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检测卷(一)(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检测卷(一)(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20 11:5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检测卷(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填空题(28分)
1.人们一般把风力从小到大划分为_____________个等级。
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产生的。鸟类的发声器官是_____________。
3.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可以变成_____________材料。
4.植物的___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5.阳春三月,钓鱼园的桃花岛上能看到许多小蜜蜂飞来飞去,说明桃花属于_____________媒花。
6.经过实验我们发现凤仙花的叶具有_____________阳光及_____________水分的作用。
7.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记录云量的变化。
8.骆驼刺和梭梭树这两种植物都是地面部分长得_____________,有庞大的_____________。
9.最适合制作降落伞伞面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
10.如图,在一个长方形盒子上绷一根橡皮筋,中间支一块木板把橡皮筋分成A、B两段。分别弹拨这两段,音调高的是_____________段。
二、选择题(28分)
11.我知道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一般是在( )。
A.上午10点 B.中午12点 C.下午2点
12.下列材料中,不适合用来做鼓面的是( )。
A.薄铁皮 B.橡胶薄膜 C.塑料薄膜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化玻璃可以增加玻璃的强度和安全性
B.在任何时候,玻璃的透明度都是越高越好
C.毕昇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
14.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被浅水覆盖的土地。小科一家周末去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郊游,他们能在公园里看到的植物有( )。
A. 仙人掌B.秋茄C. 瓶子树
15.青苔用来吸收水分和养料,主要依靠的器官是( )。
A.根 B.假根 C.表面的叶状结构
16.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 )。
A.天气平均状况 B.最高气温状况 C.最低气温状况
17.下列选项中,表示风力为5级的现象是( )。
A.小树摇摆 B.烟柱直冲天 C.叶动红旗展
18.要比较两杯体积相近的水的多少,最准确的方法是( )。
A.用眼睛看 B.用手掂 C.用量筒量
19.下列岩石中,硬度最大的是( )。
A.石膏 B.花岗岩 C.石墨
20.铝箔挤塑板是一种( ),轻便保温,便于加工。
A.天然材料 B.人造材料 C.重金属材料
21.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长度较短的管子,音调更( )。
A.低 B.高 C.没有区别
22.声音进耳道后会引起( )的振动。
A.鼓膜 B.耳蜗 C.听小骨
23.鸟类的发声的器官是( )。
A.舌头 B.声带 C.鸣管
24.在花盆中种植莲,不浇水,莲( )。
A.会枯萎死亡 B.会生长旺盛 C.的叶子会变成刺
三、判断题(10分)
25.纸是人工材料,不能回收再利用。( )
26.做种子发芽实验时至少要放3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27.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
28.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水分和空气。( )
29.仙人掌的茎是绿色的。( )
30.声音进入耳朵会引起耳膜的振动。( )
31.真空中也能传递声音。( )
32.木头是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可以变成多种物品。( )
33.狂风暴雨是对气候的描述。( )
34.气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影响。( )
四、连线题(6分)
35.请将下列植物名称与它的叶的形状以及生活环境连线。
叶刺 仙人掌 热带雨林
阔叶 松树 山地
针叶 香蕉树 沙漠
五、简答题(6分)
36.动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它们有自己的发声的方式,你能举例说一说吧?
六、实验题(14分)
37.王科是学校气象站的小小气象员,下面是他12月份一个周记录的天气情况:
日期 12月12日 12月13日 12月14日 12月15日 12月16日 12月17日 12月18日
天气状况
气温 7~19℃ 6~19℃ 4~12℃ 4~13℃ 2~10℃ -1~7℃ 0~12℃
(1)根据记录可以发现,这个周的最低气温是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最高气温是_____________。
(2)本周多云时间较多,下面云的三种形态中,最有可能会下雨的是( )。
A.纤维羽毛状的云
B.大团堆积的云
C.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
(3)12月13日早晨,王科看到红旗飘向了太阳升起的方向,所以风向是( )。
A.西风 B.东风 C.西北风
(4)王科12月16日早上课间操时感觉很冷,就想用气温计测量一下当时的温度,下面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 )。
A.阴暗、通风的地方
B.太阳底下,空旷的地方
C.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
(5)王科读气温时,正确方法是图中的( )。
(6)12月14日下雨了,王科自制了一个雨量器测量降雨量,下列容器中,适合自制简易雨量器的是( )。
A. B. C.
(7)王科用自制的雨量器测得12月14日的降雨量是8毫米,这场雨的等级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七、综合题(8分)
38.雏鹰小学三年级学生在研究生活中不同纸的吸水能力时,做了以下对比实验。请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序号 材料名称 材料长度(cm) 材料宽度(cm) 材料进入水面(cm) 20秒后材料被水浸润的总高度/cm
1 牛皮纸 10 1 2 2.1
2 餐巾纸 10 1 2 7.8
3 宣纸 10 1 2 8.0
(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这三种纸的吸水性能由强到弱依次是( )。
A.牛皮纸、餐巾纸、宣纸 B.餐巾纸、宣纸、牛皮纸
C.宣纸、餐巾纸、牛皮纸
(2)生活中书画作品大多选用( )。
A.牛皮纸 B.餐巾纸 C.宣纸
(3)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牛皮纸做快递的外包装,是因为牛皮纸( )。
A.吸水性强 B.表面光滑 C.结实有韧性
(4)请你写出两个生活中节约用纸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3
【解析】人们通常使用“蒲福风级”来划分风力大小,该标准将风力从弱到强分为0到12级,一共13个等级。例如,0级为无风,12级为台风或飓风。
2.振动 鸣管
【解析】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快速往复运动(振动),例如敲鼓时鼓面振动、说话时声带振动。鸟类没有声带,它们的发声器官是位于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管,通过气流振动鸣管内薄膜发声。
3.人造
【解析】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可以变成人造材料,如木材加工成纸张,铁矿石加工成钢铁等。
4.形态 生长环境
【解析】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长环境关系密切,比如水生植物枝叶多柔软细长,而干旱地区的叶厚多汁来存储水分,有些甚至变形为针状如仙人掌来减少水分流失。
5.虫
【解析】桃花的花朵颜色鲜艳(如粉色、白色),有芳香的气味和甜美的花蜜,这些特征能够吸引蜜蜂等昆虫前来采蜜。蜜蜂在采蜜过程中,身体会沾上花粉,当它们飞到其他花朵上时,便帮助桃花完成了传粉。因此,依靠昆虫传粉的桃花属于虫媒花。
6.吸收 蒸腾
【解析】凤仙花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这一过程需要吸收阳光作为能量来源,叶子通过蒸腾作用将根部吸收的水分释放到空气中,帮助植物运输水分并调节温度。
7.云量图
【解析】云量图是一种专门用于表示和记录天空云量分布和变化的图表。它通常包含不同类型的云以及它们的覆盖范围和厚度等信息。通过绘制云量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某一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云量情况,对于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8.矮小 根系
【解析】骆驼刺、梭梭树生长在沙漠地带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沙漠少雨、干旱。为了减少蒸发,叶子慢慢变小。为了吸取更多水分,他们的根系非常发达,在地面的部分长得很矮小。
9.尼龙
【解析】最适合制作降落伞伞面的材料是尼龙。尼龙是一种合成纤维,尼龙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能够承受降落伞在高速下降时产生的巨大压力。尼龙纤维的密度较小,使得降落伞伞面轻便,便于携带和运输。
10.A
【解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读图可知,在一个长方形盒子上绷一根橡皮筋,中间支一块木板把橡皮筋分成A、B两段。分别弹拨这两段,音调高的是长度较短的A段,因为同样粗细、同样松紧的情况下,橡皮筋越短,振动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11.C
【解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或背阴处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即14时的气温最高。
12.A
【解析】鼓面需要柔软且有弹性的材料,敲击时能振动发出声音。橡胶薄膜和塑料薄膜柔软、弹性好,容易振动,适合做鼓面。薄铁皮虽然薄,但金属材质坚硬且弹性差,敲击时振动效果差,声音不理想,还可能容易破损,因此不适合做鼓面。
13.A
【解析】A.钢化玻璃通过特殊工艺处理(如高温加热后快速冷却),使其强度显著高于普通玻璃。即使碎裂,也会形成无尖锐棱角的小颗粒,降低伤害风险,因此安全性更高。
B.玻璃的透明度需根据用途决定。例如,浴室玻璃可能采用磨砂材质保护隐私,汽车玻璃可能添加防晒涂层,并非“透明度越高越好”。B选项错误。
C.毕昇是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而造纸术的改进归功于东汉的蔡伦。C选项错误。
14.B
【解析】A.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针状,茎肥厚多汁,能够储存水分,适宜生活在干旱少雨的沙漠环境中。不符合题意。
B.秋茄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河口、海湾、海滩和浅海区域 。它偏好光照充足的环境,并且能够耐受一定的盐碱环境,因此常生长在河口湿地、海流出口冲积带的盐滩上 。符合题意。
C.瓶子树是一种大乔木,高度可达20米。其茎干基部膨大呈卵圆状棒形,直径可达3米,树干形状类似酒瓶,因此也被称为“瓶子树” 。这种树适应干旱环境,具有储水功能,能在雨水稀少的季节储存大量水分 。不符合题意。
D.火龙果植株有肉质茎,叶片已退化为刺,与仙人掌相似,由此推测火龙果植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炎热干旱。不符合题意。
15.C
【解析】青苔的叶片非常薄小,通常只有一层细胞厚,这使得它们能够直接通过表面细小的叶状结构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料。这种结构特点也使得苔藓对空气湿度非常敏感,常生长在阴湿环境中。所以,青苔用来吸收水分和养料,主要依靠的器官是表面的叶状结构。
16.A
【解析】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例如常年温度、降水、风力等综合特征。天气是短时间内(如一天或一周)的大气变化,而气候是长期稳定的规律性表现。最高气温状况和最低气温状况只涉及气温的极端情况,无法全面反映气候的长期特征。
17.A
【解析】根据蒲福风力等级表:烟柱直冲天是0级风的现象;叶动红旗展是3级风的表现;5级风时小树摇摆。
18.C
【解析】A.用眼睛看:主观性强,无法精确判断体积相近的水的差异,容易受容器形状、光线等因素干扰。
B.用手掂:依靠手感估测重量,但水的密度相同且体积相近时,重量差异极小,难以准确分辨。
C.用量筒量: 量筒是专门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可直接读取刻度值,结果精确可靠,因此是最准确的方法。
19.B
【解析】A.石膏的硬度较小,很容易被刻画或磨损,A错误。
B.花岗岩结构致密,硬度在这几种岩石中最大,B正确。
C.石墨质地较软,常用作润滑剂和铅笔芯材料,硬度不大,C错误。
20.B
【解析】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制造出来的是人造材料。铝箔挤塑板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制造出来的,属于人造材料。
21.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音调即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越短的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22.A
【解析】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入耳朵后,首先会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是一层薄而坚韧的膜,位于外耳和中耳之间。当声波撞击鼓膜时,它会随之振动,并将振动传递给中耳内的听小骨。听小骨进一步将振动放大并传递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再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传递到大脑形成听觉。因此,鼓膜是声音进入耳道后第一个振动的结构。
23.C
【解析】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舌头并非鸟类发声的主要器官;鸟类没有像人类一样的声带。
24.A
【解析】莲是一种水生植物,它喜欢生长在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和池塘等地,不然如果将莲栽种到比较干燥的地方的话,它很快就会枯萎死亡,如果盆栽养殖莲,那么要注意一定需要让其有充足的水分。
25.×
【解析】纸虽然是人工材料,但可以回收再利用。因此题目中的说法错误。
26.√
【解析】种子发芽受到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影响,所以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玻璃皿中都应至少放3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27.×
【解析】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土壤。发芽的基本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例如,将种子放在湿润的棉花或纸巾上,保持温暖环境,种子也能发芽。土壤主要提供后期生长的养分和固定作用,但发芽阶段并非必需。
28.√
【解析】环境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阳光、空气、水分、养料、适宜的温度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水、空气、土壤等。
29.√
【解析】仙人掌是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它们的叶子已经退化成了刺,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而仙人掌的茎则负责进行光合作用,并储存大量的水分,以适应干旱的环境。因此,仙人掌的茎通常呈现出绿色,这是叶绿素的颜色,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
30.√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到耳朵。当声波进入耳道后,首先会引起耳膜(鼓膜)的振动。耳膜的振动是听觉形成的第一步,之后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结构传递到内耳,最终转化为信号被大脑接收。
31.×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2.√
【解析】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可以变成人造材料。木头是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家具、纸张等多种物品。
33.×
【解析】狂风暴雨描述的是短时间内(如几小时或几天)的大气状况,属于天气现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如多年或几十年)的平均天气特征,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天气与气候的核心区别在于时间尺度:天气是短期的、多变的,气候是长期的、稳定的。
34.√
【解析】一定地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作气候,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气候对当地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当地的生产生活都要随着气候进行调整和变化,比如旱季的话要节约用水,雨季的话要防涝。
35.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香蕉树水分含量高,叶面积大属于阔叶,故需水量也大,适合在热带雨林地区生长。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以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松树的叶为针形叶,适合在山地生长。
36.鱼类会利用鱼鳔、鳃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蛇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的“咝咝”声。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
【解析】动物的“语言”是它们通过声音、动作等方式交流的行为。鱼类会利用鱼鳔、鳃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例如黄花鱼可以通过鱼鳔发声;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像牛、羊等动物的叫声;蛇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的“咝咝”声;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它们通过鸣管振动发出各种叫声。
37.(1)-1℃ 零下一摄氏度 19℃ 零上十九摄氏度
(2)B (3)A (4)C (5)B (6)A (7)A
【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间内大气中各种气象状态,我们可以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
【解析】(1)根据王科记录的天气情况,我们可以分析如下:最低气温是-1℃,读作:零下一摄氏度。最高气温是19℃,读作:零上十九摄氏度。
(2)A.纤维羽毛状的云:这种云通常不会下雨,它们是由冰晶组成的,常见于高空,被称为卷云,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大团堆积的云:这种云是积云,它们通常在天气不稳定时发展成积雨云,可能会带来降雨。选项符合题意;
C.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这种云是层云,它们一般带来雾。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12月13日早晨,王科看到红旗飘向了太阳升起的方向,所以风向是西风。太阳从东方升起,红旗飘向太阳升起的方向,说明风是从西向东吹,即西风。故选A。
(4)12月16日早上课间操时感觉很冷,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导致的温度读数偏高。故选C。
(5)王科读气温时,正确方法是将气温计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并且视线与液柱顶端相平。图中正确的方法是B。
(6)适合自制简易雨量器的容器应该是开口较大且直立的容器,以便准确测量降雨量。通常,上下一般粗的方便观察刻度的圆柱形的容器最为合适。故选A。
(7)王科用自制的雨量器测得12月14日的降雨量是8毫米,根据降雨量等级划分,这场雨的等级是“小雨”。一般小雨的降雨量小于10毫米。故选A。
38.(1)C (2)C (3)C (4)作业本正反面两面用;将一个本子用完再用下一个
【解析】(1)实验数据显示,20秒后材料被水浸润的总高度越大,吸水性越强。宣纸浸润高度为8.0cm(最高),餐巾纸7.8cm,牛皮纸2.1cm(最低)。因此吸水性能排序为 宣纸>餐巾纸>牛皮纸。
(2)宣纸吸水性最强,适合水墨渲染和书写绘画,因此 书画作品常用宣纸。餐巾纸易破损,牛皮纸吸水性差,均不适用于书画。
(3)牛皮纸吸水能力弱(实验数据最低),但因其 质地坚韧、不易破损,适合用作快递外包装保护物品,与选项C描述一致。
(4)节约用纸可从日常习惯入手,例如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或通过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再利用,简单易行且环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