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2025-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估算下面题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
79×41
A.2800 B.3200 C.3500
2.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首都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和这一年天数相同的年份是( )。
A.1996年 B.2044年 C.2100年
3.小明和同桌玩“石头、剪刀、布”游戏,小明胜负情况记录如下,小明胜的次数占总次数的( )。
胜 负 平
3 4 3
A. B. C.
4.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下面图形的面积,可以用“5×4”来计算图形的面积的是( )。
A. B. C.
5.学校举行大课间比赛,每行24个人,一共12行。果果用下面的竖式算出了总人数,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 )。
A.2行的人数 B.10行的人数 C.12行的人数
6.下图方框中的数是( )。
A.0.8 B.1.7 C.1.8
二、填空题
7.今年(2025)是( )年(填“平”或“闰”),七月份有( )天,国庆节在第( )季度,晚上8时用24时记时法是( )时。
8.如图。
先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小数;再在合适的位置标出2.5,填写的小数中,( )最接近2,( )比1小。
9.6000千克=( )吨 3分米=米 17dm2=( )cm2
10.39×58的积是( )位数,28×25积的末尾有( )个0。
11.爸爸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前4天共跑了4千米,后3天平均每天跑1200米,这星期他一共跑了( )米。
12.一本《趣味数学》有48页,明明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天看了剩下的,明明第一天看了( )页,第二天看了( )页。
13.用下面的4张扑克牌算24点,可以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计算过程可以写成( )或( )。
14.左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是( )。
三、判断题
15.一桶水大约重10千克,100桶水大约重1吨。( )
16.在一个算式中,添上或去掉小括号,一定可以改变运算结果。( )
17.肖肖请4名同学到家里庆祝生日,妈妈买了一个生日蛋糕,切了5块,每人都分到这块蛋糕的。( )
18.闰年的年份数一定是4的倍数。( )
19.5元3角可以写成53元。(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00×5= 15×15= 630÷9=
1-0.1= 1.5+2.4= 8×4-8= 12×4×5= 59×81≈
21.用竖式计算,带★题验算。
40×56= 25×18=
★18×34= ★7.6-5.8=
22.用递等式计算。
26×(165-89) (352+68)÷3 300-6×28
23.求图中实线内的图形面积。
五、解答题
24.一辆新能源电动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从上午10时到下午2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5.学校准备在一块长25米、宽22米的长方形空地上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池塘。那么剩余空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6.小虎平时从家到学校要走1.5千米,走了0.4千米后发现没带文具盒,于是小虎回家取后再按原路走去学校。小虎比平时多走了多少米?
27.要在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卡纸上,剪下边长是6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能剪下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28.一本故事书有180页,小明看了几天后,还剩下全书的没有看,小明已经看了多少页?
29.四年级一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如下。(单位:个)
48;27;50;36;38;44;46;52;39
40;42;29;36;42;37;54;41;45
(1)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表格里。
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
人数
(2)李红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在第10名,她的成绩在( )个之间。
《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2025-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B C B B
1.B
【分析】分析题目,估算是把这个数估成和它相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或者整千数等,计算79×41时,可以把79估成80,41估成40,进而计算即可。
【详解】79×41≈80×40=3200
估算79×41的得数大约是3200。
故答案为:B
2.C
【分析】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当年份时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时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是平年;当年份不是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闰年全年366天,平年全年365天;据此先判断2022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再分析每个选项,选出天数相同的年份即可。
【详解】2022÷4=505……2,2022年是平年。
A.1996÷4=499,1996年是闰年;
B.2044÷4=511,2044年是闰年;
C.2100÷400=5……100,2100年是平年。
故答案为:C
3.B
【分析】先求出小明玩游戏的总次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时,分母是总份数,分子是要取的份数。据此解答。
【详解】3+4+3=10(次)
小明和同桌玩“石头、剪刀、布”10次游戏,小明胜了3次,小明胜的次数占总次数的。
故答案为:B
4.C
【分析】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下面图形的面积,方法是看每行有几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每列有几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行数×列数即可,则看哪个图形是用“5(行数)×4(列数)”来计算图形的面积,逐项分析。
【详解】A.图中每行摆4个,每列摆4个,可用“4×4”来计算图形的面积,不符合;
B.图中观察每行可以摆5个,每列摆3个,可用“5×3”来计算图形的面积,不符合;
C.图中观察每行可以摆5个,每列摆4个,可用“5×4”来计算图形的面积,符合;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积加起来。据此解答。
【详解】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24×12计算过程是先用12个位上的2去乘24,得到2×24=48,表示2个24,即2行的人数;再用12十位上的1(表示10)去乘24,得到10×24=240,这里箭头所指的数24实际是240 ,它表示10个24,也就是10行的人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学校举行大课间比赛,每行24个人,一共12行。果果用下面的竖式算出了总人数,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10行的人数。
故答案为:B
6.B
【分析】观察图可知:0到1,1到2之间都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每一小格代表0.1。箭头所指的数在1之后的第7个小格处,用小数表示为1.7。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图中方框中的数是1.7。
故答案为:B
7. 平 31 四 20
【分析】普通年份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否则为平年。整百年份能被400整除的为闰年,否则为平年。一年有12个月,其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每月31天;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一年有4个季度,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修饰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修饰词语即可。
【详解】
8时+12时=20时
据分析可知,今年(2025)是平年(填“平”或“闰”),七月份有31天,国庆节在第四季度,晚上8时用24时记时法是20时。
8.0.4;1.2;1.8;2.5的位置见详解
1.8;0.4
【分析】观察数轴,可知0~1之间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是0.2,1~2之间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是0.1,据此填写,通过观察数轴可知道谁最接近2,谁比1小,2.5在2和3的中间位置。
【详解】
先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小数;再在合适的位置标出2.5,填写的小数中,(1.8)最接近2,(0.4)比1小。
9.6;;1700
【分析】1000千克=1吨,6000千克里面有6个1000千克,就是6吨。
1米=10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是米, 3分米是米。
1dm2=100cm2,17dm2就是17个100cm2,是1700cm2。
【详解】6000千克=(6)吨 3分米=米 17dm2=(1700)cm2
10. 四 两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出积再填空即可。
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2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1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2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2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1个因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第2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39×58=2262
28×25=700
39×58的积是(四)位数,28×25积的末尾有(两)个0。
11.7600
【分析】1千米=1000米,前4天共跑了4千米,就是4000米;后3天平均每天跑1200米,用1200×3求出后3天一共跑了多少米;再把前4天跑的和后3天跑的相加,就是这星期一共跑了多少米。
【详解】4千米=4000米
4000+1200×3
=4000+3600
=7600(米)
爸爸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前4天共跑了4千米,后3天平均每天跑1200米,这星期他一共跑了(7600)米。
12. 12 18
【分析】表示把48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第一天看的页数48÷4=12(页),再算出剩下几页没看48-12=36(页),表示把36页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是第二天看的页数。
【详解】48÷4=12(页)
48-12=36(页)
36÷2=18(页)
一本《趣味数学》有48页,明明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天看了剩下的,明明第一天看了12页,第二天看了18页。
13. (1+7)×(6÷2)=24 (7-2-1)×6=24
【分析】要计算出24点则可以根据几个乘法口诀,例如四六二十四或者三八二十四等,6÷2=3,1+7=8,最后用3乘8即可算出24点;7-2-1=4,最后用4乘6即可算出24点,据此列出算式即可。
【详解】(1+7)×(6÷2)
=8×3
=24
(7-2-1)×6
=4×6
=24
用下面的4张扑克牌算24点,可以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计算过程可以写成(1+7)×(6÷2)=24或(7-2-1)×6=24。(答案不唯一)
14. 22厘米/22cm 28平方厘米/28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的周长就等于长7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出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图形的面积,就是这7×4=28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据此解答。
【详解】(7+4)×2
=11×2
=22(厘米)
1×(7×4)
=1×28
=28(平方厘米)
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2厘米,面积是28平方厘米。
15.√
【分析】用一桶水的重量乘100,即可求出100桶水的重量,即10×100=1000(千克),1吨=1000千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0×100=1000(千克)
1吨=1000千克
所以一桶水大约重10千克,100桶水大约重1吨,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题意,写出一个算式,然后加上括号,进行举例证明,进而判断。
【详解】例如:5+8+10,这个算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
5+8+10
=13+10
=23
加上括号:(5+8)+10,这个算式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即
(5+8)+10
=13+10
=23
加括号前后运算结果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
17.×
【分析】即将这块蛋糕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据此解答。
【详解】肖肖请4名同学到家里庆祝生日,妈妈买了一个生日蛋糕,切了5块,每人都分到这块蛋糕的,这句话错误,必须是平均分成5块。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判断闰年时,一般年份数是4的倍数的,这一年就是闰年;如果是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数也一定是4的倍数。
【详解】闰年的年份数一定是4的倍数。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1元=10角,根据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将1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10份,其中的1份是1角即0.1元,将5元3角改写成元为单位,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5元3角=5.3元
5元3角不可以写成53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3000;225;70;;;
0.9;3.9;24;240;4800
【详解】略
21.2240;450
612;1.8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验算时,交换两个乘数位置再计算一遍。
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法则: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需要将小数点对齐,即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低位开始逐位相加或相减。最后,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若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零,一般要把0去掉。
加法可以交换加数再计算一遍验算,减法可以用差加减数验算。
【详解】40×56=2240 25×18=450
★18×34=612 ★7.6-5.8=1.8
验算: 验算:
22.1976;140;132
【分析】26×(165-89)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352+68)÷3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300-6×28先计算后面的乘法,再计算前面的减法。
【详解】26×(165-89)
=26×76
=1976
(352+68)÷3
=420÷3
=140
300-6×28
=300-168
=132
23.56平方厘米
【分析】观察图发现,图中实线内图形面积=正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依次计算出正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再作差即可。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面积=长×宽。
【详解】8×8=64(平方厘米)
(8-6)×(8-4)
=2×4
=8(平方厘米)
64-8=56(平方厘米)
所以图中实线内的图形面积为56平方厘米。
24.320千米
【分析】把计时方式都改成24时计时法,用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求出一共行驶了多少小时,再乘每小时行驶的80千米,就是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以中午12时为分界线,中午12时和中午12时之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中午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加上12。
【详解】上午10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0时;下午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4时。
14时-10时=4(小时)
80×4=320(千米)
答:一共行驶了320千米。
25.66平方米
【分析】能挖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相等,那么剩下的空地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宽是原来长方形的长挖去22米之后剩下的米数。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乘宽即可求出面积。
【详解】22×(25-22)
=22×3
=66(平方米)
答:剩余空地的面积是66平方米。
26.800米
【分析】小虎比平时多走了两个0.4千米,用加法计算出多走了0.4+0.4=0.8千米;1千米=1000米,把1千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00米,即10个100米是1000米,则1份100米是千米,也就是0.1千米,据此换算出0.8千米是800米。
【详解】0.4+0.4=0.8(千米)
0.8千米=800米
答:小虎比平时多走了800米。
27.12个
【分析】先看24厘米里面有几个6厘米,就是沿长边能剪几个小正方形,再看18厘米里面有几个6厘米,就是沿宽边能剪几个小正方形,再用乘法计算出总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详解】24÷6=4(个)
18÷6=3(个)
4×3=12(个)
答:最多能剪下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28.72页
【分析】由题意得,一本故事书有180页,小明看了几天后,还剩下全书的没有看。可以先用1减去算出小明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1-=,那么小明看了全书的。表示把这本书平均分成5份,小明看了其中的2份。可以先用180除以5算出每份有多少页,然后再乘上2即可算出小明已经看了多少页。
【详解】1-=
180÷5×2
=36×2
=72(页)
答:小明已经看了72页。
29.(1)见详解
(2)40~49
【分析】(1)由题意得,四年级一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在20~29个的有:27、29,一共有2人。成绩在30~39个的有:36、39、36、37、29,一共有5人。成绩在40~49个的有:48、44、46、40、42、42、41、45,一共有8人。成绩在50~59个的有:50、52、54,一共有3人。求一共有多少人,直接把人数全部加起来即可。
(2)李红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在第10名,由(1)可知,仰卧起坐的成绩在50~59个的有3人,10>3,所以李红的成绩肯定不在50~59个之间。仰卧起坐的成绩在40~49个的有8人,8+3=11(人),11>10,所以李红的成绩肯定在40~49个之间。
【详解】(1)2+5+8+3=7+8+3=15+3=18(人)
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
人数 18 2 5 8 3
(2)李红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在第10名,她的成绩在40~49个之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