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7 A day to remember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郑州外国语学校朗悦校区 朱晓聪
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单元围绕“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主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特殊日子的经历与反思”这一主线,整合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听、说、读、写任务链,引导学生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事件,反思成长意义,培养逻辑思维与跨文化理解能力。
主题范畴:人与自我(个人经历、情感表达、自我反思);人与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合作、文化体验)。子主题:生活经历与个人成长;社会服务与劳动教育;跨文化理解(不同场所的文化意义)。语言能力:听懂、复述过去事件的对话;用一般过去时描述活动,撰写日记;掌握规则/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文化意识: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尊重劳动成果,体会“粒粒皆辛苦”;感悟不同场所的文化价值。思维品质:通过流程图梳理事件逻辑;批判性分析日记中的情感表达;辩证思考“特殊日子”的意义。学习能力: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利用思维导图整理信息;自主反思学习策略。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值得纪念的一天”为主题。该主题与课标要求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中的“生活经历与个人成长;社会服务与劳动教育;跨文化理解(不同场所的文化意义)”子主题密切相关。
学科素养
1、语言能力:词汇: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态,包括规则和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如“play- played”“go- went”,准确描述过去事件。学生能够运用一般过去时态的否定句和疑问句结构,如“Didn't you go to the museum ”“I didn't see the dinosaur.”进行日常交流。学生能够运用功能语言询问和回答过去活动,例如“Did you visit the science museum ”“Yes, I did. I saw the dinosaur exhibition.”,并能表达感受“I felt excited when I saw the spaceship model.”。学生能够通过语音练习,准确发音字母组合c/ck/g/x及动词过去式- ed结尾的三种发音/t/、/d/、/ d/,如“clock”“bagged”“wanted”,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文化意识: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难忘经历”的多样性,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分享和讨论不同文化中的难忘经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包容心态。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经历,表达对劳动和他人的感恩之情。学生通过学习Sam的农场日记,了解劳动体验的意义,如“Sam helped his uncle feed the cows and felt very tired but happy”,从而培养感恩意识,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3、思维品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特别的一天”的原因,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学生通过故事链创作活动,如小组合作创作“难忘的一天”故事链,每人负责一个情节段,用过去时连贯叙述,提升逻辑思维和创造力,使故事内容完整、情节合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思维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故事.
4、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合作与创造性表达能力。学生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想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
学生对单元主题“A Day to Remember”表现出极高的兴趣,特别是主题图中同学们在茶园采茶叶的场景,让学生联想到亲近自然和劳动的乐趣。学生在使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学生能够相互分享各自的经验和看法,拓宽视野。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面临挑战。部分学生在描述复杂活动或情感变化时,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例如,在描述参观科学博物馆或学校旅行的经历时,学生可能难以准确表达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
2.行为习惯
此阶段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生活,具备认真倾听、及时整理和主动反思的意识,但仍需要进一步引导加强。本节课通过紧凑的阅读流程,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以上习惯,且通过细读文本,能够帮助学生逐渐认识到农业劳动的不易与价值,又强调了通过实践体验获得成长的意义与价值。
3.关键能力
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简单的信息提取与加工能力,能够就有关劳动的话题进行简单的语言组织与表达。但仍然需要学会运用预测、略读、扫读等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从文章中获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的能力。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进一步了解如何描述农场活动、记录劳动过程与体会劳动成就感,转变学生对农场工作的认识,展现农场旅行的丰富体验与深刻感悟。
四、重点目标
重点:对过去事件的准确描述(如“I visited the science museum.”);询问和回答过去活动及感受的语言结构(如“Did you see anything interesting ”和“I felt very excited.”);结合情感词汇和劳动感悟,将劳动体验转化为个性化日记;动词过去式的正确使用和时态的一致性。
难点:区分一般过去时与现在时态;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灵活运用;在写作中体现情感与逻辑(如使用连接词first, then, finally)。
五、课时安排
培优补弱建议与思路
七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听说能力。单元话题趣味性高,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写。能够听懂关于话题的简单对话和短文。对于成绩较好、基础知识扎实且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培优重点在于拓展知识深度与广度,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对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补弱关键是巩固基础,增强学习信心与积极性。
培优策略
1.拓展提升:
提供难度稍高的阅读材料,提供英文原版日记或名人传记片段,分析过去时态与情感表达技巧。鼓励学生用过去时态创作短篇故事,主题如“An Unforgettable Journey”。
2.口语强化:
围绕“Is technology making special days less meaningful ”展开深度讨论。
补弱措施
1. 语法游戏:
设计“过去式卡片配对”游戏,强化规则与不规则动词记忆。支架写作,提供日记模板(开头句、连接词、结尾句),逐步引导完成写作任务。
2. 同伴互助:
分组完成“旅行事件排序”任务,通过合作巩固时态运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原创名校精品资源21世纪教育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