
C、特大城市上海 D、西部地区
5.关于我国地理环境及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③领土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④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位居世界前列 ⑤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6.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碧水蓝天说:“我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B.天晴朗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C.草花香说:“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不放松。”
D.不毛之地说:“只要挣钱,保不保护环境与我无关。”
7.对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自然条件单一,资源丰富
  B. 领土辽阔,山川壮丽,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C.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丰富
  D.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8.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D、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9.关于我国区域差异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云南省的旅游业已成为该省的主要支柱产业
B. 随着改革开放,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不大
C.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新兴的加工制造业地区
D. 地域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10.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C.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D.地区发展差异不明显?
11.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下列漫画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是( )

互惠与共生 有家难回 农民的饭碗 所剩无几
A B C D
12.黄河流域发展经济的显著优势是(  )
A. 能源丰富 B. 有色金属丰富 C. 生态环境好 D. 水资源丰富
13.在某地一条街的牌匾和玻璃窗上,来自湖南的贝贝看到“鲁菜”“川菜”“粤菜”“湘菜”如果他们想吃家乡菜,应该进挂哪种招牌的店(????)?
A.人鲁菜?????B.湘菜? C.粤菜?? D.川菜?
读2011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居前5位国家比较表,完成14-16题。
国家
美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GDP(亿美元)
150940
73185
58672
35706
27730
人均GDP(美元)
48442
5445
45903
43689
42377
14、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 ( )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5位
15、中国人均GDP远低于美、日、德、法,这说明了( )
A.中国人口数量较少 B.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C.中国的经济规模较小 D.中国居民消费量较大
16、关于我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边发展边治理
C.先发展后治理 D.经济的发展有时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7.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 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④净增人口多,人口压力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是( )
A.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B.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C.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读图,我国经济特区中位于广东省的一组是(  )
A.
①福州 ②汕头 ③珠海
B.
②汕头 ③深圳 ④珠海
C、①厦门 ④澳门 ⑤海南 D、①厦门 ②汕头 ③深圳
20.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B.流行病的防治
C.资源的短缺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二、综合题(共40分)
21.(20分)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2)支流A,B与长江干流交汇外的城市:A_______、B_______。
(3)填写水电站名称:A河上_______、C河上_______、D河上_______,H是长江干流上正在建设的_______工程,这里水能资源极丰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工程。建成后,可以发挥_______的重要作用。
(4)长江洪水多发生在_______季节,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但1998年的降水量与1954年相比相差不大,造成98年特大洪水,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9分)读我国四大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工程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_________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_________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降水量变化最显著的是 _________ 工程,其沿线的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 .
(3)在四大工程中,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_________ 工程,该地形区的地形特点 _________ .
23.(11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分别表示:甲______区,乙______区;丙______区,丁______区
(2)图中甲与乙两区域的分界线通过______一线;丙、丁两区间的界线大致与______的分界线一致;甲与丁两区域分界线的降水量大致通过塞米年等降水量线。
(3)冬季气温在0℃以上的区域是______?(填序号);几乎全部在非季风区的______?(填序号)。
(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______?(填序号)。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解析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丰富,人均充足 B、已成为发达国家
C、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
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资源总量大,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不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名靠后;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多,故选C。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学生牢记我国国情即可。
2.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②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③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④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A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①叙述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但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②叙述错误;我国虽然综合国力增强,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较低,③叙述错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综合国力日益增强,④叙述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了解。
3.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A.俄罗斯 B.巴西 C.中国 D.印度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把世界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故选C。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学生熟记书本内容即可。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国门,首先开放的地区是( )
A、沿海地区 B、首都北京
C、特大城市上海 D、西部地区
答案:A
解析:分析: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等沿海地区打开国门,设立经济特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改革开放后首先开放区域的位置.
5.关于我国地理环境及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③领土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④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位居世界前列 ⑤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①错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④错误。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我国地理环境及国情。
6.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碧水蓝天说:“我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B.天晴朗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C.草花香说:“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不放松。”
D.不毛之地说:“只要挣钱,保不保护环境与我无关。”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环境。D的说法错误。点评:保护环境资源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生掌握基本常识即可。
7.对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自然条件单一,资源丰富
  B. 领土辽阔,山川壮丽,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C.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丰富
  D.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有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多样的资源,地理环境特色突出。A错误,B正确。由于人口众多,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低,在世界上属发展中国家。CD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学生要理解我国国情。
8.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D.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教材,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D正确;点评:该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了解。
9.关于我国区域差异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云南省的旅游业已成为该省的主要支柱产业
  B. 随着改革开放,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不大
  C.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新兴的加工制造业地区
  D. 地域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答案:B
解析:分析:地域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新兴的加工制造业地区,近年来,云南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国内外游客接待量持续上升,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省的主要支柱产业.故选:B.点评:考查我国区域的经济差异,要理解记忆.
10.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 B.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C.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D.地区发展差异不明显?
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我国的国情。
11.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下列漫画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是( )

互惠与共生 有家难回 农民的饭碗 所剩无几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有家难回”“农民的饭碗”“所剩无几”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点评: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了解。
12.黄河流域发展经济的显著优势是(  )
  A. 能源丰富 B. 有色金属丰富 C. 生态环境好 D. 水资源丰富
答案:A
解析:分析:黄河流域能源丰富,其中,胜利油田是国内第二大油田,大型煤矿有山西省的大同、阳泉、西山和平朔,陕西省的神府,河北省的开滦和峰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黄河流域经济的显著优势.故选:A.点评:考查黄河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要牢固记忆.
13.在某地一条街的牌匾和玻璃窗上,来自湖南的贝贝看到“鲁菜”“川菜”“粤菜”“湘菜”如果他们想吃家乡菜,应该进挂哪种招牌的店(????)?
A.人鲁菜?????B.湘菜? C.粤菜?? D.川菜?
答案:B
解析:分析:湖南的简称是湘,故选B。点评:该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对城市简称的了解。读2011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居前5位国家比较表,完成14-16题。
国家
美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GDP(亿美元)
150940
73185
58672
35706
27730
人均GDP(美元)
48442
5445
45903
43689
42377
14.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 ( )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5位
答案:B
解析:分析:从表格第二行可以看出,GDP总数中国排名第二,故选B。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学生学会看图即可。
15.中国人均GDP远低于美、日、德、法,这说明了( )
A.中国人口数量较少 B.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C.中国的经济规模较小 D.中国居民消费量较大
答案:D
解析: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中国人口较多,居民消费量较大,所以人均GDP较低,故选D。点评:难度一般,学生结合中国国情思考即可。
16、关于我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边发展边治理
C.先发展后治理 D.经济的发展有时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提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发展经济。故选A。点评:难度一般,学生了解我国政策即可。
17.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 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④净增人口多,人口压力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是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净增人口多,人口压力大。所以资源短缺、人口压力大是促使我国发展节约型道理的直接原因,故选D。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学生记忆书本内容即可。
1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是( )
A.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B.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C.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957年完成.1956年我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1978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例如,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伟大成就,理解解答即可.
19.读图,我国经济特区中位于广东省的一组是(  )
A.
①福州 ②汕头 ③珠海
B.
②汕头 ③深圳 ④珠海
C、①厦门 ④澳门 ⑤海南 D、①厦门 ②汕头 ③深圳
答案:B
解析:分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粤) 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点评:此题考查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结合教材牢固掌握。
20.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B.流行病的防治
C.资源的短缺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主要的问题的相关知识。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故选D。点评:考查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要理解记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20分)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2)支流A,B与长江干流交汇外的城市:A_______、B_______。
(3)填写水电站名称:A河上_______、C河上_______、D河上_______,H是长江干流上正在建设的_______工程,这里水能资源极丰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工程。建成后,可以发挥_______的重要作用。
(4)长江洪水多发生在_______季节,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但1998年的降水量与1954年相比相差不大,造成98年特大洪水,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汉江? 嘉陵江? 雅砻江? 乌江(2)武汉? 重庆(3)丹江口? 二滩? 乌江渡? 三峡 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水量丰富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为南水北调提供水源等。(4)春末夏初 此时,影响我国的夏季推进到长江流域,与冬季风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在此徘徊不前(5)①长江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一旦遇暴雨,泥水俱下,河水暴涨;②中游大面积围湖造田,加上泥沙淤积,使湖泊的蓄洪能力下降,河道淤寒,使河流的泄洪能力下降。
解析:分析:根据图例,A是汉江,B是嘉陵江,C是雅砻江,D是乌江。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的城市是武汉,嘉陵江与长江干流交汇的城市是重庆。A河上是丹江口水电站,C河上是二滩水电站,D河上是乌江水电站,H是三峡工程。三峡水能资源极丰富,原因是:一、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二、水量丰富;三峡建成后,可以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为南水北调提供水源等作用。长江洪水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其自然原因是:此时,影响我国的夏季推进到长江流域,与冬季风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在此徘徊不前。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但1998年的降水量与1954年相比相差不大,造成98年特大洪水,除自然原因外,也有人为原因,包括:①长江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一旦遇暴雨,泥水俱下,河水暴涨;②中游大面积围湖造田,加上泥沙淤积,使湖泊的蓄洪能力下降,河道淤寒,使河流的泄洪能力下降。考点:该题考查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
22. (9分)读我国四大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工程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_________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_________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降水量变化最显著的是 _________ 工程,其沿线的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 .
(3)在四大工程中,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_________ 工程,该地形区的地形特点 _________ .
答案:(1)南水北调 青藏铁路(2)西气东输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青藏铁路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解析:分析: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该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工程;青藏铁路是指从青海的西宁到西藏的拉萨,该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四大工程中,沿线降水量变化最显著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其沿线的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在四大工程中,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青藏铁路工程,该地形区的地形特点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跨世纪四大工程的主要知识,难度适中。
23.(11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分别表示:甲______区,乙______区;丙______区,丁______区
(2)图中甲与乙两区域的分界线通过______一线;丙、丁两区间的界线大致与______的分界线一致;甲与丁两区域分界线的降水量大致通过塞米年等降水量线。
(3)冬季气温在0℃以上的区域是______?(填序号);几乎全部在非季风区的______?(填序号)。
(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______?(填序号)。
答案:(1)北方地;南方地;青藏地;西北地;(2)秦岭一淮河;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400;(3)乙;丁;(4)丙.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西北地区;图中甲与乙两区域的分界线通过秦岭-淮河一线;丙、丁两区间的界线大致与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甲与丁两区域分界线的降水量大致通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冬季气温在0℃以上的区域是南方地区;几乎全部在非季风区的是西北地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地区。点评:考查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