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培优 健康地生活综合题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24秋 南宁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可导致营养不良、消化道功能紊乱。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蛔虫病的是( )
A.饭前便后洗手
B.水果洗净再食用
C.粪便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再作肥料
D.直接饮用生水
2.(2024秋 管城区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行为中,易感染蛔虫病的是( )
A.喝不清洁的生水 B.饭前便后认真洗手
C.蔬菜水果要洗净 D.生、熟食物分开放
3.(2024秋 武清区期末)下列不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 )
A.艾滋病 B.禽流感
C.小儿麻痹症 D.红绿色盲
4.(2024秋 大足区期末)咳嗽或打喷嚏时,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可能会喷出2米以外,但不会( )
A.传播新冠病毒 B.喷出大肠杆菌噬菌体
C.喷出细菌或病毒 D.传播普通感冒病毒
5.(2024秋 海口期末)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下列是预防癌症的建议,你认为科学合理的是( )
①抽烟、酗酒
②少吃腌制或烧烤食品
③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④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
⑤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6.(2024秋 忠县期末)最新mRNA新冠疫苗主要用于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体
B.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新冠疫苗属于传染源
D.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7.(2024秋 巫山县期末)80年代以前,蛔虫病是我国少年儿童中常见的寄生虫病。以下行为中,有利于预防蛔虫病的是( )
A.不洗手就直接拿食物吃
B.看到村边小河里的水挺清澈就直接喝
C.看到买回的生菜很干净就直接吃
D.将水果用清水浸泡并反复冲洗后再吃
8.(2024秋 潼南区期末)为探究“被动吸烟对仔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某研究团队训练仔鼠走迷宫,从第7天开始记录仔鼠逃出迷宫所需时间,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组仔鼠除是否接受烟雾处理外,其余条件应相同
B.随着实验进行,两组仔鼠逃出迷宫所用时间均减少
C.与对照组相比,被动吸烟组仔鼠逃出迷宫用时少
D.实验结论:被动吸烟会影响仔鼠的学习记忆力
9.(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期末)狗常用舌舔伤口,能促进伤口愈合,原因是( )
A.狗的唾液中含有抗体
B.狗的舌头能杀菌
C.狗的唾液中含有溶菌酶
D.狗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10.(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期末)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对蜗牛心跳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实验室温度 烟草浸出液浓度 1分钟内蜗牛心跳
20℃ 清水 15次
20℃ 5% 21次
20℃ 10% 26次
20℃ 15% 30次
20℃ 20% 37次
A.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蜗牛的心跳次数
B.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处理下的蜗牛数量相同
C.每组至少记录3只蜗牛的心跳次数,求平均值
D.结果表明烟草浸出液能促进蜗牛的心跳
11.(2024秋 宁江区校级期末)当有人因溺水而停止呼吸时,科学的急救措施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异物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2.(2024秋 船营区校级期末)为探究酒精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斑马鱼进行了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如下表所示: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戊组
斑马鱼 各放入三条大小、发育程度相近的斑马鱼
处理方式 A 5%酒精 10%酒精 15%酒精 20%酒精
出现侧翻时间/秒 未出现 65 44 29 20
死亡时间/秒 未出现 535 402 305 196
(1)本实验作出的假设为: 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2)甲组处理方式A为 ,该实验中 组为对照组,本实验变量是 。
(3)此实验过程中,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目的是: 。
(4)通过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 。
(5)根据探究所得结论,请写出一条相关的宣传口号。
13.(2024 郯城县一模)疫苗不仅在预防传染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在预防癌症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1)免疫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如图中①②③)。人体罹患癌症或肿瘤细胞增多,这是哪一项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 (填代号)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 。
(2)研究人员利用癌细胞制备纳米疫苗及引发小鼠免疫反应的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图1可知,纳米疫苗可以激活 ,该细胞的作用是 癌细胞。
(3)研究人员对纳米疫苗能否预防黑色素瘤开展研究,将品种相同、大小一致的健康小鼠随机平分为两组进行如表实验。
组别 操纵 步 对照组 实验组
一 Ⅰ Ⅱ
二 Ⅲ Ⅳ
三 测定肿瘤体积并统计小鼠存活率
①表格中的“Ⅰ、Ⅱ、Ⅲ、Ⅳ”对应的操作分别为 。(填下列字母)
a.接种黑色素瘤纳米疫苗
b.注射PSB缓冲液
c.两周后注射黑色素瘤细胞
d.两周后不注射黑色素瘤细胞
②图2和图3中的实验结果说明接种纳米疫苗可减轻黑色素瘤带来的危害,判断依据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秋 崂山区期末)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HPV疫苗可预防由HPV引起的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1)从传染病角度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发宫颈癌的 ,其主要的繁殖场所之一是宫颈处的上皮细胞,繁殖过程中所利用的遗传信息来自图1所示的[ ] 。依据宿主类型分类,HPV属于 病毒。
(2)接种HPV疫苗可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HPV疫苗相当于 ,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免疫。图2是病毒侵入人体的免疫过程示意图,发挥作用的细胞A、B分别是 、 。
(3)某研究机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6~8周龄雌性小鼠32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分为接种HPV﹣16 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接种等量生理盐水);②第2、4周从各组随机选取8只小鼠,检测淋巴细胞含量及抗体水平。实验结果如图3和表所示:
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含量表
组别 淋巴细胞含量百分比(%)
第2周 第4周
接种HPV﹣16 疫苗组 9.38 23.78
空白对照组 6.59 10.21
从宫颈癌的发生部位及小鼠与人的亲缘关系等方面来看,该实验选用雌性小鼠的理由是 (答出一条)。通过分析小鼠的淋巴细胞含量和抗体相对量的变化,推测二者之间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15.(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期末)狂犬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大力普及狂犬病知识,懂得如何预防狂犬病非常重要。某生物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宣传资料。请根据题意回答相关问题。
【认识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它是这样传播的】
被患有狂犬病的犬、猫、蝙蝠等动物抓伤、咬伤或被舔舐到身上的伤口等。
【这些生物容易感染】
人和大部分其他哺乳动物都容易感染,如犬、猫、猪、兔、狐等。
【被犬、猫咬伤或抓伤怎么办】
a.立即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口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b.按要求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第一针需在24小时内完成)。特别严重的同时注射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对养犬、养猫者的建议】
a.保证动物的营养需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b.所有犬、猫都要定时注射疫苗。
c.与宠物接触后及时洗手、换洗衣物等。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是 。患有狂犬病的猫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
(2)从传染病预防措施看,对养犬、养猫者的建议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单选)。
A.a
B.b
C.c
(3)如图是灭活病毒注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示意图,细胞A是 。
(4)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被犬咬伤、抓伤后注射的疫苗相当于 (单选)。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A.抗原
B.抗体
期末专项培优 健康地生活综合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24秋 南宁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可导致营养不良、消化道功能紊乱。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蛔虫病的是( )
A.饭前便后洗手
B.水果洗净再食用
C.粪便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再作肥料
D.直接饮用生水
【考点】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D
【分析】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常见疾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解答】解: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水果和蔬菜都要洗干净后再食用,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蛔虫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明确该病的传染途径。
2.(2024秋 管城区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行为中,易感染蛔虫病的是( )
A.喝不清洁的生水 B.饭前便后认真洗手
C.蔬菜水果要洗净 D.生、熟食物分开放
【考点】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A
【分析】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感染性蛔虫卵引起的,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感染。
【解答】解:A、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能切断传播途径,能预防蛔虫病,符合题意。
B、饭前便后要洗手,能去掉蛔虫卵,切断传播途径,能预防蛔虫病,不符合题意。
C、蔬菜、水果要洗干净,能去掉蛔虫卵,预防感染蛔虫病,不符合题意。
D、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生、熟食物分开放,否则易感染蛔虫病,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蛔虫病的预防。
3.(2024秋 武清区期末)下列不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 )
A.艾滋病 B.禽流感
C.小儿麻痹症 D.红绿色盲
【考点】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D
【分析】病毒性传染病指由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变异引起的疾病,如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
【解答】解:艾滋病、禽流感、小儿麻痹症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而红绿色盲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4.(2024秋 大足区期末)咳嗽或打喷嚏时,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可能会喷出2米以外,但不会( )
A.传播新冠病毒 B.喷出大肠杆菌噬菌体
C.喷出细菌或病毒 D.传播普通感冒病毒
【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专题】类比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B
【分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抵抗力的健康人。
【解答】解:ACD、咳嗽或打喷嚏时,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可能会喷出2米以外,其中的细菌或病毒也会被喷出2米以外,容易传播新冠肺炎、流感、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ACD不符合题意。
B、大肠杆菌是引起腹泻、痢疾等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大肠杆菌噬菌体是用于治疗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的细菌病毒,所以咳嗽或打喷嚏时,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不可能会喷出大肠杆菌噬菌体,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5.(2024秋 海口期末)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下列是预防癌症的建议,你认为科学合理的是( )
①抽烟、酗酒
②少吃腌制或烧烤食品
③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④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
⑤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考点】癌症的危害.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健康的生活.
【答案】A
【分析】1、癌症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
2、预防癌症建议遵守以下原则:
①不饮酒或少饮酒。
②减少脂肪和肉类摄入.选择植物脂肪,限制动物脂肪.肉类以吃鱼、家禽为主。
③多吃水果、蔬菜和纤维素.简单方法是每天至少食用5~9次水果或蔬菜.这样的饮食也可以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④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应占饮食的2/3以上.如谷类、豆类、含淀粉的香蕉、根茎类和薯类等食物。
⑤限制盐和腌制食品.成人每天食盐量不应超过6克,限制腌制食物及调料盐的摄入。
⑥注意烹饪方法.不吃烧焦的肉和鱼。
⑦食物的妥善储藏与保质保鲜、避免食用霉变食品。用家用冰箱和其他恰当的方法保存易腐烂食物。
⑧注意食品添加剂及残留物。食物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和其他残留物要有严格的法规管理,乱用会影响健康。
⑨维持适宜体重.避免过多的日光暴晒,适量运动,避免体重过低或过高。提倡科学的膳食、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
【解答】解: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均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所以,预防措施应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方面入手,②少吃腌制或烧烤食品、③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④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⑤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均是有利的健康生活方式,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题关键是对癌症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有一定的了解。
6.(2024秋 忠县期末)最新mRNA新冠疫苗主要用于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体
B.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新冠疫苗属于传染源
D.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考点】抗体和抗原;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专题】类比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B
【分析】(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答】解:A、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A错误。
B、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所以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
C、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所以新冠疫苗属于病原体,C错误。
D、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原与抗体和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等相关知识。
7.(2024秋 巫山县期末)80年代以前,蛔虫病是我国少年儿童中常见的寄生虫病。以下行为中,有利于预防蛔虫病的是( )
A.不洗手就直接拿食物吃
B.看到村边小河里的水挺清澈就直接喝
C.看到买回的生菜很干净就直接吃
D.将水果用清水浸泡并反复冲洗后再吃
【考点】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
【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D
【分析】线形动物(蛔虫)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解答】解:蛔虫病由感染性蛔虫卵引起的,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感染,预防蛔虫病关键是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不喝不清洁的水,生吃的水果、蔬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蛔虫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蛔虫病的措施。
8.(2024秋 潼南区期末)为探究“被动吸烟对仔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某研究团队训练仔鼠走迷宫,从第7天开始记录仔鼠逃出迷宫所需时间,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组仔鼠除是否接受烟雾处理外,其余条件应相同
B.随着实验进行,两组仔鼠逃出迷宫所用时间均减少
C.与对照组相比,被动吸烟组仔鼠逃出迷宫用时少
D.实验结论:被动吸烟会影响仔鼠的学习记忆力
【考点】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专题】对照实验思想;医药常识.
【答案】C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组。
【解答】解:A、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两组仔鼠除了是否香烟烟雾处理外,其余饲养条件应相同且适宜,A正确;
B、从图中数据可知随着时间推移,两组仔鼠逃出迷宫所用时间均减少,B正确;
CD、分析图中数据,同一天仔鼠成功逃出迷宫所用的时间始终是被动吸烟组大于对照组,即逃出迷宫所需时间更长,这说明了仔鼠的记忆力相对减弱,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被动吸烟影响了仔鼠的学习记忆力,C错误,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对照实验的设置等相关知识点。
9.(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期末)狗常用舌舔伤口,能促进伤口愈合,原因是( )
A.狗的唾液中含有抗体
B.狗的舌头能杀菌
C.狗的唾液中含有溶菌酶
D.狗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C
【分析】高等动物和人类都具有防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它们是: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解答】解:唾液中的溶菌酶能够杀死侵入伤口的病菌,从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防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10.(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期末)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对蜗牛心跳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实验室温度 烟草浸出液浓度 1分钟内蜗牛心跳
20℃ 清水 15次
20℃ 5% 21次
20℃ 10% 26次
20℃ 15% 30次
20℃ 20% 37次
A.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蜗牛的心跳次数
B.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处理下的蜗牛数量相同
C.每组至少记录3只蜗牛的心跳次数,求平均值
D.结果表明烟草浸出液能促进蜗牛的心跳
【考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专题】探究结论;对照实验思想;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专题.
【答案】A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变量。
【解答】解:A、该实验探究不同烟草浸出液浓度对蜗牛心率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A错误。
B、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所以不同烟草浸出液处理下的蜗牛数量相同,B正确。
C、为了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以减小误差,提高可信度,所以每只蜗牛至少记录3只蜗牛的心跳次数,并求平均值,C正确。
D、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蜗牛心跳越快,表明烟草浸出液能促进蜗牛的心跳,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题关键是学会利用对照实验原则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11.(2024秋 宁江区校级期末)当有人因溺水而停止呼吸时,科学的急救措施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异物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考点】急救的方法.
【专题】归纳推理;医药常识.
【答案】C
【分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的自救办法,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解答】解: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②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使①病人仰卧平躺,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④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③口对口的吹气。所以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人工呼吸的方法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2.(2024秋 船营区校级期末)为探究酒精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斑马鱼进行了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如下表所示: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戊组
斑马鱼 各放入三条大小、发育程度相近的斑马鱼
处理方式 A 5%酒精 10%酒精 15%酒精 20%酒精
出现侧翻时间/秒 未出现 65 44 29 20
死亡时间/秒 未出现 535 402 305 196
(1)本实验作出的假设为: 酒精 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2)甲组处理方式A为 清水(或没有酒精) ,该实验中 甲 组为对照组,本实验变量是 酒精的浓度 。
(3)此实验过程中,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目的是: 减小误差(避免偶然现象影响实验结果) 。
(4)通过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 越短 。
(5)根据探究所得结论,请写出一条相关的宣传口号。 尽量少饮酒
【考点】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实验步骤设计与评价;对照实验思想;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专题.
【答案】(1)酒精
(2)清水(或没有酒精);甲;酒精的浓度
(3)减小误差(避免偶然现象影响实验结果)
(4)越短
(5)尽量少饮酒
【分析】1、酒精最先在胃中被吸收,最后在小肠被彻底吸收。酒精中毒据测定,饮下白酒约5分钟后,酒精就会进入血液,随血液在全身流动,人的组织器官和各个系统都要受到酒精的毒害。短时间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中毒,中毒后首先影响大脑皮质,使神经有一个短暂的兴奋期,胡言乱语;继之大脑皮质处于麻醉状态,言行失常,昏昏沉沉不省人事。若进一步发展,生命中枢麻痹,则心跳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解答】解:(1)这个假设是实验的出发点,即研究者预期酒精会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产生某种影响。这个实验的假设是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没有)影响。
(2)甲组是对照组,处理方式是添加清水(或没有酒精),这为实验提供了一个基准,以便于比较其他组别(添加了不同浓度酒精的组)的结果。甲组是对照组,而实验的变量是酒精的浓度。这意味着除了酒精浓度之外,其他所有条件(如斑马鱼的大小、发育程度、实验环境等)都保持不变,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此实验过程中,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目的是:实验重复三次并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偶然误差和随机波动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4)通过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斑马鱼出现侧翻的时间逐渐减少,死亡时间也相应缩短。这表明酒精对斑马鱼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与酒精浓度成正比。
(5)由实验结果的外推,即从斑马鱼的实验结果推断到人类可能受到的影响。虽然不能直接将斑马鱼的生理反应等同于人类,但这个结论提醒人们注意酒精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尤其是导致心血管疾病、肝损伤等。因此提醒大家:尽量少饮酒。
故答案为:(1)酒精
(2)清水(或没有酒精);甲;酒精的浓度
(3)减小误差(避免偶然现象影响实验结果)
(4)越短
(5)尽量少饮酒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3.(2024 郯城县一模)疫苗不仅在预防传染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在预防癌症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1)免疫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如图中①②③)。人体罹患癌症或肿瘤细胞增多,这是哪一项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 ② (填代号)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 特异性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 抗原 。
(2)研究人员利用癌细胞制备纳米疫苗及引发小鼠免疫反应的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图1可知,纳米疫苗可以激活 淋巴细胞 ,该细胞的作用是 识别并清除(或攻击或消灭) 癌细胞。
(3)研究人员对纳米疫苗能否预防黑色素瘤开展研究,将品种相同、大小一致的健康小鼠随机平分为两组进行如表实验。
组别 操纵 步 对照组 实验组
一 Ⅰ Ⅱ
二 Ⅲ Ⅳ
三 测定肿瘤体积并统计小鼠存活率
①表格中的“Ⅰ、Ⅱ、Ⅲ、Ⅳ”对应的操作分别为 bacc 。(填下列字母)
a.接种黑色素瘤纳米疫苗
b.注射PSB缓冲液
c.两周后注射黑色素瘤细胞
d.两周后不注射黑色素瘤细胞
②图2和图3中的实验结果说明接种纳米疫苗可减轻黑色素瘤带来的危害,判断依据是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小、存活率高 。
【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对照实验思想;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1)②;特异性;抗原;
(2)淋巴细胞;识别并清除(或攻击或消灭);
(3)bacc;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小、存活率高。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多次实验等。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解答】解:(1)免疫监视即免疫系统具有的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人体罹患癌症或肿瘤细胞增多,这是②免疫监视功能失调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抗原。
(2)根据图1可知,纳米疫苗可以激活淋巴细胞,该细胞的作用是识别并清除癌细胞。
(3)该实验的步骤为:一、给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分别注射接种黑色素瘤纳米疫苗和注射PBS缓冲液;二、两周后两组小鼠同时注射黑色素瘤细胞;三、测定肿瘤体积并统计小鼠存活率。所以表格中的“Ⅰ、Ⅱ、Ⅲ、Ⅳ”对应的操作分别为:b注射PBS缓冲液、a接种黑色素瘤纳米疫苗、c两周后注射黑色素瘤细胞和c两周后注射黑色素瘤细胞。图2和图3中的实验结果说明接种纳米疫苗可减轻黑色素瘤带来的危害,判断依据是:接种纳米疫苗的小鼠比注射PBS缓冲液的小鼠的黑色素瘤增长缓慢,存活时间长,存活率高很多。
故答案为:(1)②;特异性;抗原;
(2)淋巴细胞;识别并清除(或攻击或消灭);
(3)bacc;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小、存活率高。
【点评】掌握免疫的功能及特异性免疫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秋 崂山区期末)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HPV疫苗可预防由HPV引起的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1)从传染病角度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发宫颈癌的 病原体 ,其主要的繁殖场所之一是宫颈处的上皮细胞,繁殖过程中所利用的遗传信息来自图1所示的[ ② ] 遗传物质 。依据宿主类型分类,HPV属于 动物 病毒。
(2)接种HPV疫苗可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保护易感人群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HPV疫苗相当于 抗原 ,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特异性 免疫。图2是病毒侵入人体的免疫过程示意图,发挥作用的细胞A、B分别是 淋巴细胞 、 吞噬细胞 。
(3)某研究机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6~8周龄雌性小鼠32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分为接种HPV﹣16 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接种等量生理盐水);②第2、4周从各组随机选取8只小鼠,检测淋巴细胞含量及抗体水平。实验结果如图3和表所示:
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含量表
组别 淋巴细胞含量百分比(%)
第2周 第4周
接种HPV﹣16 疫苗组 9.38 23.78
空白对照组 6.59 10.21
从宫颈癌的发生部位及小鼠与人的亲缘关系等方面来看,该实验选用雌性小鼠的理由是 同属于哺乳动物(或同为雌性) (答出一条)。通过分析小鼠的淋巴细胞含量和抗体相对量的变化,推测二者之间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淋巴细胞为了抵抗抗原,产生抗体 。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体和抗原;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
【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1)病原体;②遗传物质;动物。
(2)保护易感人群;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3)同属于哺乳动物(或同为雌性);淋巴细胞为了抵抗抗原,产生抗体。
【分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
2.图中①蛋白质、②遗传物质。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5.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病毒在繁殖过程中所利用②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自我复制产生新的个体。依据宿主类型分类,HPV寄生在动物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HPV疫苗可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HPV疫苗是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方式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抗体是抗原进入身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该物质与HPV病毒的结合可以促使HPV病毒被吞噬细胞清除或使它失去致病性。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因此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属于抗原。由图可知A是淋巴细胞、B是吞噬细胞。
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HPV疫苗可预防由HPV引起的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3)从宫颈癌的发生部位及小鼠与人的亲缘关系等方面来看,该实验选用雌性小鼠的理由是它们同属于哺乳动物,同是雌性。注射HPV后的第4周,淋巴细胞含量百分比上升较快,是由于淋巴细胞为了抵抗抗原,产生抗体导致的。
故答案为:
(1)病原体;②遗传物质;动物。
(2)保护易感人群;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3)同属于哺乳动物(或同为雌性);淋巴细胞为了抵抗抗原,产生抗体。
【点评】掌握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期末)狂犬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大力普及狂犬病知识,懂得如何预防狂犬病非常重要。某生物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宣传资料。请根据题意回答相关问题。
【认识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它是这样传播的】
被患有狂犬病的犬、猫、蝙蝠等动物抓伤、咬伤或被舔舐到身上的伤口等。
【这些生物容易感染】
人和大部分其他哺乳动物都容易感染,如犬、猫、猪、兔、狐等。
【被犬、猫咬伤或抓伤怎么办】
a.立即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口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b.按要求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第一针需在24小时内完成)。特别严重的同时注射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对养犬、养猫者的建议】
a.保证动物的营养需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b.所有犬、猫都要定时注射疫苗。
c.与宠物接触后及时洗手、换洗衣物等。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是 狂犬病病毒 。患有狂犬病的猫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传染源 。
(2)从传染病预防措施看,对养犬、养猫者的建议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c (单选)。
A.a
B.b
C.c
(3)如图是灭活病毒注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示意图,细胞A是 淋巴细胞 。
(4)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被犬咬伤、抓伤后注射的疫苗相当于 抗原 (单选)。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特异性 免疫。
A.抗原
B.抗体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1)狂犬病病毒;传染源
(2)c
(3)淋巴细胞
(4)抗原;特异性
【分析】(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所以患有狂犬病的猫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传染源。
(2)A.a保证动物的营养需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不正确。
B.b所有犬、猫都要定时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不正确。
C.c与宠物接触后及时洗手、换洗衣物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
故选:C。
(3)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因此题干中细胞A是淋巴细胞。
(4)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所以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被犬咬伤、抓伤后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B错误。
故选:A。
故答案为:(1)狂犬病病毒;传染源
(2)c
(3)淋巴细胞
(4)抗原;特异性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与预防措施和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等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