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单元卷】第六单元(一)——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六单元(一)——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6 16:5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六单元核心素养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6分)
小天和小亮的máo dùn 终于化解了,小语请小文给自己 tuī jiàn
好玩的地方。小文说:“你可以在晴天,乘坐yì sōu 客轮
去大海上 háng xíng ,走出 chuán cāng ,看看展翅飞翔的
hǎi ōu 。”
二、理解不同年龄段的别称,完成练习。(6分)
1、把下面与年龄有关的信息补充完整。(4分)
2、下面加点的年龄别称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她今年十五岁,年方及笄,人变得懂事了不少。
B.小战士刚满二十岁,虽然还是弱冠之年,却已获得了不少荣誉。
C.朱爷爷已经六十多岁了,虽然年过花甲,但他仍坚持每天学习。
D.哥哥正值豆蔻年华,看起来总是充满活力。
三、选择题。(16分)
1、下列加点字与“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中的“夫”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逝者如斯夫
C.此之谓大丈夫 D.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后面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盾之坚 坚固 B.溺而不返 返回
C.守株待兔 守候 D.冀复得兔 答复
3、下面语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5月12日,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复赛在福州软件园举办,进入复
赛的80支队伍摩拳擦掌,大展身手。青篱动漫大模型团队是福建省本地的一支队伍,这群赛场上的“年轻血液”个个兴致勃勃。 而另一边,SSII法律对话模型团队则显得胸有成竹,他们依托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具有强劲的实力。这些队伍心惊胆战,运用AI技术赋能各行各业,探索了“人工智能+”的广阔应用空间,是引领未来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A.摩拳擦掌 B.兴致勃勃 C.胸有成竹 D.心惊胆战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孙膑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所以田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B.无论店家怎样劝武松不要上冈,武松都不听,执意上冈。
C.船长之所以在危急关头举枪逼迫儿子跳水,是因为船长的儿子能够得救。
D.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5、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
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 B.①⑤④②③ C.③①⑤④② D.①②⑤④③
6、下面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A.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7、下面作品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相矛盾》——《韩非子·难一》——韩非
B.《田忌赛马》——司马迁——唐代
C.《跳水》——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D.《摔跤》——《小兵张嘎》——徐光耀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时,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B.“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中“夫”的读音为“fū”。
C.《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成语“自相矛盾”就源于这则故事。
D.从《田忌赛马》和《跳水》的主人公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应该先作具体分析,再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根据情境,把句子补充完整,表现出时间过得快的特点。(2分)
这节课老师带领我们走进精彩生动的童话世界,四十分钟的时间

2、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用上加点字词仿写句子)(2分)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4分)
三年前,我的哥哥十分掏气……。看!哥哥书包里的直尺、钢笔、课本、圆规等文
具总是糊乱地放在一起。后来在老师的教育下,哥哥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在今年的庆“六
一”文艺晚会上,哥哥还光容地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呢!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跳水》是俄国著名作家 的作品。文中船长救孩子的办法是
,从中可以看出船长是一个
的人。(3分)
《田忌赛马》一文中,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时,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 、 、 三等,便想出了让田忌
的主意,最终田忌 赢了齐威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3分)
阅读理解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传奇人物——孙膑
材料一: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①,得为惠王②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③召④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⑥之,则以法刑⑥断其两足⑦而黥⑧之,欲隐勿见⑨。
【注释】①既事魏:在魏国做事以后。②惠王:魏惠王。③阴使:暗地里派人。④召:找来。⑤疾:妒忌。⑥以法刑:根据法律用刑。⑦断其两足:对他实行刖刑,即挖去膝盖骨。⑧ (qíng):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后涂上墨,又称“墨刑”。⑨欲隐勿见: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材料二:马陵之战
①魏国派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带兵救韩国。
②齐军没有直接救韩国,却去攻打魏国,魏将庞涓只好退兵赶回去。齐军已经开始进攻魏国了。
③孙膑对田忌说:“魏军素以剽悍著称,以为我军怯弱。善于作战的人就要因势利导。兵法说过,每日行军百里去争取胜利,就要折损自己的上将;每日行军50里去争取胜利,部队会减员一半,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麻痹他们。”于是,孙膑为田忌出了妙计。
④庞涓赶到,察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叫人数了数吃饭的灶,足够十万人用的。
⑤第二天,他带兵赶到齐军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灶,只有供五万人用的了。
⑥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军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灶,只剩三万人用的了。庞涓这下放心了,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就甩下步兵,只带着轻兵锐卒,没日没夜地追赶齐军。
⑦直追到马陵,正是天快黑的时候。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地势险要,适合埋伏军队。
⑧庞涓带兵前行,到了一棵大树下,发现树皮被人刮去了,上面好像写着字。他叫人拿火来照,还没读完树上的字,埋伏在两旁的齐军万箭齐发,箭像飞蝗似的冲魏军射来。魏军大乱,溃不成军。
⑨原来,孙膑故意每天减少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他算准魏军会在这时到达马陵,预先埋伏弓箭手,吩咐他们只等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那棵大树上写的字,正是“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⑩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临死时说:“终究还是成就了这小子的功名。”
从此,孙膑名扬天下,他的兵法也广为流传。
1、根据你的积累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材料一中“自以为能不及孙膑”的意思。(1分)
2、结合材料一及资料,说说庞涓想将孙膑“欲隐勿见”的原因,并在材料二中用“ ”画出与“欲隐勿见”相照应的句子。(2分)
3、细读材料二,推测双方的思维过程。(5分)
(1)关于孙膑的思维过程,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减灶示弱——利用弱点——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B.减灶示弱——诱敌追赶——利用弱点——伺机伏击
C.利用弱点——诱敌追赶——减灶示弱——伺机伏击
D.利用弱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2)猜测庞涓的思维过程。(3分)
4、孙膑和庞涓肯定也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请举例分析。(2分)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1分)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这篇寓言选自《 》。作者是战国时期的 。(1分)
2、写出加点字的意思。(1分)
夫: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B.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4、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个表示原因的句子: 。 (2分)
5、读句子,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情和人物的思维过程并写下来,为讲述这个故事做准备。(6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买鹿制楚
一天,管仲派一百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的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两枚铜币就可买一头。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加紧购鹿,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楚成王和楚国大臣闻知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多年前卫懿公好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他们在宫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们好坐得天下。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四十枚铜币一头。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与数千斤粮食相同,于是纷纷放下农具,做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连一些楚国官兵也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打猎了。
一年间,楚地大荒,铜币却堆积成山。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可买。 因为管仲已发出号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买卖粮食。
这样一来,楚军人黄马瘦,大丧战斗力。管仲见时机已到,立即集合八路诸侯之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大有席卷之势。楚成王内外交困,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
管仲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就制服了本来很强大的楚国。
联系上下文,文中加点的“时机”具体指 。(1分)
2、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管仲“带大将军们看炼铜去了”,其实是为买鹿的铜币作准备。
B.“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意思是说齐桓公好鹿,会让齐国灭亡。
C.管仲把鹿价提高到四十枚铜币一头,是为了让楚人放弃本业而疯狂捕鹿。
D.“楚成王内外交困”,国内困境是钱多腐败,国外困境是外敌压境。
3、阅读短文,推测管仲买鹿制楚的思维过程,完成下面的表格。(5分)
遇到的问题 分析当时的情况 选择合适的办法
楚国不听齐国号令,与齐国相抗衡 齐楚实力旗鼓相当,若交战, 。 鹿比较稀少,只有楚国才有,且廉价。如果 。 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4、楚国被征服后,如果楚成王进行了反思,他可能会从这件事中吸取哪些教训 (2分)
综合实践
九、语文与生活。(3分)
冬冬不喜欢爸爸布置的课外作业,总是想办法逃避。于是,爸爸灵机一动,说:“儿
子,我来做题,你检查,怎么样 ”冬冬很高兴,把爸爸的“作业”认真检查了一遍,还列出算式给爸爸讲解了许久。可是冬冬不明白,为什么爸爸所有的题目都做错了呢 你能把原因写下来吗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老师……请求紧急支援!”2050年6月5日凌晨1点,一阵急促而慌乱的呼救声惊醒了我!原来是进入深海的教授李华——我的学生打来的电话。
请你续写一篇探险故事。要求:①想象合理,情节离奇;②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矛盾 推荐 一艘 航行 船舱 海鸥
二、1、而立 不惑 古稀 一百岁 2、D
三、1、B
2、D
3、D
4、C
5、B
6、B
7、B
8、B
四、1、一晃而过;
2、哗啦一声,桶里的水像瀑布一样流了下来。
3、掏一淘;去掉省略号;去掉“课本、”;糊一胡;克服一改正;容一荣;《》换成双引号;去掉“的称号”。
五、1、列夫·托尔斯泰 用枪逼孩子跳进大海里 沉着 冷静、果断机智
2、上 中 下 更换马的出场顺序 两胜一输
遇到问题要像孙膑一样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达到预期的目的
六、1、(庞涓)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
2、①庞涓对孙膑的嫉妒之心:②不愿养“虎”为患。从此,孙膑名扬天下,他的兵法也广为流传。
3、(1)D
(2)这是齐军的真实实力,要多加小心 这是齐军军心涣散所致 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这下放心了
4、从孙膑使用减灶的方式麻痹庞涓,进而取得胜利,可以看出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从庞涓陷害孙膑可以看出他心胸狭隘,从他对于减灶一事,直接判定对方是胆小鬼可知他刚愎自用,狂妄自大。
七、1、韩非子·难一 战国 韩非子
2、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3、B
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5、自吹自擂,看上去一副得意扬扬的模样 把我的矛和盾卖出去,我可得好好夸一夸 他的说法前后抵触 提出疑问 看上去不慌不忙,一脸平静脸憋得通红,显得特别尴尬 无言以对
八、1、楚军人黄马瘦,大丧战斗力
2、D
3、会耗费辛苦积蓄的粮草,造成两国生灵涂炭 用高价在楚国买鹿,定会让楚人争相猎鹿,农民无心种田,士兵也无心操练 提高鹿价,一直提高到四十枚铜币一头 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买卖粮食 时机成熟,集合八路诸侯之军,开往楚境
4、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学会分析问题,看到问题的实质;农业和军事是国之根本,要重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国人争相猎鹿的时候就要想到事情愈演愈烈的后果。
九、爸爸巧妙地运用了角色转换、以退为进的方法,让冬冬在检查、讲解题目的过程中做完了课外作业。
十、 深海救援
“老师......请求紧急支援!”2050年6月5日凌晨1点,一阵急促而慌乱的呼救声惊醒了我!原来是进入深海的教授李华——我的学生打来的电话。
我心中一惊,立刻起身准备救援设备。经过简单的准备后,我乘坐着深海探测船,向李华的位置驶去。一路上,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李华那焦急的面容。
当我到达事发海域时,发现周围的海水似乎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搅动着,透着诡异的蓝光。我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探测船靠近,终于看到了李华的探测器。可是当我靠近时,却发现探测器周围有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里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在闪烁。
我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救援舱,缓缓地向漩涡靠近。就在快要进入漩涡的时候,一股强大的力量突然将救援舱掀翻。我感觉自己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黑洞之中,周围是无尽的黑暗和冰冷的海水。
我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启动了救援舱的应急灯。灯光照亮了周围,我看到李华被困在一个巨大的海底建筑物中。那建筑物散发着幽冷的光,墙壁上刻满了奇怪的符号。
我凭借着多年的深海探索经验,仔细研究着这些符号。突然,我发现这些符号似乎是一种古老的深海生物的语言,它们在指引着某种方向。我顺着符号的指引,小心翼翼地朝着一个通道走去。
通道里布满了各种机关,我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智慧,巧妙地避开了这些机关。终于,我来到了李华被困的地方。我打开救援舱的门,将李华拉了进来。
在返回的途中,我们遇到了一群巨大的深海怪物。那些怪物张牙舞爪地向我们扑来,我和李华紧紧地抱在一起,操控着救援舱拼命地逃窜。就在我们快要被怪物吞噬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处隐藏的海底洞穴。我毫不犹豫地将救援舱驶入洞穴,怪物们只能在洞口徘徊。
经过一番周折,我们终于回到了安全地带。李华激动地抱住我,感激地说:“老师,多亏了您,不然我就死定了。”我看着李华,欣慰地笑了。这次深海救援之旅,虽然充满了危险和离奇,但也让我和李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深海探索的奥秘和未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