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教科版)专题
03 判断题
1.(23-24六年级下·山西晋中·期末)课上乐乐利用小苏打和白醋自制并收集了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点燃,燃烧时会产生刺鼻的气味。( )
2.(23-24六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鸟类起源于恐龙是由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提出的。( )
3.(23-24六年级下·河北张家口·期末)霸王龙是食草动物。( )
4.(23-24六年级下·河北张家口·期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植物亲代与后代之间具有相似性。( )
5.(23-24六年级下·广东韶关·期末)中国第1艘载人航天飞船是神舟五号,杨利伟是中国第1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
6.(23-24六年级下·山西临汾·期末)生物的变异只能通过亲代的结合产生。( )
7.(23-24六年级下·山东济南·期末)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鳞、毛或甲等。( )
8.(23-24六年级下·辽宁锦州·期末)后天近视也是可遗传的变异。( )
9.(23-24六年级下·北京·期末)生物体在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下不断进化,现存生物是古代生物进化的结果。( )
10.(23-24六年级下·河南驻马店·期末)肤色正常的父母不会生下患白化病的小孩。( )
11.(23-24六年级下·安徽蚌埠·期末)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12.(23-24六年级下·辽宁锦州·期末)银河就是银河系。( )
13.(23-24六年级下·北京通州·期末)纸燃烧后还会留下黑色的纸灰,是没有发生新物质变化。( )
14.(23-24六年级下·广东阳江·期末)我查阅资料知道,科学家曾提出小行星撞击地球说、海底火山爆发说、地球气候骤变说等不同理论来解释恐龙灭绝之谜。( )
15.(23-24六年级下·广东阳江·期末)在进化过程中,每一种生物在它们的身体结构中会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进化的痕迹。( )
16.(23-24六年级下·广东阳江·期末)生物体的上一代与子代,子代个体之间,大多会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
17.(23-24六年级下·广东阳江·期末)生活在草丛里的小动物,它们在这里能够找到足够的食物和可以躲藏的地方。( )
18.(23-24六年级下·山西吕梁·期末)似鸡龙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恐龙。( )
19.(23-24六年级下·四川广安·期末)蝙蝠是飞行本领很强的一种鸟类。( )
20.(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切开的土豆在空气中放一会儿,土豆切面不会发生变化。( )
21.(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苹果切开后,切面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色,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
22.(23-24六年级下·辽宁大连·期末)有的物质会发生变化,如树叶、冰雪等;有的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如书桌、椅子等。( )
23.(23-24六年级下·甘肃张掖·期末)昆虫的触角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 )
24.(23-24六年级下·四川广安·期末)人工干预生物变异只有利没有弊。 ( )
25.(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一会儿,切面变色是有新物质生成。( )
26.(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蜡烛燃烧、铁生锈、切开的苹果变色的相同点是都有新的物质生成。( )
27.(23-24六年级下·四川南充·期末)企鹅、鸭、鸡它们不属于鸟类。( )
28.(23-24六年级下·四川广安·期末)银河系中有超过100亿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极其普通的一颗恒星。( )
29.(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高茎豌豆的种子繁殖,出现了矮茎豌豆,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差异性。( )
30.(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我们可以从耳垂、舌头、额头、手指等方面寻找自己和家人的差异。( )
31.(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就是说播种了豌豆,收获的也一定是豌豆。反映了生物延续中的相似现象。( )
32.(23-24六年级下·山东潍坊·期中)使用观星箱观测星座过程中,不能移动观星箱。( )
33.(23-24六年级下·湖南益阳·期末)袁隆平爷爷只利用了生物的变异培育了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 )
34.(23-24六年级下·湖南益阳·期末)鸽子和蝙蝠都属于哺乳类动物。( )
35.(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草原上的狼少了,牛羊和牧草会生存得更好。( )
36.(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小组任务做车模时自己玩就行,没必要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
37.(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播种豌豆,收获的也一定是豌豆,豌豆的后代与亲代完全相同。( )
38.(23-24六年级下·河南郑州·期末)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分别是金星和火星。( )
39.(23-24六年级下·河南郑州·期末)刚刚满月的小狗具有个头小,声音尖细等特征,这是变异导致的现象。( )
40.(23-24六年级下·重庆开州·期末)蜡烛燃烧后可以产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 )
41.(23-24六年级下·重庆长寿·期末)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 )
42.(23-24六年级下·河南安阳·期末)父母遗传给子女的只有一些看得见的形态特征,血型不遗传。( )
43.(23-24六年级下·河南信阳·期末)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辨认标志,北极星是小熊座中的一颗星。( )
44.(20-21六年级下·陕西宝鸡·期末)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
45.(23-24六年级下·四川凉山·期末)我国地大物博,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最多的国家之一。( )
46.(23-24六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暖洋洋地照在小宝身上。太阳系中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太阳运行。( )
47.(23-24六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人走灯关。关灯后,小宝家里依然十分明亮,说明他家住房的采光系统好。( )
48.(23-24六年级下·河北秦皇岛·期末)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不是离太阳最近的。( )
49.(23-24六年级下·河北秦皇岛·期末)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采取大量引进外来物种的措施。( )
50.(23-24六年级下·河北秦皇岛·期末)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
51.(23-24六年级下·江西赣州·期末)住房建造的主要过程是选址、设计、建造和验收。( )
52.(23-24六年级下·江西赣州·期末)木星属于类地行星。( )
53.(23-24六年级下·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一树之果有苦有甜”告诉我们:后代与亲代之间会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
54.(23-24六年级下·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消灭所有害虫是人类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利的做法。 ( )
55.(23-24六年级下·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溶化后变色、再到产生焦味的黑色固体,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
56.(23-24六年级下·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像蚂蚁那样,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腹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 )
57.(23-24六年级下·河北廊坊·期末)小科在制作北斗七星模型的实验中,他发现同一小组成员从不同角度观察橡皮泥小球影子所画下来的图像也不一样,因此他判断北斗七星的在夜空中的排列方式一直在变化。( )
58.(23-24六年级下·河北廊坊·期末)2021年1月 1日,长江为期十年的禁止捕鱼政策正式实行,经过3年多的努力,长江流域珍稀水生动物 (中华鲟和江豚等)的数量明显增长,这既保护了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也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59.(23-24六年级下·河北廊坊·期末)小科同学发现爸爸的手机有人脸识别解锁功能,但是却只能识别爸爸的面容,家中其他人都无法解锁,这说明我们每个人的相貌特征都具有独特性。( )
60.(23-24六年级下·河北廊坊·期末)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成功进入太空,宇航员将水稻种子带入太空进行种植,并与地面同样种子发育成的水稻比较,发现太空水稻的株高、开花时间等多方面都与地面水稻不同,这种现象是由于遗传导致的。( )
61.(23-24六年级下·河北廊坊·期末)小科在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时发现,校园内的花坛中、草地上生物种类较多,水泥路面部分生物种类较少,而且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这说明生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 )
62.(23-24六年级下·河北廊坊·期末)我们在校园观察植物时,如果草坪中植物数量较多,可以先调查单位面积内的植物数量由此推算出整个草坪中每种植物的数量。( )
63.(23-24六年级下·陕西渭南·期末)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措施。( )
64.(23-24六年级下·陕西汉中·期末)蚊子这种害虫应该运用高效杀虫剂全部消灭。( )
65.(23-24六年级下·陕西汉中·期末)地球里、人体里都不断发生化学变化。( )
66.(23-24六年级下·陕西汉中·期末)天上的星星离我们距离不同。( )
67.(23-24六年级下·河北秦皇岛·期末)铁钉生锈只与水有关。( )
68.(23-24六年级下·河北秦皇岛·期末)“‘中国天眼’之父”是袁隆平( )。
69.(23-24六年级下·湖南益阳·期末)物质在变化时会伴随着很多现象,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70.(23-24六年级下·湖南益阳·期末)操场上的篮球架很高但不容易倒,是因为篮球架的底座面积较大且较重。( )
参考答案
1.×
【解析】二氧化碳是一种不燃烧的气体,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被点燃时,它不会发生燃烧反应,因此也不会产生刺鼻的气味。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器中,正是因为它能够隔绝氧气,阻止燃烧的继续。
2.√
【解析】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通过对比恐龙骨骼和现代鸟类的骨骼结构,发现二者有高度相似性,首次提出“鸟类可能起源于恐龙”的假说。这一观点后来得到更多化石证据(如始祖鸟)的支持,成为现代科学界的重要理论,题目表述正确。
3.×
【解析】动物可分为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霸王龙是古代爬行动物,牙齿尖利,能直立行走,属于肉食性动物。
4.√
【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5.√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
6.×
【解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作变异。生物除了因父母的结合而产生变异,生物体自身也会产生变异。
7.√
【解析】不同动物身体表面各自的特点可以帮助它们接触和感知周围环境。动物皮肤表面生长着鳞、毛、甲等,动物的皮肤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适应,如鱼身体表面有磷,有的爬行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无数角质细鳞,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
8.×
【解析】后天近视遗传物质不会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9.√
【解析】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体通过自然选择不断适应其生活环境,那些适应环境的生物更有可能生存并繁殖,而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则可能被淘汰。这样,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和积累,生物体的特征逐渐发生变化,新的物种可能由此产生现存生物是古代生物进化的结果。
10.×
【解析】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意味着父母双方即使肤色正常,也可能各自携带一个白化病基因,而不会表现出白化病的症状。如果父母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有25%的概率生下患有白化病的孩子。所以,肤色正常的父母是有可能生下患白化病的小孩的。
11.√
【解析】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昆虫的触角有羽状的、丝状的、棒状的、鞭状的。
12.×
【解析】银河不是银河系。银河通常是指我们在夜空中能用肉眼或各种望远镜看到的影像。而实际上,那只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我们地球其实也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所以,银河系的概念要大得多。
13.×
【解析】纸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纸灰是化学变化的结果。在燃烧过程中,纸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一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黑色纸灰的主要成分)和其他有机化合物。
14.√
【解析】恐龙灭绝是科学界一直研究的课题,至今没有确定的答案。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科学家曾提出小行星撞击地球说、海底火山爆发说、地球气候骤变说等不同理论来解释恐龙灭绝之谜。此题干提供了恐龙灭绝的几个假说,科学界对此有多种解释理论。
15.√
【解析】有些动物肢体的动作方式完全不同,而它们的骨骼排列会如此相似是因为它们可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进化过程中,每一种生物在它们的身体结构中会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进化的痕迹。
16.√
【解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生物体的上一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大多会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17.√
【解析】草丛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因此草丛里的小动物,在这里能够找到足够的食物和可以躲藏的地方。
18.×
【解析】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在恐龙家族中,最大的恐龙是震龙,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吨。
19.×
【解析】蝙蝠并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蝙蝠是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它们通过其非常灵活的翼膜来飞行,这些翼膜连接它们的四肢和身体。蝙蝠的其他哺乳动物特征包括生产乳汁喂养后代、有毛发覆盖的身体,以及恒定的体温等。
20.×
【解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切开的土豆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色,原因是土豆被空气氧化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21.×
【解析】苹果中含有一种叫作氧化酶的物质,苹果皮破了以后,这种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就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使苹果变色。苹果变色属于化学变化,放在空气中的苹果片会变成褐色。
22.×
【解析】所有物质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只是有些变化非常缓慢,在人类的时间尺度上几乎不可察觉。而有些变化,如生物的生长和衰败,则发生在较短的周期内,容易被人观察到。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没有物质是真正“永久不变”的。即使是看似非常稳定的物质,如岩石,也会在极端的时间尺度上发生变化,比如风化作用和地质变化。
23.×
【解析】昆虫的触角有各种各样的外形,这是它们适应不同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结果。但昆虫的触角一般生于头部的前方或两侧,位置相对固定。这是昆虫头部的一个典型特征。
24.×
【解析】人工干预生物变异有利也有弊,例如人工干预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是利;人工干预种植的番茄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是弊。故该句判断为错误。
25.√
【解析】苹果中含有一种叫作氧化酶的物质,切开的苹果中的这种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就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使苹果变色。苹果变色属于化学变化。
26.√
【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切开的苹果变色、铁生锈等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7.×
【解析】鸟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有角质喙,没有牙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心脏为四室;体温恒定;卵生。企鹅、鸭、鸡都是鸟类的一员。它们都具有鸟类的特征,如羽毛、鸟喙、气囊系统(用于呼吸),以及产蛋繁殖的能力。
28.√
【解析】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亿~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叫恒星。我们看到的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29.√
【解析】高茎豌豆的种子繁殖中出现矮茎豌豆的现象,确实说明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着遗传上的差异性。豌豆植物的基因在繁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导致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出现差异。矮茎豌豆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或其他遗传变异导致的。
30.√
【解析】人类在亲代与后代之间也存在相似与差异。我们可以从有无耳垂、是否卷舌、发际是否有尖、食指与无名指长度等方面进行观察自己和家人的相似与差异。
31.√
【解析】生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在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生物的遗传。但是生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后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有相似的地方,这是生物的遗传。
32.√
【解析】用观星箱观察星座时,观察地点要在开阔地带。观察时,一定要选定参照物。观星箱的位置不能变动。
33.×
【解析】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院士选择“野败”进行杂交育种实验,是想让后代稻株获得“野败”的一些特性,这个现象叫作遗传。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这是变异的结果。
34.×
【解析】鸽子是鸟类动物。鸟类的主要特征包括有羽毛、喙无齿、产硬壳卵、高度发达的呼吸系统(具有气囊)、心脏有四腔等。
蝙蝠则是哺乳类动物。哺乳动物的特征包括有毛发、哺乳后代、有发达的大脑、温血、通常有四肢等。
35.×
【解析】狼群通过捕食控制了草食动物(如牛羊)的数量,防止它们过度放牧。如果狼的数量减少,草食动物的数量可能会无节制地增长,导致过度放牧,进而破坏草原生态平衡。
36.×
【解析】合理分工,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们在制作过程中要做好分工,以便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制作车模时完全不用听取小组其他成员的建议,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容易犯错,而且耗时长。
37.×
【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我们播种豌豆,收获的也一定是豌豆,但是豌豆的后代并不总是与亲代完全相同。
38.√
【解析】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分别是金星和火星。
39.×
【解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刚刚满月的小狗具有个头小,声音尖细等特征,这是遗传导致的现象。
40.√
【解析】蜡烛燃烧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蜡烛燃烧后可以产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
41.√
【解析】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八大行星中,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
42.×
【解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人除了相貌特征可以遗传,科学家发现,血型、性格、体型、行为方式、先辈的遗传品质和特征,诸如智力、情感、寿命等都可以遗传;某些疾病也会遗传。
43.√
【解析】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小熊星座中的斗柄的最末一颗星叫北极星。
44.√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
45.√
【解析】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白鳍豚等。
46.√
【解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正因为如此,它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它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
47.√
【解析】题干中提到“人走灯关”后,小宝家里依然十分明亮,这说明即使在没有人工照明的情况下,房间依然能够获得足够的自然光线。因此可以推断出小宝家住房的采光系统好。
48.√
【解析】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而不是地球。地球是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49.×
【解析】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反而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保护原生物种及其栖息地、恢复生态系统等措施。
50.√
【解析】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由桥梁、人工岛和海底隧道组成,具有重要的交通和经济意义。
51.√
【解析】住房建造过程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有机体,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有其重要作用与价值,住房建造的过程是选址→设计→建造→验收评估。在住房建造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核心是设计。
52.×
【解析】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中,水星、金星和火星属于类地行星。
53.√
【解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作变异;一树之果有苦有甜属于变异现象。由于变异,后代与亲代之间会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54.×
【解析】消灭所有害虫并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利的做法。害虫虽然对人类有害,但它们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其生态功能。完全消灭害虫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其他物种的灭绝或数量失衡,从而损害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综合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55.×
【解析】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首先会融化,这是一个物理变化,因为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随后白糖变色并产生焦味的黑色固体,这是由于白糖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碳和其他物质,这是化学变化。因此,整个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56.×
【解析】昆虫的身体结构通常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且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的典型特征。题目中说腹部有三对足是错误的。
57.×
【解析】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排列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那是因为观察北斗七星的角度发生变化,看到的形状也会不同,画下来的图像自然不同。
58.√
【解析】长江流域原有鱼类400多种,其中特有鱼类180余种。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经过3年多的努力,长江流域珍稀水生动物 (中华鲟和江豚等)的数量明显增长,这既保护了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也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59.√
【解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作变异;由于变异,我们每个人的相貌特征都具有独特性,人脸识别解锁功能就是利用了这个特性。
60.×
【解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作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与地面同样种子发育成的水稻比较,太空水稻的株高、开花时间等多方面都与地面水稻不同,这种现象是由于变异导致的。
61.√
【解析】生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生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所以校园内的花坛中、草地上生物种类较多,水泥路面部分生物种类较少,而且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
62.√
【解析】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我们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在校园观察植物时,如果植物数量较多,可以调查单位面积内的植物数量由此推算出整个区域中每种植物的数量。
63.√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64.×
【解析】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蚊子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蚊子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5.√
【解析】人体的生长、情绪的产生等体内诸多变化都和化学变化有关,植物、动物等生命体的生长变化也都和化学变化息息相关。地球上随时都有化学变化发生。
66.√
【解析】天空中的星星看起来大小差不多,但实际上大小是不同的,只是因为距离我们的远近各不相同。有些星星比地球还大得多,但是距离我们远,看起来就很小了。
67.×
【解析】铁钉生锈不仅与水有关,还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因为水和氧气共同作用下,铁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铁(铁锈)。
68.×
【解析】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南仁东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人称“‘中国天眼’之父”。
69.×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物质发生变化伴随的现象可以初步作为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但最终还要看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比如灯泡发光发热但是属于物理变化。
70.√
【解析】不倒翁和台灯都应用了重心低不易倒的原理,符合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特点。操场上的篮球架很高,但是不容易倒,其主要原因是篮球架的底座面积较大且较重,这样的结构稳定性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