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情境导学
想一想
观察教材P17的“古代希腊示意图”可知,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等地区。希腊人殖民的海岸包括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东部、塞浦路斯岛,并延伸至整个黑海沿岸。
知识梳理
填一填
知识点1 希腊城邦
1.地理环境: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2.爱琴文明: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城邦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希腊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
4.城邦居民: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有参与统治的权利。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
知识点2 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 制度。
3.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 、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知识点3 亚历山大帝国
1.兴起: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以少胜多,击败了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三世亲率的大军。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进入埃及和两河流域,最终波斯帝国灭亡。
3.结果:历经10年征战, 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4.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具有 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 的大交汇。
伯里克利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1.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其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
希腊半岛环海、多山,山脉将陆地阻隔开来,这为后来形成一系列“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城邦奠定了基础。希腊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合发展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因而形成了开放多元的商业文明。
2.古代文明的交流有哪些方式?
①战争冲突:如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②和平交往:如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来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等。
练一练
例1 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家中有妻子露西,一个6岁的儿子,还有一个买来的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
A.0人 B.1人 C.2人 D.3人
【点悟】 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在古代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拥有政治权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均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亚瑟夫一家只有他本人拥有公民权,能够参加公民大会。
例2 “亚历山大东征后,东方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也传入希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导致东方文明走向衰亡
D.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
【点悟】 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东方城市出现希腊文化元素,东方的科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这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双向交流。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变式训练
1.据英国学者约翰·索利统计,公元前5世纪雅典总人口为25万人至30万人,其中雅典公民人数约2.5万人至3万人,奴隶约8万人,外邦人约2.5万人。据此可知( )
A.古代民主对现代民主有借鉴意义
B.“少数服从多数”是雅典城邦的决策原则
C.雅典城邦享有政治权利的人口比例很低
D.城邦政体的发展受限于自然环境
2.五育·美育 下图所示建筑是古埃及的伊西斯神庙,它建于托勒密二世时期(公元前3世纪)。神庙明显融合了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与这一“融合”有关的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扩张
C.伯里克利改革 D.斯巴达克起义
测一测
1.[2024广西中考]据不完全统计,古希腊的城邦总数达300多个。这些城邦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弹丸小国。这说明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
A.种姓制度森严 B.法律完备
C.庄园经济发达 D.“小国寡民”
2.[2023恩施中考]公元前5世纪,雅典使斯巴达和其他所有的希腊城邦黯然失色,这是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代”是指雅典( )
A.成为希腊地区最大的城邦
B.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迈出了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2023南宁期中]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是公民通过参与国家的各类管理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利。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 )
A.公民大会 B.抽签制度
C.津贴制度 D.轮流主持制度
4.苏格拉底曾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置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
A.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元首制度
C.认识到雅典民主具有全民性
D.主张实行元老院制
5.九年级(1)班的学生正在举行辩论赛,依据下面双方辩论的观点判断,双方辩论的历史事件是( )
正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反方: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A.希腊城邦兴起 B.罗马帝国建立
C.佛教传播 D.亚历山大东征
6.[2024成都中考]下面是绘有身着丝绸的妇女形象的古希腊陶壶。这可用来研究古希腊时期( )
A.雕刻艺术的高超
B.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C.理性主义的起源
D.城邦政治的繁荣
7.情境模拟 古希腊喜剧《骑士》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克里昂的职位。卖香肠的人说:“我想我还不够格。……全家老小都是无赖。……我几乎不识字。”将军说:“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这里“应有的条件”指的是( )
①卖香肠的人是男性 ②卖香肠的人已经成年 ③卖香肠的人是雅典公民 ④卖香肠的人很富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历史解释 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9.创新探究 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该是( )
A.《古埃及探秘》
B.《失落的文明:巴比伦》
C.《梨俱吠陀》
D.《雅典政制》
10. 素养综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执政官)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候选资格无任何财产、等级和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员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贫富问题不再是影响公民担任公职的因素,而贵族会议丧失了一切政治权利,只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务。
材料二
材料三 他的远征是非正义的,却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波斯帝国的老大腐朽,同时也与他灵活的政治谋略与卓越的军事才能分不开。
他的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他们饱受战争之苦。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中,图1“通途”禁止哪四类人通行?图2雅典居民的比例情况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3)材料三中“他的远征”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该事件。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3.“小国寡民”
4.成年男性公民
知识点2 1.伯里克利
2.公民大会 津贴
3.外邦人
知识点3 3.亚历山大
4.侵略 东西方文化
典例解析
例1 B
例2 B
变式训练
1.C 2.A
课时作业
基础巩固
1.D 2.B 3.C
4.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苏格拉底认为靠“抓阄”选举国家领导人的办法,会导致国家决策的非理性,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这说明苏格拉底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答案选A项。
5.D 6.B
素养提升
7.A
8.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虽然被标榜为“全民的民主”,但实际上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民主权利,且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的手中,故B项符合题意。
9.D
10.(1)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了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2)外邦人、奴隶、妇女、未成年人。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3)亚历山大东征。一方面,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另一方面,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