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冲刺 默写
一.默写(共25小题)
1.(2025 巴中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在途,前路迷茫艰险,步步难攀,如同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所说:“ , 。”挺过险阻,就能到达顶峰,欣赏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美景。
(2)人们在追求进步时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行,不可急于求成,这与《老子》四章中“ , ”蕴含的道理不谋而合。
(3)门窗开启间,风景随时换,诗意无限,“窗”这一经典意象常常被文人青睐,比如:“ , 。”
2.(2025 威远县校级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以“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农村的情景,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所写的情景非常相似。
(2)中国古人善于在小与大的思辨中获得启示。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意为言小旨大,韩愈《师说》,“ ”一句点明了“舍大择小”的现象。
(3)“青青”在古诗词中往往用来形容各种颜色,比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又如“ , ”。
3.(2025 未央区校级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郑珍有“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的诗句,让人联想到王维《山居秋暝》中“ , ”也描绘了雨后深山的秋景。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同病相怜的句子是“ , ”。
(3)《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 。”
4.(2025 渭南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清给笔友小刚写信,在信件结尾引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 , ”,表达虽无缘相见,但仍对他充满仰慕之情。
(2)古人写景的诗句往往先摹其声,再现其人,起到曲折委婉的效果,比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 ”。
(3)台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具有祭祀、赏景、军事防卫等多种功能,古人的很多活动就在这里进行。诗词中也常写到“台”,如“ , ”。
5.(2024 乐山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开创了以香草美人来象征圣君贤相或美好理想的传统,《赤壁赋》中“ , ”就沿用了这一传统。
(2)求学之路上,我们要有不怕一切困难,勇于攀登人生巅峰的雄心与气概,正如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所言:“ , 。”
(3)社是祭祀土地神的重要仪式,古代诗人笔下留下了很多相关的记录,如“ , ”。
6.(2024 安康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的“ ”是说君子的本性禀赋跟其他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他们“ ”,即说明了他们善于利用客观条件。
(2)《赤壁赋》中,诗人认为清风与明月“ , ”,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可以共同享受。
(3)小刚画了一幅春雨图,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李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7.(2024 王益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作为信条的两句是“ , ”。
(2)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 , ”两句强调时时处处都会有美景,暗含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之意。
(3)古代诗文中常常将“云”与“鸟”并举,构建出优美的意境,如“ , ”。
8.(2024 安康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李商隐《锦瑟》中,诗人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 , ”,即使是展翅高飞的黄鹤也难以飞越,纵然是最擅长攀缘的猢狲都只能望山而叹。
(3)“草”是古代文人的常用意象,可以用以表现顽强的生命力,也可以寄予不同的情感,如“ , ”。
9.(2024 德阳模拟)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豪放词的开篇常以寥廓悠远的时空为背景,抚古思今,感慨万千。辛弃疾的《永遇乐》“ , ”引发作者追慕英雄,慨叹英雄不在,慷慨悲凉。
(2)古代诗歌中,以设问句的形式结尾,一问一答;问得巧,答得妙。只略微点染眼前景,却给人留下无限想象:“ ? 。”
(3)今年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精神标识之一,龙文化源远流长且深入人心,刘禹锡《陋室铭》中“ , ”呈现龙的灵性与神异。
10.(2024 榆阳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 , ”两句写出物是人非之感,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2)《滕王阁序》中“星分翼”一句以星宿名对应地面区域的方式介绍了洪州的位置,李白《蜀道难》中的“ , ”两句也提及了与蜀秦两地对应的星宿,并侧面表现蜀山之高。
(3)小明在校园里游玩的时候,看到花圃中有着许多残落的花瓣,他顿时心生感慨,情不自禁地吟诵出“ , ”。
11.(2024 成华区校级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齐国最终被秦所灭,是因为“ ”,而“ ”则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 , ”,看似闲适恬静,背后却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3)“春风”是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常用来抒情咏怀,比如“ , ”。
12.(2024 青羊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无限悲凉无法排遣的句子是“ , ”。
(2)诗人常借“容貌变化”抒发情感,如“ , ”。
(3)古人云:“一枝一叶总关情。”霜林枫叶常是古代诗词中营造意境的物象,如:“ , 。”
13.(2024 雨城区校级模拟)名句名篇默写。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 , ”。
(2)《赤壁赋》中苏轼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 。”
(3)《观刈麦》侧面描写农民繁忙辛苦,丰收时全家齐动员的句子是:“ , 。”
14.(2024 雨城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 , ”两句,把瑟与华年联系在一起,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思考,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2)屈原《楚辞 九歌》“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中的“美人”意象,是个人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赤壁赋》中的“ , ”两句,亦用到此意象。
(3)中华民族素来热情好客,孔子《论语 学而》中有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世诗文中也多有对这种传统的描写,如“ , ”。
15.(2024 锦江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 ,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赤壁赋》中“ , ”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从侧面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3)月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常用它来营造绝妙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情感,如“ , ”。
16.(2024 武侯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很多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即使跨越时空,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中的名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与《逍遥游》中宋荣子“① ,② ”的做法是类似的;《论语》中孔子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和《离骚》中的“③ ,④ ”两句都强调了“道不同不能相安”的处世原则;《墨子 尚同》中“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的注意赏罚的治政理念,在《出师表》中的“⑤ ,⑥ ”中也得到了很好体现。
17.(2024 平罗县校级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①《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②李白在《行路难(其三)》中写道:“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但他的《行路难(其一)》的举止却是与此观点相左: , 。
③古代文人墨客描写长江的古诗词众多,将长江置于广袤空间,写出长江万千气象的句子“ , ”。
18.(2024 雅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指出,天地之间的事物都各有所主,只有大自然的清风明月是“ , ”的,乃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
(2)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的“ , ”两句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3)我国古代交通不发达,传递信息困难,古代诗人常以“鸿雁”“青鸟”作为书信或信使的代.称,这样的意象常见诸诗词,如“ , ”。
19.(2024 安康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如果一个国家“ , ”,那么如此安适的环境,首先带来的是精神的怠惰和意志的消沉,紧接着必然是物质上的消亡——“国恒亡”。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以乐景写哀情,描写祠堂下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3)老师说要“以史为鉴”,让同学们收集在古文中既能体现作者感悟,又能作为当代借鉴的句子,于是小刚开始翻阅唐宋散文,并在笔记本上写下:“ , 。”
20.(2024 平罗县校级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印证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破由奢”的古训,运用比喻手法批判了秦人极力搜刮却又挥霍无度的行为。
(3)小刚要拍摄一个古风短视频,其中一个片段是人物对着镜中的白发心生感慨,这时可以选取古诗词中的“ , ”两句作为字幕。
21.(2024 东兴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创新从来都困难重重,甚至可能九死一生,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屈原《离骚》中“ , ”的豪情。
(2)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苦乐自知。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 ”借浊酒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 ”讽谏当时统治者应汲取秦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22.(2024 大武口区校级四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善用对比手法揭示有人丧失了羞恶廉耻之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的句子是“ ”,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的句子是“ ”。
(2)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横空出世,吞吐宇宙,其中“ , ”两句表现其展翅而飞,无所阻挡的气势。
(3)古诗词中有很多以“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 , ”。
23.(2024 惠农区校级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阅读高中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儒生周瑜形象;也可以在《劝学》中感受到 , ,君子善于借力的聪明才智;走进《蜀道难》我们看到了 , 的九曲回还的蜀道。回味初中教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的桃花源,让我们流连忘返;《邹忌讽齐王纳谏》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有礼貌地告诫别人;诸葛亮在《出师表》 , 中,再次表达了他对先主和刘禅的忠心。
24.(2024 大武口区校级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描绘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原来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的两句是“ , ”。
(3)古人常常感慨花草木叶的荣或枯(兴或衰),借此来寄托感情,这在古诗词中也经常出现,如“ , ”。
25.(2024 南充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贬黜的句子是: , 。
(2)《赤壁赋》中苏轼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 。”
(3)“云”是古典诗文的常见意象,多姿多彩的云,营造了诗意的天空。不同诗人笔下的“云”,有不同的姿态和内涵,如《望岳》中的“ ”,如《阿房宫赋》用“ ”来形容宫女的秀发。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冲刺 默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默写(共25小题)
1.(2025 巴中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在途,前路迷茫艰险,步步难攀,如同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所说:“ 道中迷雾冰滑 , 磴几不可登 。”挺过险阻,就能到达顶峰,欣赏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美景。
(2)人们在追求进步时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行,不可急于求成,这与《老子》四章中“ 企者不立 , 跨者不行 ”蕴含的道理不谋而合。
(3)门窗开启间,风景随时换,诗意无限,“窗”这一经典意象常常被文人青睐,比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答案】(1)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2)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3)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重点字:磴、登)
(2)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重点字:企、跨)
(3)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重点字:含、泊)
2.(2025 威远县校级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以“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农村的情景,与《归园田居》(其一)中“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两句所写的情景非常相似。
(2)中国古人善于在小与大的思辨中获得启示。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意为言小旨大,韩愈《师说》,“ 小学而大遗 ”一句点明了“舍大择小”的现象。
(3)“青青”在古诗词中往往用来形容各种颜色,比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又如“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答案】(1)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小学而大遗
(3)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重点字:颠)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小学而大遗(重点字:指)
(3)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重点字:衿)
3.(2025 未央区校级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郑珍有“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的诗句,让人联想到王维《山居秋暝》中“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也描绘了雨后深山的秋景。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同病相怜的句子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相识 ”。
(3)《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王者不却众庶 , 故能明其德 。”
【答案】(1)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重点字:晚)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重点字:涯、沦)
(3)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重点字:庶)
4.(2025 渭南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清给笔友小刚写信,在信件结尾引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 无由会晤 ,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表达虽无缘相见,但仍对他充满仰慕之情。
(2)古人写景的诗句往往先摹其声,再现其人,起到曲折委婉的效果,比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
(3)台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具有祭祀、赏景、军事防卫等多种功能,古人的很多活动就在这里进行。诗词中也常写到“台”,如“ 凤凰台上凤凰游 , 凤去台空江自流 ”。
【答案】(1)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2)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3)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重点字:晤)
(2)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重点字:喧)
(3)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重点字:凰)
5.(2024 乐山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开创了以香草美人来象征圣君贤相或美好理想的传统,《赤壁赋》中“ 渺渺兮予怀 , 望美人兮天一方 ”就沿用了这一传统。
(2)求学之路上,我们要有不怕一切困难,勇于攀登人生巅峰的雄心与气概,正如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所言:“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3)社是祭祀土地神的重要仪式,古代诗人笔下留下了很多相关的记录,如“ 箫鼓追随春社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
【答案】(1)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重点字:渺)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重点字:凌)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重点字:箫)
6.(2024 安康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的“ 君子生非异也 ”是说君子的本性禀赋跟其他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他们“ 善假于物也 ”,即说明了他们善于利用客观条件。
(2)《赤壁赋》中,诗人认为清风与明月“ 取之无禁 , 用之不竭 ”,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可以共同享受。
(3)小刚画了一幅春雨图,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李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 ”就很好。
【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3)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重点字:生)
(2)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重点字:竭)
(3)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重点字:巷)
7.(2024 王益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作为信条的两句是“ 背绳墨以追曲兮 , 竞周容以为度 ”。
(2)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 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两句强调时时处处都会有美景,暗含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之意。
(3)古代诗文中常常将“云”与“鸟”并举,构建出优美的意境,如“ 云无心以出岫 , 鸟倦飞而知还 ”。
【答案】(1)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2)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3)示例一: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示例二: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示例三: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重点字:墨)
(2)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重点字:柏)
(3)示例一: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重点字:岫、倦)
示例二: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重点字:孤)
示例三: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重点字:眦)
8.(2024 安康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李商隐《锦瑟》中,诗人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 庄生晓梦迷蝴蝶 , 望帝春心托杜鹃 ”。
(2)李白《蜀道难》中“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猿猱欲度愁攀援 ”,即使是展翅高飞的黄鹤也难以飞越,纵然是最擅长攀缘的猢狲都只能望山而叹。
(3)“草”是古代文人的常用意象,可以用以表现顽强的生命力,也可以寄予不同的情感,如“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重点字:鹃)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重点字:猱)
(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重点字:鹂)
9.(2024 德阳模拟)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豪放词的开篇常以寥廓悠远的时空为背景,抚古思今,感慨万千。辛弃疾的《永遇乐》“ 千古江山 ,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引发作者追慕英雄,慨叹英雄不在,慷慨悲凉。
(2)古代诗歌中,以设问句的形式结尾,一问一答;问得巧,答得妙。只略微点染眼前景,却给人留下无限想象:“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
(3)今年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精神标识之一,龙文化源远流长且深入人心,刘禹锡《陋室铭》中“ 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呈现龙的灵性与神异。
【答案】(1)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3)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重点字:觅)
(2)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重点字:雁)
(3)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重点字:灵)
10.(2024 榆阳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 只是朱颜改 ”两句写出物是人非之感,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2)《滕王阁序》中“星分翼”一句以星宿名对应地面区域的方式介绍了洪州的位置,李白《蜀道难》中的“ 扪参历井仰胁息 , 以手抚膺坐长叹 ”两句也提及了与蜀秦两地对应的星宿,并侧面表现蜀山之高。
(3)小明在校园里游玩的时候,看到花圃中有着许多残落的花瓣,他顿时心生感慨,情不自禁地吟诵出“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答案】(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重点字:砌)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重点字:膺)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重点字:情)
11.(2024 成华区校级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齐国最终被秦所灭,是因为“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而“ 洎牧以谗诛 ”则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 矮纸斜行闲作草 , 晴窗细乳戏分茶 ”,看似闲适恬静,背后却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3)“春风”是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常用来抒情咏怀,比如“ 过春风十里 , 尽荠麦青青 ”。
【答案】(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洎牧以谗诛
(2)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3)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洎牧以谗诛(重点字:嬴)
(2)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重点字:矮)
(3)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重点字:荠)
12.(2024 青羊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无限悲凉无法排遣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2)诗人常借“容貌变化”抒发情感,如“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朝如青丝暮成雪 ”。
(3)古人云:“一枝一叶总关情。”霜林枫叶常是古代诗词中营造意境的物象,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 , 枫叶荻花秋瑟瑟 。”
【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
(3)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重点字:霜、鬓)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重点字:暮)
(3)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重点字:荻、瑟)
13.(2024 雨城区校级模拟)名句名篇默写。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 鼎铛玉石 , 金块珠砾 ”。
(2)《赤壁赋》中苏轼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 。”
(3)《观刈麦》侧面描写农民繁忙辛苦,丰收时全家齐动员的句子是:“ 妇姑荷箪食 , 童稚携壶浆 。”
【答案】(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重点字:鼎)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重点字:嫠)
(3)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重点字:携)
14.(2024 雨城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 锦瑟无端五十弦 , 一弦一柱思华年 ”两句,把瑟与华年联系在一起,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思考,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2)屈原《楚辞 九歌》“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中的“美人”意象,是个人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赤壁赋》中的“ 渺渺兮予怀 , 望美人兮天一方 ”两句,亦用到此意象。
(3)中华民族素来热情好客,孔子《论语 学而》中有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世诗文中也多有对这种传统的描写,如“ 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 ”。
【答案】(1)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2)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3)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重点字:瑟)
(2)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重点字:渺)
(3)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重点字:黍)
15.(2024 锦江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 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赤壁赋》中“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 ”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从侧面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3)月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常用它来营造绝妙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情感,如“ 明明如月 , 何时可掇 ”。
【答案】(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重点字:驽)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重点字:嫠)
(3)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重点字:掇)
16.(2024 武侯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很多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即使跨越时空,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中的名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与《逍遥游》中宋荣子“①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②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的做法是类似的;《论语》中孔子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和《离骚》中的“③ 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 夫孰异道而相安 ”两句都强调了“道不同不能相安”的处世原则;《墨子 尚同》中“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的注意赏罚的治政理念,在《出师表》中的“⑤ 陟罚臧否 ,⑥ 不宜异同 ”中也得到了很好体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故答案为:
①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②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重点字:誉)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夫孰异道而相安(重点字:圜)
⑤陟罚臧否 ⑥不宜异同(重点字:陟)
17.(2024 平罗县校级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①《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②李白在《行路难(其三)》中写道:“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但他的《行路难(其一)》的举止却是与此观点相左: 停杯投箸不能食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③古代文人墨客描写长江的古诗词众多,将长江置于广袤空间,写出长江万千气象的句子“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重点字:须、臾)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重点字:箸)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萧、滚)
18.(2024 雅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指出,天地之间的事物都各有所主,只有大自然的清风明月是“ 取之无禁 , 用之不竭 ”的,乃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
(2)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的“ 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两句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3)我国古代交通不发达,传递信息困难,古代诗人常以“鸿雁”“青鸟”作为书信或信使的代.称,这样的意象常见诸诗词,如“ 蓬山此去无多路 , 青鸟殷勤为探看 ”。
【答案】(1)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或者: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默写能力。首先要熟悉课标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积极课外积累,根据题中情境提示补写诗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重点字:无)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重点字:跬)
(3)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重点字:殷)
或者: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重点字:雁)
19.(2024 安康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如果一个国家“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那么如此安适的环境,首先带来的是精神的怠惰和意志的消沉,紧接着必然是物质上的消亡——“国恒亡”。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佛狸祠下 , 一片神鸦社鼓 ”两句以乐景写哀情,描写祠堂下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3)老师说要“以史为鉴”,让同学们收集在古文中既能体现作者感悟,又能作为当代借鉴的句子,于是小刚开始翻阅唐宋散文,并在笔记本上写下:“ 忧劳可以兴国 , 逸豫可以亡身 。”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重点字:拂)
(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重点字:佛)
(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重点字:豫)
20.(2024 平罗县校级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纷纷暮雪下辕门 , 风掣红旗冻不翻 ”两句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2)杜牧《阿房宫赋》中,“ 奈何取之尽锱铢 , 用之如泥沙 ”两句印证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破由奢”的古训,运用比喻手法批判了秦人极力搜刮却又挥霍无度的行为。
(3)小刚要拍摄一个古风短视频,其中一个片段是人物对着镜中的白发心生感慨,这时可以选取古诗词中的“ 塞上长城空自许 , 镜中衰鬓已先斑 ”两句作为字幕。
【答案】(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重点字:掣)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重点字:锱、铢)
(3)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重点字:鬓)
21.(2024 东兴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创新从来都困难重重,甚至可能九死一生,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屈原《离骚》中“ 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豪情。
(2)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苦乐自知。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借浊酒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讽谏当时统治者应汲取秦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重点字:犹)
(2)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重点字:勒)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鉴)
22.(2024 大武口区校级四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善用对比手法揭示有人丧失了羞恶廉耻之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的句子是“ 乡为身死而不受 ”,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的句子是“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2)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横空出世,吞吐宇宙,其中“ 背负青天 , 而莫之夭阏者 ”两句表现其展翅而飞,无所阻挡的气势。
(3)古诗词中有很多以“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答案】(1)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背负青天 而莫之夭阏者
(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重点字:室)
(2)背负青天 而莫之夭阏者(重点字:阏)
(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重点字:隔、鹂)
23.(2024 惠农区校级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阅读高中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儒生周瑜形象;也可以在《劝学》中感受到 君子生非异也 , 善假于物也 ,君子善于借力的聪明才智;走进《蜀道难》我们看到了 青泥何盘盘 , 百步九折萦岩峦 的九曲回还的蜀道。回味初中教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的桃花源,让我们流连忘返;《邹忌讽齐王纳谏》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有礼貌地告诫别人;诸葛亮在《出师表》 深追先帝遗诏 , 臣不胜受恩感激 中,再次表达了他对先主和刘禅的忠心。
【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3)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重点字:生)
(2)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重点字:萦)
(3)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重点字:诏)
24.(2024 大武口区校级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沙鸥翔集 , 锦鳞游泳 。”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描绘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原来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的两句是“ 绿云扰扰 , 梳晓鬟也 ”。
(3)古人常常感慨花草木叶的荣或枯(兴或衰),借此来寄托感情,这在古诗词中也经常出现,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答案】(1)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2)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重点字:翔、鳞)
(2)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重点字:鬟)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重点字:萧)
25.(2024 南充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贬黜的句子是: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 謇朝谇而夕替 。
(2)《赤壁赋》中苏轼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 。”
(3)“云”是古典诗文的常见意象,多姿多彩的云,营造了诗意的天空。不同诗人笔下的“云”,有不同的姿态和内涵,如《望岳》中的“ 荡胸生曾云 ”,如《阿房宫赋》用“ 绿云扰扰 ”来形容宫女的秀发。
【答案】(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荡胸生曾云 绿云扰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重点字:羁、謇)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重点字:壑、嫠)
(3)荡胸生曾云 绿云扰扰(重点字:荡、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