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期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簇新(cù) 棱角(lénɡ) 拈轻怕重(niān)
B.熏陶(xūn) 呜咽(yè) 戛然而止(ɡā)
C.秀颀(qí) 要诀(jué) 栩栩如生(xǔ)
D.气魄(pò) 推崇(chónɡ) 彬彬有礼(bīn)
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富绕。
B.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3月暖流的雾蔼时,春天就到了。
C.请人代读的书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腊。
D.我不敢贸然提出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3.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四川博物馆因富丽堂皇的文物,成为众人追捧的“宝藏打卡地”。书画馆的敦煌壁画,人物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工艺美术馆的玉器、金银器等,雕饰色彩斑斓,绮丽华美;陶瓷馆的巴蜀陶瓷,造型独特精巧,令人叹为观止。馆内游人络绎不绝,年接待量突破千万人次。
A.富丽堂皇 B.惟妙惟肖 C.叹为观止 D.络绎不绝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国完备的航天科研体系,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B.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工程即将开通,有利于降低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问题。
C.专注于大语言模型应用与研发的DeepSeek,累计下载量现已超过1.1亿次。
D.舞剧《李白》在成都开演,它让观众惊艳的原因是以舞蹈彰显了中式美学的结果。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8题。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军细柳 军:驻军
B.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C.又何间焉 间:参与
D.肉食者鄙 鄙:卑鄙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已而之细柳军 马之千里者
B.天子为动 中轩敞者为舱
C.乃入见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D.可以一战 静以修身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A.用所有的玉帛去祭祀,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神灵信服。
B.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C.用所有的玉帛去祭祀,我从来不敢随意添加,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D.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随意添加,一定要做到神灵信服。
8.下列有关乙文的表述,在甲文中没有体现的是( ▲ )
A.备战迎敌 B.君明臣贤 C.民心所向 D.对比鲜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②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 。 (诸葛亮《出师表》)
(2)请在韩愈的《晚春》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
甲 春节为何能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
①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这个华人最重要、最喜庆的节日,为何能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呢?
②春节历史悠久,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明确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改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从此成为传统新年的代名词。春节俗称“过年”,为“过好年”,各地纷纷开展民俗活动,如贴春联、游灯会、放鞭炮……包罗万象的民俗活动,无不体现辞旧迎新、祈求福祉等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③而一些年俗活动,如送灶王爷上天、贴门神等,具象化呈现人与天的关联、人与地的交流,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界的敬畏。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曾说:“春节祭祖活动所体现的历史意识,也为中国人所特别重视。人们与祖先一起来庆祝新年,一年一度的历史对话,使我们在面向未来的时候找到坚定的依靠。”
④申遗过程中,中国还提交了大量鲜活翔实的证明材料,充分论证了春节多维实践活动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重视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联。春节期间,人们祈求丰收、尊重食物、贯穿粮食安全理念等,这些都让春节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春节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可谓实至名归。
(选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
乙 ▲
①从汉武帝《太初历》确立岁首至今,春节的一系列年俗,如祭灶祈福、守岁迎新等,努力把对“年”的美好祝愿变成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空间。然而,20世纪后半叶以来,工业化、城市化及外来文化冲击使春节年味逐渐淡化。一些民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渐行渐远,亲人团聚的气息也不如从前。
②本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历史遗产认知新的突破,成为人类文化自觉的里程碑。中国作为《公约》最早的缔约国,随即通过普查、名录建立等措施推动非遗保护,春节也选入了首批国家级非遗。
③于国人而言,2025乙巳蛇年春节格外新鲜有活力。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表达了全世界中华儿女团聚之情的节日,成为了一个在全球颇具影响力的节日。它促使许多远去的春节习俗开始复苏,让中国重新认知春节的文化价值,国际社会也将更关注这一人类共同财富,从而丰富世界人民的文化生活,这正是设置“人类文化遗产”的终极目的。
④中国春节既有本土性,也有开放性,正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人们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感受到春节列入人类非遗将更加意义非凡。
(选自冯骥才《过年书》,有删改)
10.甲文谈及的“春节的文化价值”,哪些不符合乙文的表述?请分点概括。(3分)
▲
11.甲乙两文画线句都提到“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这一事实,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说明。(4分)
▲
12.下面哪个选项最适合作为乙文的题目?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3分)
A.春节承载的文化价值
B.春节列入人类非遗意义非凡
C.春节远去的习俗开始复苏
▲
五、作文(60分)
13.有人说:“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面对“聚”与“散”,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受?请结合你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聚焦其中一个词语,也可以二者兼顾;可以记叙事件,可以抒发感受,也可以发表见解……(60分)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寄张元夫
薛涛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1.本诗第二句中的“不惊”二字含义丰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
2.同为表达友情,本诗三四句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鲁恭传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习《鲁诗》,闭户讲诵,绝人闲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
太尉赵憙慕其志,举恭直言①,待诏公车,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讼人许伯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亭长纵人借牛而不肯还之,牛主讼于恭。恭召亭长,敕令归牛者再三,犹不从。恭叹曰:“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绶去。掾吏②涕泣共留之,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罪,恭贳③不问。于是吏人信服。
其后拜为《鲁诗》博士,由是家法学者日盛。迁乐安相。是时东州多盗贼,群辈攻劫,诸郡患之。恭到,重购赏,开恩信,其渠帅张汉等率支党降。恭上以汉补博昌④尉,其余遂捕击,尽破平之,州郡以安。
恭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恭性谦退,奏议依经,于国大有补益,然终不自显,故不以刚直为称。
(节选自《后汉书·鲁恭传》,有删改)
【注释】①直言:汉晋时期察举科目名,意为直言敢谏。②掾吏:指官府中辅助官吏的通称。③贳:宽纵,赦免。④博昌:地名,位于今山东博兴县。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分)
A.乡里奇之 奇:感到惊奇
B.绝人闲事 绝:断绝,这里指远离
C.掾吏涕泣共留之 涕:流泪
D.诸郡患之 患:祸患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3分)
译文: ▲
(2)其余遂捕击,尽破平之,州郡以安。(3分)
译文: ▲
文章结尾提到“恭性谦退,奏议依经,于国大有补益”,鲁恭为官“于国大有补益”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意,分析作答。(4分)
▲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某班举行“名著中的‘义’与‘智’”专题阅读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6.甲小组整理了《水浒传》中体现人物之“义”的四处语言描写,请把人物的姓名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2分)
A.孝义:“你的爷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兀的不是气破了铁牛的肚子!”
B.忠义:“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C.侠义:“我却不是说嘴,凭着我胸中本事,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
D.仁义:“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经典100回版《水浒传》)
A. ▲ B. ▲
C. ▲ D. ▲
7.乙小组计划以“智”为主题制作名著人物绣像册,你认为下列哪位人物不适合选编入册?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2分)
A.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
C.二强子——《骆驼祥子》
▲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小巷灯光
刘强
①子夜,送完最后一单外卖我决定找个修理铺,将电单车前灯修好。赶回出租屋,必须穿越一个幽静黑暗的小巷,有盏灯照明才能确保安全到家。
②夜已深,街道上人影稀少。我左右观望,终于发现一条偏僻的街道边有一家不起眼的修理铺,门檐处挂一块牌匾:周记单车维修部。屋内灯光暗淡,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一身蓝色长衫,满是油污,正在收拾东西,看样子准备打烊了。
③“周师傅,我这车灯坏了,麻烦你帮我修理一下。”我估计主人姓周,把车停好后向他说明车辆故障。
④周师傅没说话,手拿一把手电筒悄无声息地走了过来。经过诊断,确定要换一枚灯泡,“这个型号的,没货了。”周师傅挤出了第一句话,语气中透露出疲惫。
⑤“那咋办,回去必经一段黑路,昨天就差点儿栽到河里。”我很无奈。
⑥“这么晚我也没办法采购新配件,恰好你这车与我的同款,从我车上卸下一只给你装上吧。”周师傅想出一策。
⑦“那你今晚不骑电单车?”我问。
⑧“骑呀,怎么不骑,我正着急回家呢,老婆女儿都在等我。不过,我家离这儿不远,没有灯也不要紧。”周师傅说完,就开始了拆卸工作。
⑨三两分钟后,我的车灯明亮如初。周师傅说旧件不收钱,有时间过来换新的再给钱。我拗不过他,跨上车往家赶。
⑩拐过一条长街,A昏暗的小巷被车灯照得很亮,突然,我发现路边墙角下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正在抽泣,嘴里不停地喊着呢喃着“找妈妈”。我调转车头,停在小女孩旁边:“小妹妹,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儿哭?”小姑娘看见我,后退了两步,眼神中充满恐惧。恰好,我的车篮里还放有一杯未喝的奶茶,递给了她。片刻后,小女孩放松了警惕,我弯下腰轻轻抱起她:“小妹妹别怕,告诉哥哥你家地址,我带你回家。”
无论我怎么安慰与开导,小女孩就是无法准确说出联系人的电话和地址。看着夜色已深,我只能拨打110电话,求助于警察。
没几分钟,一辆警车闪着警灯停在了我的身旁。“警察同志,这个小女孩不知为何深夜还在马路上,很不安全,希望你们能为她找到家人。”我抱着小女孩走向了警察。
“小姑娘,你叫草莓吧?你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爸爸妈妈都在找你啊。”警察问起小女孩。
警察告诉我,小女孩小名叫草莓,和爸爸妈妈租住在前方两公里处的城中村。爸爸还没下班,妈妈看她睡着了就去楼顶晾衣服,谁知她在这个空隙时间醒来,跑出家门找妈妈。妈妈从楼顶回屋后,发现草莓不知去向,就立即打电话给她爸爸,爸爸立即报了警。“我们接警后,立即开始了寻找,正巧接到你的报警电话。”警察如是说。
“幸亏今天换了车灯,否则真还发现不了她。”我在心里暗暗庆幸。把小女孩交给警察后,我再次踏上归程。
就在我刚驶进那条悠长小巷时,手机铃声急促响起。接通后,传来似乎熟悉的声音:“喂,是小刘吧?感谢您救助了我的女儿,我是她的爸爸。”
“您是周师傅吧?”我疑惑地问。
“是呀,你认识我?”声音有些激动。
“刚才我就在您那儿修电单车呀,您把自己的车灯拆下装给了我。”
“哎呀,这么巧,明天你过来,我给你换新的。”
“不用啦,这盏灯很亮,你陪好孩子吧。”电话里传来一连串的“感谢”声。我挂了电话,B黑暗的小巷已被这盏明灯照得雪亮。
(摘自《京九晚报》,有修改)
8.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写下面表格的空缺处。(4分)
人物 相关内容 品质
周师傅 ①▲ 先人后己
他说换的是旧车灯,不收钱。 ②▲
③▲ 心怀感恩
“我” 安慰走失的小女孩,拨打110求助警察,并把小女孩交给警察。 ④▲
9.文章AB两处画线句均写到“昏暗的小巷被车灯照得很亮”的细节,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
10.文章不要 段读来依然完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
11.小说题目“小巷灯光”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6分)
▲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2025年8月,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简称“世运会”)将在成都举行。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下表是“成都举办世运会的意义”及其得出的四条结论,其中两条结论有误,请找出并修改。(4分)
通过办赛,加快完善体育场馆、交通、网络等配套设施,使城市基建设施全面升级。 ①完善体育设施
借助赛事,进一步打造城市整体形象,提高城市美誉度,加强城市的品牌建设和推广。 ②提升城市形象
世运会文创产品中融入川剧、蜀绣、大熊猫等巴蜀文化元素,向世界传递成都独特的人文魅力。 ③展示成都文化
吸引国内外游客、媒体、赞助商的关注和参与,促进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吸引各界参与
错误项: ▲ ,修改为: ▲ 错误项: ▲ ,修改为: ▲
(2)下面是一位观众向工作人员咨询世运会相关事宜的对话。请根据图表,结合语境补全空缺处,注意语意准确连贯。(4分)
大项 分项 比赛时间 场馆名称
8.8 8.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皮划艇 龙舟 兴隆湖湖滨赛场
皮划艇马拉松
皮艇球 简阳市文体中心游泳馆
观众: ①▲ ?
工作人员:2024年8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成都世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已确定成都世运会设置35个大项,61个分项,254个小项。 ②▲ ?
观众:我最感兴趣的是皮划艇。请问这一项目是怎样安排的呢?
工作人员:皮划艇有三个分项,需要提醒的是, ③▲ 。其中龙舟和皮划艇马拉松比赛于8月9日至10日在兴隆湖湖滨赛场进行,你如果喜欢皮艇球,
④▲ 。
(3)下面是同学拟写的两则“世运会”宣传语,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不妥之处。请参考示例,进行修改。(句式、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4分)
①为了奖杯和荣耀,牺牲一切都值得!
②五洲健儿同台竞技,增进不同文化交流。
示例:
胜负分高下,金牌见证最强王者。 修改为:胜负无界,竞中共进最可贵。
改为: ▲
②修改为: ▲
九年级下期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B “戛”的读音应是jiá。
2.D A项的“富绕”应为“富饶”;B项的“雾蔼”应为“雾霭”;C项的“嚼腊”应为“嚼蜡”。
3.A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或诗文词藻华丽。此处语境不当。
4.A B项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D项句式杂糅。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5.D “肉食者鄙”的“鄙”应译为“目光短浅”。
6.C “乃”都作连词,译为“于是、就”。A项,前“之”作动词,译为“到、往”;后“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B项,前“为”作介词,译为“被”;后“为”作动词,译为“是”。D项前“以”作介词,译为“凭、凭借”;后“以”作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可译为“来”。
7.B “牺牲”译为“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加”译为“虚夸、夸大”,“信”译为“实情”。
8.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6分)
(1)(2分)
①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奉命于危难之间
(每句1分,若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任选两句作答,如三句都作答,按前两句给分)
(2)(4分)
《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每句1分,标题不计分;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该空不给分。如没有写标题或所写标题与内容不符,但内容是给出的两首诗之一,按内容判分;如所填内容分属多首诗歌,有题目,以题目来判对应得分内容;无题目,以第一句作为所选诗歌依据,再按照对应横线处所填内容判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10.(3分)
①春节民俗活动承载中华民族对自然界的敬畏;(1分)②春节祭祖活动体现历史意识;(1分)③春节多维实践活动关联可持续发展理念。(1分)
11.(4分)
①甲文的引用是为了说明春节历史悠久,(1分)引出下文春节民俗活动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介绍。(1分)②乙文的引用是为了说明春节年俗体现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内涵,(1分)引出春节年味逐渐淡化的现象,进而引出下文中国推动春节成为国家和世界非遗意义非凡的论述。(1分)
(每点1分,文体术语表述错误分别扣0.5分。)
12.(3分)
B。(1分)乙文从春节申遗的背景谈起,强调了春节成功申遗的意义:让中国重新认知春节的文化价值,让世界人民的文化生活更丰富(或“让春节成为在全球颇具影响力的节日”)。这与B项一致。(2分)
(选择1分,理由2分。如从排除其他选项的角度进行分析,理由不超过1分。)
五、作文(60分)
13.(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40~36) 二等(35~30) 三等(29~20) 四等(19~0)
基础等级40分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具体 内容较具体 内容不够具体 内容单薄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不够清楚
语言流畅 语言较通畅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书写整洁清楚 字迹清楚 书写不够整洁、清楚 字迹难辨
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较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较为规范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 不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发展等级20分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较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较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材料较丰富 形象较丰满 较有意蕴 词语生动、句式较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见解较新颖,材料较新鲜,构思较精巧 联想和想象较为独特 表达有一定个性色彩
1.标准分作文的基本认识
(1)标准分:47分
(2)标准作文要求:符合题意,主题明确,价值取向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通顺,文体特征明确。
(3)基本分数段:
从三方面对作文进行评价:立意准确聚焦,内容充实完整,表达流畅通顺。
36~40,平常60分左右作文,文章内容基本清楚,但三方面都有欠缺;
41~44,平常70分左右作文,文章内容基本清楚,三方面有一至两个方面较好;
45~47,平常80分左右作文,文章内容表达较好,三方面都符合要求;
48~50,平常80以上作文,文章内容表达较好,三方面有一方面突出之处;
51~53,平常80以上作文,文章内容表达较好,三方面有两方面突出之处;
54~56,平常90分左右作文,文章内容表达好,三方面都较为突出;
57~60,平常90以上作文,文章内容表达好,三方面都完整突出,某方面特别突出。
2.字数不够的处理。
文章不到600字,但不影响内容完整,按照每50字扣1分来处理;如果影响内容完整,除按字数扣分外,结构分酌情扣减;
不到450字的作文,参考内容的完整度,原则上总分不超过44分;
不到300字作文,参考内容,总分不超过30分;
200字以下,总分不超过20分。
3.特殊情况处理
(1)缺题目扣2分。(只有题目得2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不重复扣分。
(3)书写太乱,视脏乱差的情况,酌情扣1~2分。
(4)完全抄袭,包括照搬阅读材料,得分不超过5分。
(5)价值观严重扭曲的,不超过5分。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1.(2分)
“不惊”表面写白鹭熟悉诗人的朱衣而不惊慌逃避,(1分)实则借白鹭的视角,表现了诗人每天独自在前溪、后溪流连的感伤和孤寂。(1分)
2.(2分)
①本诗三四句抒情含蓄委婉,“伯牙弦绝”暗含知音不在之意(借用伯牙绝弦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直抒胸臆,慰勉友人即使远在天涯也犹如近邻,勿在离别之时感伤悲哀。(1分)
(每点只答抒情方式没有分析给0.5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3.(2分)D 患:担忧
4.(6分)
(1)(3分)鲁恭替他们评判道理(分析)是非曲直,(他们)都回家自我检讨,停止耕种相互谦让。(“曲直”1分,“为”0.5分,省略句式翻译0.5分,整句话句意正确通顺1分。)
(2)(3分)其余的盗贼就进行捕捉,全部击破平定了盗贼,州郡凭借这一点才得以安宁。(“尽破平之”1分,“捕击”“以”各0.5分,整句话句意正确通顺1分。)
5.(4分)
①重视道德教化。(1分)他处理争田和借牛不还的案件不施用刑罚,重在评判道理分析是非曲直,让大家心服口服。(1分)②重视赏罚分明。(1分)盗贼头目及党羽自行归顺朝廷的,就加重悬赏;其余的盗贼就进行捕杀,州郡因此得以安宁。(1分)③重视选拔人才。(1分)他向朝廷推荐卿相、郡守等才学优良者多达几十人。(1分)
(每点2分,要点1分,分析1分。任选两点作答。)
参考译文: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姓鲁。他的父亲,在建武初年,担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当时鲁恭十二岁,弟弟鲁丕七岁,兄弟俩整天整夜号哭不停,郡里赠送的财物一概没有接受,办完丧事,礼数超过成年人,乡里人都啧啧称奇。十五岁的时候,和母亲及弟弟都住在太学里面,学习《鲁诗》,闭门诵读,远离与自己无关的事,兄弟俩都受到儒生们的称赞,在学之士都争着归附他们。
太尉赵憙仰慕他的志向,又向“直言”举荐鲁恭,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的诏令,被授予中牟令的官职。鲁恭一直把道德教化作为政理,不施用刑罚。许伯等人为田产打官司,多位太守和县令都不能决断,鲁恭替他们评判道理(分析)是非曲直,(他们)都回家自我检讨,停止耕种相互谦让。亭长放纵他人借牛却不肯归还,牛主人告到鲁恭那里。鲁恭召来亭长,再三责令他归还他人之牛,还是不肯听从。鲁恭叹息说:“这是教化不能施行啊。”要解开印绶辞官离去。掾吏们哭着挽留他,亭长于是感到惭愧后悔,归还了人家的牛,到刑狱接受处罚,鲁恭宽恕了他不再追究。于是官吏们很是信服他。
后来被授予《鲁诗》博士,从此到他家求学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升任乐安相。当时,东州一带有许多盗贼,他们一同劫掠百姓,各郡县都深感忧虑。鲁恭到任后,加重悬赏,广施恩信,盗贼的统帅张汉等人带着党羽前来归降。鲁恭上书朝廷任命他们为汉地博昌县的县太尉,其余的盗贼就进行捕捉,全部击破平定了盗贼,州郡凭借这一点才得以安宁。
鲁恭在公爵之位,选拔征召才学优良者,大到各级卿相小到郡守多达几十人。鲁恭性情谦恭礼让,奏议依据经书,对治理国家大有益处,但他始终不显耀自己,所以不因刚直著称。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2分)
A.李逵 B.宋江 C.武松 D.鲁智深
(每空0.5分,书写错误不得分。)
7.(2分)
C。(1分)理由:二强子因贫困将女儿小福子卖给军官,酗酒后殴打妻子致其自杀。二强子的堕落行为反映了底层人物在生活压迫下的愚昧、麻木和短视,不能体现“智”。(1分)
(也可从排除其他选项的角度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8.(4分)
①需骑车回家的周师傅,把自己的车灯换给“我”。(1分)②为人厚道。(1分)③打电话感谢“我”救助了他的女儿,并要给“我”换新的车灯。(1分)④助人为乐。(1分)
9.(4分)
①A处为“我”能在昏暗的小巷发现走失小女孩的情节作铺垫,(1分)表达了“我”能顺利回家的喜悦和对周师傅的感激。(1分)②B处写“我”因帮助小女孩回家而感到高兴,(1分)表达了“我”对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人性光辉的赞美。(1分)
10.(4分)
本段插叙了小女孩走失的原因,(1分)与前文写周师傅加班工作到深夜的内容相呼应,(1分)为后文交代周师傅就是女孩父亲的内容埋下伏笔,(1分)也丰满了周师傅助人为乐的形象。(1分)
11.(6分)
①小说开头、中间和结尾均写到“小巷灯光”的相关情节,(1分)“小巷灯光”串联了小说故事情节,(1分)使全文浑然一体。(1分)②“灯光”既指旧车灯明亮的灯光,(1分)也指“我”和周师傅乐于助人,温暖彼此心灵的人性微光,(1分)“灯光”一语双关。(1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12分)
(1)(4分)
错误项:①,修改为:升级基建设施 错误项:④,修改为:促进产业发展
(错误项1分,修改正确1分。)
(2)(4分)
①请问成都世运会有多少个项目?②请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项目?③这三个分项于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场馆举行。④请于8月13日至16日前往简阳市文体中心游泳馆观看。
(每空1分,共4分。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3)(4分)
①修改为:奖牌有价友谊无价,和合共生才是最高荣耀!
②修改为:五洲健儿同台竞技,多元文明赛场同辉。/架同台竞技之桥,展多元文化之美。
(每句2分,共4分。修改恰当、准确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