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6.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16 09:0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北师大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三节内容,该章节采用大单元教学,是“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内容的综合和深入,重在探讨遗传规律,从而为“性别和性别决定”打下基础,在本章节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与高中阶段的遗传知识联系紧密,是学生初步认识遗传规律的入门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规律、探索规律、认识规律、建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大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第1课时 遗传和变异、遗传与环境
第2课时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3课时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4课时 性别和性别决定
第5课时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并学习了体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这为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学生要将形象的性状表现与抽象的基因组成进行联系,并且探索总结出遗传的规律性,仍然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本节内容在教学时以科学史入手,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中的现象,再辅以形象的道具,力求引导学生从感性感知提升到理性认识。同时采用任务单模式逐步突破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能够简述等位基因、表现型和基因型等概念。
2.能够利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初步形成生物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板书建构、任务单探究推理,能够运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和基因控制性状的规律解释生活现象。
4.通过重温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认同科学家大胆猜想、敢于探索的精神;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对生物学的关注和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等位基因概念;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2. 难点:
(1)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2)通过活动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3)根据遗传的一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六、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的准备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科学史导入 学生猜测:高茎、矮茎、中茎。 展示豌豆图片,讲解修道士与豌豆的故事,并让学生大胆猜测豌豆杂交后代。引导学生一起探究遗传规律。 通过对豌豆循序渐进的介绍,缓缓地揭开“豌豆杂交实验”的神秘面纱,激发兴趣,置学生于“豌豆杂交实验”的情境中。
复习回顾 性状表现决定与基因组成 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认识科学家,感悟科学家精神。 活动探究:我当小小遗传研究员。 观看教师贴教具的过程,初步认识概念,并在教师引导下回顾上节课知识。 阅读资料,提取关键信息,得出结论。 在老师引导下,代表学生通过教具演示传递过程,其他同学认真观看。 认真听讲、区分并联系几个概念的关系。 在老师带领下明确遗传图解的书写要求。 在任务单上书写子一代的遗传图解,点评其他学生答案。 认真听讲,按照子一代的遗传图解书写出子二代的遗传图解和基因型比、表现型比。 跟随教师脚步,认识孟德尔。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得出遗传图解,推理出小刚一家的基因型,并尝试解决其他问题。 演示亲代、配子、子一代的概念。引导学生说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展示资料卡、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得出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上成单存在的结论。 得出结论后引导学生利用教具演示“形成配子时,成对基因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形成受精卵时,成对基因随染色体的结合而结合”的过程。 在教具演示的基础上展示用字母表示的过程,引导学生得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并利用塑料卡片演示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起到掩盖作用,得出等位基因的概念。 通过高茎矮茎这一性状的举例阐述表现型、基因型、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 以亲代产生子一代为例,引导学生规范遗传图解的书写。 提出问题:矮茎基因一旦被掩盖就再也不能表达吗?矮茎性状从此消失了吗?让学生探究子一代的杂交情况,书写遗传图解,展示学生书写情况,并让学生互评。 讲解子二代的基因型比和表现型比。再让学生书写子二代的遗传图解并写出基因型比和表现型比。 研究完豌豆的高矮茎这一性状后、介绍修道士研究的豌豆其他性状,阐述这位修道士就是“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展示学生绘制的手抄报,渗透科学家精神。 展示班级学生调查家庭眼睑情况统计图,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小刚一家的基因型,解决现实问题。 用简短的问题形式促使学生回顾前概念,既为建构新的认知体系做铺垫,又快速高效。 用阅读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教具的演示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基因传递过程。 用透明塑料卡片和有色卡片类比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利用教具贴纸建构概念图,帮助学生理清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上规范学生书写,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 尝试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子一代到子二代基因的传递过程,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释。 通过生生互评,解决书写过程易错的问题。 通过类比推理引导学生掌握基因型比和表现型比。 通过了解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实验,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索精神。 。 应用遗传规律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实现了认知进阶,实现了学习目标。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