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5 23:5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下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有趣地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海底世界》全文共七个自然段。作者首先在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第二至六自然段紧紧围绕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行动、海底的植物、海底矿藏资源等几个方面,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海底世界。最后一段对全文做出总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课文在整合了海底的景色和物产两方面内容的基础之上,通过亲切生动的语言在学生面前展开了一幅海洋深处的美丽画卷。让学生既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又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文化自信:感受文中对海底世界的描绘,体会中华文化中对大自然探索精神的传承,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对自然科普类文学作品的热爱。
2. 语言运用:会认“窃、私”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正确读写“宁静、器官”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生动语言,从不同方面把海底世界写清楚,积累语言素材,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和说明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探究海底世界奥秘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奇妙进行个性化思考和表达。
4. 审美创造:欣赏文章描绘的海底奇妙景象,感受海底世界的神秘之美,培养审美情趣,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海底世界的感受,如绘画、写作等。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合作学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教学难点
借助组合阅读,内化、运用阅读方法,感悟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通过仿写,学习初步尝试整合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你们知道大海里的世界是怎样的吗?海底世界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差别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去海底看看那里的世界吧!(板书课题)
2.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跟大家分享一下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海底的知识。
【设置意图】联系学生对关于海洋知识的积累,积趣导入课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绪。
环节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边读边思考,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教师:你觉得哪些词语的读音需要提示大家注意?除了这些,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词语,看看谁能读的最准确:
澎湃、窃窃私语、打鼾
警报、肌肉、梭子、章鱼
海藻、蕴藏、储量、金属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语境的方法,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澎湃、窃窃私语、梭子、蕴藏”等词语的意思。
【设置意图】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学习通过工具书、联系实际、结合语境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环节三: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教师:出示12个会写生字。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教师相机指导形声字识字、形近字对比识字等方法。
2.教师: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写哪个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特别提醒:
“官”的笔顺是“点、点、横钩、竖、横折、横、横折、横”。书写时要注意上窄下宽。
“参”字书写时要注意下面三撇的写法:第二、三个撇起笔都在前一个撇的右上三分之一处,这样写出的三撇在一条竖线上。
“退”注意“艮”瘦长,撇短小,第六笔点顿笔有力。
3.教师:请大家拿出生字本,练习书写所学汉字。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展示优秀学生习字,谈写好字的做法。
【设置意图】引导学生学写生字。明确汉字书写要注意笔顺及间架结构,指导学生将汉字写得工整、美观。
环节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也为学习课文扫清了障碍。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要求:自由朗读课文,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海底世界什么样吗?
2.谁来说说,你读到的海底世界什么样?
3.那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都体现在了哪里?
作业设计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分别体现在了哪里。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现在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词语。请大家拿出听写本。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往下学,看看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都体现在了哪里。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第七自然段具体写了什么内容。你能尝试用概括性的语句回答吗?
谁来与大家交流,课文具体写了海底世界的什么。引导学生尝试用概括性的语句回答。
【设置意图】听写词语,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回顾上节课所找中心句,引导学生由此展开对课文内容的具体认知,明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海底世界,并尝试用概括性的语句进行回答。
环节二:精读课文,深入感受
1.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完整,作者正是从这些方面对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进行描写。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看看哪部分内容是你们最感兴趣,最想跟大家分享学习体会的。
2.哪个小组想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1)教师:在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你为什么觉得很奇异?
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小视频,看看视频,说说你从视频当中看到了什么。
(2)第三自然段都描写了海底的哪些声音?海底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师生配合读,看看谁能读出“窃窃私语”的感觉。
教师: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有的……
(3)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完成下面的表格:
动物 活动方式
海参 靠肌肉伸缩爬行
乌贼和章鱼 向前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贝类 自己不动,巴在轮船底下
你还知道海底有哪些小动物有奇异的活动方式吗?
(4)以读代讲,学习第五自然段。
(5)以读代讲,学习第六自然段。
【设置意图】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利用视频补充、师生对读、表格梳理、查找资料、以读代讲等方式学习课文具体内容。通过不同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三:拓展阅读,巩固知识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畅游海底,学习了作者通过不同方面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让我们再来读读杨逸畴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作者笔下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围绕哪几方面来描写景观的奇异?
2.教师:大家带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来读读相关语句。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不仅体会到了大自然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还学习了在描写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整合搜集到的各种资料,从不同方面把事物描写清楚的表达方法。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巩固学习。
【设置意图】在组合阅读中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板书设计
23海底世界
光线 声音 动物活动方式 植物 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