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如梦令》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李清照的词分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是指( )
A.南渡前 B.南宋 C.南渡后 D.北宋
答案:AC
解析:
分析:李清照的诗以南渡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2.李清照南渡前的词写的是( )
A.少女时期的生活
B.少妇时期的生活
C.闲愁、离愁
D.思念亡夫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南渡前生活安逸,主要写少女、少妇生活,也有闲愁、离愁。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史知识的积累识记。
3.李清照南渡后词的内容是( )
A.思夫
B.思乡
C.思国
D.闲愁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南渡后词的内容多写思夫、思乡、思国。故答案选AB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史知识的积累识记。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浓睡不消残酒”是说沉睡了一夜,酒还没有全醒。
B.“却道海棠依旧”中的“道”字课解释为“说”
C.“知否”重复是因为卷帘人没有理睬自己。
D.“应是绿肥红瘦”贴切地描摹出春末夏初景物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作者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夜雨疏风骤”,意思是昨夜雨点稀疏,晚风突然。
B.“试问”细腻地表达了词人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矛盾心理。
C.“却道”写出了“卷帘人”回答主人时的漫不经心。
D.作者在词中以花自喻,赞叹自己青春如花。
答案:A
解析:
分析:首句意思是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
6.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答案:B
解析:
分析: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分析。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夜雨疏风骤”写出了昨夜雨大风急。
B.“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仍然酒意未消。
C.这首词通篇都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构思巧妙。
D.全词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伤感情绪。
答案:D
解析:
分析:A雨疏;B作者并未“一夜未眠”;C不是全篇一问一答。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的全面理解。
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昨夜/雨疏/风骤
B.浓睡/不消/残酒
C.试问/卷/帘人
D.应是/绿肥/红瘦
答案:C
解析:
分析:C应为:试问/卷帘/人。所以应该选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
9.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叶茂花残 B.红花绿叶相映衬 C.红花绿叶很艳丽 D.绿叶红花茂盛
答案:A
解析:
分析: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词的意象。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
答案:D
解析:
分析:A作者并未一夜未眠;B是否定“卷帘人”的回答;C酒、旧押韵。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阅读理解。
二、填空题
11.本词选自《 》,作者是 代女词人 ,号 。
答案:漱玉集|宋代|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解析:
分析: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点评: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12.词中“卷帘人”是指____________。
答案:侍女
解析:
分析:根据文意回答。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1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句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把词人那种________,启发诱导的神情神态,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答案:设问|埋怨责怪
解析:
分析:先问后答,属于设问。
点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14.“绿肥红瘦”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绿”代替____,“红”代替____,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和“瘦”是两种状态的对比,一句,形象的反映出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答案:叶|花|对春天将逝的惋惜
解析:
分析:“绿、红”分别代表了“叶、花”,表达作者惜春之情。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能力。
15.这首词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的_________的细腻感情。惜花实际上是_______,惜自己如花的_________。
答案:爱春、惜花|惜春|青春年华
解析:
分析:爱花、惜花到惜春的情感体现。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
三、阅读理解
16.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关切与憧憬美好事物,无忧无虑的情怀。
解析:
分析:把握词人的情感,是做题的关键所在。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
(2)“绿肥红瘦”妙语天成,为文坛之绝唱。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
答案:“绿”“红”:用颜色来借代海棠的叶和花,“肥”“瘦”:用拟人描绘雨后海棠的花叶形态。有创意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
解析:
分析: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充分感受到女词人的才思。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词句的赏析。
17.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作者采用______________的表达技巧,抒发了 的伤感情绪。
答案: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对春光流恋和惜别
解析:
分析:作者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惜春情怀。
点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