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李白作品的一项是( )
A.《静夜思》
B.《夜宿山寺》
C.《送孟浩然之广陵》、
D.《早发白帝城》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以上四项均为李白作品。故答案选ABC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
B.遥看/瀑布/挂前川。
C.飞流/直下/三千尺
D.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D
解析:
分析:D疑是银河/落九天。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
3.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句,后人评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挂”字之上。这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仔细体会诗意,瀑布“挂”在那里,似乎是静止的,但是水又是流动的,所以体现的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②④说的是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不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所以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中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要把诗中蕴含的哲理弄懂,然后才能找到和诗词中哲理对应的正确的选项。
4.对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诗人李白三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B.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C.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D.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答案:A
解析:
分析:A.该诗是李白五十岁左右所做。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写作背景的了解。
5.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B.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C.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
D.笔直
答案:D
解析:
分析:直:笔直。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6.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疑是银河落九天。
A.不相信
B.难于解难于断定的
C.猜忌
D.疑心
答案:D
解析:
分析:“疑是银河落九天”虽然有比喻的意思,但主要还是表达诗人的心理活动。面对眼前雄奇壮观的景象,诗人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于是产生了“疑”──明知是瀑布,却又似乎觉得像是天上的银河,惊人的相似引发了诗人的“疑心”。因此,可以把“疑是”解释为“疑心是……”,这样解释既可以表现瀑布与银河的相似,体现比喻的修辞效果,又可以表达诗人的直观感受和心理活动。
点评:考查学生词义理解能力。
7.对诗句赏析有误的是( )
A.“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B.“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
C.“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
D.“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
答案:
解析:
分析:“飞”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所以应该选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
8.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D.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图。
答案:D
解析:
分析:D(应该是“化动为静”)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古诗的阅读赏析能力。
9.下列各句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B.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C.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
D.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是虚数,不是实数。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10.下列对诗译字有误的一项是( )
A.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B.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C.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D.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山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D 项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分析。
二、填空题
11.这首诗的作者是 ,这是一首 诗(填诗体名称)。
答案:李白|绝句
解析:
分析: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点评: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12.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雄伟气势
解析:
分析:整体感知古诗,分析瀑布的特点。
点评:阅读古诗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答案:夸张|比喻
解析:
分析:“三千尺”是夸张;“疑是银河”是比喻。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的分析。
14.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
答案: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析:
分析:理解想象与写实,写文章离不开想象力。
点评:考查学生对想象的理解。
三、阅读理解
1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答案: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解析:
分析:“挂”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飞泻状态。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
(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评述它们的表达效果。
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古长如白练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千古长如白练飞”一句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解析:
分析:先写出诗句的修辞,在结合内容写出其作用。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
16.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解析:
分析:运用比喻、夸张手法,表达作者对自然界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点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