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单元卷】第六单元(四)——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六单元(四)——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6 16:5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六单元核心素养卷(四)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0分)
①思维的火花跨越了时空。② 孙膑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地为田忌chū móu huà cè( ),只是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便帮助田忌 yíng dé( )了赛马的胜利。③ 那只猴子用后脚gōu( )住绳子,十分 fàng sì( ),还摘下帽子用爪子撕【shī sī】,扭着身子, zī( )牙 liě( )嘴地做出怪样。④船长从chuán cāng( )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本来是想打海ōu( )的,却看见儿子在桅【wēi wéi】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miáo zhǔn( )儿子,让儿子向海里跳。⑤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⑥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2、看拼音,写字词。(5分)
3、语段中画“ ”的部分表现出 。
照样子,写一写你类似的体验:
。(3分)
二、查字典,完成练习。(3分)
查“誉”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誉”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名誉,名声;②称赞。它在“誉之曰”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誉满全国”中应选第 种解释。
三、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卖) B.于物无不陷也(刺破)
C.其人弗能应也(不) D.不可同世而立(站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张家界的玻璃栈道向下望去,深不见底,看得人心惊胆战。
B.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残余的敌人个个胸有成竹,准备再次反扑。
C.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我国运动员在哈尔滨亚冬会中的精彩表现。
D.“一级英雄”李延年心理素质极好,面对再强大的敌人,都能不动声色。
3、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B.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4、下列诗句与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A.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B.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古代年龄称谓中,“弱冠”是指( )。(2分)
A.女子年满十五岁。 B.少年十三四岁的年纪。
C.女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D.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6、根据情境,推测人物思维,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战国时期,魏国将军庞涓率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兵弱,只得向邻国齐国求助。齐国的军师孙膑想: 。于是,他让齐国大将田忌率领齐军攻打魏国都城大梁,最终成功解救赵国。这就是“围魏救赵”。
A.赵国兵力太弱,我们得赶紧出手,尽快赶到邯郸援助赵国。
B.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只要猛攻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必将率军回国救援,这样不就解了赵国之困吗
C.魏军强悍,赵国兵弱,我们要不要相助呢 要不,就在半路埋伏,悄悄相助吧。
D.魏军强悍,只有赵国和齐国的兵力联合起来才能抵御,所以我们需要把两国兵力集合起来。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相矛盾》中,“其人弗能应也”原因是那个楚国人自夸的话前后矛盾。
B.《田忌赛马》一文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
C.《跳水》一文中,将船长这一关键人物安排在最危急的时刻出场,有利于加深读者对船长的认识和对事件意义的理解。
D.《自相矛盾》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自作聪明做多余的事情,反而会弄巧成拙。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用相同描写方法写句子)(2分)
2、根据“失足”的不同意思写句子。(2分)
(1)行走时不小心跌倒:
(2)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
3、仿照例句中的加点部分,写出时间过得快的体验。(2分)
例:几十年,几百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盛夏的院子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打水仗。我感到

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其人弗能应也”一句出自《 》,这句话的意思是
,“弗能应”的原因是 。
《跳水》描写了船长的儿子为了追回猴子拿走的帽子,走上松端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 ,命令儿子跳水,使儿子
的事。这件事告诉我们:

3、我知道,女子 可以称为豆蔻年华,男子 可以称为弱冠。我还知道,人三十岁可以称为 ,四十岁可以称为 ,六十岁可以称为 。
阅读理解
小古文阅读。(9分)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①者,爱狙②,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⑧。损④其家口⑧,充狙之欲⑥。俄而⑦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⑧之曰:“与若芋⑨,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①而喜。
【注释】①狙公:养猴子的老人。②狙:猴子。③得公之心: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④损:减少。⑤口:口粮。⑥欲:要求。⑦俄而:不久。⑧诳:哄骗。⑨芋:橡树的果实。⑩伏:趴在地上。
1、仿照示例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例:吾盾之坚(坚固) 弗能应(应答)
(1)养之成群( ) (2)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1分)
狙公爱猴表现在两个方面:① ;②
。(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4、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填空。(4分)
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 。(1分)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二! ”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第一自然段中的“气极了”能否换成“气急了” 为什么 (2分)
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危急时刻甲板上人们表现的句子。这些描写的作用是 。(2分)
3、对选段中画“ ”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来”“立刻”说明船长的反应之快,体现出他沉着、机智、当机立断的品质。
B.船长看儿子如此调皮,就想开枪吓唬吓唬他,给他一个教训。
C.儿子在高处已经失去判断能力,船长分析眼前的形势后,逼儿子跳水帮助他脱离险境。
4、选段中加点的“四十秒钟”和“时间太长”矛盾吗 为什么 (3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草帽计
①长征期间,贺龙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敌军一面死死盯住不放,一面派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扫射。那时,正值炎夏,天气酷热,战士们虽然人人头上戴了一顶草帽,仍然热得( )。忽然,天空中传来了飞机声,敌机来了。贺龙同志命令全体战士到山林中隐蔽。敌机飞了一圈,没有发现可疑迹象后便离开了。战士们刚要起身赶路,侦察员前来报告:“后面有一支敌军部队赶上来了。”贺龙同志听了,点了点头,只是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②队伍翻过了一座大山,眼前是一块平坦的山坡,贺龙同志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下了一道命令,要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这时正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的时候,战士们听到这道命令,都面面相觑(qù),感到( )。有的说,草帽是我们的随身宝,既能遮太阳,又能挡风雨,为什么要把它丢掉 有的说,这草帽是从根据地带出来的,怎么能随便丢掉 有的说,贺龙同志葫芦里在卖什么药,实在叫人猜不透!也有的说,贺龙同志要我们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战士们尽管有些想法,但军令如山。贺龙同志一声令下,战士们就把草帽统统扔在道旁,顿时道路两旁都是红军的草帽。①贺龙同志见了,哈哈一笑,命令部队迅速转移。
③敌军从后面急急赶来。敌军都没有草帽,在酷热的太阳下,早已晒得人困马乏,眼冒金星,突然发现这个山坡上遍地都是红军扔掉的草帽,顿觉( ),一窝蜂似的往前抢草帽。敌军军官认为红军是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就不去阻拦当兵的抢草帽。②这支敌军戴上红军扔下的草帽后,一个个眉开眼笑,背着枪追赶红军去了。
④这时,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这支敌军不以为意,想着飞机是来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可敌机的驾驶员却不是这样想的。这些天他们天天寻找红军,连一点儿红军的影子都没看到,为此,他们没少挨长官骂。他们一看地上的军队都戴着草帽,草帽上都印有红五角星,顿时喜出望外。几架飞机像饿鹰抓小鸡一样地俯冲下来,对着这批“草帽”敌军一阵狂轰滥炸,机枪横扫,直打得敌军官兵血肉横飞,叫苦连天,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⑤红军战士听到这个消息,人人( ),个个称赞贺龙同志的神机妙算。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选文的括号里。(填序号,2分)
A.喜从天降 B.拍手叫绝 C.汗流浃背 D.莫名其妙
2、选文围绕“草帽”讲了一个关于“智谋”的故事,请你按照故事的线索和发展顺序,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选项。(2分)
A.抢 B.戴 C.炸 D.扔
红军( )草帽→红军( )草帽→敌军( )草帽→敌军( )“草帽”
3、第②自然段写了红军战士们对贺龙同志下达“丢草帽”命令的不同表现,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 )。(多选,2分)
A.写出了红军战士们不愿意丢弃草帽的心情,说明当时的天气炎热恶劣,行军艰难,草帽是战士们的随身宝。
B.描写红军战士们不同的想法与表现,是为了说明军令如山,再不愿意也得遵守执行。
C.红军战士虽然执行了命令,但却对贺龙同志的指令猜不透、也不理解,这样写能够反衬出贺龙同志过人的智慧、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想常人不能想,为常人不能为。
D.描写红军战士们懵懵懂懂,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与猜测,是为后文贺龙同志的神机妙算埋下伏笔。
4、理解选文画线句子中两个“笑”的含义,再联系上下文揣摩并分析人物当时的内心想法。(2分)
句①贺龙同志在想:
句②敌军在想:
5、贺龙的“草帽计”可谓是“神机妙算”,让我们来梳理贺龙同志的思维过程。(4分)
算天时——
算地利——
算人心——
算天上飞的敌军:
算地上走的敌军:
综合实践
九、综合实践。(3分)
班会交流中,小美同学出示了一张图片,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请你参考下图,结合大家的讨论,合理设计小乔的发言。
同学甲:逆向思维是一种典型的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
同学乙:
同学丙:但我觉得逆向思维有缺点。它可能导致思维过于理论化,有些时候,它推出的假设可能不切实际。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宇宙是无限的,同学们是否做过太空梦呢 假如你可以去太空探险,想象一下,你会在太空遇见什么新奇的事物 你会不会遇到危险呢 遇到危险后你是怎么做的呢 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始你的太空探险之旅吧!
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遇见的险情及求生的方法写具体。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sī wéi
2、胸有成竹 出谋划策 嬴得 钩 放肆 龇咧 船舱 鸥 瞄准
3、水手们担心孩子的安危,盼望他早点浮出水面的迫切心情
马上就要宣布演讲比赛的结果了,一秒钟,两秒钟……仿佛过去了一个世
纪,当主持人说出一等奖的名单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二、Y yù 言 6 ②①
三、1、D
2、B
3、D
4、C
5、D
6、B
7、D
四、1、听到这个好消息,他心花怒放,把手中的东西向空中抛去。
2、(1)他失足从土坡上滚了下来。
(2)李老师退休后专门做失足少年的教育工作。
3、时间在欢声笑语中飞快流逝,眨眼间,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五、1、自相矛盾 那个人不能应答 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2、最高的横木 急中生智 转危为安 遇事不能慌乱,要沉着冷静地想办法
3、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而立 不惑 花甲
六、1、(1)养育 (2)恐怕
2、他打算限制它们的食物,但又怕猴子们生气不听从自己。
3、①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
②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4、左侧从上到下依次是:朝三而暮四 朝四而暮三 早上吃饱了 右侧从上到下依次是:朝三而暮四 朝四而暮三 总量没有变化 怒 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应该看到其实质。
七、1、不能。“气急了”表示生气又着急,气急败坏,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气极了”是指生气的程度达到了顶点。“气极了”更能表现出孩子生气和难堪的心情,这也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的原因。
2、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既体现出人们对孩子的担心,又从侧面衬托出事态的严重,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3、B
4、不矛盾。“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孩子落人海中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人们担心、不安,救人心切,所以才会觉得“时间太长”了。
八、1、CDAB
2、BDAC
3、ACD
4、句①:我要用“草帽计”,让敌军自己人打自己人。
句2:贺龙的部队丢盔弃甲,狼狈逃跑,我们快打败红军了!
5、算天时:骄阳似火,天气酷热,敌军见到草帽定会捡起戴上。
算地利:一块平坦的山坡,戴草帽的敌军容易被发现。
算人心:好不容易找到戴着草帽的“红军”,敌军一定会不由分说地狂轰滥炸。晒得人困马乏,看到草帽后会疯抢。
九、逆向思维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打破思维定势,“反其道而思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十、 我的神奇太空探险之旅
我一直对太空充满了好奇,如果能去太空探险,那一定是无比奇妙的经历。
当我乘坐着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叹不已。星星不再是遥远天际闪烁的小亮点,而是如同巨大的发光球体,近在咫尺。我看到了美丽的星云,它像一团巨大的彩色棉花糖,在宇宙中缓缓飘动。
然而,危险也悄然降临。飞船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原来是遭遇了小行星带的袭击。一些小行星朝着飞船飞速冲来,我心急如焚。突然,我想起之前在地球上学习过的应急知识。我迅速启动飞船的防护盾系统,飞船表面瞬间出现一层透明的能量护盾,挡住了小行星的撞击。但是小行星太多了,护盾的能量在不断消耗。我又赶紧调整飞船的航线,巧妙地利用周围的小行星作为掩护,躲避了更多的小行星。
经过一番惊险的躲避,危险终于解除。我松了一口气,继续我的太空探险之旅,心中充满了对宇宙更深的敬畏之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