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力---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同步课件(内嵌3个视频)(57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力---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同步课件(内嵌3个视频)(57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16 11:3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7.1 力
第7章 力
人教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力的概念
让学生自己举例生活中力的现象,如提书包、拉弹簧等。
总结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强调力的产生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举例说明:人推车,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力的概念
让学生自己举例生活中力的现象,如提书包、拉弹簧等。
总结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强调力的产生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举例说明:人推车,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力的单位
介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感受 1N 的力有多大,如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1N。
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 1:用手挤压气球,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用手拉弹簧,观察弹簧的长度变化。得出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实验 2: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推动木块,使木块由静止变为运动;再用手阻挡运动的木块,使木块由运动变为静止。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力的三要素
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弹簧,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说明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在弹簧的两端拉弹簧,观察弹簧的伸长方向不同,说明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用同样大小、方向的力,在门的不同位置推门,感受开门的难易程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总结得出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
讲解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举例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拉力等的示意图,让学生模仿练习。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 3:让学生坐在小车上,用力推墙,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分析:人推墙,墙也对人有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和车向后运动。
举例说明生活中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如游泳时人向后划水,水对人有向前的推力;火箭发射时向下喷气,气体对火箭有向上的反作用力等。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示意图以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知识点。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给出一些关于力的现象的题目,让学生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画出物体在不同情况下受到力的示意图。
解释一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生活现象。
力的单位
介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感受 1N 的力有多大,如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1N。
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 1:用手挤压气球,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用手拉弹簧,观察弹簧的长度变化。得出结论:力可力的概念
让学生自己举例生活中力的现象,如提书包、拉弹簧等。
总结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强调力的产生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举例说明:人推车,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力的单位
介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感受 1N 的力有多大,如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1N。
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 1:用手挤压气球,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用手拉弹簧,观察弹簧的长度变化。得出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实验 2: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推动木块,使木块由静止变为运动;再用手阻挡运动的木块,使木块由运动变为静止。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力的三要素
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弹簧,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说明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在弹簧的两端拉弹簧,观察弹簧的伸长方向不同,说明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用同样大小、方向的力,在门的不同位置推门,感受开门的难易程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总结得出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
讲解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举例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拉力等的示意图,让学生模仿练习。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 3:让学生坐在小车上,用力推墙,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分析:人推墙,墙也对人有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和车向后运动。
举例说明生活中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如游泳时人向后划水,水对人有向前的推力;火箭发射时向下喷气,气体对火箭有向上的反作用力等。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示意图以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知识点。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给出一些关于力的现象的题目,让学生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画出物体在不同情况下受到力的示意图。
解释一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生活现象。
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实验 2: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推动木块,使木块由静止变为运动;再用手阻挡运动的木块,使木块由运动变为静止。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力的三要素
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弹簧,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说明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在弹簧的两端拉弹簧,观察弹簧的伸长方向不同,说明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用同样大小、方向的力,在门的不同位置推门,感受开门的难易程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总结得出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
讲解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举例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拉力等的示意图,让学生模仿练习。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 3:让学生坐在小车上,用力推墙,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分析:人推墙,墙也对人有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和车向后运动。
举例说明生活中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如游泳时人向后划水,水对人有向前的推力;火箭发射时向下喷气,气体对火箭有向上的反作用力等。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示意图以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知识点。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给出一些关于力的现象的题目,让学生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画出物体在不同情况下受到力的示意图。
解释一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生活现象。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重点)
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
拔河比赛实际上是什么的较量呢?什么是力呢?
与老师互动掰手腕,感受什么是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
人推车
人用了力
车受到了力
双手拉弹簧
人用了力
弹簧受到了力
人提水桶
人用了力
水桶受到了力
人举杠铃
人用了力
杠铃受到了力
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推土机推土
推土机施力
土受力
人 推 车
双手 拉 弹簧
人 提 水桶
人 举 杠铃
推土机 推 土
作用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1.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2.物体之间不接触,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施力物体:磁体
受力物体: 铁钉
施力物体:太阳
受力物体: 地球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常用字母F 表示
3. 单位:牛顿
符号:N
3. 物理学家—牛顿
艾萨克·牛顿
艾萨克·牛顿爵士 (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在力学、光学、天文学与数学领域有许多杰出贡献。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总结出了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牛顿出身贫寒,14岁时曾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在家,帮助母亲耕种。但他始终热爱学习,酷爱读书和动手制作。上小学时他就做了不少的风车、风筝、日晷、漏壶等实用器械,受到同学和邻居的赞赏。1661年,牛顿考入剑桥大学做工读生,其大部分时间也花在实验方面。
1.用你手中的弹簧测力计体会1N、2N、5N的力是多大?
2.把笔袋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观察弹簧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小实验
注: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托起两个鸡蛋用力约1N
拿起物理
课本用力约2N
拿起一个手机
用力接近2N
认识一些力的大小
拿起500ml瓶装
矿泉水用力约5N
一辆敞篷跑车对地面的
压力约为20000N
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托起一个篮球所用的力约为7N
认识一些力的大小
关于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力的作用时,一定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
B. 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C. 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脚
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D
【例1】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2.产生力的条件
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小结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实验过程
①用力捏橡皮泥
②用力拉弹簧
实验现象
力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
力改变了弹簧的形状
实验结论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例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①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正前方)放一个磁铁,观察小球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
②再次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铁,观察小铁球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
磁铁、铁球、斜面、水平桌面等.
当运动的小铁球靠近磁铁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小铁球
磁铁
实验现象
小球运动的速度变大
小球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
小铁球靠近磁铁时,会受到磁铁的吸引力
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速度
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方向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
物体由运动变成静止
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物体加速或减速
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实例
【例2】“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
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C
【例3】 在射箭运动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
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
A. 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
B. 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
C. 飞行中,因为风太大,箭偏离箭靶
D. 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
A
改变运动状态
使物体形变
力的作用效果
形状改变(拉伸、压缩或弯曲)
体积改变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小结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力的大小
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例如:大人和小孩提水,拉弹簧,坐沙发。
力的方向
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例如:拧茶杯,关门与开门,拧螺丝。
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
比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开。
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
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
A
B
A
B
力的作用点也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B
A
先后用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推一瓶矿泉水,每次力的作用位置不同(A点靠近上部,B点靠近下部),观察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
F
F
用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推矿泉水瓶时,当力的作用位置靠近上部A点时,瓶子容易被推倒;反之力的作用位置靠近下部B点时,瓶子不容易倒,可能会发生移动。
力的作用点也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例5】如图所示,物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保持静止,
画出A所受拉力F 的示意图。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标出力的符号(大小和单位)
【例5】画出木块受到与水平面成45°角且斜向右上方的100N的
拉力F1的示意图。
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上力的大小
视频欣赏——《力的三要素与示意图》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A
物体
B
物体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力大小总是相等的,方向是相反的。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例6】图中甲、乙两个同学站在滑板上面,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
如果甲用力推一下乙,其结果是( )
A. 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 乙受到甲的推力作用,甲不受乙的推力作用
C. 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 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D
视频欣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1 力的理解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  )
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②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③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④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A
基础过关
8
7
6
5
4
3
2
1
2.某人搬动一石块,在研究石块的受力情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块是施力物体
B.人是受力物体
C.人是施力物体,石块是受力物体
D.石块是施力物体,人是受力物体
C
8
7
6
5
4
3
2
1
3.【易错题】在菜市场买了一条鱼,用绳子捆住,手握绳子提起这条鱼,鱼受到拉力,则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鱼 B.绳子 C.手 D.地球
B
8
7
6
5
4
3
2
1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
4. 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力可以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  )
A
B
C
D
B
8
7
6
5
4
3
2
1
5.【教材图7.1-2改编】如图甲所示,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水平运动的方向放一个磁体,观察到小铁球在水平方向运动时速度变大,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再次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体,看到小球在水平面作曲线运动,以上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速度的______和______.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
方向
8
7
6
5
4
3
2
1
知识点3 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
6.【易错题】当人对桌子施加一个推力时,桌子对人也施加一个推力,则这两推力的三要素相同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B
8
7
6
5
4
3
2
1
7.(广西柳州)如图,用线将小球悬挂起来。请画出线对小球的拉力F的示意图。
F
8
7
6
5
4
3
2
1
知识点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
A.船前行时,要用桨向后划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D
8
7
6
5
4
3
2
1
9.【易错题】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D.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C
能力突破
13
12
11
10
9
10.“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A.战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战机
B.战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C.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D.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D
13
12
11
10
9
11.(2023江苏连云港市改编)用力将足球踢出,同样方向、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足球的不同位置,足球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踢出直线球或香蕉球,足球从空中落向地面后,继续向前滚动,最终停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足球最终停止,运动状态不变
B.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足球从空中落向地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13
12
11
10
9
12.【跨学科实践 日常生活】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观察汽车A的尾部(如图所示),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______;“追尾”碰撞的一瞬间,B汽车对A汽车的撞击力_______A汽车对B汽车的力(选填“>”“<”或“=”)。
=
形状
13
12
11
10
9
13.【原创题】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50N的力推乙,乙对甲的推力_____(选填小于、等于、大于)50 N,同时甲自己也会向后运动,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后退的过程中,_____(选填有、没有)受到50N推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等于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
12
11
10
9
14.【立德树人 民族自豪】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火箭升空时,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填“空气”或“喷出的气体”)。以火箭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_______的。
相互的
喷出的气体
静止的
15
14
素养达标
15.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①②③④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
(1)在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实验中,要控制_______________相同,可以比较的图是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做控制变量法;
作用点和方向
①②
15
14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_________;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_________;
(4)实验中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钢条形变程度来得知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
②④
①③
转换法
15
14
力的示意图
箭头
线段长短
(同一图中)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作用效果

三要素
运动状态的变化
形状的变化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馈总结
布置作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