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

文档属性

名称 《论语》导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1-13 19: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论语』十则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礼”、“仁”。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共二十篇。
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重点字词:时、习、说、朋、知、愠、君子
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个人的修养
孔子说:学到的(知识)能时常反复温习,心里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心里不是很欢喜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怨恨,不也很君子吗?
译文: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信(诚实)
习(温习)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情是不是不尽心竭力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温习过呢?”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三省吾身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独立思考
有所发现
获取新的知识
将旧知识融会贯通
温习学过的知识





译文:
孔子说:“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进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重点字词:罔、殆
学习
辨正统一
停殆
迷惘
思考
译文: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重点字词:“女”通“汝” “知”通“智”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述而》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见贤思齐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重点字词:士、弘毅
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仁以为己任”
译文: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宽广胸怀、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岁 寒
常 青
(困难)
其他树木
(小人)
(君子)
松 柏
凋落
(变节)
(保持节操)
译文:
孔子说:“天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之行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过的部分,还有哪些是讲与人交往的。
“仁”
“忠”——
“恕”——
不做

译文:
子贡问道:“有一句话而可以终身奉行的吗?”
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
关于思想品德修养:
总结:
1、2、5、6、7、8、9、10
1、2、3、4、5、6、7
一、分类

学而时习之
二、字词
知之为知之
松柏之后凋

择其善者而
……
其恕乎
说 ——
三、通假字
知 ——
女 ——
四、背诵全文




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有一言而可……
制作人:覃贝
制作时间: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