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检测卷(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填空题(26分)
1.风能是一种清洁的_____________资源。
2.发电风车在发电过程中可以将_____________能转换成动能,再转换成_____________能。
3.磁铁的磁极是不变的,电磁铁的磁极是_____________。
4.东非大草原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季节。每年六七月,角马等就开始浩浩荡荡地从塞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迁往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
5.某一区域内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_____________。
6.小贤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他带球奔跑时具有_____________能,是由体内的_____________能转换成的。
7.生物只有_____________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一个生物种群是多样性的,那么能_____________的个体可能就更多,这就确保了物种的_____________。而某一物种的消失,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生物的生存。
8.地面的固体废弃物会随着_____________进入水域。
二、选择题(30分)
9.关于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人类提供食物 B.与人类生活毫无关联 C.提供工业原料
10.水污染主要是由( )引起的 ,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A.动物迁徙 B.降雨 C.人类的活动
11.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物产宝库,地球表面( )是海洋。
A.29% B.90% C.71%
12.我们设计并制作的生态瓶要长期维持稳定,最应该注意的是( ),
A.植物、动物的数量配比合理
B.尽量多放植物
C.置于烈日下暴晒
13.下列事物中不具有化学能的是( )。
A.风 B.汽油 C.食物
14.下列现象中不具有动能的是( )。
A.泥石流 B.龙卷风 C.桌上的苹果
15.下列行为有利于人类改善自然环境的是( )。
A.植树造林 B.乱扔垃圾 C.大量捕捞小鱼
16.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会( )6℃左右。
A.升高 B.下降 C.没有变化
17.下面能源中属于清洁型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煤炭 C.石油
18.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天然气 C.水能
19.海洋中某些鱼类的洄游和草原上动物的长途迁徙,都是因为生物具有( )的本领。
A.影响环境变化 B.应对环境变化 C.改善环境
20.下列哪一项常常是食物链中的最后一环?( )
A.绿色植物 B.杂食动物 C.肉食动物
21.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温度 ⑤一定生存空间 ⑥水
A.⑤⑥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⑥⑤ C.⑥①②③④⑤
22.下列装置中,电磁铁磁力最大的是( )。
A. B. C.
23.乐乐通过玩“飞旋的扣子”发现( )。
A.能量是不容易进行转换的
B.能量是无法进行转换的
C.能量是可以进行转换的
三、判断题(10分)
24.某种生物数量的减少或灭绝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 )
25.我们可以通过调查来了解校园中生物的种类。( )
26.我们应从小树立节约、回收和再利用资源的意识。( )
27.奇奇认为阳光、空气、风都是属于气候资源。( )
28.一条食物链中的肉食性动物往往比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多。( )
29.熊猫除去睡觉的时间,其余时间基本在进食,且以竹子为主。( )
30.制作生态瓶时,我们要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达到平衡,以便让生物很好地生存下去。( )
3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
32.乐乐通过实验体验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时,在瓶中应放入少量小苏打,而且倒入白醋后瓶塞不要塞得太紧。( )
33.欣欣认为风筝升空后即使将拉线拴在石块上,风筝也仍然可以在空中飞行而不掉落,这是利用了势能。( )
四、连线题(5分)
34.将下列生物与其适应生存的本领连接起来。
银鲑鱼 冬眠
非洲肺鱼 洄游
鼠兔 迁徙
蝙蝠 夏眠
水牛 贮藏食物
五、简答题(9分)
35.某人在试验田上种植高粱,为了防止鸟把高粱吃掉,他用网把试验区罩住,可后来发现,高粱几乎被虫吃光,而旁边没有加网罩的高粱地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6.请你说说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写出2点)
六、实验题(10分)
37.小浩发现家里有数节旧电池,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制作一个电流检测器来检测旧电池是否还有电。
(2)用电流检测器检测废旧电池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检测时要想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我们可以( )。
A.改变电池的方向 B.使用更粗的导线
C.增加电池的数量 D.在电路里设置个小灯泡
(4)检测完毕后,我们将电池接入电路,将导线缠绕铁钉,制作成电磁铁来吸引大头针,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大小。在利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这个实验中,我们运用了电磁铁_____________的性质。
(5)为了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否和线圈匝数有关,我们需要设计3、组实验进行验证,在这3组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是_____________,保证电池数量、铁芯的粗细等条件不变,形成对比,这样我们才能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在做该实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10分)
38.某校科学社团利用周末调查研究了当地A、B、C三处的水质情况,并且采集了水样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样 静置一段时间 通过净水装置 各放入3条金鱼(一周)
A 无变化 无变化 无金鱼死亡
B 有沉淀 变清澈 死亡2条金鱼
C 有沉淀且有漂浮物 变清澈 全部死亡
(1)通过研究发现最适合金鱼生活的是_____________处的水,水质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处。
(2)水质差一般意味着水被污染了,水污染是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___污染等环境问题。
(3)水资源短缺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除了水污染之外,主要是可利用的_____________资源总量少且短缺,所以要珍惜水资源。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珍惜水资源。
(4)你觉得引起家乡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再生
【解析】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和污染物,风在地球上随处可见,并且只要有温差存在就会有风,因此风能被认为是可再生的资源。
2.风 电
【解析】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带动风车转动,风车带动发电机转动,进行发电。所以发电风车在发电过程中可以将风能转换成动能,再转换成电能。
3.可以改变的
【解析】磁铁的磁极一般是固定的,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两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只改变电流方向或线圈的缠绕方向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4.旱季 雨季
【解析】东非大草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主要分为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每年六七月,塞伦盖蒂进入旱季,水源和食物减少,角马等动物为寻找资源,会迁徙到正值雨季、水草丰盛的马赛马拉。这种季节性迁徙是动物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
5.生态系统
【解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生态系统。
6.动 化学
【解析】当小贤带球奔跑时,他的身体处于运动中,因此具有动能(运动的能量)。这种能量来源于他体内食物中的化学能。人体通过消化食物将化学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支持肌肉运动,最终转化为动能。
7.适应环境的变化 适应环境变化 延续
【解析】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生物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一个生物种群是多样性的,那么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可能就更多,这就确保了物种的延续。而某一物种的消失,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生物的生存,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生物多样性。
8.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
【解析】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中,不仅影响着市容和自然景观,而且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也危害了我们自身的健康。水污染的发生是由于各种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进入水体而造成的。地面的固体废弃物会随着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域。
9.B
【解析】A.生物多样性能给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植物或动物作为食物,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生物和大自然,B选项符合题意。
C.生物的尸体可以化作煤炭石油,或者直接成为燃料,供人类生产生活使用,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解析】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水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11.C
【解析】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球体,就像一颗漂亮的蓝宝石。这是因为地球的表面大约71%是海洋,而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的29%。故选C。
12.A
【解析】A.生态瓶的稳定性依赖于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之间的平衡。合理的数量配比能确保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可持续性(如氧气与二氧化碳平衡、食物链稳定等),这是维持长期稳定的核心。
B.过多植物可能导致夜间耗氧过量或竞争资源,反而破坏平衡,因此“多放”并非关键,比例合理更重要。
C.烈日暴晒会导致温度骤升、水分蒸发过快,可能杀死生物,违背稳定条件。
故A符合题意。
13.A
【解析】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电磁能、化学能和核能等。化学能是一种隐蔽的能量,绿色植物、食物、电池、煤、汽油中均储存着化学能。风中不具有化学能。
14.C
【解析】A.泥石流是运动的泥土和石块,具有动能;
B.龙卷风是高速旋转的空气,也具有动能;
C.桌上的苹果处于静止状态,没有运动,因此不具有动能(但它可能具有重力势能)。
故选C。
15.A
【解析】植树造林能增加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为动物提供栖息地,是保护环境的积极行为。乱扔垃圾会污染土壤和水源,破坏生态平衡,危害动植物和人类健康。大量捕捞小鱼会破坏水生生物的食物链,导致鱼类资源枯竭,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地退化、土壤沙化,破坏草原生态。故选A。
16.B
【解析】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变得稀薄,大气吸收和保存热量的能力减弱,导致气温逐渐下降。通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会下降约6℃。例如,山脚下的温度可能比山顶高许多,这就是为什么高山上常年积雪的原因。因此正确答案是B。
17.A
【解析】清洁型能源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较小的能源。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硫化物等污染物比煤炭和石油少,因此属于相对清洁的能源。而煤炭和石油燃烧时会释放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不属于清洁能源。故选A。
18.B
【解析】风能、水能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9.B
【解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动物的迁徙、冬眠、换毛、保护色和鱼类的洄游都是为了适应环境。故B符合题意。
20.C
【解析】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生产者)开始的,位于食物链的第二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因此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通常是动物(消费者)。常常是食物链中最后一环节的是肉食动物。
21.C
【解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给花浇水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⑥水、施肥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①营养物质(无机盐)、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内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②空气;把花放在阳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③阳光;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④适宜的温度;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⑤一定生存空间。故选C。
22.B
【解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B电磁铁线圈最多、电池数量最多,所以电磁铁磁力最大。
23.C
【解析】“飞旋的扣子”实验通常是指通过旋转或者摩擦让扣子产生动能,然后观察这种能量是否能够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如果一个旋转的扣子能够使得它接触的表面发热,那么这就说明动能被转换成了热能。因此说明能量是可以进行转换的,故C符合题意。
24.√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传粉、分解等作用相互关联。例如:若某种食草动物灭绝,捕食它的食肉动物会因食物减少而受影响;若蜜蜂灭绝,植物可能无法传粉,导致果实减少;分解者(如蚯蚓)减少,会延缓枯叶、动物尸体的分解,影响土壤肥力。因此,一种生物的减少或灭绝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整个系统。该题说法正确。
25.√
【解析】要全面、科学地了解校园内的生物时,应采用调查法。调查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在调查活动开始前应该明确调查的目的。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过往的动物。
26.√
【解析】地球上的许多资源,例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都是有限的。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消耗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我们不节约使用,这些资源终将枯竭。所以我们应从小树立节约、回收和再利用资源的意识。
27.×
【解析】气候资源包括太阳辐射、风、降水等可利用自然条件,但空气并不直接归类为气候资源,而是大气成分,题目说法错误。
28.×
【解析】在食物链中,能量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逐级减少(约90%的能量被消耗)。例如,草(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能量,草食性动物(如兔子)吃草只能获取其中约10%的能量,肉食性动物(如狐狸)吃兔子时又会损失大部分能量。因此,生产者数量最多,草食性动物次之,肉食性动物最少。
29.√
【解析】熊猫的主要食物是竹子,它们几乎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进食以满足自己的营养需求。大熊猫的食谱中大约有99%是竹子,包括竹叶、竹茎和竹笋。由于竹子的营养价值相对较低,熊猫需要摄入大量的竹子来获取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因此它们每天会花费大约10到16个小时来进食,并且每天可以消耗大约12到38公斤的竹子。除了进食和睡觉,熊猫还会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如爬树、玩耍、探索领地和社交等。但总体来说,进食和睡觉占据了它们大部分的时间。
30.√
【解析】制作生态瓶时,需要保证生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与非生物(水、空气、光照等)之间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食物,动物消耗氧气和食物并排出二氧化碳,微生物分解废物提供养分,水和光照支持植物生长。只有当这些因素相互协调、数量比例适当时,才能维持生态平衡,使瓶内生物长期存活。题干说法正确。
31.×
【解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变:电流强弱:电池数量越多(电流越大),磁力越强。线圈匝数: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强。铁芯材料:使用磁性材料(如铁)作为铁芯能增强磁力。题干说法错误。
32.√
【解析】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声、光、电、风、热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之间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放入了少量小苏打的瓶子中倒入白醋,塞上橡皮塞后,很快橡皮塞被顶开,这一现象中主要体现的能量转换是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33.×
【解析】能量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声、光、电、风、热、磁等。风筝升空后即使将拉线拴在石块上,风筝也仍然可以在空中飞行而不掉落,这是利用了风能。风能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34.
【解析】银鲑鱼:通过洄游(长途迁徙到出生地繁殖)适应生存,确保后代存活。非洲肺鱼:干旱时钻入泥土进入夏眠,用肺部呼吸并分泌黏液保持湿润,等待雨季。鼠兔:通过贮藏食物(如干草)应对寒冷或食物短缺的季节。蝙蝠:寒冷季节通过冬眠降低代谢,减少能量消耗。水牛:随季节迁徙寻找水源和丰美草地,适应环境变化。
35.种植高粱的试验田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高粱的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导致害虫大量繁殖,高粱几乎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高粱地中,鸟类能捕食害虫,控制了虫害。
【解析】鸟类是害虫的天敌,会捕食高粱地中的害虫。试验田罩网后,鸟无法进入,吃高粱的害虫失去鸟的捕食控制,大量繁殖,破坏食物链,导致高粱被虫吃光;没罩网的高粱地,生态系统食物链完整,害虫数量受鸟控制,高粱生长良好。
36.答:(1)改变电池节数(电流)。(2)改变线圈匝数。(3)改变铁芯粗细。
【解析】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方法有改变电池节数(改变电流),电池节数多,电流大,磁力大;改变线圈匝数,匝数多,磁力大;改变铁芯粗细,铁芯粗,磁力大。
37.(1) 线圈 小磁针
(2)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3)D
(4) 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通电有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5) 线圈匝数 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避免长时间接通电路导致电池耗电量过多、用电磁铁同一极吸引大头针、避免大头针重复使用、进行重复实验
【分析】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
【小题1】使用线圈和小磁针是合适的,因为通电的线圈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能够使指南针发生偏转,从而可以检测电流的存在。
【小题2】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这是因为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磁场会作用于指南针,使其偏转,这是奥斯特实验的基本原理。
【小题3】在电路里设置个小灯泡是一个好方法,因为灯泡的亮灭可以直观地显示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通过,这样可以更明显地判断电池是否还有电。故选D。
【小题4】可以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大小,因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会影响其吸引大头针的能力。通电有磁性,断电磁性消失,这是电磁铁的基本性质,也是实验中利用电磁铁的基础。
【小题5】为了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否和线圈匝数有关,我们可以改变线圈匝数来进行验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如电池数量和铁芯的粗细,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实验可知: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实验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接通电路导致电池耗电量过多是必要的,因为这会影响电池的输出电流,进而影响实验结果。
使用电磁铁同一极吸引大头针可以保证实验的一致性。
避免大头针重复使用可以防止由于大头针磁性变化而导致的实验误差。
进行重复实验可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38.(1)A C (2)大气 噪声 固体废弃物 (3)淡水 用杯子接水刷牙 及时关水龙头 (4)工厂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排放
【分析】放养密度的大小、水质的好坏、水温高低变化、投放食物的多少等因素将直接对金鱼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以及生存时间等方面造成影响。
【小题1】根据题干可知,通过研究发现最适合金鱼生活的是A处的水,因为没有金鱼死亡;水质最差的是C处,因为金鱼全部死亡。
【小题2】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之一,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人类的家园。
【小题3】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除了水污染之外,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淡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刷牙洗脸时,尽量用杯子和盆子装水、循环用水,做到一水多用都是节约用水的行为。
【小题4】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