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三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战士
壮士
3
【学习目标】
1. 抓住五壮士的“壮举”“壮语”,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悟革命者的壮志豪情,激发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信念。
2. 通过文段对比,学习“点面结合”这一场面描写方法的特点及作用,并学以致用
大举进犯 横七竖八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英勇奋战 全神贯注 昂首挺胸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沉着 屹立
日寇
壮
士
回 顾 词 语
贬
褒
4
感彩不同,描写的对象不同
描写对象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读文章时如能关注到两组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那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来,体会着这些词语表达的感情,自己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看看五位壮士如何壮烈完成任务:
5
接受任务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4—5段)
(6—9段)
五壮士如何壮烈完成任务?请根据课文内容,概述战斗场面。
整 理 行 囊
读一读
6
选择其中震撼你内心的一个场景,结合具体词、句说一说壮士的哪个举动震撼了你。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英勇跳崖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壮举”
示例:
战士们把敌人引上绝路时的举动深深震撼了我——(意味着)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
敌人引上绝路。”
“热血沸腾” “紧跟” ,这两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
士们为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安全撤离,跟随班长踏上“绝路”
时斗志昂扬、义无反顾,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他们用行动证实了“壮士”这一称号!
写一写
7
1.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得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整体群像
个体形象
1.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3.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壮举”
左边是班长指挥,右边是战士们听从指挥。
8
选择其中震撼你内心的一个场景,结合具体词、句说一说壮士的哪个举动震撼了你。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英勇跳崖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既对五壮士做整体群像的刻画,又对班长马宝玉等人做个体形象的刻画,这就是“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面”
“点”
描写整体,反映全貌
场面具体、生动
描写个体,突出重点
“壮举”
试着分析一下第2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写法的(写一写)交流
写
9
你试着分析一下第2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写法的?
先描绘了一幅五壮士的群像图——诱敌上山,予以痛击;
之后抓住“动作”“神态”依次描写了五壮士英勇作战时的个体形象——马宝玉沉着指挥战斗,葛振林对敌人无比仇恨、英勇无畏,宋学义战斗经验丰富,胡德林、胡福才两个小战士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最后整体描写了敌人的惨状,表现出壮士们作战勇猛!(描写手法)
2024/11/3
10
1.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马宝玉……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怎么理解激动这个词的,)
4.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请用心品味下面的句子,从壮士的言语中你读出他们怎样的心理?试着读出这种情感。
感知“壮语”
2.请有感情朗读,用你的声音传达出强烈的情感。
温馨提示:
1.先轻声读读上面句子,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一下语言背后隐藏的情感。(齐分角)
11
在中国大地上,日寇犯下了滔天罪行。我国大量军人战死沙场,大量百姓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比如: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日寇在南京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人;华北的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日寇以枪杀棒打、锹铲镐砸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百姓,烧光民房,抢空财物。再如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并在城外制造数起屠村事件,其中有数名五岁小女孩被奸杀掏心生吃!……日寇在我中华大地上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无畏、宁死不屈。抗日英雄赵一曼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遭受酷刑,痛得几次昏死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抗日英雄杨靖宇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一个人跟敌人周旋多日,最后壮烈牺牲。敌人解剖他的尸体,发现他胃肠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也不禁为之感叹。...... 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是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幸福安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感知“壮语”
12
请用心品味下面的句子,从壮士的言语中你读出他们怎样的心理?试着读出这种情感。
他们用言语喊响了“壮士”这一称号!
感知“壮语”
1.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马宝玉……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4.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13
再齐读这句话——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2024/11/3
感知“壮语”
14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
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齐读)
回顾整篇文章,在壮士们豪壮的言行中你感悟到他们怎样的雄心壮志或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他们用精神传扬了“壮士”这一称号!
感悟“壮志”
15
小结:他们用精神传扬了“壮士”这一称号!“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聂荣臻元帅 1942年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作的题词,也是对壮士的赞扬
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如果聘请你作编剧,你能把下面这个场面描写得更具体吗?
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葛振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学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德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福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妙 笔 成 章
16
这样一个壮烈感人的故事,不少制片人想把它拍成电影,如果聘请你作编剧,你能把下面这个场面描写得更具体吗?
(引导学生用动作、心理描写等写作指导)
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战争已离我们远去,和平让我们幸福,我们不要忘记国耻,也不要一味沉浸在仇恨中,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