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6 17:3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填空题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木杆( gān gǎn ) 匀称( chēng chèn )
方便(pián biàn ) 差( chā chà )异
2.比一比,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资 贡 货】 物( ) ( )款 ( )献
【骄 浇 胶】 ( )傲 ( )地 粘( )
3.读句子,在括号中正确的词语下面划上“ ”。
(1)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巧 灵敏 灵动),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2)“六一”节这天,我们学校真(热闹 热烈 )啊!
4.读句子,把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填序号)
味道:①兴趣; ②气味; ③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
(1)我很喜欢绵阳米粉的味道。 ( )
(2)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 ( )
(3)垃圾桶那边传来一股难闻的味道。 ( )
5.星星在造纸阁记录了造纸的流程,感受到了造纸术的_________,不禁感叹道:“这不愧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伟大_________”
(1)下列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神气 奇迹 B.奇迹 奇妙 C.奇妙 奇迹 D.神奇 奇妙
(2)下列选项与上面句子中“记录”一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这则新闻实时记录了前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夺冠的情景。
B.这是一份关于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会议记录。
C.妈妈说这条古巷记录了她很多儿时的回忆。
D.每张照片都记录了美好得瞬间,直接可用。
6.选择题。
继续 陆续 连续 持续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 )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2)我这次比赛胜利了,妈妈鼓励我( )努力。
(3)建筑工人已经( )工作五小时了,真辛苦啊!
(4)这场风波一直( )了半个月才平息下来。
7.按要求填空。
“顾”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
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照管;注意。④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人。请为下列句子中的“顾”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1)裁缝店里走进来一位顾客。
(2)爸爸手头正忙,根本顾不上吃饭。
(3)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4)回顾我们今年的寒假生活,真是漫长而难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游古都,品璀璨文化
本学期,我们了解了不少传统习俗,知晓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造纸术的起源。我们既xīn shǎng   了古都汴京的繁华风貌,又游览了用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和才干凝结而成的zhào zhōu qiáo   。汴京便是现在的开封市,曾是八朝古都,在我国的河南省。河南因黄河而兴,liú tǎng   着得天独厚的农耕文化气息。这里有在lì shǐ   上名shēng   显赫的诗圣(  )、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等平原儿女,______有洛阳牡丹zhēng qí dòu yàn   ,名闻天下……华夏五千年,一半在河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华夏苍劲的笔触,去古都探寻千年文明,品味传统文化吧。
8.加点字的读音明明拿不准,你认为读音正确的是   
A.风貌(mào)才干(gān)
B.便(pián)是 八朝(zhāo)
C.农耕(gēng) 苍劲(jìng)
9.下面句子中“品味”的含义,与文中“品味”含义一致的是   
A.妈妈细细品味了我沏的茶,连声称赞。
B.老师是一个很有品味的人。
C.我们在历代诗文中品味着千古佳句。
10.给画曲线的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让句子更连贯   
A.因为……所以……
B.不仅……还……
C.虽然……但是……
11.请帮明明把文中的音节词拼读出来并写成汉字。
12.文中提到了河南三位圣人,其中的诗圣是 ,“ ,春风花草香”是他笔下秀丽的江山;科圣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 ,医圣张仲景因扁鹊提出的中医四诊 、 、 、 而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为后世留下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
13.读一读文中画线句子,修改一下句子中的语病。再写出一个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
14.文中提到了传统习俗,请你用表格的方式给明明科普一下吧!
传统佳节 时间 习俗(写一个) 诗句
春节
清明 4月4日﹣6日
中秋天气似重阳,幸有庭前桂子香。
重阳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让我们走进“汉字博物馆”,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汉字记录着民族文化的变迁。走进汉字博物馆,呈现在眼前的是“家”的甲骨文,“宀(mián)”和“豕(shǐ)”组成家,上层住着人,下面养着猪,是人类食宿生活的地方。解说员介绍着“家”的含义:原始人类以穴居为主,随着火的使用,人类开始修建房屋,种粮养畜,固定住所的“家”出现。当代社会,“家”有了更多的意义。它不仅是房子一间,但是承载爱的地方。汉字“家”反映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体现着古人造字的智慧。“让我们去了解更多有趣的汉字吧!”解说员自豪地发出倡议。
15.选择加点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家(jiā) A.家庭或家庭的住所 B.具有某种身份的人 C.量词
①春天是一位作家,她的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
②这是家机器人制造公司。( )
③父爱如山,拥有支撑起整个家的力量。( )
16.细致的描写让句子更生动,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让我们去发现更多有趣的汉字吧!”解说员自豪地发出倡议。
“真糟糕,今天又迟到了!”小海
17.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当代社会,“家”有了更多的意义,它不仅是房子一间,但是承载爱的地方。
丽丽想说服父母暑假去黄山旅游,下面是她拟写的草稿,请你帮她完善。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可知道黄山的景色有多美吗?黄山来为人们所称赞,那里有蔚然苍劲的奇松,态各异的怪石,古朴的寺庙,特的古道长,还有缭绕的云海,舒适的温泉。趁着暑假,我们一起去领略巍巍黄山的【壮美 美观】风光吧!
18.加点的字比较难读,请你帮丽丽标上正确的读音。
蔚( )然 缭( )绕 舒适( ) 巍( )巍黄山
19.请你根据提示,判断“称”和“劲”的正确读音,在对应括号里画“√”。
称赞 chèn:适合;相当 ( ) chēng: 叫,叫作; 说; 赞扬 ( )
苍劲 jìn: 力气,力量; 精神,情绪,兴趣 ( ) jìng:坚强有力,力量大 ( )
20.丽丽用拼音代替了不会写的字,请你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正确的汉字。
21.“我们一起去领略巍巍黄山的【壮美 美观】风光吧!”这句话中,丽丽不知道用哪个词好,你帮她选择的词语是: 。
22.“你们可知道黄山的景色有多美吗?”丽丽以问句开头,指出黄山的景色美。 请你仿照这样开头写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
寓言故事。

图1:______ 图2:______ 图3:______
23.请将寓言故事的名称填写在图下的横线处。
24.从图1故事中,我受到的启发是( )
A.告诉我们要理性的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善于思考以及心病还得心药医。
B.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简单了解下便可弄清事情的真相。
C.打仗胜利了,举杯庆贺。
25.下面的事例与图2故事情形相似的是( )
A.告诉我们贪心和过度追求可能导致事倍功半。
B.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要自欺欺人。
C.生活态度要端正,要勤奋多做事。
26.从图3故事中懂得的道理是: 以下哪则故事讲了相似的道理?( )
A.《铁杵磨针》 B.《杞人忧天》 C.《扁鹊说病》
三、综合性学习
三年级(1)班计划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27.班主任李老师想发布一则通知,告诉大家6月7日下午3点在班级教室举办传统节日交流会,请大家提前搜集资料,并准时参加本次交流会。发布通知的日期为6月3日。请你替李老师拟写通知。
28.第一小组选择的是传统节日主题,下面是小龙制作的传统节日习俗卡,请根据习俗写出对应的节日名称。
29.第三小组选择的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主题,请你参与进来。读句子,猜人物。(填序号)
A.愚公 B.叶公
(1)他, 非常喜欢龙,但是见了真龙, 却吓得逃走了。( )
(2)他, 坚持不懈, 不怕困难, 想要搬走家门口的两座大山。 ( )
30.实践
6月11日上午9,点,在读书分享活动中,三年级2班的刘飞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宋词》落在了报告厅。
(1)刘飞对同桌说:“我的《宋词》落在报告厅了,我们一起去找找吧!”请你把他的话转述给王老师。
(2)为了尽快找回《宋词》,刘飞同学当天写了一则寻物启事,请你在原内容上用修改符号帮他把启示内容修改清楚,共四处。
(3)听到刘飞丢书的消息,王老师是什么表现呢?请仿照下面句子加点的部分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例句:姐姐涨红了险,捂住口袋:“这是送给我妹妹的礼物!”
王老师 :“大家都帮他一起找找吧!”。
(4)有了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刘飞的书终于找到了,听到这个好消息,刘飞很高兴,请你以“刘飞高兴极了”为开头,写一写他的具体表现。
刘飞高兴极了,
四、句子训练
31.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32.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仿写拟人句)
33.例句:他撑着脑袋,愁眉苦脸地说:“这事太难了!”
小东 , 地喊道:“小猫,我的小猫咪找到啦!”
34.请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这座桥坚固 这座桥美观。
35.读一读,照样子,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具体。
走在大街上,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大课间活动,操场真热闹:
36.老虎吓得浑身发抖。(仿写句子)
天气太热了,小明热得 。
37.丽丽非常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修改病句)
《期末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gǎn chèn
biàn chā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的字音。
杆[gǎn]器物上较细长的棍状物。有的实心,有的中空;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gān]杆子,用木头等制成的派一定用场的细长的东西。
木杆(gǎn):木材作的杆子;
称[chēng]叫;叫作:自称、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名称:简称、俗称。说:称快、称便、连声称好。赞扬:称叹、称赏、称许。姓。[chèn]适合;相当。
匀称(chèn):均匀;比例和谐;
便[biàn]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便利的时候;就;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pián]〔~~〕肚子肥大的样子;〔~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方便(biàn):便利;
差[chā]失当;错误。[chà]不相同;不相合;错误;缺少;欠;不好;不够标准。
差异(chā):差别;不相同的地方。
2. 资 货 贡 骄 浇 胶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组词。
物资: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故选“资”。
货款:买卖货物的款子。故选“货”。
贡献: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故选“贡”。
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故选“骄”。
浇地:利用灌溉系统浇水的耕地故选“浇”。
粘胶:一种胶黏性的金棕色溶液,主要含有黄原酸纤维素,它在氢氧化钠中,一至数日成熟后经处理可形成单丝、短纤维或再生纤维的薄膜。故选“胶”。
3.(1)灵敏
(2)热闹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运用。
(1)灵巧:指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
灵敏:指敏捷灵活,反应迅速。
灵动: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
结合词义可知,形容小狗的鼻子,应选:灵敏;
(2)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热烈:情绪高昂,兴奋激动。
结合词义可知,形容过“六一”节的学校,应选:热闹。
4. ③ ① ②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
(1)这句中“味道”是指绵阳米粉的口感令人回味。句子中“味道”指的是它的口感和味觉上的特性。故选③。
(2)这句中“味道”是指这本书越看越有趣味。句子中“味道”指的是趣味;兴趣。故选①。
(3)这句中“味道”是指垃圾桶有难闻的气味。句子中“味道”的意思是气味。故选②。
5. C B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神气:神灵之气;得意傲慢的样子;精神。
奇迹:很难想象和做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奇妙:奇特巧妙。
神奇: 神妙奇特。
形容“造纸术”可用“奇妙”;与“伟大”搭配选“奇迹”。
故选C。
(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星星在造纸阁记录了造纸的流程”中“记录”意思是把造纸的流程写下来了。记录为动词,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A.“这则新闻实时记录了前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夺冠的情景。”意思是这则新闻把前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夺冠的情景写下来了。记录:动词,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B.“这是一份关于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会议记录。”意思是留下了关于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面材料。记录:名词,当场记录下来的材料。
C.“妈妈说这条古巷记录了她很多儿时的回忆。”意思是这条古巷有很多她儿时的回忆。记录:动词,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D.“每张照片都记录了美好的瞬间,直接可用。”意思是美好的瞬间被留下了。记录:动词,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故选B。
6. 陆续 继续 连续 持续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继续:连续;承继,嗣续;与某一事有连续关系的另一事。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连续:一个接一个;一次连一次。
持续: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
(1)结合语境,表示同学们有的早点到,有的晚点到,时断时续,应选择“陆续”。
(2)结合语境,表示这次比赛胜利了,在胜利的基础上为争取下一次比赛的胜利而努力,表示连续关系的另一件事,应选择“继续”。
(3)结合语境,表示建筑工人已经不断地工作一个小时连着一个小时,共五小时了。应选择“连续”。
(4)结合语境,这场风波一直经历了半个月才平息下来。表示这场风波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应选择“持续”。
7. 页 4#四 ④ ③ ② ①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的笔画和查字典。
“顾”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页”,除去部首“页”剩的“厄”的笔画共有4画,所以再查4画。
(1)“裁缝店里走进来一位顾客。”“顾”的意思是: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人。故选④。
(2)“爸爸手头正忙,根本顾不上吃饭。”“顾”的意思是:照管;注意。故选③。
(4)“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顾”的意思是:拜访。故选②。
(5)“回顾我们今年的寒假生活,真是漫长而难忘。”“顾”的意思是:回头看。故选①。
8.C 9.C 10.B 11.欣赏 智慧 赵州桥 流淌 历史 声 争奇斗艳 12. 杜甫 迟日江山丽 地动仪 望 闻 问 切 13.本学期,我们了解了不少传统习俗,知晓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起源。印刷术 14. 农历正月初一 贴春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赏月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析】8.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才干(gān)——gàn;
B.便(pián)是——biàn;八朝(zhāo)——cháo。
故选C。
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短文“品味传统文化吧。”的意思,仔细体会传统文化的韵味和意趣。可知“品味”的意思:仔细体会。
A.“妈妈细细品味了我沏的茶,连声称赞”中,“品味”指的是仔细辨别茶的味道,侧重于味觉上的体验和感受,与文中的“品味”含义不一致,
B.“老师是一个很有品味的人”中,“品味”用来形容人的审美观念、生活情趣或精神追求,侧重于个人素养和格调的评价,与文中的“品味”含义也不一致,
C.“我们在历代诗文中品味着千古佳句”中,“品味”指的是仔细体会、玩味诗文中的佳句,感受其韵味和意趣,与文中“品味传统文化”的“品味”含义一致,都是指对文化或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故选C。
10.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结合短文画曲线的句子,描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河南历史上涌现的杰出人物,如诗圣(通常指杜甫)、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等;二是河南的自然景观或文化象征——洛阳牡丹的盛况。这两方面内容都是对河南文化底蕴的展现,且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或转折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河南丰富的文化图景。
A.“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用于表示因果关系,但在此句中并不适用,因为两部分内容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
B.“不仅……还……”这个关联词用于表示递进关系,即后一部分内容在前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或更加丰富。在此句中,“河南不仅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还有名闻天下的自然景观(洛阳牡丹)”,两者共同展现了河南的文化底蕴,后一部分内容(洛阳牡丹)在前一部分内容(历史人物)的基础上,为河南的文化图景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魅力。可知适合使用“不仅……还……”这个关联词。
C.“虽然……但是……”这个关联词用于表示转折关系,但同样不适用于此句,因为两部分内容之间并无需要转折的对比或矛盾点。
故选B。
1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赏”“慧”“淌”“声 ”“争”“艳”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默写。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疾苦,因此被誉为“诗圣”。他笔下的诗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正是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山水春光图,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美好景象。
书写时注意“迟”“丽”的正确写法。
张衡是东汉时期的杰出科学家,他不仅在天文学、机械学、地震学等领域有重要贡献,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一发明比欧洲同类仪器的出现早了一千多年,展现了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才能和创新精神。
结合《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中“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可知答案。
1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和四大发明。
语意不明,以偏概全。这里的“四大发明”是一个集合概念,而“造纸术的起源”只是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元素。作者用“四大发明”来引出“造纸术的起源”,但在表述上却没有明确说明是“之一”,导致误解为只了解了造纸术这一项发明,而忽略了其他三项。应在“古代四大发明”之后加上“之一”。
句子可修改为:本学期,我们了解了不少传统习俗,知晓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起源。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14.本题考查传统节日、古诗词的理解。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习俗有: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发压岁钱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元日》。意思是在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煦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共庆新春佳节。
清明:4月4日—6日。习俗有:扫墓、踏青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自杜牧《清明》。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绵绵的景象,路上行人因思念逝去的亲人而心情沉重,几乎要魂飞魄散。
“中秋天气似重阳, 幸有庭前桂子香”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柏的《 中秋》 。意思是, 中秋的天气和重阳时节相似, 都显得较为凉爽或清冷, 但幸运的是, 庭院前有桂花的香气, 为这清冷的中秋增添了一抹温馨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的天气和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中秋节的喜悦之情, 可知诗句描写的是中秋节。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习俗有:赏月、祭月、燃灯等。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习俗有: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通过想象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佩戴茱萸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因远离家乡而无法参与其中的遗憾和对兄弟们的深切思念。
15. B C A 16.懊悔地说 17.
【解析】15.本题考查对加点字的理解。
①句子中的“作家”的意思是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这里的“家”是指具有某种身份的人。故选B。
②句子中“一家”中的“家”是作量词。指机器人制造公司的数量。故选C。
③句子中“整个家”中的“家”是指家庭。故选A。
16.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对给出的例句进行分析可知,双引号中的句子“让我们去发现更多有趣的汉字吧!”是对后一句“解说员自豪地发出倡议。”的强调,引起注意。补写时注意这一点即可。如:“真糟糕,今天又迟到了!”小海后悔地自责道。
17.本题考查句子辨析与修改。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此句中“房子”和“一间”逻辑顺序颠倒,调换顺序即可;“它不仅是房子一间,但是承载爱的地方。”句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将“但是”改为“还是”即可。
改为:当代社会,“家”有了更多的意义,它不仅是一间房子,还是承载爱的地方。
18. wèi liáo shì wēi 19. 20. 21.壮美 22.你可知道,森林有多么美丽吗?清晨,太阳露出了半个笑脸,鸟儿们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起歌谣。中午,太阳挂在天空正中,像一个火球,小鹿在溪边一边喝水,一加欣赏自己的影子。晚上,太阳困了,悄悄地回到了山背后,夜间活动的小动物们开起了音乐会……
【解析】18.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蔚然:wèi,形容茂盛、盛大的样子。
缭绕:liáo,回环旋转,如烟雾缭绕。
舒适:shì,表示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
巍巍黄山:wēi,指的是高大壮观的黄山景观。
19.本题考查多音字。
称[chèn],适合:~心。[chēng],量轻重:~量。叫,叫做:自~。
称赞:chēng,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和肯定。故选“chēng”
劲[jìn],力气,力量:~头。[jìng],坚强有力:~敌。~旅。
苍劲:jìng,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 树木等形态有力量且刚健。故选“jìng”
20.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形”“廊”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壮美:指景象雄伟,通常用来形容雄伟的景象,宏大的场面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美观侧重于外表好看,漂亮,多用于形容物体的外形、形式等具有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
“我们一起去领略巍巍黄山的【壮美 美观】风光吧!”可知,这句话是让大家去欣赏雄伟、美丽的黄山风景。故选“壮美”。
2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你们可知道黄山的景色有多美吗?”是反问句,用来加强语气,引起读者的思考,强调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激发读者的共鸣。在仿写句子时也要用到反问句。
亲爱的朋友,你可知道西湖的风景有多迷人吗?西湖向来受众人的喜爱,那里有波光粼粼的湖水,随风摇曳的荷花,古老的亭台楼阁,蜿蜒的苏堤、白堤,还有悠扬的灵隐寺的钟声,怡人、轻柔的微风,趁着闲暇的时光,我们一起去感受悠悠西湖的迷人魅力吧。
23.杯弓蛇影 画蛇添足 纪昌学射 24.A 25.A 26. 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扎实的基本功是不断进步的基础 A
【解析】23.本题考查寓言故事。
图1描写的是一个人把墙上弯弓的影子映入杯中当作一条游动的小蛇,故是寓言故事《杯弓蛇影》;
图2描写的是画面是一个人与别人比赛画蛇,非要给蛇添上四只脚,本可以赢得比赛的胜利却输了。故是寓言故事《画蛇添足》;
图3描写的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为师学射箭,故是寓言故事《纪昌学射》;
24.本题考查寓言故事。
图1是《杯弓蛇影》,杯弓蛇影原意是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疑神疑鬼、 自相惊扰, 或者把虚幻的事物看作真实, 形容人神经过敏、 多疑。 告诉我们要深入事物的表象来探究问题,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故选A。
25.本题考查寓言故事。
图②描写的是画面是一个人与别人比赛画蛇,非要给蛇添上四只脚,本可以赢得比赛的胜利却输了。结合这一内容可知,这里指的是画蛇添足的故事。《画蛇添足》讲述了在祠祭过程中,门客们争夺赏赐的卮酒。他们约定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先画蛇,却试图为之添上足,结果被另一人夺走酒。这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会弄巧成拙;
故选A。
26.本题考查寓言故事。
《纪昌学射》出自《列子·汤问》,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通过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A.《铁杵磨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因读书不顺,弃学了。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所以,要向这位伟大的诗人学习,每天认认真真地学习,不偷懒,不放弃,保持恒心。相信,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B.《杞人忧天》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告诉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没有必要去担心那些不会发生的事情,因为这些担心毫无意义,不如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做有意义的事。这则寓言故事也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C.《扁鹊说病》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
故选A。
27.示例:
通知
6月7日下午3点,我们班将在班级教室举办传统节日交流会,请大家提前搜集资料,并准时参加本次交流会。
班主任李老师
6月3日
28.端午节 中秋节 29. B A
【解析】27.本题考查通知的写作。
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什么,再根据通知的格式开始写作。注意语言简洁,表述有条理。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
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注意本文的要点是:6月7日下午3点在班级教室举办传统节日交流会,请大家提前搜集资料,并准时参加本次交流会。因为是帮李老师写通知,所以落款要写:班主任李老师。注意通知时间是6月3日。
28.本题考查传统节日的掌握。
第一个习俗组合“赛龙舟、挂艾蒿、吃粽子、挂香包”对应的节日是端午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挂艾蒿有驱邪避灾的寓意,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挂香包也有驱虫辟邪、祈求平安之意。
第二个习俗组合“吃月饼、拜月、赏桂花、赏月”对应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拜月等习俗,此时桂花盛开,赏桂花也成为人们在中秋时节喜爱的活动之一。
29.本题考查寓言故事。
(1)《叶公好龙》中叶公表面上非常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但当真龙现身时,他却被吓得脸色苍白,转身就跑。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爱好的人。故选B。
(2)《愚公移山》中愚公面对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行的困境,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下定决心要把山移走。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他人的质疑,愚公依然坚持不懈,最终感动了天帝,将山挪走。这个故事赞扬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故选A。
30.(1)王老师,刘飞对他同桌说,他的《宋词》落在报告厅了,他们一起去找找。
(2)
(3)皱了皱眉,指着报告厅的方向
(4)蹦跳着走进教室,嘴里哼着歌,脑袋还不停地摇摆。
【详解】(1)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内容是要求把刘飞对同桌说的话转述给王老师,从通知中提取时间、地点、事件的相关关键信息,组织语言,恰当地表达即可。要讲清楚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以及注意事项。
如:王老师,刘飞对他同桌说,他的《宋词》落在报告厅了,他们一起去找找!
(2)本题考查寻物启事。
寻物启事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
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一般只写“寻物启事”四个字,也有的是由文种名称十分具体丢失物名称构成,如“寻书启事”。
②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要写清楚丢失物的具体特征,同时要写明丢失的地点;还要交代清楚拾物者送还的具体方式。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的,因此除了写明上述内容以及表示谢意的话之外,还可以写明给拾到者必要的酬金之类的话。结合题干可知,本题中丢失物是:一本《宋词》;丢失的地点是:报告厅。
③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根据题干可知是三年级(2)班的刘飞,时间是6月11日。
第一处:通知是刘飞写的,应将“刘飞”改为“我”;
第二处:通知正文缺少丢失地点,可将“弄丢了”改为“落在报告厅了”;
第三处:语序不当,应将“联系我”和“请你”对调位置。
第四处:通知的落款时间不能早于丢失时间,应将“6月10日”改为“6月11日”。
(3)本题考查仿写和补充句子。
例句中“涨红了脸”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姐姐的神态。“捂住口袋”是姐姐为了保护礼物而做出的自然反应。这个动作不仅体现了她对礼物的珍视,也进一步强化了礼物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仿写时也要用上神态描写或者动作描写等。
如:王老师眉头紧锁,双手轻轻交叠在胸前,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关切:“大家都帮他一起找找吧!”
(4)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以“刘飞高兴极了”为开头的写作任务,关键在于捕捉并展现刘飞在得知失物找回后的高兴情绪及其具体表现。
如:刘飞高兴极了,他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激动得跳了起来,双手紧握成拳,在空中轻轻挥舞,嘴里不停地重复着:“找到了!找到了!”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和由衷的喜悦。
31.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详解】本题考查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分四步走: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第二步: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第三步:问号变句号。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故此题可以改为:我们遇到困难,不可以退缩。
32.桃花绽开了粉色的笑脸。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仿写拟人句。
原句中把牵牛花比作人吹小喇叭一样,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事物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荷花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33. 挥舞着双手 激动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依照例句的结构:“他撑着脑袋,愁眉苦脸地说:‘这事太难了!’”,我们可以分析出该句的结构为“主语+动作+表情或状态+语言”。接下来,按照这个结构来解析和完成小东的句子:
小东(主语)+ 动作 + 表情或状态 + 地喊道:“小猫,我的小猫咪找到啦!”
为了让句子更加生动,我们需要为小东添加一个动作和一个表情或状态,这两个元素应该与他找到小猫时的喜悦心情相匹配。
因此,句子可以写为:小东跳了起来,眉开眼笑地喊道:“小猫,我的小猫咪找到啦!”
34.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合并。
“这座桥坚固”“这座桥美观”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用“不但……而且”“不仅……而且”合并即可。
如: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5.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同学在踢足球,有的同学在打羽毛球,有的同学在跑步,有的同学在玩游戏。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通过阅读题干可知,仿写句子时连用几个“有的......”排比修辞句式和结构来具体表现操场上的“热闹”情景,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叙述方式,注意表达要准确合理。
示例:
大课间活动,操场真热闹: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打篮球,有的踢毽子,有的打沙包,有的跳绳。
36.满头大汗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结合例句可知,句式是……得……,在仿写时,要写出把小明热得怎样,只要合理即可。
如:天气太热了,小明热得汗流浃背。
37.丽丽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题语义重复,“非常”和“很”重复,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改为:丽丽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