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情境导学
想一想
凯撒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罗马的官宦之家,曾经担任过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等职务。他执政期间,扩大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实行自治市法,主持制定“儒略历”,还新建了许多公共建筑。
知识梳理
填一填
知识点1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1.兴起:公元前1000年左右,罗马城邦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建立共和国: ,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3.统治
(1)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贵族组成的 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 ,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 ,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5.危机:公元前73年, 发动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虽然最终遭到镇压,但它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知识点2 罗马帝国
1.凯撒掌权:公元前49年,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2.帝国时代
(1)公元前27年, 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知识点3 罗马帝国的衰亡
1.原因: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2.概况: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罗马共和国的公民大会只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中。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是掌握实际决策权的最高权力机构,强调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
古代罗马发展历程
罗马城邦兴起(公元前100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2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典例解析
练一练
例1 《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成果。它诞生于( )
A.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查士丁尼执政时期
D.查理曼帝国时期
【点悟】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这部成文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成果。
例2 [2023贵阳期末]识读并制作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清晰地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下图中“▲”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B.布匿战争爆发
C.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
D.斯巴达克起义
【点悟】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的发展史(截至罗马帝国)。公元前264—前146年,罗马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变式训练
1.[2023洛阳期末]一般而言,学术界将古罗马文明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下列属于“共和时代”法制建设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发生在古罗马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西罗马帝国灭亡 ③《十二铜表法》颁布 ④罗马帝国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20分钟) 测一测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文明古国项目化学习,他们搜集了《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拉丁字母等相关资料。据此判断,该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希腊 B.中国
C.古代罗马 D.古代埃及
2.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尺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3凉山中考改编]作为一名生活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有机会参加的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主席团 B.执政官
C.公民大会 D.元老院
4.[2024盐城中考改编]《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以明确的法律文件为依据。它的颁布( )
A.促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B.彰显了罗马共和国阶级平等理念
C.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D.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5.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后来,加速罗马共和国衰落的是( )
A.布匿战争的失败 B.斯巴达克起义
C.外族的入侵 D.凯撒独揽大权
6.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本部是泛希腊化的天下,但周边地区族群成分处处不同,不能建立类似中国的郡县制度,只能依赖戍军控制属地。该学者旨在揭示罗马帝国( )
A.隐含着分裂因素
B.与希腊的主要差异
C.对外扩张的原因
D.对欧洲的重大影响
7.史料实证 [2023广州期末]下面是一枚古罗马金币,上面绘有罗马公民在围成圆形的栅栏内进行投票的场景。该金币可以用于说明古罗马(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开创了古代民主政治制度
C.公民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利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8.历史解释 “保民官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保民官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国时代,它已形同虚设。”这段话中的“保民官”( )
A.设立于屋大维统治时期
B.不能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
C.为平民争取了一些政治权利
D.能始终维护罗马平民的利益
9.[2024南通如皋市期中]屋大维在进行军政改革时规定:辅军(非罗马人组成的军队)士兵在服满25年兵役后,可以获得罗马公民权,其子也能以公民身份入伍。这一举措( )
A.符合《十二铜表法》规定
B.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C.意图是镇压斯巴达克起义
D.适应了对外扩张的需要
10.古罗马的繁荣和强盛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段传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元老院成立的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一部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材料二 1世纪至2世纪,大规模的战争已经停止,罗马境内的广大地区出现了长期的和平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当时,生产工具和技术都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商业贸易也十分活跃,水路商道畅通无阻,往来商旅络绎不绝。这一时期,罗马兴起了一些著名的城市,罗马城成为全国的中枢,阿普亚、那不勒斯等城市也都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摘编自朱亚斌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对外战争的胜利使罗马获得了大量的奴隶,这些奴隶成为罗马的主要劳动力。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经济方面,奴隶人口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政权更迭频繁。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大举入侵,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4世纪末,罗马帝国于内外交困下走向分裂。
(1)材料一中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部法典颁布的积极影响。
(2)写出材料二中罗马通往中国的商道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归纳罗马经济繁荣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根据材料三,分析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的原因。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2.公元前509年
3.元老院 保民官 《十二铜表法》
4.公元前2世纪
5.斯巴达克
知识点2 2.屋大维 地中海
知识点3 2.476年
典例解析
例1 B
例2 A
变式训练
1.A 2.C
课时作业
基础巩固
1.C
2.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时空观念。公元前509年属于公元前6世纪末期,在时间轴(年代标尺)上位于②处。答案选B项。
3.C
4.C 【解析】根据材料“《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以明确的法律文件为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故C项正确。
5.B 6.A
素养提升
7.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这枚古罗马金币上面绘有罗马公民在围成圆形的栅栏内进行投票的场景,这说明古罗马公民享有投票权,即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利,C项正确。仅凭题干中的金币图案无法直接证明公民大会是古罗马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无法说明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排除A、D两项;雅典开创了古代民主政治制度,排除B项。
8.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民官设立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A项错误。保民官有权否决元老院的决议,B项错误。保民官的权力被限定在罗马城区及其近郊,且到了罗马帝国时代已形同虚设,不能始终维护平民的利益,D项错误。答案选C项。
9.D
10.(1)《十二铜表法》。积极影响:它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丝绸之路。原因:罗马出现了长期的和平局面;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具体表现:商业贸易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城市。
(3)奴隶制经济的崩溃;政治斗争激烈;外族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