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钢铁长城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钢铁长城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同步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16 10:2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15课 钢铁长城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 15 课 钢铁长城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清晰了解我国海军、空军的建立过程,以及陆军、海军、空军在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史实,深刻认识我国国防和军队实力逐步提升的过程。
全面知晓导弹部队的建立背景、发展历程,明确导弹部队在国防体系中承担的关键任务与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入理解科技强军战略的重大意义。
及时掌握新时代强军兴军事业持续推进的现状,充分认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突破性巨大成就。
准确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对于国家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组织学生积极搜集、系统整理我国历次阅兵的丰富资料,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掌握筛选有效信息、合理整理资料的科学方法。
指导学生细致分析各类图片、视频等直观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钢铁长城的逐步形成,是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日益强大的直观体现,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坚固的国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保障的正确观念。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显著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促使学生主动树立为中国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详细掌握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背景、发展脉络与建设成就。
密切关注当前我国国防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呈现出的新动向、新趋势。
(二)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
全面认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播放 201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国庆阅兵的精彩视频片段,视频中展示了我国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威武的军队阵容。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从刚才的视频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我国的国防力量与过去相比有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钢铁长城,即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历程与伟大成就。
(二)新课讲授
陆、海、空军的建设
陆军(5 分钟)
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陆军的老照片,以及现代陆军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提问学生:“对比这些资料,大家能发现我国陆军在兵种和装备方面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随后总结: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较为单一。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如今已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也在持续更新换代,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海军(10 分钟)
讲述: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 年 4 月 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 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展示华东军区海军成立时的相关图片或历史资料。
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陆续建立了哪些海军舰队?”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明确我国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展示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图片或模型,以及海军现代化多兵种协同训练的视频。讲解: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海军陆续装备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大大提升了海军的作战能力。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兵种结构更加完善。2012 年 9 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辽宁舰” 交接入列,这是我国海军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海军综合作战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国家制度、综合国力、科技发展等因素对海军建设的重要影响。
空军(10 分钟)
展示人民空军首次参加国庆阅兵的珍贵图片,以及现代先进战机的图片或视频。提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明确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讲述:20 世纪 50 年代初,刚刚诞生的空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中国空军不畏强敌,取得了辉煌战绩,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精神。展示抗美援朝战争中空军作战的相关资料。
介绍人民空军的发展历程: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 年,我国成功仿制歼 5 型歼击机,这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突破。此后,我国又陆续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对航空科技的研发投入,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新的飞跃,已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组织学生对比人民空军和海军的发展历程,思考并讨论:“两支军队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点?” 引导学生从装备更新、科技含量、自主研发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导弹部队的发展(8 分钟)
展示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导弹部队建立的背景:20 世纪 60 年代,国际形势严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不断对中国施以核威胁和核讹诈。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打破核垄断,我国开始组建导弹部队。
提问:“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哪一年?最初它的名称是什么?后来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明确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于 1966 年,时属炮兵建制,被命名为 “第二炮兵”。2015 年 12 月 31 日,第二炮兵部队正式更名为火箭军。
介绍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展示导弹部队进行训练和演习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导弹部队的强大战斗力。
讲解导弹的分类知识,如按照射程可分为近程导弹、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等,并结合我国导弹部队装备的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实例,介绍我国导弹部队的装备发展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导弹技术的先进水平。
新时代的强军之路(7 分钟)
展示习近平主席关于强军目标的重要讲话视频片段或文字资料,讲解: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的强军目标,为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
介绍 2014 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的重要意义,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的相关地图和资料,讲解:2016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这是对军事力量运用方式的重大创新,有利于提高军队的作战效能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能力。
介绍军队改革中组建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的情况,分析各军种的职能特点和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军队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提升战斗力的重要作用。
总结新时代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推动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使我国军队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具备更强大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3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从陆军单一兵种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建立起现代化的海军、空军、导弹部队,以及在新时代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推进强军兴军事业的历程。总结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如兵种日益丰富、装备不断更新、作战能力显著提升等,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科技的进步以及党和国家对国防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激励学生树立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志向。
(四)课堂练习(4 分钟)
展示一些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如:
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 )年,2015 年更名为( )。
新时代我国强军目标的内容是什么?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然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强化训练,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2 分钟)
要求学生课后搜集我国近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最新成果资料,以 “我眼中的国防建设新成就” 为主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短文,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新闻,了解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动态,增强对国防事业的关注度和责任感。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该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
万隆会议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1966年
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1971年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日恢复邦交
1979年
中美建交
2012年
海军建设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2016年
新时代强军之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调整组建新型军兵种。
“在装备技术领域、国防科技领域,过去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有一代半甚至两代的差距,如今,我们弥补了与先进国家之间的代差,大型水面舰艇、潜艇、舰载机、雷达等装备形成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军事专家尹卓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21D
东风-26弹道导弹
御敌长城
古代:长城
近代:长城抗战
现代:国庆七十周年阅兵
血肉长城
钢铁长城
国庆大阅兵高然剪辑
1.陆军的建设: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思考:人民军队诞生于什么时间?在革命战争年代经历了哪些发展演变?
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的诞生。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1946年,我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国民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工农革命军
八路军、新四军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
知识总结:不同时期中国军队的发展
1927 1931 1937 1945 1949 1950
土地革命时期
国民革命军
中国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
八路军
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人民
解放军
抗美援朝
参与抗美援朝的部队
称中国人民志愿军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1.陆军的建设: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防化兵
通信兵
侦察兵
测绘兵
工程兵
陆军航空兵
炮兵
装甲兵
1.陆军的建设: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①机械化步兵装备有: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步兵武器主要有自动步枪、机枪、手榴弹、火箭筒、喷火器、各种炮等。
②炮兵的武器主要有:多种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火箭炮、迫击炮等。
③装甲兵的主要武器:坦克、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
④陆军航空兵主要:多种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其他类的专用直升机。
2.海军的建设: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回望·中国与海防
危机从海上而来……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先后遭到海上入侵470余次。
阶段 具体表现
建 立
发 展
阅读p76-77页,梳理海军建立和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北海舰队;
新中国成立时,只有百余艘陈旧舰艇
1970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1971年,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1974年,核潜艇装备海军
20世纪90年代,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由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2012年,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
水面舰艇部队
潜艇部队
海军航空兵
海军陆战队
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战斗装备,并为其提供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
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作战。
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2.海军的建设:
2.海军的建设: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
江苏泰州白马庙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是海军东海舰队的前身。张爱萍为华东海军司令,利用国民党起义投诚缴获的舰艇,以及征用、购置的舰船组成。
后又建立了南海和北海舰队。
毛主席视察海军与海军战士合影
2.海军的建设: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2)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1955年,华东军区海军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主要负责东海、台湾海峡防务。
1955年,中南军区海军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主要负责全部南中国海域,包括港澳两地的海域安全。
1960年北海舰队建立,主要负责渤海、黄海防务,是守卫北京的海上门户。
2.海军的建设: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3)1971年,
1970年,
我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
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并于1974装备我国海军。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052D型导弹驱逐舰
094级战略核潜艇
2.海军的建设: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水面舰艇部队
潜艇部队
海军航空兵
海军陆战队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2019年12月,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
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命名、下水。
3.空军的建设: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1)建立: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战绩:
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朝鲜战场击落敌机300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代表:蒋道平)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机群
抗美援朝战争中,蒋道平沉着机智,勇敢顽强,先后击落敌机5架。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领导机关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蒋道平
3.空军的建设: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2)发展: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______________。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歼-5型歼击机
歼-5型歼击机
歼10国产第一种三代战机
歼15辽宁号航母的主力舰载机
仿制
自主研制
1.导弹部队的建设:
贰·导弹部队的发展
地位和任务: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战略导弹部队是随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成立,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第二炮兵。
1.导弹部队的建设:
贰·导弹部队的发展
核导弹部队
常规导弹部队
作战保障部队
东风系列弹道导弹
洲际弹道导弹
长剑巡航导弹
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正式更名为火箭军
核导弹部队
作战保障部队
常规导弹部队
1.导弹部队的建设:
贰·导弹部队的发展
航母杀手 东风21D
东风-26弹道导弹
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关岛杀手”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战斧长剑-10巡航导弹
我国核武器的使用原则:我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1.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叁·新时代强军之路
2014年,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成立五大战区:
叁·新时代强军之路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了五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中央军委
4.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
3.领导指挥:
等军种
等兵种
叁·新时代强军之路
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思考:我国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①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③党和国家的重视;
④自力更生、敢打敢拼的优良传统。
5.新时代强军之路的意义:
1970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这主要表明我国(  )
A.海军现代化水平提高
B.形成军委管总的新格局
C.陆军兵种实现多样化
D.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A
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将“第二炮兵”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第二炮兵”到“火箭军”的最大变化是( )
A.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B.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C.使军队向现代化、正规化方向迈进
D.由战略性独立兵种上升为独立军种
D
五大军种之一。
战略独立性兵种。
(百色期末)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亲自领导、设计和推动改革,开辟中国特色的改革强军之路,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格局一新”是指(   )
A.战略支援部队组建
B.成立五大战区
C.重塑领导指挥体系
D.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D
【学科素养】家国情怀 人民军队的发展与使命
材料一 开国大典阅兵中士兵手持的是在战场上缴获的“万国牌”枪械 ,5周年国庆阅兵中士兵手持的是从苏联引进的冲锋枪和国产仿制的冲锋枪 ,50周年国庆阅兵中士兵手持的枪械是我国自行研制 的,60周年国庆阅兵中士兵手持的枪械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
武器装备都是从战场缴获。
武器装备从他国引进或仿制他国。
武器装备自行研制、自主研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武器装备的变化。
答案来源
能力要求
作答内容
答案:由缴获、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发 ,自主研发武器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作答范围
材料二 如图 。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2019年疫情暴发,人民军队勇当人民生命安全的守护者
2023年,人民海军组织中国同胞从苏丹安全撤离
人民军队保家卫国。
人民军队守护人民和国家的安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发生的变化及始终不变的本色是什么。
答案:变化:由革命战争年代的争取民族独立、保家卫国,到新时代的守护人民和国家的安全 。本色:人民子弟兵为人民服务。(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铸造大国重器
1.1958年,我国决定自行研制核潜艇。毛泽东坚定地说:“核
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这反映出我国( )
B
A.军备水平领先于世界 B.发展国防科技的决心
C.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D.注重交通领域的建设
2.[2024·潍坊期末] 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
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这反映了我国军用飞
机( )
D
A.完全自主 B.自成体系 C.赶超国外 D.逐步国产
3.火箭军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
略支撑,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它的前身是( )
B
A.海军陆战部队 B.第二炮兵部队
C.战略支援部队 D.水面舰艇部队
坚定强军之路
4.下面的图片表明,新时代我国军队建设的重大突破是
( )
C
A.军队数量迅速增加 B.区域分布更加均衡
C.军种体系更加完善 D.战区主战格局形成
5.[教材素材]自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
区,总体形成中央军委领导指挥下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
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这些努力表明
( )
D
A.中国战略核威慑力量增强
B.空军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
C.海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D.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
筑牢钢铁长城
小姚同学聚焦“国之重器”这一主题,制作了下面的学习卡
片。这印证了我国( )
“辽宁舰”是中国首艘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瓦良格号,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 “山东舰”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国产航空母舰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

A.稳步推进国防现代化 B.军事装备上依赖进口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军事力量世界第一
A
根据题干中的“首艘航空母舰”“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
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国产航空母舰”“中国完全自主设
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可知,这是我国军事科技迅
猛发展的表现,也是我国积极推进科技强军的结果,体现了
我国稳步推进国防现代化,A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军事装
备逐渐实现自主设计建造,排除B;材料属于国防建设的成
就,不属于外交,排除C;材料中没有与其他国家对比,无
法体现军事力量世界第一,这种说法也与现实不符,排除D。
7.[五育·德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
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
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由此可知,军
队建设是( )
B
A.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B.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C.扩展战略空间的需要 D.抵御外国侵略的需要
8.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
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
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
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
海军。
——摘自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的开幕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国防建设的重点是
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分)
重点:建立强大的空军和海军。目的:捍卫祖国的安全,不
再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材料二:
第一组图片:1949年开 国大典阅兵仪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图片:2019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第二组图片与第一组图片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根本
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4分)
根本性变化:武器装备更加先进;国防力量更加强大。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党和国家对人民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我
国经济的发展等。
材料三:21世纪在我国实施东部大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
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
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
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
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
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摘编自高之国《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
海洋开发和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3分)
开发海洋资源,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保
障出海通道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