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培优 人的性别遗传综合题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24秋 即墨区期末)鬓狮蜥的性染色体有“Z”和“W”两种类型,正常雄性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为“ZZ”,正常雌性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为“ZW”。在一定温度下,鬓狮蜥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但是科研人员发现,改变卵的孵化温度后,崇狮蜥后代的性别比例发生了改变,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雌性鬃狮蜥生殖细胞内性染色体的组成为Z或W
B.在22℃~32℃范围内,后代性别主要取决于性染色体
C.36℃孵化的幼蜥,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的组成都是ZW
D.鬓狮蜥的性别是由遗传物质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的
2.(2024 裕华区校级三模)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神经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20对+XX B.20对+XY C.21对+XX D.21对+XY
3.(2024秋 章丘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基因无关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
C.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
D.男性的Y染色体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
4.(2024秋 石景山区期末)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已经育有两个儿子的夫妇想要再生一个女儿的概率是( )
A.1 B. C. D.0
5.(2024秋 苏州期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成熟红细胞、精子这三种细胞的染色体条数依次是( )
A.46、46、23 B.46、46、46 C.0、46、23 D.46、0、23
6.(2024秋 绿园区期末)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观点,你认同的是( )
A.男女性别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无关
B.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C.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D.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7.(2024秋 钢城区期末)一群亚洲象从西双版纳“离家出走”了一年多,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亚洲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如图中甲、乙、丙、丁为佳亮同学画的正常大象体内的4个细胞简图,细胞内画出了性染色体的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可表示雌性大象的体细胞
B.乙细胞可表示雄性大象的体细胞
C.丙细胞一定是雌性大象的卵细胞
D.丁细胞只能在雄性大象体内产生
8.(2024秋 泉州期末)2023年12月,旅居英国12年的大熊猫“阳光”和“甜甜”返回了祖国的怀抱。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图示为大熊猫“阳光”某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阳光”是雄性大熊猫 B.该细胞有20对染色体
C.该细胞是生殖细胞 D.该细胞共含21对基因
9.(2024秋 浏阳市期末)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男性精子:22条+X或22条+Y
B.男性体细胞:22对+XY
C.女性卵细胞:22条+Y
D.女性体细胞:22对+XX
10.(2024秋 房山区期末)人类的体细胞中含染色体( )
A.23条 B.46对 C.23对 D.22对
11.(2024秋 朝阳区期末)如图为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图示,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患者为女性
B.该患者第21号染色体有三条
C.此病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
D.唐氏综合征不属于遗传病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2.(2024秋 泉州期末)某班同学利用围棋子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两个布袋,分别标记为A、B;
②在A袋中放10颗白色围棋子和10颗黑色围棋子,在B袋中放20颗白色围棋子;
③每次从两个布袋中各摸取一颗围棋子进行组合,记录白白、黑白的组合数量。分组模拟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组合类型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9组 10组
白白 2 3 3 5 4 10 6 5 7 4
黑白 8 7 7 5 6 0 4 5 3 6
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表示某同学体细胞内的一对性染色体,该同学的性别是 (填“男”或“女”)。较大的染色体a在模拟实验中应该用 色围棋子表示。A、B两袋中,模拟女性的是 袋。
(2)每次记录完组合后,摸出的围棋子应该 。
(3)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表中严重偏离理论结果的第6组数据应该 (填“保留”或“舍弃”)。
(4)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应对各小组获得的实验数据取 值。
13.(2024秋 雨花区期末)没有人为因素,为什么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呢?某班学生用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探究方法:甲袋中装入2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混合装入白色、黑色棋子各10粒。每次从甲、乙两袋分别随机摸出1粒围棋子进行组合,1粒黑子1粒白子的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组合用B表示;每次记录组合后在将棋子放回去,并且摇匀再取,每个小组组合20次。全班5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组别 组合A 组合B
第1组 10 10
第2组 8 12
第3组 11 9
第4组 13 7
第5组 9 11
(1)黑色围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 ;组合方式B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别为 。
(2)将甲袋1枚棋子和乙袋1枚棋子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 过程。
(3)在实验过程中,“每次记录组合后再将棋子放回去,并且摇匀再取”的操作目的是 。
(4)为了实验结果更可靠,应对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 威海一模)大熊猫一向以标志性的黑白毛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秦岭野生大熊猫种群却出现了一种罕见的毛色突变体——棕白色大熊猫。如图甲是一只雄性棕白色大熊猫七仔家族中的毛色遗传示意图,图乙为大熊猫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
(1)大熊猫的体温 ,与其体表被毛有关。由图甲可以推测出大熊猫棕白毛色这一性状是由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棕白色大熊猫七仔的基因组成是 (用B、b表示)。
(2)图乙大熊猫的染色体主要是由[②] 和③组成的,其中 (填序号)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七仔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3)进一步研究发现大熊猫的棕白毛色是由于其体内的Bace2基因发生了突变,说明生物体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
15.(2024秋 宽城区期末)小明对家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这一性状进行了调并绘制了家族遗传图解,相关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请结合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显性性状是 (填“能弯曲”或“不能弯曲”)。
(2)图中个体3和4的大拇指都不能向背侧弯曲,个体8的大拇指也不能向背侧弯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3)个体9是小明姑姑家的表妹,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其基因组成是 。
(4)图中个体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第一代中的 (填序号)。
(5)如果小明的姑姑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几率为 (用百分数表示)。
期末专项培优 人的性别遗传综合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24秋 即墨区期末)鬓狮蜥的性染色体有“Z”和“W”两种类型,正常雄性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为“ZZ”,正常雌性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为“ZW”。在一定温度下,鬓狮蜥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但是科研人员发现,改变卵的孵化温度后,崇狮蜥后代的性别比例发生了改变,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雌性鬃狮蜥生殖细胞内性染色体的组成为Z或W
B.在22℃~32℃范围内,后代性别主要取决于性染色体
C.36℃孵化的幼蜥,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的组成都是ZW
D.鬓狮蜥的性别是由遗传物质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的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答案】C
【分析】根据图可知,孵化温度在22℃~32℃时,后代性别比例约各50%。随着孵化温度的升高,到34℃时表现出雌性的后代比例占大多数,到36°℃时后代就只表现出雌性。
【解答】解:A、正常雌性鬓狮蜥体细胞 内性染色体组成为“ZW”,故正常雌性鬓狮蜥精子细胞内性染色体的组成为Z或W,A正确。
B、孵化温度在22°℃~32°℃时,后代性别比例约各 50%,故此时后代性别主要取决于性染色体,B正确。
C、正常雄性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为“ZZ”,正常雌性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为“ZW”,故约50%的后代染色体组成为“ZZ”,但在36°℃时表现为雌性,C错误。
D、根据图可知,随着孵化温度的升高,鬓狮蜥的后代逐渐出现雌性占大多数,故鬓狮蜥的性别外界环境决定的,也受遗传物质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生物性别的决定方式有环境决定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4 裕华区校级三模)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神经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20对+XX B.20对+XY C.21对+XX D.21对+XY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A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X。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雄性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的性染色体是XX。所以雌性大熊猫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0对+XX,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大熊猫的染色体的组成是解题关键。
3.(2024秋 章丘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基因无关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
C.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
D.男性的Y染色体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C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A.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也与基因有关,而不是无关,A错误。
B.性染色体在体细胞、精子、卵细胞中都有,而不是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B错误。
C.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C正确。
D.男性的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性别的遗传是解题的关键。
4.(2024秋 石景山区期末)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已经育有两个儿子的夫妇想要再生一个女儿的概率是( )
A.1 B. C. D.0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C
【分析】性别遗传图为:
【解答】解:由性别遗传图可知生男生女的比例是均等的,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已经育有两个儿子的夫妇想要再生一个女儿的概率是。
故选:C。
【点评】掌握性别的遗传是解题的关键。
5.(2024秋 苏州期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成熟红细胞、精子这三种细胞的染色体条数依次是( )
A.46、46、23 B.46、46、46 C.0、46、23 D.46、0、23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D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解答】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即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为46条,口腔上皮细胞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6条,生殖细胞(精子细胞、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为23条,因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染色体数目为0。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染色体,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
6.(2024秋 绿园区期末)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观点,你认同的是( )
A.男女性别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无关
B.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C.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D.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D
【分析】性别遗传图为:
【解答】解:A、人的性别也是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错误。
B、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错误。
C、由性别遗传图可知:生男生女是由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错误。
D、人体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性别的遗传是解题的关键。
7.(2024秋 钢城区期末)一群亚洲象从西双版纳“离家出走”了一年多,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亚洲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如图中甲、乙、丙、丁为佳亮同学画的正常大象体内的4个细胞简图,细胞内画出了性染色体的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可表示雌性大象的体细胞
B.乙细胞可表示雄性大象的体细胞
C.丙细胞一定是雌性大象的卵细胞
D.丁细胞只能在雄性大象体内产生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结构示意图;类比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C
【分析】人的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类型,亚洲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雄性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AB、甲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是XX,表示雌性,乙图内性染色体为XY,表示雄性,AB正确。
C、图中丙细胞的X 染色体可以表示含X染色体的精子,也可以表示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不一定是雌性大象的卵细胞,C错误。
D、雌性大象只能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雄性大象只能产生含X或含Y染色体两种类型的精子,丁图表示含Y染色体的精子,所以丁细胞只能在雄性大象体内产生,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联系人类性别遗传规律理解掌握大象的性染色体的组成。
8.(2024秋 泉州期末)2023年12月,旅居英国12年的大熊猫“阳光”和“甜甜”返回了祖国的怀抱。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图示为大熊猫“阳光”某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阳光”是雄性大熊猫 B.该细胞有20对染色体
C.该细胞是生殖细胞 D.该细胞共含21对基因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A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是由X、Y染色体决定的;因此,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A、由图可知,大熊猫“阳光”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Y,则该大熊猫为雄性,A正确;
B、由图可知,该细胞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共21对染色体,B错误;
C、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并且染色体不成对。由图可知,该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的,则该细胞为体细胞,不是生殖细胞,C错误;
D、每一对染色体上有很多对基因,该细胞中共含有21对染色体,而不是21对基因,该细胞中有很多对基因,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等相关知识点。
9.(2024秋 浏阳市期末)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男性精子:22条+X或22条+Y
B.男性体细胞:22对+XY
C.女性卵细胞:22条+Y
D.女性体细胞:22对+XX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C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是22对+XY;正常女性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则只产一种22+X决定性别的染色体,故选项C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0.(2024秋 房山区期末)人类的体细胞中含染色体( )
A.23条 B.46对 C.23对 D.22对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C
【分析】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都是23条。
【解答】解: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含有23对染色体,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而来,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它指的是每个体细胞都含23对染色体,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的相关知识。
11.(2024秋 朝阳区期末)如图为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图示,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患者为女性
B.该患者第21号染色体有三条
C.此病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
D.唐氏综合征不属于遗传病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D
【分析】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识图可知,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为3条。
【解答】解:A.该患者的性染色体为XX,为女性,A正确。
B.观图可知:第21对染色体有三条,B正确。
C.唐氏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具体来说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的三体现象,C正确。
D.唐氏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遗传病,该病患者可能会将多余的染色体传给后代,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2.(2024秋 泉州期末)某班同学利用围棋子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两个布袋,分别标记为A、B;
②在A袋中放10颗白色围棋子和10颗黑色围棋子,在B袋中放20颗白色围棋子;
③每次从两个布袋中各摸取一颗围棋子进行组合,记录白白、黑白的组合数量。分组模拟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组合类型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9组 10组
白白 2 3 3 5 4 10 6 5 7 4
黑白 8 7 7 5 6 0 4 5 3 6
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表示某同学体细胞内的一对性染色体,该同学的性别是 男 (填“男”或“女”)。较大的染色体a在模拟实验中应该用 白 色围棋子表示。A、B两袋中,模拟女性的是 B 袋。
(2)每次记录完组合后,摸出的围棋子应该 放回袋子 。
(3)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表中严重偏离理论结果的第6组数据应该 保留 (填“保留”或“舍弃”)。
(4)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应对各小组获得的实验数据取 平均 值。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1)男;白;B;
(2)放回袋子;
(3)保留;
(4)平均。
【分析】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故男性可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含有 Y 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XY,发育成男孩;含有 X 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XX,发育成女孩,所以生男生女决定于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不能单纯地说取决于父亲或母亲。
【解答】解:(1)从染色体图中可以看出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不一样,该人性染色体是XY,因此性别是男性。a表示X染色体(a染色体大一些),较大的染色体a在模拟实验中应该用白色围棋子表示。在A袋中放10颗白色围棋子和10颗黑色围棋子,即A袋模拟父亲,因此B盒中的棋子代表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B袋模拟母亲(女性)。
(2)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每完成1次组合后,需要将摸出的棋子再放回袋子。
(3)因为是随机取得,数据都是合理的。所以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表中严重偏离理论结果的第6组数据应该保留。
(4)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对各小组获得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故答案为:(1)男;白;B;
(2)放回袋子;
(3)保留;
(4)平均。
【点评】掌握人的性别遗传是解题的关键。
13.(2024秋 雨花区期末)没有人为因素,为什么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呢?某班学生用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探究方法:甲袋中装入2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混合装入白色、黑色棋子各10粒。每次从甲、乙两袋分别随机摸出1粒围棋子进行组合,1粒黑子1粒白子的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组合用B表示;每次记录组合后在将棋子放回去,并且摇匀再取,每个小组组合20次。全班5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组别 组合A 组合B
第1组 10 10
第2组 8 12
第3组 11 9
第4组 13 7
第5组 9 11
(1)黑色围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 含Y染色体的精子 ;组合方式B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别为 女 。
(2)将甲袋1枚棋子和乙袋1枚棋子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 受精 过程。
(3)在实验过程中,“每次记录组合后再将棋子放回去,并且摇匀再取”的操作目的是 保证每种棋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
(4)为了实验结果更可靠,应对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1)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
(2)受精
(3)保证每种棋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4)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分析】(1)人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其中22对为男女所共有,称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男女不同,称为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2)从性染色体的来源看,是生男还是生女,主要决定于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染色体是X还是Y,是X就是女儿,是Y就是儿子。
【解答】解:(1)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或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用黑色围棋子模拟的性染色体类型是Y,白色围棋子模拟的性染色体类型是X。每次从甲、乙两袋分别随机摸出1粒围棋子进行组合,1粒黑子1粒白子的组合用A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别男孩,2粒白子的组合用B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别女孩。
(2)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将甲袋1枚棋子和乙袋1枚棋子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受精。
(3)为了保证每种棋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完成1次组合后,需要将摸出的棋子再放回袋子,否则就会使实验失去逼真性。
(4)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由表中的数据得到:A:B=51:49≈1:1,因此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故答案为:(1)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
(2)受精
(3)保证每种棋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4)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相关知识。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 威海一模)大熊猫一向以标志性的黑白毛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秦岭野生大熊猫种群却出现了一种罕见的毛色突变体——棕白色大熊猫。如图甲是一只雄性棕白色大熊猫七仔家族中的毛色遗传示意图,图乙为大熊猫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
(1)大熊猫的体温 恒定 ,与其体表被毛有关。由图甲可以推测出大熊猫棕白毛色这一性状是由 隐性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棕白色大熊猫七仔的基因组成是 bb (用B、b表示)。
(2)图乙大熊猫的染色体主要是由[②] 蛋白质 和③组成的,其中 ③ (填序号)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21 条。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七仔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X或Y 。
(3)进一步研究发现大熊猫的棕白毛色是由于其体内的Bace2基因发生了突变,说明生物体的性状是由 基因 决定的。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演绎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1)恒定;隐性;bb;
(2)蛋白质;③;21;X或Y;
(3)基因
【分析】1、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图乙中,①是染色体,②是蛋白质,③是DNA。
【解答】解:(l)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图甲中,七仔的父母都是黑白毛色,而七仔却是棕白色,则子代新出现的棕白色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是bb;
(2)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图乙中,大熊猫的染色体主要由②蛋白质和③DNA组成,其中,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而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会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1条;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雄性大熊猫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雌性大熊猫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内。由于七仔是雄性大熊猫,所以其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或Y;
(3)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控制生物的性状表现。因此,进一步研究发现大熊猫的棕白毛色是由于其体内的Bace2基因发生了突变,说明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本题答案为:
(1)恒定;隐性;bb;
(2)蛋白质;③;21;X或Y;
(3)基因
【点评】熟练掌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024秋 宽城区期末)小明对家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这一性状进行了调并绘制了家族遗传图解,相关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请结合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显性性状是 不能弯曲 (填“能弯曲”或“不能弯曲”)。
(2)图中个体3和4的大拇指都不能向背侧弯曲,个体8的大拇指也不能向背侧弯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遗传 。
(3)个体9是小明姑姑家的表妹,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其基因组成是 Dd或dd 。
(4)图中个体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第一代中的 1 (填序号)。
(5)如果小明的姑姑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几率为 50% (用百分数表示)。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专题】过程示意图;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答案】(1)不能弯曲;
(2)遗传;
(3)Dd或dd;
(4)1;
(5)50%。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即性状的差异。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解:(1)根据第二代3、4均不能弯曲,而第三代7小明能弯曲,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能弯曲,显性性状是不能弯曲。
(2)图中个体3和4的大拇指都不能向背侧弯曲,,而子代8的大拇指也不能向背侧弯曲,体现了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
(3)根据图中的性状表现,第一代双亲爷爷1不能弯曲,另一个奶奶2能弯曲,第二代4、5均不能弯曲,表明不能弯曲1爷爷的基因组成可能是DD或Dd,2奶奶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所以第二代5姑姑不能弯曲的基因组成分别来自1和2各一个,即5号姑姑的基因一定是Dd,能弯曲6号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姑姑为小明生了一个小表妹9,由图可知,9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第二代4是男性,其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母亲2,其中Y染色体来自第一代中父亲1。
(5)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几率各为50%,这一几率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之前孩子的性别或其他任何因素而改变。
故答案为:(1)不能弯曲;
(2)遗传;
(3)Dd或dd;
(4)1;
(5)50%。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及它们与性状表现的关系、性别遗传的规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