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主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主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16 16: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主题复习
@单元时空线索
串联历史时序
【找一找】填写对应序号:大学兴起(   );《查士丁尼法典》编成(   );基督教产生(   )
时代特征 政治:法兰克王国通过改革建立了封建等级制度;王权与教权共治,国王掌管行政,教会控制思想;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兴起,城邦林立,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东罗马帝国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 经济: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分化,早期资产阶级形成 文化:教育与学术得到新的发展,大学开始兴起;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单元知识架构
回顾单元新知
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变化
内容 特点 影响
政治制度  ①  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奠定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基础
经济组织 庄园、城市 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具有司法权;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兴起,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崛起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
内容 特点 影响
思想文化  ②  拥有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司法特权等自治权利;课程设置多样化 促进了教育和学术的发展,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法制建设 《罗马民法大全》 由 ③ 、《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4部法律文献组成;仍然承认奴隶制;维护君主专制 稳固了拜占庭帝国的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填一填】① ;② ;③
时空观念
古罗马的法制建设
(1)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罗马帝国时期: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3)东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单元考点扫描
扫描核心考点
考点1 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
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封君封臣制度,奠定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下列选项与法兰克王国封君封臣制度相关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2.[2024烟台中考]下面资料卡解释的是(   )
①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②不但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享有特权的政治实体 ③以农业生产为主,兼及林业、牧业、渔业等 ④具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A.封君封臣制 B.西欧庄园 C.城市自治 D.大学兴起
考点2 罗马法与拜占庭文化
3.[2023太原月考]《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法(   )
A.维护平民利益 B.纵容犯罪
C.主张法不责众 D.注重证据
4.图表分析 [2023镇江期末]下面是某文化的影响示意图。据此判断,该文化是(   )
A.希腊文化 B.罗马文化
C.拜占庭文化 D.阿拉伯文化
5.项目化学习 [2023山西期中]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东西方人民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东西方文明”开展探究性学习,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同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比较制度差异】
图1 图2
(1)观察上面两幅示意图并思考,图1、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
【任务二·体会宗教影响】
材料 正当“蛮族”用战火销毁古罗马最后残迹的时候,基督教却扮演了一个不同的角色。它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西欧大混乱中充当了秩序的代表,在无政府状态中行使了政府的职能。此外,教权的存在也使得西欧中世纪的王权无法发展到专制的极限,因而避免了重蹈罗马帝国的覆辙,同时又制止了领地的进一步分割,在一定限度内,以一种较为合理的渐进程式扶植了代表秩序与安定的世俗政权。
——摘编自林中泽《论基督教的崛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归纳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产生的影响。
【任务三·阐述社会现象】
①西欧庄园逐渐流行 ②西欧城市复苏 ③西欧大学兴起 ④城市和大学取得一定的自治权
(3)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出现了新的社会现象。请根据以上年代尺提供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并任选其一进行回答。
问题一:①与②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问题二:②与③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问题三:④处现象的出现有何意义?
【任务四·讨论城市发展】
小刚:我国北宋的东京(开封)、南宋的临安(杭州),比同时期西欧的城市大得多,人口也更多,商业更繁荣,市民中也有大量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也产生了市民阶层,这比西欧更先进。
小芳:西欧城市有自由和自治权,尽管还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但是,这种独立性是我国古代的城市所不具有的。我国古代商人和手工业者地位低下,市民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更不能像西欧那样产生资产阶级。
(4)从上面两位同学的讨论中,你认为中国和西欧的封建城市有哪些差异?
第三单元主题复习
单元时空线索
③ ② ①
单元知识架构
封君封臣制 大学 《查士丁尼法典》
单元考点扫描
考点1
1.B 【解析】A项描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C项描述的是中世纪大学的兴起,D项描述的是中世纪城市的自由与自治。答案选B项。
2.B
考点2
3.D 4.C
5.(1)图1:西欧的封君封臣制下,王权相对较弱,地方和教会势力强大,使欧洲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图2: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和皇权力量强大,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混乱中,教会成为强有力的力量,维护了秩序;限制了中世纪王权的发展;制止了领地的进一步分割;扶植了世俗政权等。
(3)问题一:10世纪,西欧城市兴起,手工业和商业不断发展,对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起到瓦解作用。
问题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的兴起,大学的兴起推动了城市的进步。
问题三: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级壮大,早期资产阶级形成;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经济的瓦解;大学的兴起促进了教育和学术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打破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为后来的文艺复兴作了准备;等等。
(4)中国封建城市规模更大、人口更多、更繁华,西欧封建城市规模小、人口少;中国封建城市多为政治中心,西欧封建城市多是手工业和商业中心;中国封建城市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之下,没有自治权,西欧封建城市有一定的自由和自治的权利;中国封建城市没能产生资产阶级,西欧封建城市的市民阶层分化演变为早期资产阶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