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
下
6.1现实中的变量
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6章
“—”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作业布置
06
目录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1.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
2.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意义。
新知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很多东西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气温随海拔而变化
汽车行驶里程随行驶时间而变化
新知讲解
汽车刹车时,其制动装置开始发挥作用的瞬间车速称为制动初速度;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所驶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随着车辆制动初速度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吗
(1)制动速度,制动距离。
(2)随着车辆制动初速度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
探究
变量与常量
新知讲解
(3)下表呈现了一辆汽车在某种路面情况下的部分刹车实验数据,你能描述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吗
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加快而不断变远。
尝试·交流:
新知讲解
1.某海域海水的压强p(单位:Pa)与水深h(单位:m)之间的关系满
足:p=9.8ρh(其中ρ为海水的密度,通常为1.03×103 kg/m )。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随着水深h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吗
(1)压强,水深,密度。
(2)随着水深h的增加,压强会变大。
尝试·交流:
新知讲解
2.如图反映了一个蔬菜大棚某日18:00到次日18:00棚内温度和棚外温
度的变化情况。
尝试·交流:
新知讲解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你能描述这个蔬菜大棚棚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吗 棚外温度呢
(1)棚内温度,棚外温度。
(2)棚内温度:从18:00到4:00温度逐渐降低,从4:00到14:00温度逐渐升高,从14:00到18:00温度逐渐降低;
棚外温度:从18:00到4:00温度逐渐降低,从4:00到15:00温度逐渐升高,从15:00到18:00温度逐渐降低.
尝试·交流:
新知讲解
(3)你还有哪些发现 与同伴进行交流。
(3)棚内温度一直大于棚外温度;棚内温度和棚外温度都是大约在2:00到4:00达到最低,在14:00左右达到最高。
新知讲解
变量:
上面情境中有许多变量,如制动距离、制动初速度、海水的压强、水深、棚内温度、棚外温度、时间等。
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
新知讲解
自变量、因变量:
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水的压强随水深的变化而变化,棚内温度、棚外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制动初速度、水深、时间称为自变量,
制动距离、海水的压强、棚内温度、棚外温度称为因变量。
自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变化的量.
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
新知讲解
常量:
一定海域内,在海水的压强随水深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思考·交流:
新知讲解
举出生活中包含变量的例子,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1.汽车以 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 s km,行驶时间为 t h.(路程 s 随时间 t 的变化而变化.)
2.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一场电影售出 x 张票,票房收入为 y 元.(票房收入y的值随售价x的变化而变化.)
新知讲解
判断一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的方法:
看这个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值是否发生改变(或者说是否会取不同的数值),其中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量是常量, 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是变量.
数值发生
变化的量
变量
数值始终
不变的量
常量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课堂练习
1.假设汽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那么在下列各量中,变量的个数是( )
①行驶速度;②行驶时间;③行驶路程;④汽车油箱中的剩余油量.
A.1 B.2 C.3 D.4
C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课堂练习
2.小王计划用100元钱买乒乓球,所购买的个数W(单位:个)与单价n(单位:元/个)的关系式W=100/n中( )
A.100是常量,W,n是变量 B.100,W是常量,n是变量
C.100,n是常量,W是变量 D.无法确定
A
课堂练习
3.当前,雾霾严重,治理雾霾的方法之一是将已产生的PM2.5吸纳降解,研究表明:雾霾程度随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 )
A.雾霾程度 B.PM2.5
C.雾霾 D.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面积
D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4.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常量和变量:
(1)一个周长为60的长方形,一边长为x,其面积为S;
(2)假设圆柱的底面半径R不变,圆柱的高为h,圆柱的体积为V.
解:(1)60是常量,S,x是变量.
(2)R是常量,V,h是变量.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课堂练习
5.如图是用火柴棒拼成的图案,需用火柴棒的根数m随着拼成的正方形的个数n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m,n都是变量
B.n是自变量,m是因变量
C.m是自变量,n是因变量
D.m随着n的变化而变化
C
6.将一个底面直径为10cm,高为36cm的圆柱体锻造成底面直径为20cm的圆柱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改变的是( )
A.圆柱的高 B.圆柱的面积
C.圆柱的体积 D.圆柱的底面积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课堂练习
C
7.某电影院观众席的座位数按下列方式设置:
该表格表示了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常量还是变量 如果是变量,指出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解:该表格表示了排数与每排座位数之间的关系;
排数与每排座位数都是变量;
排数是自变量,每排座位数是因变量。
【综合拓展类作业】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1.变量:
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
2.自变量、因变量:
自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变化的量.
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
3.常量:
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板书设计
1.变量:
2.自变量、因变量:
3.常量:
课题:6.1现实中的变量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作业布置
1.李师傅到单位附近的加油站加油,如图是所用的加油机上的数据显示牌,则其中的常量是( )
A.金额 B.数量
C.单价 D.金额和数量
C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作业布置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 cm ,其长是a cm,宽是b cm,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10是常量 B .10是变量
C.b是变量 D.a是变量
B
3.△ABC的底边长为a,底边上的高为h,则三角形的面积S=ah.若h为定长,则此式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作业布置
S,a
,h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地区一天中, 随 变化而变化,其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作业布置
温度
时间
时间
温度
5.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径为r,则圆周长C与r的关系式为C=2πr.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 是变量 B.π是变量
C.r是变量 D.C是常量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作业布置
C
6.某品牌电饭锅的成本价为70元,销售商对其销量与定价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价是常量,销量是变量 B.定价是变量,销量是常量
C.定价与销量都是变量,定价是自变量,销量是因变量
D.定价与销量都是变量,销量是自变量,定价是因变量
【综合拓展类作业】
作业布置
C
Thanks!
2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七年级 设计者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册、章 下册、第6章
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1.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了解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2.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3.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会求函数值。4.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值的意义。5.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学业要求】能识别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常量、变量及其意义,并能找出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形成初步的抽象能力;了解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初步形成模型观念;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值的意义;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能根据函数图象分析出实际问题中变量的信息,发现变量间的变化规律;能结合函数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初步推测。
内容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1)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及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意义;(2)根据表格、关系式、图象获取信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从常量的世界进入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新的思维方式.经历探究具体情境中的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感受变量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从表格、图象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并用自己的语言大致描述表格、关系式、图象所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数学对象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善于由图象获取信息,由图索数、由数导形,将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形有机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 在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变量之间关系,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变量之间关系研究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研究变量内容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感受变量的思想,发展符号意识;2.能发现实际情境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3.能从表格、图象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发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4.能根据具体问题,用表格和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模型思想,并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5.体验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数学对象的过程,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在探究、学习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变量、因变量的理解,图象的认识。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选取用表格、关系式或图象来表示某些变量间的关系,并结合对某些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某些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及课时安排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二)课时安排课时编号单元主要内容课时数6.1现实中的变量1课时6.2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1课时6.3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1课时6.4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2课时
达成评价 课题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评价任务6.1现实中的变量1.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2.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意义。1.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2.能区分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3.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意义。任务一:观察图片,感受事物的变化任务二:变量与常量6.2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1.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2.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1.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2.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3.会根据表格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任务一:复习变量、常量的概念,引出新课任务二: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6.3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1.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根据关系式解决相关问题;2.并会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3.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2.会根据关系式解决相关问题;3.会根据关系式求值.任务一:复习回顾,引出新课任务二: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6.4.1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1.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象,了解图象中各个部分所表示的意义;2.能够从曲线型图象中获取关于两个变量的信息.1.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象,2.了解图象中各个部分所表示的意义;3.能够从曲线型图象中获取关于两个变量的信息.任务一:观察图片,引出新课任务二:用曲线型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6.4.2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1.能从图象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图象表示的理解;2.能对实际情境中所蕴涵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借助图象表示;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1.能从图象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2.能对实际情境中所蕴涵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借助图象表示;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任务一:回忆学过的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任务二:用折线型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6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设计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6.1现实中的变量》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本章的起始课,正式引入变量、常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重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生活中的变量,为之后学习变量的表示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我们生活在变化的世界中,变量与变量的关系,在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理解,通过了解哪一个是主动变化的,哪一个是随着变化的,来识别自变量和因变量,这对今后学习函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分组学习、合作交流等形式,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具备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 2.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及意义。
教学难点 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知导入教师活动1: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很多东西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1: 学生观察图片,感受事物的变化.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感受事物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环节二:变量与常量教师活动2: 汽车刹车时,其制动装置开始发挥作用的瞬间车速称为制动初速度;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所驶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随着车辆制动初速度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吗? (3)下表呈现了一辆汽车在某种路面情况下的部分刹车实验数据,你能描述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吗? (1)制动速度,制动距离。 (2)随着车辆制动初速度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 (3)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加快而不断变远。 尝试·交流: 1.某海域海水的压强p(单位:Pa)与水深h(单位:m)之间的关系满足:p=9.8ρh(其中ρ为海水的密度,通常为1.03×103 kg/m )。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随着水深h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吗? (1)压强,水深,密度。 (2)随着水深h的增加,压强会变大。 2.如图反映了一个蔬菜大棚某日18:00到次日18:00棚内温度和棚外温度的变化情况。 尝试·交流: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你能描述这个蔬菜大棚棚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吗?棚外温度呢? (3)你还有哪些发现?与同伴进行交流。 (1)棚内温度,棚外温度。 (2)棚内温度:从18:00到4:00温度逐渐降低,从4:00到14:00温度逐渐升高,从14:00到18:00温度逐渐降低; 棚外温度:从18:00到4:00温度逐渐降低,从4:00到15:00温度逐渐升高,从15:00到18:00温度逐渐降低. (3)棚内温度一直大于棚外温度;棚内温度和棚外温度都是大约在2:00到4:00达到最低,在14:00左右达到最高。 变量: 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 上面情境中有许多变量,如制动距离、制动初速度、海水的压强、水深、棚内温度、棚外温度、时间等。 自变量、因变量: 自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变化的量. 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 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水的压强随水深的变化而变化,棚内温度、棚外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制动初速度、水深、时间称为自变量, 制动距离、海水的压强、棚内温度、棚外温度称为因变量。 常量: 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一定海域内,在海水的压强随水深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思考·交流: 举出生活中包含变量的例子,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1.汽车以 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 s km,行驶时间为 t h.(路程 s 随时间 t 的变化而变化.) 2.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一场电影售出 x 张票,票房收入为 y 元.(票房收入y的值随售价x的变化而变化.) 判断一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的方法: 看这个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值是否发生改变(或者说是否会取不同的数值),其中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量是常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是变量. 学生活动2: 学生实例中获得信息,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及教师的引导,总结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常量的定义。 学生小组合作,列举生活中含变量的例子。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的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实例,让学生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直观体验,独立思考,感受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进而总结变量及常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语言表达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6.1现实中的变量 1.变量: 2.自变量、因变量: 3.常量: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假设汽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那么在下列各量中,变量的个数是( C ) ①行驶速度;②行驶时间;③行驶路程;④汽车油箱中的剩余油量. A.1 B.2 C.3 D.4 2.小王计划用100元钱买乒乓球,所购买的个数W(单位:个)与单价n(单位:元/个)的关系式W=100/n中( A ) A.100是常量,W,n是变量 B.100,W是常量,n是变量 C.100,n是常量,W是变量 D.无法确定 3.当前,雾霾严重,治理雾霾的方法之一是将已产生的PM2.5吸纳降解,研究表明:雾霾程度随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 D ) A.雾霾程度 B.PM2.5 C.雾霾 D.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面积 4.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常量和变量: (1)一个周长为60的长方形,一边长为x,其面积为S; (2)假设圆柱的底面半径R不变,圆柱的高为h,圆柱的体积为V. 解:(1)60是常量,S,x是变量. (2)R是常量,V,h是变量. 选做题: 5.如图是用火柴棒拼成的图案,需用火柴棒的根数m随着拼成的正方形的个数n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m,n都是变量 B.n是自变量,m是因变量 C.m是自变量,n是因变量 D.m随着n的变化而变化 6.将一个底面直径为10cm,高为36cm的圆柱体锻造成底面直径为20cm的圆柱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改变的是( C ) A.圆柱的高 B.圆柱的面积 C.圆柱的体积 D.圆柱的底面积 【综合拓展类作业】 某电影院观众席的座位数按下列方式设置: 该表格表示了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常量还是变量?如果是变量,指出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解:该表格表示了排数与每排座位数之间的关系; 排数与每排座位数都是变量; 排数是自变量,每排座位数是因变量。
课堂总结 1.变量: 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 2.自变量、因变量: 自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变化的量. 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 3.常量: 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李师傅到单位附近的加油站加油,如图是所用的加油机上的数据显示牌,则其中的常量是( C ) A.金额 B.数量 C.单价 D.金额和数量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 cm ,其长是a cm,宽是b cm,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B ) A.10是常量 B .10是变量 C.b是变量 D.a是变量 3.△ABC的底边长为a,底边上的高为h,则三角形的面积S=ah.若h为定长,则此式中,变量是__S,a__,常量是__,h___. 选做题: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地区一天中, 温度 随 时间 变化而变化,其中自变量是 时间 ,因变量是 温度 . 5.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径为r,则圆周长C与r的关系式为C=2πr.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2 是变量 B.π是变量 C.r是变量 D.C是常量 【综合拓展类作业】 6.某品牌电饭锅的成本价为70元,销售商对其销量与定价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定价是常量,销量是变量 B.定价是变量,销量是常量 C.定价与销量都是变量,定价是自变量,销量是因变量 D.定价与销量都是变量,销量是自变量,定价是因变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引导学生通过对相应数据的观察、计算、比较以及分组讨论相对应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明确变量的概念,并能准确判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结合生活的实例,学生能够巩固对变量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