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基础过关力第九讲浮力第2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件(30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物理复习基础过关力第九讲浮力第2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件(30页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19 08: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基础过关
第二 力
第九讲 浮力 第2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知识点1 物体(实心)的浮沉条件
受力分析
浮沉情况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浮力和重 力的大小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物体和液 体的密度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 
= 
= 
< 

> 
= 
< 
> 
物体和排 开液体的
体积 (浸没)
V物=
V排 (浸没)
V物=V排 (浸没)
V物=V排 V物
V排 (浸没)
V物=V排
运动状态 处于动态(物体的运 动状态不断改变), 受非平衡力作用 可以停留在 液体的任何 深度 是“上浮” 过程的最终 状态 是“下沉” 过程的最终 状态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 
知识点2 浮力的应用
(1)轮船:①原理是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可以使排开水的体 积 ,从而 浮力。②排水量: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 质量,用符号m排表示。
(2)潜水艇: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改变水舱中水的重力)实现上浮和 下潜。
增大 
增大 
(3)热气球和飞艇:充的气体密度 空气密度,热气球和飞艇总重 力小于所排开的空气的重力(即浮力),因而能够升空。(F浮=ρ空气gV排)
小于 
= 
放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测量时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
大,待测液体密度就越小 
核心考点1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例1:如图甲,用手拿着一个塑料袋(塑料袋的下方开口),把塑料袋放在 酒精灯上方加热了一会儿后塑料袋膨胀,再继续加热一段时间,松手后 发现塑料袋从原来的静止状态变成往上运动的状态。
例1图
(1)塑料袋内的空气受热后膨胀,部分空气从开口处排出,根据密度公 式 ,袋内剩余空气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变小 
(2)在乙方框内画出松手后塑料袋(包括袋内的气体)上升的受力分析图(用 “·”表示塑料袋和袋内气体)。
例1:如图甲,用手拿着一个塑料袋(塑料袋的下方开口),把塑料袋放在 酒精灯上方加热了一会儿后塑料袋膨胀,再继续加热一段时间,松手后 发现塑料袋从原来的静止状态变成往上运动的状态。
例1图

料袋内的空气受热一段时间后,一部分空气受热膨胀被排出,塑料袋及
袋内空气受到总重力G变小,而外界的空气的密度、g和V排都不变,根据
F浮=ρ空气gV排可得,F浮不变,因而浮力大于重力,所以塑料袋会由静止
开始往上运动 
例1:如图甲,用手拿着一个塑料袋(塑料袋的下方开口),把塑料袋放在 酒精灯上方加热了一会儿后塑料袋膨胀,再继续加热一段时间,松手后 发现塑料袋从原来的静止状态变成往上运动的状态。
例1图
解题思路:本题综合考查运用密度知识、受力分析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 情景中问题的能力,分析方法和热气球原理类似。
[练习]将一个重为30 N的物体先后放入a、b和c三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 如图所示。
练习图
(1)在图中分别画出物体在三种液体中的受力示意图。
Fa=Fb=
Fc 
由于物体在三种液体中都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
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G=Fa=Fb=Fc 
(3)三种液体的密度ρa、ρb和ρc的大小关系是 。
ρa<ρb< ρc 
[练习]将一个重为30 N的物体先后放入a、b和c三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 如图所示。
练习图
30 
物体在液体中处于静
止状态,受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G=F浮 
20 
20 
悬浮 
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仍等于其所受重力的大小,所以物体仍静止在
原来的位置,即处于悬浮状态 
[练习]将一个重为30 N的物体先后放入a、b和c三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 如图所示。
练习图
实心球 实心球所受的重力/N 排开水所受的重力/N
甲 1 1
乙 2 1
A
C
核心考点2 浮力的综合应用
B
C
D
解题思路:由表格数据可知,甲乙两实心球所受的重力和排开水所受的 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通过比较实心球甲、乙所受的重 力和浮力,可以判断甲、乙两球静止在水中的状态。
练习图
A. 下降 B. 上升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B
核心考点3  浮力与压强综合计算
例3:如图甲,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金属块,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 缓慢下降,金属块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金属块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 止。在金属块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金属块下降高度h变化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例3图
(1)求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大小;
解:(1)F浮=G-F'=12 N-4 N=8 N
(2)求金属块的体积和密度;
(2)因金属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F浮=
ρ液gV排得,
例3:如图甲,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金属块,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 缓慢下降,金属块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金属块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 止。在金属块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金属块下降高度h变化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例3图
(3)分析金属块从B到C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压强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写出 依据。
例3:如图甲,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金属块,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 缓慢下降,金属块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金属块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 止。在金属块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金属块下降高度h变化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例3图
(3)金属块从B到C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压强均变大。依据:金属块从
B到C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和所处的深度均逐渐增加,由F浮=
ρ水gV排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变大,由p=ρ水gh可知,金属块受到的
压强变大。
解题思路:(1)通过图乙,结合称重法,可以求出浮力的大小;(2)知道V排 与V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式F浮=ρ液gV排可以求出V排;(3)知道浮力的大 小只与ρ液和V排有关,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h和ρ液有关。
[练习]如图1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 ℃升到15 ℃时,水 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2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 器的热胀冷缩。
练习图
先变小后变大 
容器中的水的质量不变,从图2可
的体积的变化规律是先变小后变大 
(2)水在0 ℃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水在15 ℃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等于 
[练习]如图1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 ℃升到15 ℃时,水 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2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 器的热胀冷缩。
练习图
(3)在容器中放入一个实心木块(ρ木=0.6 g/cm3)。当容器中的水在0 ℃ 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1;当容器中的水在15 ℃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F2,则F1 F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等于 
[练习]如图1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 ℃升到15 ℃时,水 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2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 器的热胀冷缩。
练习图
A. 甲容器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
B. 甲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大
C. 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
D.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
第1题图
C
A. 种子上浮过程中盐水对种子的压强变大
B. 漂浮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 下沉的种子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大
D. 沉底的种子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第2题图
C
3. 如图是用薄纸制成的下端开口的容器,容器的容积为1 m3,所用薄纸 重量为0.5 N。 容器内空气重量为 N,容器 (含其内空气)的总重 量为 N(空气密度为1.29 kg/m3,g取10 N/kg),为了使容器悬浮 在空中,你要用 方法使容器内空气减少,容器内空 气的重量减少 N,容器才能悬浮在空中,此时容器内空气密 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容器外空气密度。
第3题图
12.9 
13.4 
加热容器内空气 
0.5 
小于 
4. (2023广州节选)小明自制的“温度计”中有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 液体。如图1,当该液体温度为19 ℃时,质量为4×10-3 kg的小球b悬 浮,b标记“19 ℃”;另外两个小球分别标记“15 ℃”“23 ℃”,当小 球悬浮时,它标记的温度与液体温度相等。图1、图2、图3中小球a、b、 c均静止,忽略小球体积变化,g取10 N/kg。
第4题图
图1中b悬浮。
(1)在方框中画出b的受力示意图(用“·”表示b);
(2)求此时b受到的浮力;
解:(2)b受到的浮力
F浮=G=mg=4×10-3 kg×10 N/kg=4×10-2 N
4. (2023广州节选)小明自制的“温度计”中有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 液体。如图1,当该液体温度为19 ℃时,质量为4×10-3 kg的小球b悬 浮,b标记“19 ℃”;另外两个小球分别标记“15 ℃”“23 ℃”,当小 球悬浮时,它标记的温度与液体温度相等。图1、图2、图3中小球a、b、 c均静止,忽略小球体积变化,g取10 N/kg。
第4题图
(3)此时液体密度为0.8×103 kg/m3,求b排开液体的体积。
解:(3)由F浮=ρ液gV排,得b排开液体的体积
4. (2023广州节选)小明自制的“温度计”中有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 液体。如图1,当该液体温度为19 ℃时,质量为4×10-3 kg的小球b悬 浮,b标记“19 ℃”;另外两个小球分别标记“15 ℃”“23 ℃”,当小 球悬浮时,它标记的温度与液体温度相等。图1、图2、图3中小球a、b、 c均静止,忽略小球体积变化,g取10 N/kg。
第4题图
5. (2022 广东)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下潜深度已突破10 000 m,在 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取ρ海水=1.03×103 kg/m3,ρ水= 1.0×103 kg/m3,g取10 N/kg)
(1)潜水艇活动的海水深度一般为300 m至600 m。它可以通过水舱排水或 充水来改变 ,从而实现浮沉。
自身重力 
(2)深潜器可进入更深的水域,在10 000 m的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 为 Pa。 由于深海海水压强太大,深潜器实现浮沉的方法与 潜水艇有所不同。
1.03×108 
(3)小明阅读资料后,利用如图的装置模拟深潜器在水中的运动过程。物 体甲、乙由一条细线连接且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乙的质量为0.2 kg,体积为25 cm3,则乙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乙受到细线的拉 力为 N。若剪断细线,甲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 “下沉”),此时甲所受浮力 (填字母)。
第5题图
0.25 
1.75 
上浮 
C 
A. 增大,且大于重力 B. 不变,且等于重力
C. 不变,且大于重力 D. 减小,且小于重力
5. (2022 广东)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下潜深度已突破10 000 m,在 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取ρ海水=1.03×103 kg/m3,ρ水= 1.0×103 kg/m3,g取10 N/k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