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1节多种多样的区域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1节多种多样的区域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16 10:24:50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举例说明其主要特征。(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不同类型区域的划分标准与方法。(区域认知) 3.举例说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间的关系。(综合思维)
  不同类型的区域?                
1.区域的含义: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3.区域的类型
(1)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定的区域
①按自然特征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
②按人文特征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如中国主体功能区。
(2)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
①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如划定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②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如划定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等。
③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划定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等。
④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如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
(3)客观存在,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区域:如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低硒地区等。
[微思考]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什么?
提示:我国温度带是按照≥10 ℃积温大小划分的。根据各地≥10 ℃积温大小的不同,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区。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区域是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
(2)行政区、语言区的区域边界都是明确的。(×)
(3)区域内部的某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4)湿润区每年的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5)同一地方,由于目的不同所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纠易错] 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属于综合指标。
提示:错误。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属于单一指标。
2.温度带间的边界是明确的。
提示:温度带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2020年4月25日,国家自贸区·国际贸易港·世界新济南2020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战略发展论坛活动在济南举办。山东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为119.98平方千米,涵盖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济南片区共37.99平方千米,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医疗康养、文化产业、信息技术等产业,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1.(区域认知)山东自贸试验区属于哪种类型的区域?其设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山东自贸试验区属于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其划定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2.(区域认知)烟台市与青岛市地域相邻,两个区域之间的界线有何特点?
提示:青岛市与烟台市之间的界线是非常明确的。
3.(综合思维)从区域层级来看,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这三个片区的层级是相同的,都是山东自贸试验区的组成部分。
4.(综合思维)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上,青岛与济南两个片区的发展条件和方向相同吗?为什么?
提示:不相同。两个片区尽管为同一层级的区域,但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其发展条件和方向也不同。
正确理解区域的含义与特征
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地理空间单元,具有以下特征。
特征 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具有一定界线 是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
内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差异明显 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是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依据
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正确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影响的依据
              
(2024·江苏苏州高二期末)2021年9月2日,《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发布。在总体规划中,落实国家和省的区域发展战略,以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统筹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苏州市的三大空间区域划分的指标是(  )
A.单一指标 B.自然指标
C.人文指标 D.综合指标
2.这三大空间区域内(  )
A.部分特性一致
B.开发方向相同
C.优势特色相同
D.区位特征相同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以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统筹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可判断出,苏州市的三大空间区域划分指标是既有自然指标又有人文指标的综合指标,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从图中可知,这三大空间区域都位于苏州市,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这三大空间区域内部分特性一致,A正确;根据材料“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可知,三大空间区域内的开发方向不同、优势特色不同、区位特征不同,B、C、D错误。故选A。
答案:1.D 2.A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的含义
(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
(2)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低层级的区域往往与小尺度对应。
(3)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区域空间尺度与区域面积的区别
区域空间尺度不完全等同于区域面积大小,一般来说空间尺度大的区域不仅层级较高,而且面积较大;而同一尺度的区域,层级相同,但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 
2.不同尺度区域与发展的关系
(1)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例如,上海市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相互带动发展。
(2)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3)同一尺度的区域因为面积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如俄罗斯和圣马力诺。
(4)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沿海省级行政区和内陆省级行政区。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区域层级越高,往往对应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
(2)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或大或小。(√)
(3)同一尺度的区域,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不一定相同。(√)
(4)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相互排斥、相互竞争的关系。(?)
我国语言的地域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3 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下图为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图。
1.(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我国的汉语方言区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我国北方方言区面积广大,但语言差别不大;南方方言区面积小,语言繁杂的原因。
提示:北方多平坦开阔的平原和高原,交通联系方便,便于人们交往、交流,语言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别不大;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交流,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方言。
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提示: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区域的层级性
(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
①世界分为大洲,大洲可以分为地区,地区包含国家,国家内部又包含省、区、市、县等多个层级的行政区。
(2)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特别提醒] 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详细。
2.不同空间尺度区域之间的关系
(1)区域的促进性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由于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2)区域的差异性
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关系 举例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上海市的繁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由于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平沙岛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就是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发挥各自作用的结果
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同为国家,俄罗斯领土辽阔,而圣马力诺是袖珍之国。一般而言,大国有大国的优势,如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小国也有小国的长处,如国防开支小,便于管理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沿海省级行政区利用沿海优势招商引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内陆省级行政区
(2024·浙江杭州期末)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结合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区域分别能表示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②
2.图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区域,下列表述和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B.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D.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
解析:第1题,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故表示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③②。第2题,图中①和②为并列关系,③为②的一部分。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三者是并列关系;中国—山西省—太原市,三者是包含关系;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是并列关系,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内部;中温带—干旱地区是气候划分区域,青藏高原是地形划分区域。
答案:1.D 2.C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目前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结合下图,完成3~5题。
3.下列区域的空间尺度较小的是(  )
A.河北省 B.北京市
C.天津市 D.雄安新区
4.国家设立雄安新区的最主要目的是(  )
A.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B.开发建设雄安地区
C.承接天津市的产业转移
D.建设河北省的经济中心
5.下列四个区域的发展中,建成世界文化交流中心是其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的是(  )
A.河北省 B.北京市
C.天津市 D.雄安新区
解析:第3题,四个区域中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为省级行政区,空间尺度基本相同,而雄安新区则是较低一级的较小空间尺度的区域。第4题,雄安新区的建设,其主要定位是疏解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第5题,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窗口。
答案:3.D 4.A 5.B
课时作业(一) 多种多样的区域
                [基础练]
1.下列有关行政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利用综合指标进行划分的
B.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差异明显
D.区域之间的自然差异显著
解析:行政区域是利用综合指标进行划分的,既有自然指标,又有人文指标,A正确;行政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明确的,B错误;行政区域内部的自然特征差异不一定明显,如一些空间范围很小的行政区域,C错误;行政区域之间会有显著的差异,但不一定是自然方面的差异,即自然差异不一定显著,D错误。故选A。
答案:A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由于受划分原则和技术的影响,其范围的确定和面积的估算具有较大的差异。下表示意2002年版青藏高原范围特征参数和2021年我国学者最新研究的青藏高原范围特征参数对比。据此完成2~4题。
项目 2002年版 2021年版
边界制图精度(比例尺) 1∶300万(其中中国边界为1∶400万) 1∶100万
分布国家 中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
经度 73°18′52″E—104°46′59″E 67°40′37″E—104°40′43″E
纬度 26°00′12″N—39°46′50″N 25°59′26″N—40°01′06″N
平均海拔 >4 000 m 约4 320 m,其中中国境内约4 400 m
面积 254.23万km2 308.34万km2,其中中国境内258.09万km2
东西最长 2 945 km 3 360 km
南北最宽 1 532 km 1 560 km
2.与2002年版不同,2021年版青藏高原边界的确定未考虑(  )
A.地形类型 B.地理位置
C.高低起伏 D.行政区划
3.不同于2002年版将边缘低缓的山顶面、河谷低地等排除在青藏高原范围以外,2021年版将其都归入了青藏高原的范围是因为(  )
A.气候特征具有一致性
B.形成过程具有相似性
C.自然边界具有过渡性
D.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4.青藏高原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对其主要发展方向的影响是(  )
A.垂直落差大,适合发展花卉产业
B.湖泊湿地众多,适宜发展养鱼业
C.大河发源地应建立自然保护区
D.高山冰川广布,应积极发展滑雪产业
解析:第2题,表格中海拔数据明确,经纬度明确,比例尺变大,对地势起伏的描述更具体,也就是对其地形类型、地理位置和高低起伏都考虑了,A、B、C不符合题意;由表可知,2021年版青藏高原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境内,说明未考虑行政区划界线,D正确。故选D。第3题,青藏高原上的河谷低地海拔较低,与青藏高原上的气候特征不具有一致性,A错误;自然边界具有过渡性不是将边缘低缓的山顶面、河谷低地等归入青藏高原范围内的原因,C错误;区域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地理空间,同一区域的内部具有相似性,由题意可知,2021年版青藏高原的划分将青藏高原边缘的山顶面、河谷低地等归入青藏高原的范围,是因为其同青藏高原主体一样具有地壳抬升的过程,B正确,D错误。故选B。第4题,青藏高原落差较大,海拔较高,气候高寒,不适宜发展花卉产业,A错误;湖泊、大河源头众多,但是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发展养鱼业,应当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B错误,C正确;海拔太高,环境恶劣,不适宜发展滑雪产业,D错误。故选C。
答案:2.D 3.B 4.C 
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发展差异突出。读图,完成5~6题。
5.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标准是(  )
A.自然指标
B.人文指标
C.综合自然和人文指标
D.以上均不是
6.下列关于图中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尺度是由大到小的
B.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的空间尺度是由大到小的
C.中部地区与河南省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
D.四大地区的区域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四大地区是综合了省级行政区和地理位置两个因素划分的,故四大地区是综合了自然和人文指标划分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6题,四大地区的区域空间尺度相同,A错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属于同一空间尺度的区域,B错误;河南省位于中部地区,但两者不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C错误;四大地区的区域发展条件不同,故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也不同,D正确。故选D。
答案:5.C 6.D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完成7~9题。
7.该流域新垦区(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8.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A.面状与点状 B.线状与岛状
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
9.从区域尺度来看,该区域属于(  )
A.大尺度区域 B.中尺度区域
C.小尺度区域 D.以上都不对
解析:第7题,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C正确;读图可知,该流域新垦区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不一致,A错误;区域内部农业生产都靠近河流,B错误;新垦区与非农垦区河流是相互联系的,D错误。故选C。第8题,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行政中心为点状;岛状是指面积较小,被分割成一块块的,而图中新垦区为面状,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9题,大尺度区域一般指全球或全大陆;中尺度区域一般指较大地区或较大面积国家;小尺度区域一般指局部地区。由图可知,该区域为西北某地区的一个新垦区,因此应为小尺度区域。故选C。
答案:7.C 8.D 9.C 
10.区域是人们采用不同指标和方法划定的,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各具特点。读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区域图
三江平原区域图
(1)下列关于区域空间尺度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层级高低
B.区域的空间尺度就是指区域的面积大小
C.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D.同一尺度的区域可能具有不同发展方向
(2)以下两个区域与东北平原—三江平原的空间层级关系一致的是(  )
A.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
B.珠三角城市群与广州
C.地中海与波罗的海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3)东北平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我国东部平原。这说明与东部平原相比,东北平原是____________的地形区域。
(4)从区域空间尺度的角度,说明东北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层级关系。
解析:第(1)题,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以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同一尺度的区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而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综合上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第(2)题,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地中海与波罗的海、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均属于同一层级的区域,故A、C、D错误。珠三角城市群是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所形成的城市群,所以珠三角城市群是较高层级的区域,广州是较低层级的区域,广州是珠三角城市群的组成部分,与东北平原—三江平原的空间层级关系一致。故选B。第(3)题,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共同构成我国东部平原。这说明与东部平原相比,东北平原是较低层级的地形区域。第(4)题,东北平原可细分为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所以东北平原属于较高层级的地形区域,三江平原属于较低层级的地形区域;三江平原是东北平原的组成部分。
答案:(1)B (2)B (3)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较低层级 (4)东北平原属于较高层级的地形区域,三江平原属于较低层级的地形区域;三江平原是东北平原的组成部分。
[提升练]
1.(2024·山东聊城市高中教学研究室高二期末)形形色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我国传统民居“口袋房”的特征。“口袋房”反映所处区域的主要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昼夜温差大
C.光照不足
D.冬季寒冷大风
解析:从图示可知,“口袋房”屋内东面设有灶屋,西面、北面、南面都设有炕,这是取暖设施,所以反映该地冬季寒冷大风的特征,D正确;“口袋房”的结构与高温多雨、昼夜温差和光照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答案:D 
(2024·河北沧州泊头一中高二上学期月考)下图示意我国省域、县域、乡域、村域的空间体系结构。据此完成2~3题。
2.图示四级区域类型属于(  )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经济区域 D.文化区域
3.在我国,图中四级区域类型数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省域、县域、乡域、村域属于行政区域的划分,B正确,排除A、C、D。故选B。第3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丁为村域尺度,尺度最小,等级最低,区域类型数量最多,D正确;甲为省域,乙为县域,丙为乡域,均比村域等级高,区域类型数量较村域更少,排除A、B、C。故选D。
答案:2.B 3.D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也不断增长。经过缓慢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三个阶段后,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由10万吨增长到28.1亿吨。下图示意中国四大经济区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及人均钢铁存量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甲、丙分别表示我国的(  )
A.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B.东北地区、东部地区
C.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D.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5.造成不同区域人均钢铁存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交通便捷度 ②经济发展水平 ③距海远近 ④工业化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下列有助于丁地区人均钢铁存量增长的国家政策是(  )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东北振兴战略
C.中部崛起战略
D.设立沿海自贸区
解析:第4题,依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与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在中国四大经济区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示意图中,甲、丁两地区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增长相对较慢,说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故甲、丁两地区属于西部或东北地区。从人均钢铁存量变化来看,甲地区在1982年(我国改革开放前)以前,人均钢铁存量明显大于其他地区,说明其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故可进一步确定甲地区为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则丁为西部地区;从1982年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投资布局重点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东部地区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快速发展,使其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及人均钢铁存量明显大于其他地区,所以丙表示东部地区,则乙表示中部地区。综合上述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5题,依据材料中“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也不断增长”这一信息可知,不同区域人均钢铁存量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有关,②④正确;我国东部地区距海近,交通便捷度也高,但是在1982年之前,人均钢铁存量不高,说明不同区域人均钢铁存量差异与交通便捷度和距海远近的关系不大,①③错误。故选D。第6题,由第4题可知,丁地区表示我国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有助于该地区人均钢铁存量增长,A正确;东北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设立沿海自贸区,分别针对的是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因此排除B、C、D。故选A。
答案:4.B 5.D 6.A 
(2024·河北沧州泊头一中高二上学期月考)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在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下图示意广东省方言区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广东省方言区的分布特征是(  )
A.各方言区界线明确
B.客家语范围大,占主导地位
C.按照自然特征划分
D.粤语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部
8.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为粤语岛,这主要体现了省会城市的(  )
A.文化辐射功能 B.集聚作用
C.产业带动功能 D.交通枢纽作用
9.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人员交往的日益频繁,未来广东省(  )
A.各方言迅速消亡 B.方言岛数增多
C.普通话更加普及 D.方言被粤语取代
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广东方言种类较多,各方言区犬牙交错,缺乏明确的界线,A错误;粤语分布范围大,省会广州处于粤语区,所以粤语占主导地位,B错误;方言区主要以人文特征进行划分,C错误;粤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中部和西部地区,D正确。故选D。第8题,省会城市广州地处粤语区,和省内中心城镇之间长期存在密切的人员来往、文化交流,省会具有较强的文化辐射带动功能,并没有体现省会城市的集聚作用、产业带动功能、交通枢纽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9题,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人员交往的日益频繁,语言的逐步融合是必然的趋势,但不会迅速消亡,且广东经济发达,外来人口众多,为交流方便,普通话会日益普及,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答案:7.D 8.A 9.C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2亿。随着《东北振兴规划》的出台,东北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1)上述材料所呈现出的区域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区域的特征入手,分析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黑、吉、辽三省同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信息可知,“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可得出东北地区这个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从材料二东北地区简图可看出东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形状及区域界线,且作为一个区域,它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第(2)题,从区域的整体性看,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黑、吉、辽三省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从区域的开放性看,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黑、吉、辽三省,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联系,因此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黑、吉、辽三省同划为东北地区。
答案:(1)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并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2)①从区域的整体性看,二者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②从区域的开放性看,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联系。
11.(2024·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禾木是新疆阿尔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村中居民大多为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习惯吃肉吃面却不习惯吃菜。每到冬季,这里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禾木的美景少不了木屋,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巴黏合,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近年来,随着外地游客的不断涌入,禾木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下图示意禾木地理位置与冬季的木屋。
(1)禾木有“雪乡”之称,冬季平均积雪厚度为1.5 米,试解析其自然原因。
(2)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分析禾木村建造特色木屋作为民居的原因。
(3)有人主张在附近的草原开荒种植蔬菜,请评价当地种植蔬菜的条件。
解析:第(1)题,冬季平均积雪厚度大的自然原因:从图中可知,西北有缺口,利于西风深入内陆,带来水汽;禾木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积雪不易融化,故禾木冬季平均积雪厚。第(2)题,阿尔泰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充足,建筑原料充足,可以就地取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屋顶坡度较大,利于冬季积雪从屋顶滑落,避免压坏房屋。根据材料“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巴黏合”可知,房屋的保暖性能好。第(3)题,草原开荒种植蔬菜的有利方面: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种植;根据第(1)题解析可知,禾木附近降水较多,能够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因为新疆偏远,外地蔬菜不易运入,当地市场广阔;“随着外地游客的不断涌入”,说明市场需求量大。不利方面表现为对环境的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在附近的草原开荒种植蔬菜,易造成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荒漠化;当地纬度位置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且当地人口稀少,市场需求有限;当地种植蔬菜的历史较短,种植蔬菜的经验和技术欠缺等。
答案:(1)西(北)部山地有缺口,利于西风带来水汽,遇到阿尔泰山的阻挡,被迫抬升,形成降雪;禾木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积雪不易融化,积雪深厚。
(2)地处阿尔泰山麓,森林资源丰富,建筑原料充足;人字形屋顶利于冬季积雪从屋顶滑落,避免压坏房屋;粗大原木,保暖性能好。
(3)有利:游客增多,市场需求量大;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好;地理位置偏僻,外地蔬菜不易运入。不利: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草原开荒易造成植被破坏,引起土壤侵蚀加剧;当地居民种植经验不足;市场有限,且季节变化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79张PPT)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举例说明其主要特征。(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不同类型区域的划分标准与方法。(区域认知) 3.举例说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间的关系。(综合思维)
研习任务一 不同类型的区域
1.区域的含义: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______和______划定的空间单元。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______、形状和______。
(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____________。
(3)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地域差异
目的
标准
范围
范围
相对一致
3.区域的类型
(1)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定的区域
①按____________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
②按____________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如中国主体功能区。
自然特征
人文特征
(2)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
①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如划定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②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如划定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等。
③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划定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等。
④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如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
(3)客观存在,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区域:如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低硒地区等。
[微思考]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什么?
提示:我国温度带是按照≥10 ℃积温大小划分的。根据各地≥10 ℃积温大小的不同,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区。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区域是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   )
(2)行政区、语言区的区域边界都是明确的。(   )
(3)区域内部的某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
(4)湿润区每年的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
(5)同一地方,由于目的不同所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

×

×

[纠易错] 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属于综合指标。
提示:错误。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属于单一指标。
2.温度带间的边界是明确的。
提示:温度带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2020年4月25日,国家自贸区·国际贸易港·世界新济南2020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战略发展论坛活动在济南举办。山东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为119.98平方千米,涵盖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济南片区共37.99平方千米,重点发展人工智
能、产业金融、医疗康养、文化产业、信息技术等产业,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1.(区域认知)山东自贸试验区属于哪种类型的区域?其设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山东自贸试验区属于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其划定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2.(区域认知)烟台市与青岛市地域相邻,两个区域之间的界线有何特点?
提示:青岛市与烟台市之间的界线是非常明确的。
3.(综合思维)从区域层级来看,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这三个片区的层级是相同的,都是山东自贸试验区的组成部分。
4.(综合思维)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上,青岛与济南两个片区的发展条件和方向相同吗?为什么?
提示:不相同。两个片区尽管为同一层级的区域,但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其发展条件和方向也不同。
正确理解区域的含义与特征
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地理空间单元,具有以下特征。
特征 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具有一定界线 是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
内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差异明显 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是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依据
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正确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影响的依据
(2024·江苏苏州高二期末)2021年9月2日,《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发布。在总体规划中,落实国家和省的区域发展战略,以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统筹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苏州市的三大空间区域划分的指标是(  )
A.单一指标 B.自然指标
C.人文指标 D.综合指标
2.这三大空间区域内(  )
A.部分特性一致
B.开发方向相同
C.优势特色相同
D.区位特征相同
D
A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以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统筹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可判断出,苏州市的三大空间区域划分指标是既有自然指标又有人文指标的综合指标,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从图中可知,这三大空间区域都位于苏州市,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这三大空间区域内部分特性一致,A正确;根据材料“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可知,三大空间区域内的开发方向不同、优势特色不同、区位特征不同,B、C、D错误。故选A。
研习任务二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的含义
(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____________。
(2)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低层级的区域往往与小尺度对应。
(3)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层级高低
区域空间尺度与区域面积的区别
区域空间尺度不完全等同于区域面积大小,一般来说空间尺度大的区域不仅层级较高,而且面积较大;而同一尺度的区域,层级相同,但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 
2.不同尺度区域与发展的关系
(1)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____________。例如,上海市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相互带动发展。
(2)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______和作用是不同的。
(3)同一尺度的区域因为面积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的____________和发展方向。如俄罗斯和圣马力诺。
(4)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____________。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沿海省级行政区和内陆省级行政区。
相互促进
地位
发展条件
发展方向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区域层级越高,往往对应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   )
(2)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或大或小。(   )
(3)同一尺度的区域,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不一定相同。(   )
(4)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相互排斥、相互竞争的关系。( )



?
我国语言的地域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3 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下图为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图。
1.(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我国的汉语方言区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我国北方方言区面积广大,但语言差别不大;南方方言区面积小,语言繁杂的原因。
提示:北方多平坦开阔的平原和高原,交通联系方便,便于人们交往、交流,语言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别不大;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交流,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方言。
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提示: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区域的层级性
(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
①世界分为大洲,大洲可以分为地区,地区包含国家,国家内部又包含省、区、市、县等多个层级的行政区。
(2)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特别提醒] 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详细。
2.不同空间尺度区域之间的关系
(1)区域的促进性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由于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2)区域的差异性
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关系 举例
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同为国家,俄罗斯领土辽阔,而圣马力诺是袖珍之国。一般而言,大国有大国的优势,如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小国也有小国的长处,如国防开支小,便于管理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沿海省级行政区利用沿海优势招商引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内陆省级行政区
(2024·浙江杭州期末)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结合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区域分别能表示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②
2.图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区域,下列表述和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B.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D.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
D
C
解析:第1题,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故表示上海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③②。第2题,图中①和②为并列关系,③为②的一部分。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三者是并列关系;中国—山西省—太原市,三者是包含关系;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是并列关系,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内部;中温带—干旱地区是气候划分区域,青藏高原是地形划分区域。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目前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结合下图,完成3~5题。
3.下列区域的空间尺度较小的是(  )
A.河北省 B.北京市
C.天津市 D.雄安新区
4.国家设立雄安新区的最主要目的是(  )
A.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B.开发建设雄安地区
C.承接天津市的产业转移
D.建设河北省的经济中心
D
A
5.下列四个区域的发展中,建成世界文化交流中心是其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的是(  )
A.河北省 B.北京市
C.天津市 D.雄安新区
解析:第3题,四个区域中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为省级行政区,空间尺度基本相同,而雄安新区则是较低一级的较小空间尺度的区域。第4题,雄安新区的建设,其主要定位是疏解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第5题,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窗口。
B
课时作业(一) 多种多样的区域
 [基础练]
1.下列有关行政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利用综合指标进行划分的
B.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差异明显
D.区域之间的自然差异显著
解析:行政区域是利用综合指标进行划分的,既有自然指标,又有人文指标,A正确;行政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明确的,B错误;行政区域内部的自然特征差异不一定明显,如一些空间范围很小的行政区域,C错误;行政区域之间会有显著的差异,但不一定是自然方面的差异,即自然差异不一定显著,D错误。故选A。
A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由于受划分原则和技术的影响,其范围的确定和面积的估算具有较大的差异。下表示意2002年版青藏高原范围特征参数和2021年我国学者最新研究的青藏高原范围特征参数对比。据此完成2~4题。
项目 2002年版 2021年版
边界制图精
度(比例尺) 1∶300万(其中
中国边界为
1∶400万) 1∶100万
分布国家 中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
项目 2002年版 2021年版
经度 73°18′52″E—
104°46′59″E 67°40′37″E—
104°40′43″E
纬度 26°00′12″N—
39°46′50″N 25°59′26″N—
40°01′06″N
平均海拔 >4 000 m 约4 320 m,其中中国境内约4 400 m
面积 254.23万km2 308.34万km2,其中中国境内258.09万km2
东西最长 2 945 km 3 360 km
南北最宽 1 532 km 1 560 km
2.与2002年版不同,2021年版青藏高原边界的确定未考虑(  )
A.地形类型 B.地理位置
C.高低起伏 D.行政区划
3.不同于2002年版将边缘低缓的山顶面、河谷低地等排除在青藏高原范围以外,2021年版将其都归入了青藏高原的范围是因为(  )
A.气候特征具有一致性
B.形成过程具有相似性
C.自然边界具有过渡性
D.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D
B
4.青藏高原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对其主要发展方向的影响是(  )
A.垂直落差大,适合发展花卉产业
B.湖泊湿地众多,适宜发展养鱼业
C.大河发源地应建立自然保护区
D.高山冰川广布,应积极发展滑雪产业
C
解析:第2题,表格中海拔数据明确,经纬度明确,比例尺变大,对地势起伏的描述更具体,也就是对其地形类型、地理位置和高低起伏都考虑了,A、B、C不符合题意;由表可知,2021年版青藏高原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境内,说明未考虑行政区划界线,D正确。故选D。第3题,青藏高原上的河谷低地海拔较低,与青藏高原上的气候特征不具有一致性,A错误;自然边界具有过渡性不是将边缘低缓的山顶面、河谷低地等归入青藏高原范围内的原因,C错误;区域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地理空间,同一区域的内部具有相似性,由题意可知,2021年版青藏高原的划分将青藏高原边缘的山顶面、河谷低地等归入青藏高
原的范围,是因为其同青藏高原主体一样具有地壳抬升的过程,B正确,D错误。故选B。第4题,青藏高原落差较大,海拔较高,气候高寒,不适宜发展花卉产业,A错误;湖泊、大河源头众多,但是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发展养鱼业,应当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B错误,C正确;海拔太高,环境恶劣,不适宜发展滑雪产业,D错误。故选C。
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发展差异突出。读图,完成5~6题。
5.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标准是(  )
A.自然指标
B.人文指标
C.综合自然和人文指标
D.以上均不是
6.下列关于图中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尺度是由大到小的
B.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的空间尺度是由大到小的
C.中部地区与河南省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
D.四大地区的区域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
C
D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四大地区是综合了省级行政区和地理位置两个因素划分的,故四大地区是综合了自然和人文指标划分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6题,四大地区的区域空间尺度相同,A错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属于同一空间尺度的区域,B错误;河南省位于中部地区,但两者不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C错误;四大地区的区域发展条件不同,故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也不同,D正确。故选D。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完成7~9题。
7.该流域新垦区(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8.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A.面状与点状 B.线状与岛状
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
C
D
9.从区域尺度来看,该区域属于(  )
A.大尺度区域 B.中尺度区域
C.小尺度区域 D.以上都不对
C
解析:第7题,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C正确;读图可知,该流域新垦区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不一致,A错误;区域内部农业生产都靠近河流,B错误;新垦区与非农垦区河流是相互联系的,D错误。故选C。第8题,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行政中心为点状;岛状是指面积较小,被分割成一块块的,而图中新垦区为面状,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9题,大尺度区域一般指全球或全大陆;中尺度区域一般指较大地区或较大面积国家;小尺度区域一般指局部地区。由图可知,该区域为西北某地区的一个新垦区,因此应为小尺度区域。故选C。
10.区域是人们采用不同指标和方法划定的,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各具特点。读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区域图
三江平原区域图
(1)下列关于区域空间尺度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层级高低
B.区域的空间尺度就是指区域的面积大小
C.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D.同一尺度的区域可能具有不同发展方向
B
(2)以下两个区域与东北平原—三江平原的空间层级关系一致的是(  )
A.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
B.珠三角城市群与广州
C.地中海与波罗的海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3)东北平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我国东部平原。这说明与东部平原相比,东北平原是____________的地形区域。
B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较低层级
(4)从区域空间尺度的角度,说明东北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层级关系。
答案:东北平原属于较高层级的地形区域,三江平原属于较低层级的地形区域;三江平原是东北平原的组成部分。
解析:第(1)题,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以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同一尺度的区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而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综合上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第(2)题,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地中海与波罗的海、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均属于同一层级的区域,故A、C、D错误。珠三角城市群是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所形成的城市群,所以珠三角城市群是较高层级的区域,广州是较低层级的区域,广州是珠三角城市群的组成部分,与东北平原—三江平原的空间层级关系一致。故选B。第(3)题,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
原,共同构成我国东部平原。这说明与东部平原相比,东北平原是较低层级的地形区域。第(4)题,东北平原可细分为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所以东北平原属于较高层级的地形区域,三江平原属于较低层级的地形区域;三江平原是东北平原的组成部分。
1.(2024·山东聊城市高中教学研究室高二期末)形形色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我国传统民居“口袋
房”的特征。“口袋房”反映所处区域的主要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昼夜温差大
C.光照不足
D.冬季寒冷大风
[提升练]
D
解析:从图示可知,“口袋房”屋内东面设有灶屋,西面、北面、南面都设有炕,这是取暖设施,所以反映该地冬季寒冷大风的特征,D正确;“口袋房”的结构与高温多雨、昼夜温差和光照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2024·河北沧州泊头一中高二上学期月考)下图示意我国省域、县域、乡域、村域的空间体系结构。据此完成2~3题。
2.图示四级区域类型属于(  )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经济区域 D.文化区域
3.在我国,图中四级区域类型数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省域、县域、乡域、村域属于行政区域的划分,B正确,排除A、C、D。故选B。第3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丁为村域尺度,尺度最小,等级最低,区域类型数量最多,D正确;甲为省域,乙为县域,丙为乡域,均比村域等级高,区域类型数量较村域更少,排除A、B、C。故选D。
B
D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也不断增长。经过缓慢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三个阶段后,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由10万吨增长到28.1亿吨。下图示意中国四大经济区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及人均钢铁存量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甲、丙分别表示我国的(  )
A.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B.东北地区、东部地区
C.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D.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5.造成不同区域人均钢铁存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交通便捷度 ②经济发展水平 ③距海远近 ④工业化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D
6.下列有助于丁地区人均钢铁存量增长的国家政策是(  )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东北振兴战略
C.中部崛起战略
D.设立沿海自贸区
A
解析:第4题,依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与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在中国四大经济区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示意图中,甲、丁两地区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增长相对较慢,说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故甲、丁两地区属于西部或东北地区。从人均钢铁存量变化来看,甲地区在1982年(我国改革开放前)以前,人均钢铁存量明显大于其他地区,说明其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故可进一步确定甲地区为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则丁为西部地区;从1982年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投资布局重点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东部地区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快速发展,使其房屋建筑
中钢铁总存量及人均钢铁存量明显大于其他地区,所以丙表示东部地区,则乙表示中部地区。综合上述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5题,依据材料中“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房屋建筑中钢铁总存量也不断增长”这一信息可知,不同区域人均钢铁存量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有关,②④正确;我国东部地区距海近,交通便捷度也高,但是在1982年之前,人均钢铁存量不高,说明不同区域人均钢铁存量差异与交通便捷度和距海远近的关系不大,①③错误。故选D。第6题,由第4题可知,丁地区表示我国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有助于该地区人均钢铁存量增长,A正确;东北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设立沿海自贸区,分别针对的是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因此排除B、C、D。故选A。
(2024·河北沧州泊头一中高二上学期月考)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在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下图示意广东省方言区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广东省方言区的分布特征是(  )
A.各方言区界线明确
B.客家语范围大,占主导地位
C.按照自然特征划分
D.粤语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部
8.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为粤语岛,这主要体现了省会城市的(  )
A.文化辐射功能 B.集聚作用
C.产业带动功能 D.交通枢纽作用
D
A
9.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人员交往的日益频繁,未来广东省(  )
A.各方言迅速消亡 B.方言岛数增多
C.普通话更加普及 D.方言被粤语取代
C
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广东方言种类较多,各方言区犬牙交错,缺乏明确的界线,A错误;粤语分布范围大,省会广州处于粤语区,所以粤语占主导地位,B错误;方言区主要以人文特征进行划分,C错误;粤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中部和西部地区,D正确。故选D。第8题,省会城市广州地处粤语区,和省内中心城镇之间长期存在密切的人员来往、文化交流,省会具有较强的文化辐射带动功能,并没有体现省会城市的集聚作用、产业带动功能、交通枢纽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9题,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人员交往的日益频繁,语言的逐步融合是必然的趋势,但不会迅速消亡,且广东经济发达,外来人口众多,为交流方便,普通话会日益普及,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2亿。随着《东北振兴规划》的出台,东北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1)上述材料所呈现出的区域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区域的特征入手,分析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黑、吉、辽三省同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
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
范围或界线,并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答案:①从区域的整体性看,二者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②从区域的开放性看,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联系。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信息可知,“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可得出东北地区这个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从材料二东北地区简图可看出东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形状及区域界线,且作为一个区域,它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第(2)题,从区域的整体性看,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黑、吉、辽三省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从区域的开放性看,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黑、吉、辽三省,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联系,因此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黑、吉、辽三省同划为东北地区。
11.(2024·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禾木是新疆阿尔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村中居民大多为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习惯吃肉吃面却不习惯吃菜。每到冬季,这里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禾木的美景少不了木屋,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巴黏合,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近年来,随着外地游客的不断涌入,禾木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下图示意禾木地理位置与冬季的木屋。
(1)禾木有“雪乡”之称,冬季平均积雪厚度为1.5 米,试解析其自然原因。
(2)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分析禾木村建造特色木屋作为民居的原因。
(3)有人主张在附近的草原开荒种植蔬菜,请评价当地种植蔬菜的条件。
解析:第(1)题,冬季平均积雪厚度大的自然原因:从图中可知,西北有缺口,利于西风深入内陆,带来水汽;禾木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积雪不易融化,故禾木冬季平均积雪厚。第(2)题,阿尔泰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充足,建筑原料充足,可以就地取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屋顶坡度较大,利于冬季积雪从屋顶滑落,避免压坏房屋。根据材料“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巴黏合”可知,房屋的保暖性能好。第(3)题,草原开荒种植蔬菜的有利方面: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种植;根据第(1)题
解析可知,禾木附近降水较多,能够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因为新疆偏远,外地蔬菜不易运入,当地市场广阔;“随着外地游客的不断涌入”,说明市场需求量大。不利方面表现为对环境的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在附近的草原开荒种植蔬菜,易造成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荒漠化;当地纬度位置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且当地人口稀少,市场需求有限;当地种植蔬菜的历史较短,种植蔬菜的经验和技术欠缺等。
答案:(1)西(北)部山地有缺口,利于西风带来水汽,遇到阿尔泰山的阻挡,被迫抬升,形成降雪;禾木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积雪不易融化,积雪深厚。
(2)地处阿尔泰山麓,森林资源丰富,建筑原料充足;人字形屋顶利于冬季积雪从屋顶滑落,避免压坏房屋;粗大原木,保暖性能好。
(3)有利:游客增多,市场需求量大;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好;地理位置偏僻,外地蔬菜不易运入。不利: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草原开荒易造成植被破坏,引起土壤侵蚀加剧;当地居民种植经验不足;市场有限,且季节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