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26天)(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26天)(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6 10:2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26天)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相应的证据支持,下列证据与假说不对应的是(  )
A.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热大爆炸宇宙论
B.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C.地球有昼夜现象—地球绕日公转
D.大西洋海底山岭两侧的大洋地壳正在缓慢地向大陆方向移动—海底扩张说
2.如图是课桌调节器,学生通过手摇方式调节课桌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需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课桌调节器属于费力杠杆
B.它与羊角锤属于同一种杠杆
C.使用课桌调节器可以省功
D.该杠杆的支点是C点
3.为研究碱的化学性质,小江进行了如下实验,试管中溶液始终保持红色的是(  )
A. B.
C. D.
4.一天,小影惊奇的发现妈妈蒸馒头时用的不是纯碱,而是小苏打,她好奇的问:“为什么不用纯碱而用小苏打?”妈妈说“面团没发酵,不能用纯碱”.通过查阅资料小影发现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加热后可转化为纯碱.下列小影相关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小苏打对人体无害
B.小苏打是膨松剂是因为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吃这种馒头可抑制胃酸
D.小苏打能和酸反应,所以小苏打属于碱
5.缓震鞋垫能够有效减轻跑步或走路过程中的震动,从而增加舒适感。为检验鞋垫的缓震性能,开展如图所示实验,将鸡蛋从一定高度掉落(不计空气阻力),观察到鸡蛋被弹起,且没有破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下落到刚接触鞋垫,鸡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从下落到刚接触鞋垫,鸡蛋的机械能不守恒
C.下落到最低点时,鞋垫的弹性势能最小,鸡蛋的机械能最大
D.从最低点上升到刚好离开鞋垫,鸡蛋的动能一直增大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以下现象,通过操作可以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针对现象甲,换成高倍物镜,可使视野变明亮
B.针对现象乙,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C.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
D.针对现象丁,调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
7.近年来,随着舟山生态环境的逐步向好,很多新物种被发现。如:火爆生物界的“普陀绿僵菌”、“普陀鹅耳枥”“舟山陆蛙”、“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等。小舟为这四种生物绘制了二歧分类检索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陀绿僵菌”属于植物
B.甲代表的生物是“舟山陆蛙”
C.“普陀鹅耳枥”获取营养的方式是自养
D.中华凤头燕鸥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8.许多汽车的后视镜配备了如图甲所示的加热装置,该装置有“低温”除雾和“高温”除霜功能,保持镜面清晰,确保驾驶安全。其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R1和R2为加热电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电路中只有R2工作,处于除雾状态
B.闭合开关S、S1电路中R1和R2同时工作,处于除霜状态
C.除雾状态,电路的总电流最大
D.除霜状态,电路的总功率最大
9.向硫酸镁溶液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的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SO4
B.B点时溶液的pH=7
C.原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7.5%
D.A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4%
10.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模型,展示了地球的内部结构,①表示地核
B.图乙是某原子结构模型,中央是原子核,核外是运动的电子
C.图丙是条形磁铁磁感线模型,磁感线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弱,越密磁场越强
D.图丁是人的呼吸运动模型,此时图中模拟呼气过程,气球相当于肺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2025年央视春晚上,杭州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以一场《秧BOT》的创意舞蹈表演,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尖端科技无缝融合,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1)高纯硅是制作人形机器人芯片的主要材料,制备高纯硅通常采用三氯硅烷还原法,其中主要反应之一为SiO2+2CSi+2CO↑,则反应物中具有还原性的是     。
(2)锂电池是人形机器人的动力来源,如图所示为锂原子构成示意图,其中“”表示的微观粒子是     。现有的锂电池主要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电极中主要成分为LiFePO4,其中锂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5,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12.小科在实践活动中学做馒头和面饼,他将揉好的面团分成许多大小相似的“剂子”(如图甲),并将部分“剂子”压成面饼(如图乙)。
(1)将“剂子”压成面饼的过程中,面饼对桌面的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剂子”对桌面的压强。
(2)利用高温水蒸气将经过最后发酵的“剂子”蒸熟成馒头过程中,主要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剂子”的内能。
(3)馒头蒸熟后,揭开锅盖时会有大量“白气”冒出,然后又渐渐消失。“白气”消失的过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13.电动汽车以其环保经济的优点逐步被人们喜爱。如图是某品牌的电动汽车出厂前,利用风洞模拟汽车高速运动时的情况。
(1)汽车风洞测试时,以高速气流为参照物,汽车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其工作原理与下列哪幅图对应的实验原理相同     。
A. B. C.
(3)检测过程中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车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图1和图2是家中洗手液按压瓶盖的操作示意图。按压活塞向下压缩弹簧,储液筒里的液体从出液口流出(如图1);松手后弹簧恢复并推动活塞向上移动,液体“吸”入到储液筒(如图2),如此往复,液体不断流出。
(1)向下按压后松手时,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是因为瓶中气压     储液筒中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如果宇航员在太空舱中按压这种瓶装洗手液瓶盖,    挤出洗手液(选填“能”或“不能”)。
(3)某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改装注射器也能实现按压泵的工作效果。具体做法是在注射器的原开孔旁再增加一个孔(如图3所示),并在出水口和进水口的虚线框位置处各安装一个单向阀,单向阀只允许液体向一个方向流动。当受到反向的水压或气压时,阀门会自动关闭。图4是两个不同朝向的单向阀示意图,则在图3的出水口虚线框处应该加装     种单向阀(选填图4中单向阀编号)。
15.王明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某学校学生,他体育中考模拟测试中进行了长跑测试、定点篮球、仰卧起坐等,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长跑测试时,听到发令枪响王明立即起跑,该反射属于    反射。
(2)在短时间王明做大量的仰卧起坐后,第二天腹部很酸痛,是因为生成了    。
(3)测试后当天晚上发生绚烂的北极光,红绿交替异常美丽,这种现象与太阳风有直接关系,而太阳风发生在太阳的的    层。
16.“海洋牧场”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和增殖藻类、鱼类、牡蛎(可滤食硅藻与有机碎屑)等生物,实现生态修复与渔业资源增值的双重目标。
(1)如图甲所示为“海洋牧场”的部分生物关系,据此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如图乙所示为图甲中四种生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其中“S”代表的是     。
(2)如图丙所示,在人工鱼礁前方,上升的水流将海洋底质中的无机盐带到中层,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在人工鱼礁后方,形成流速较低的涡流区,大量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潜留。鱼类会更多地聚集在人工鱼礁的前方还是后方,判断并说明理由。     。
17.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物质在体内的运输与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图甲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乙为人体心脏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观将馒头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    作用(填“同化”或“异化”)。
(2)餐后两小时,如图甲中数字1、2、3、4四处血液中血糖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填数字标号)。
(3)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物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该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大脑中,最先到达图乙中的    腔室(填字母)。
19.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BaCl2、MgCl2、Na2CO3、Na2SO4、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资料:MgCO3常温时的溶解度很小,可以看作难溶性物质)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的溶液;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由以上实验可知:
(1)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了进一步确定该物质是否存在,小明取第②步沉淀部分溶解后的溶液少量,加入一定量的“某种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该物质;若无现象,则不含该物质。加入的一定量的则“某种溶液”应该是    。
A.Na2CO3 B.Na2SO4 C.NaOH D.BaCl2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9.恒温水箱可用于加热化学药品及生物用品恒温培养等,学校科技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恒温水箱温控电路。工作电路中的电热器上标有“220V 2200W”的字样。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36V;热敏电阻R作为感应器探测水温,置于恒温水箱内,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R1为滑动变阻器。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线圈电阻不计)中的电流小于或等于90mA时,衔铁被释放;当电流大于或等于100mA时,衔铁被吸合。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
A.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C.电磁感应现象
(2)若电热器连续正常工作300s,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J。
(3)若水箱中水的初始温度低于20℃,R1=280Ω,则同时闭合S和S1后,可使水箱内温度控制在什么范围?(列式计算)
20.桔槔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如图所示,硬杆用细绳悬挂在树上,杆可绕O点自由旋转且与树之间无作用力,用细绳将重力为20N、容积为2.8×10﹣2m3的桶悬挂在B端,在A端重120N的拗石辅助下,人可轻松将一桶水从井中提,OA:OB=3:2;悬挂桶的绳子始终保持在竖直方向上,忽略杆和绳的重力。
(1)桶装满水时,求水的质量。
(2)空桶在井中漂浮时,求桶排开水的体积。
(3)某人用桔槔将装满水的桶提出水面(忽略桶外壁沾水)后,将水桶提升1.5米,桔槔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共用时10秒。求水桶离开水面后人对水桶做功的功率。
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26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A C C C D D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根据大爆炸宇宙论、达尔文进化论、地球自转知识分析。
【解答】解:A、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热大爆炸宇宙论,证据与假说对应,A不符合题意;
B、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始祖鸟翅膀上面有爪,是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有力证据,证据与假说对应,B不符合题意;
C、地球有昼夜现象因为地球本身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C符合题意;
D、大西洋海底山岭两侧的大洋地壳正在缓慢地向大陆方向移动—海底扩张说,证据与假说对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分析】(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根据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解答】解:如图是课桌调节器,学生通过手摇方式调节课桌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需求,动力作用在C点,C点是动力作用点,不是支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羊角锤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也属于省力杠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进行分析;
B、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钙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减少,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故A错误;
B、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减少,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故B错误;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不变,试管中溶液始终保持红色,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减少,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故D错误。
故选:C。
4.【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小苏打属于盐类物质,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据此解答.
【解答】解:A、小苏打是对人体无害的化学物质,故A正确;
B、小苏打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用做膨松剂,故B正确;
C、小苏打能与酸反应,故吃加有小苏打的馒头可以抑制胃酸,故C正确;
D、小苏打属于盐类物质,不是碱类物质,故D错误;
故选:D。
5.【分析】动能的大小与速度、质量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质量有关,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根据运动的运动状态判定能量的转化。
【解答】解:A、从下落到刚接触鞋垫,鸡蛋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大,高度降低,鸡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
B、不计空气阻力,从下落到刚接触鞋垫,鸡蛋的机械能守恒,故B错误;
C、下落到最低点时,鸡蛋速度为零,高度为0,鸡蛋的机械能最小,鞋垫的弹性势能最大,下落到最低点时,此时鞋垫的形变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C错误;
D、从最低点上升到刚好离开鞋垫过程中,鸡蛋的重力与受到的弹力相等时,速度最大,之后速度减小,因此,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6.【分析】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包括取拿和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观察、整理和存放。其中的观察时要先目视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再注视目镜缓慢提升镜筒寻找物像。找到物像如果不太清晰,需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解答】解:A、甲的视野一片黑暗,这是对光的不准确造成的。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A错误;
B、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乙视野中细胞位于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B错误;
C、丙视野物像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C正确;
D、丁视野中的黑圈是气泡,这是盖盖玻片不当造成的,调用大光圈,也不能使黑圈消失,D错误。
故选:C。
7.【分析】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生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生物分开为止。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及位置(距左边的距离)应是相同的,而且相对应的两个分支,较上一级分支均应向右退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终点为止。
【解答】解:A、“普陀绿僵菌”属于真菌,A错误。
B、鸟类体表有与毛,体温恒定,因此甲代表的生物是中华凤头燕鸥,B错误。
C、“普陀鹅耳枥”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自养,C正确。
D、中华凤头燕鸥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D错误。
故选:C。
8.【分析】(1)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S1都闭合时,R1、R2并联;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只有R2工作,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和P可知加热装置低温挡和高温挡的电路连接;
(2)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ABD、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S1都闭合时,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P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加热装置处于“高温”除霜功能;
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只有R2工作,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加热装置处于“低温”除雾,故ABD正确;
C、由于除雾状态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流最小,故C错误。
故选:C。
9.【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A点时,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
【解答】解:A、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A点时,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故错误;
B、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A点时,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B点时,氢氧化钠过量,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NaOH、Na2SO4,溶液的pH>7,故错误;
C、设原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z。
2NaOH+MgSO4═Na2SO4+Mg(OH)2↓
80 120 142 58
40g×20% 80gx y z
x=15%
y=14.2g
z=5.8g,故错误;
D、A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2.4%,故正确。
故选:D。
10.【分析】A、根据地球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
C、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是为了描述磁场人为画出的,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映磁场的强弱;
D、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地球的内部结构圈层由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故图中①代表地核,故A正确;
B、根据图乙和题意可知,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位于原子中央,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原子核高速运动,故B正确;
C、磁感线由磁铁的N极射向S极,磁感线越疏的地方表示磁场强度越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表示磁场强度越强,故C正确;
D、图丁可以用来模拟人的呼吸运动,此时图中膈肌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气体入肺,完成吸气,所以气球相当于肺,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分析】(1)对于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分析反应物在反应中的得失氧情况,确定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2)根据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判断“”表示的微观粒子;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磷酸铁锂电池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1)在反应SiO2+2CSi+2CO↑中,碳得到氧变成一氧化碳,所以具有还原性的是碳(C)。
(2)锂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在原子核内,所以表示的微观粒子是质子。在LiFePO4中,锂元素(Li)化合价为+1,磷元素(P)化合价为+5,氧元素(O)化合价通常为﹣2 价,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5)+(﹣2)×4=0,解得x=+2,即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故答案为:
(1)碳(C);
(2)质子;+2。
12.【分析】(1)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1)将“剂子”压成面饼,面积增大,压强减小,因此面饼对桌面的压强 小于“剂子”对桌面的压强。
(2)蒸馒头过程中,高温水蒸气将热量传递给“剂子”,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剂子”的内能。
(3)揭开锅盖时,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随后,小水滴再次蒸发,变为气态,这是汽化过程。所以整个过程涉及先液化后汽化的物态变化。
故答案为:(1)小于;(2)热传递;(3)先液化后汽化。
13.【分析】(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就是静止的。
(2)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3)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答】解:(1)汽车风洞测试时,以高速气流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因为高速气流在流动,而汽车相对于高速流动的气流位置在不断变化。
(2)电动汽车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A、图为探究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图,说明闭合电路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B、闭合开关,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故B正确;
C、图为奥斯特实验装置图,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C错误。
故选:B。
(3)检测过程中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因为汽车在风洞中模拟高速运动时,车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会小于其重力。
故答案为:(1)运动;(2)B;(3)小于。
14.【分析】(1)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是因为瓶中气压大于储液筒中气压;
(2)太空舱中也有空气,有气压;
(3)结合大气压分析单向阀允许液体向一个方向流动。
【解答】解:(1)向下按压后松手时,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是因为瓶中气压大于储液筒中气压,在气压差作用下,瓶中液体沿导液管上升。
(2)太空舱中内也有空气,如果宇航员在太空舱中按压这种洗手液瓶盖,同样可以通过按压增大瓶内气压,使瓶内气压大于舱内气压,同样可以挤出液体。
(3)向上拉注射器,注射器内大气压空间增大,液体大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由进水口进入注射器内;向下压注射器,水从出水口射出。则在图3的出水口虚线框处应该加装乙种单向阀。
故答案为:(1)大于;(2)能;(3)乙。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5.【分析】(1)根据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分析解答。
(2)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分析解答。
(3)根据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分析解答。
【解答】解:(1)听到发令枪响立即起跑,这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因为这种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2)在短时间内做大量仰卧起坐,肌肉会进行无氧呼吸。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乳酸的大量积累会使肌肉产生酸痛感。所以第二天腹部很酸痛是因为生成了乳酸。
(3)太阳风是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它发生在太阳的日冕层。
故答案为:
(1)条件;
(2)乳酸;
(3)日冕。
16.【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图甲中的食物链有:硅藻→牡蛎→黑棘鲷、硅藻→黑棘鲷、海带→黑棘鲷。
2、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它们的生理功能以及生殖方式等。
【解答】解:(1)图甲中的食物链有:硅藻→牡蛎→黑棘鲷、硅藻→黑棘鲷、海带→黑棘鲷。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硅藻→牡蛎→黑棘鲷。牡蛎是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由图乙可知,S由多细胞构成,细胞内无叶绿体,体内无脊椎骨,故S代表的是牡蛎。
(2)由图丙可知,在人工鱼礁后方,形成流速较低的涡流区,涡流区有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潜留,则鱼类会更多地聚集在人工鱼礁的后方,理由是涡流区有大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潜留,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
故答案为:(1)硅藻→牡蛎→黑棘鲷;牡蛎;
(2)后方,涡流区有大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潜留,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
17.【分析】图甲中:1主动脉、2下腔静脉、3门静脉、4身体下部体静脉;图乙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解答】解:(1)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小观将馒头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餐后两小时,当血液流经小肠时,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因此血糖含量迅速增高,因此与小肠相连的血管3门静脉中血糖含量最高。
(3)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经上、下腔静脉,首先进入图乙心脏的C右心房,然后经D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A左心房→B左心室→主动脉→脑动脉→大脑。
故答案为:
(1)同化。
(2)3。
(3)C。
18.【分析】(1)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
(2)根据Q=W=Pt进行计算。
(3)根据欧姆定律和热敏电阻的特点进行计算。
【解答】解:(1)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选:A。
(2)电热器连续正常工作300s,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W=Pt=2200W×300s=6.6×105J。
(3)同时闭合S和S1后,当控制电路的电流为90mA时,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t=R﹣R1=400Ω﹣280Ω=120Ω,对于的温度为20℃;
当控制电路的电流为100mA时,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t'=R'﹣R1=360Ω﹣280Ω=80Ω,根据图乙,此时的温度为25℃。所以水箱内温度在20℃~25℃。
故答案为:(1)A;(2)6.6×105;(3)20℃﹣25℃。
19.【分析】(1)已知水桶的容积,由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2)空桶在井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由F浮=ρ水gV排公式变形可求得桶排开水的体积;
(3)根据G=mg求得水的重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得B端绳子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得手对绳子的拉力,根据W=Fs得到拉力做功,根据P得到人对水桶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1)由ρ可得,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ρ水V=1.0×103kg/m3×2.8×10﹣2m3=28kg;
(2)空桶在井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G桶=20N,
由F浮=ρ水gV排可得,桶排开水的体积:
V排2×10﹣3m3;
(3)水的重力G水=m水g=28kg×10N/kg=280N,
桶和水的总重力G总=G桶+G水=20N+280N=300N,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拗石×OA=(G总﹣F)×OB,
即:120N×3=(300N﹣F)×2,
解得作用在此人手上的拉力F=120N,
拉力做功W=Fs=120N×1.5m=180J,
人对水桶做功的功率P18W。
答:(1)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28kg;
(2)空桶在井中漂浮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2×10﹣3m3;
(3)人对地面的压强为18W。
四.推断题(共1小题)
20.【分析】根据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镁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镁沉淀,所以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的溶液,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可能含有氯化钡和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可能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钡、硫酸钠和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镁,所以
(1)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硫酸铜;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了进一步确定该物质是否存在,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小明取第②步沉淀部分溶解后的溶液少量,加入一定量的“某种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该物质;若无现象,则不含该物质。加入的一定量的则“某种溶液”应该是氢氧化钠,故选:C。
故答案为:(1)硫酸铜;
(2)C。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