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填空题
1.用“ ”选出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1)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nà là)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jūn jūn)和除臭功能。
(2)敌人的火力点塌(tā dā)了半边,黄继光晕(yūn yùn)倒了。
(3)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pō(泼 颇)像jīng jù(京剧 京据)里的净角出场。
2.请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和其他不一样的一项。
(1)A.可恶 B.憎恶 C.厌恶 D.善恶( )
(2)A.折腾 B.打折 C.折扣 D.折纸( )
(3)A.晕车 B.晕船 C.圆晕 D.晕倒( )
(4)A.效率 B.率先 C.统率 D.率领( )
3.请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1)A.凌晨 B.隧道 C.教炼 D.杜鹃( )
(2)A.繁星 B.呼啸 C.分辫 D.局促( )
(3)A.佛拭 B.聚集 C.爆炸 D.主宰( )
(4)A.拆除 B.敏捷 C.窟窿 D.待候( )
4.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三字词语(填序号)。
①纸老虎 ②老黄牛 ③铁公鸡 ④变色龙
⑤百灵鸟 ⑥哈巴狗 ⑦应声虫 ⑧小蜜蜂
(1)隔壁小杰是出了名的小气鬼,一毛不拔,谁也别想从他的口袋里拿出半分钱,大家都叫他( )。
(2)她的嗓音如同( )一般,动听而纯净,让人陶醉其中。
(3)他像一头( )一样默默耕耘,他的勤劳和执着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4)他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不过是一只( )。
5.按要求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凿壁偷光 B.自强不息 C.心急如焚
D.鸡犬相闻 E.屏息凝视 F.震耳欲聋
上面的词语中,描写乡村生活的是 ;和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是 ;形容人物品质的是 ;描写人物心理的是 ;属于神态描写的是 ;形容声音很大的是 。
6.选择正确的诗句。
①此花开尽更无花
②大雪满弓刀
③相看两不厌
④溪头卧剥莲蓬
⑤为谁辛苦为谁甜
⑥她在丛中笑
(1)待到山花烂漫时,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2)不是花中偏爱菊, 。(元稹《菊花》)
(3)欲将轻骑逐, 。(卢纶《塞下曲》)
(4) ,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7.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字母填在括号里。
拜:A.一种见面表示敬意的礼节。B.用于往来,表示麻烦人办事。C.表示与人结为某种关系。D.见面行礼表示祝贺。
(1)鲁班上山拜师学艺。 ( )
(2)每逢春节,我都去爷爷家拜年。 ( )
(3)小明去拜见他的启蒙老师。 ( )
(4)请你帮忙照看我孩子,拜托了。 ( )
8.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请你读一读下面与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再根据下列选项填空,把序号填写在前面的( )里。
A.程门立雪 B.手不释卷 C.铁杵成针 D.囊萤夜读
(1)(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求学要诚心,对老师要有礼貌。
(2)( )同桌学习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我会用这个成语来劝他坚持下去。
(3)(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车胤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了博学多通的人。
(4)( )孙权用前人读书的经历劝吕蒙多读书,后来形成了这个成语流传至今。
二、语言表达
9.口语交际。
丁丁:你的好朋友是谁? 他(她) 有什么特点?
我:
丁丁:你认为你们之间相处,重要的是什么? (至少两点)
我:
丁丁:你想对他 (她) 说点什么?
我:
10.活动的前一天婷婷请假了,请你把下面的活动要求转述给她。
6月15日上午9点,班级将在教室举行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活动,请每一位同学准备一首内容积极向上的诗歌。朗诵诗歌时声音要洪亮,感情要丰富。
三、基础知识综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开启啦,让我们跟着毛毛一起在实践中探索知识、收获成长吧!下面请依次完成下面小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除了读书,出游也是一种增加自己见识的好方法。瞧,缭绕的晨雾,喔喔的鸡鸣,田间劳作的身影。它们与错落的房舍、葱郁的草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乡村晨景zhuāng shì( )图。晌午,我们避开火辣辣的太阳,躲进科技馆,去看看困住苍蝇和蜘蛛的琥珀和笨重的恐龙化石,去了解神奇的纳米技术,领略科技的魅力。再晚一些,朦胧的夜空,只有繁星在shǎn shuò( ),我们坐在téng luó( )的叶下,描绘这一天的美好,偶有táo qì( )的小猫用毛茸茸的脑袋来蹭你的腿,然后趁你不注意它再敏捷地逃走……
11.字词拼写小挑战:毛毛遇到一些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啦,请你帮他把词语拼写在田字格上吧。
12.字音选择大考验:下面对宣传词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和(hè ) 绮丽( qí) B.锄头( chú) 卜落卜落(bǔ)
C.曝晒(bào) 徜徉( cháng) D.朦胧(méng) 枝折花落(zhé)
13.阅读选书小参谋:做客乡下人家时,毛毛看到村民生火做饭的场景,产生了一些疑问: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 为什么烟会从烟筒出去,而不往屋里冒?要解决这些疑问你可以推荐他读( )
A.神话传说 B.寓言故事 C.童话故事 D.科普作品
14.句子仿写秀风采: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个先分项列举再总说的句子。
15.病句修改小能手:毛毛检查语段时,发现画横线的句子有问题,你能用修改符号在下面的原句上修改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除了读书,出游也是一种增加自己见识的好方法。
16.词语填空巧选择:研学活动上,校长要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但因为电脑排版问题,有些关键词被忽略了,你认为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
同学们,读书学习时要像埋头苦干的 ,千万不要偷懒。遇到困难不要畏惧,因为困难都是 。思考问题时,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做只会附和别人的 。
①哈巴狗 ②纸老虎 ③应声虫 ④老黄牛 ⑤千里马
A.⑤②① B.④③① C.④②③ D.⑤①③
童眼看世界-自然风光。
跟随作者的文字,我们到山里,听dù juān的鸣叫;我们宿乡下,看(kān kàn)爬上wū yán的瓜藤,品乡野的měi cān;我们住海边,清晨观赏càn làn的zhāo xiá,夜晚仰望漫天的fán xīng。那 méng lóng的光晕(yūn yùn)里,藏着许多无数的秘蜜,等着我们去探索。
17.根据拼音写词语(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18.为文中加点的两个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19.“宿”字一共( )笔,“藤”字一共( )笔。
20.下面词语中的“漫”与文中“漫天”的“漫”意思相同的是( )。
A.漫山遍野 B.水漫出来了
21.文中画线句子中有两处错误,请你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改正。
2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描述城市和乡村生活的不同。(填序号)
城市里 , ,热闹极了。乡村则不一样,有肥沃的田野, 的山林,令人神往。
①高楼林立 ②鸡犬相闻 ③车水马龙 ④繁华 ⑤静谧
23.仿照句式,描绘自然风光图。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滨景观。
的燕子, 的河水, 的远山,构成了美丽的春景图。
下面是“发现自然之美”主题阅读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自然之美】
在课文中,我们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清晨,当太阳冲破云霞,一chà nà( )间,放射出夺目的光亮。山乡村野是淳朴的风景。那爬上wū yán( )的瓜藤,朴素又华丽的花朵,是乡下人家别有风趣的zhuāng shì( )。那屋顶上小小的天窗,更是孩子们唯一的wèi jiè( )。不仅如此,méng lóng( )的光晕(yūn yùn)、漫天的fán xīng( ),甚至是枯折(zhé shé)的枝丫也有一番独特的韵味。
24.请你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5.请你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
26.请你结合提示,将诗句和诗人填写完整。
每当看到乡间的篱笆小路和枝头新芽,我就会想到杨万里笔下“ , ”的诗句。 每当看到那艳丽的桃花,我就会想到杜甫笔下“ , ”的诗句。
每当看到乡间花果的明丽色彩,麦花的香气扑鼻,我就会想到范成大的“ , ”的诗句。 诗人 写的《绿》,“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 在一起。”
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夏夜,寂静的小院中,我伏在妈妈的膝头,听她讲故事:很久以前,天空破了一个大kū lōng( ),女娲用五色彩石炼成石浆才补好;英俊 xiāo sǎ( )的将军 diào qiǎn( )军队,打败了邪恶的 yāo guài( );海的女儿浮到水面上以后,得到了她想要的 xìng fu( )……听着,听着,我就进入了 mèng xiāng( )。
27.读拼音,写词语。
28.语段中的“恶”是多音字,应读作“è”,下列多音字注音错误的是( )。
A.这个有些闭塞(sè)的边塞(sài)生产的塞(sǎi)子非常的有名。
B.他屏( b ng )气凝望着眼前的屏(píng )风。
C.院子里的花草常被小猫折(zhē)腾的枝折(shé)花落。
D.他有点晕( yùn)船,船把他摇晃得晕(yūn)头转向。
29.语段中“伏”字的解释如下,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②低下去;③隐藏;④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⑤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⑥使屈服,降服;⑦姓。
“伏”在“潜伏”中表示( ),在“此起彼伏”中表示( )。
30.画线部分让我想到 (作者)的现代诗《繁星》(七一)中的“ 、 。"
31.体会语段中冒号的用法,再从下面的词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
活泼的小狗 细心的小亮 热心肠的老奶奶
四、综合性学习
整本书阅读。
阅读完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班里要举行一场阅读交流会,需要全班同学一起设计方案,对准备情况提出建议,最后合作完成。下面方框里是活动方案的部分内容。同学们在活动准备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请你也和他们一起做出选择。
《十万个为什么》阅读交流会方案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同学们对科普读物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科学的兴趣。 2.通过分享阅读成果,继续感受作品的魅力,提高阅读整本书的能力。三、具体活动及分工 ……
32.阅读交流会首先要有鲜明的活动主题,下面最能突出本次活动目标的主题是( )
A.诵读千古诗文,争做博学青年 B.《十万个为什么》的魔力
C.阅读润心灵,经典助成长
33.活动主持人准备了三种开场白,同学们觉得最适合本次活动的是( )
A.同学们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的好朋友,读一本好书能让我们受益,让我们成长。今天,我们将开展《十万个为什么》阅读交流活动。
B.同学们好!六月的盛夏,我们看过麦翻金浪,闻过瓜果飘香。今天,我们走进《十万个为什么》阅读分享会,一起感受浓郁的书香。
C.同学们好!“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不仅代表着自然界里千变万化的事物,更代表着我们不竭的求知欲望。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十万个为什么》,去感受它的魅力。
34.张泰同学打算从下面四项对《十万个为什么》做简要介绍,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本书介绍的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却不知道它发生或形成原因的现象或事物。
B.这本书从“房间旅行记”“灯的故事”“时钟的故事”“书的故事”四个方面揭示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知识。
C.作者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现象或事物的介绍。
D.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而且语言也非常生动。
35.语文实践。请你跟着同学去旅行,感受乡村好风景。
(1)大家走在乡间小路上,在拐角处意外发现了几株桃花,不知是谁家的 一簇开无主,可爱 爱 ?”
(2)小龙刚想伸手摘花,小丽发现了桃树旁的告示牌,连忙对龙龙说:“ ”(请根据告示牌的内容劝说)
告示牌 敬告各位游客,几株桃树年年为大家带来美丽,请爱护桃树,更不要摘花。
(3)小龙听后,放弃了摘花。往前走了一会儿,它就像毛主席在《卜算子 咏梅》中所说的:俏也不 ,只把 报。待到 时,她在 。”
(4)旅行结束后,小龙写下了旅行感想。他会写些什么呢?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我真喜爱乡村生活,那 , ,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图。
五、句子训练
36.仿照例句中冒号的用法,把动物特点写具体。
例:它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它胆子很小:
37.仿照下面的句子,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例:我一回家,花花就摇着尾巴向我跑来,然后围着我上蹿下跳,叫个不停。
金鱼游水 乌龟吃食 小猫玩线团 蜜蜂采花蜜
38.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改为陈述句)
39.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变为“被”字句)
40.除了关注到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也了解了作者的不同写作方法,如冒号的用法也会运用哦!
例: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以“可爱的乌龟”为内容,我会写。
《期末积累与运用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1)nà jūn
(2)tā yūn
(3)颇 京剧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和选词填空。
(1)纳米(nà mǐ):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常用于描述分子和原子的尺度。
“菌”读“jūn”时,意思是低等植物的一大类,其个体微小,种类繁多;读“jùn”时,一般用于“菌子”,意思是蕈(xùn),即蘑菇。
在“杀菌”这个语境中是指消灭细菌,故选“jūn”。
(2)塌(tā):指崩裂、倒塌,形容物体的结构部分坍塌。
“晕”读“yūn”时,意思是昏迷;读“yùn”时,意思是头脑发昏,周围物体好像在旋转,有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
在“黄继光晕倒了”这句话中是“昏迷”的意思,故选“yūn”。
(3)颇(pō):有“很、非常”的意思。
“颇像”意思是很像,故选“颇”。
京剧(jīng jù):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2. D A D A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辨析。
(1)恶:读“è”,释义为恶劣、凶恶等;“wù”,释义为讨厌、憎恨等。
“可恶”“憎恶”“厌恶”中“恶”读wù,释义为讨厌、憎恨;“善恶”中“恶”读è,释义为不好。
故选D。
(2)折:读zhé,释义为折断、曲折等;zhē,释义为翻转、折腾等;shé,释义为断、亏损等。
“折腾”中“折”读zhē;“打折”“折扣”“折纸”中“折”读zhé。
故选A。
(3)晕:读yūn,释义为昏迷、头脑不清等;yùn,释义为日月周围的光圈、头发昏等。
“晕车”“晕船”“圆晕”中“晕”读yùn;“晕倒”中“晕”读yūn。
故选D。
(4)率:读lǜ,释义为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shuài,释义为带领、轻易等。
“效率”中“率”读lǜ;“率先”“统率”“率领”中“率”读shuài。
故选A。
3. C C A D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辨析。
(1)C.教炼——教练,故选C;
(2)C.分辫——分辨,故选C;
(3)A.佛拭——拂拭,故选A;
(4)D.待候——侍候,故选D。
4. ③ ⑤ ② ①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①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②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③铁公鸡: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④变色龙: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⑤百灵鸟: 鸟名,像麻雀但稍大,羽毛上有白色斑点,叫声很好听。
⑥哈巴狗:比喻驯顺的奴才。
⑦应声虫: 比喻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的人。
⑧小蜜蜂:比喻辛勤劳动且无私奉献的人。
(1)结合“出了名的小气鬼,一毛不拔”可知选“铁公鸡”,故选③。
(2)形容“嗓音”可知选“百灵鸟”,故选⑤。
(3)结合“默默耕耘,他的勤劳和执着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可知选“老黄牛”,故选②。
(4)结合“他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不过是一只”可知选“纸老虎”,故选①。
5. D A B C E F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归类。
A.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胤凿开墙壁将邻居家的光线引过来。后来形容家贫而刻苦读书。
B.自强不息:自觉的努力向上,毫不松懈。
C.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D.鸡犬相闻: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比喻彼此居住的很近。
E.屏息凝视:指的是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F.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结合词义将词语填入横线中。描写乡村生活的是鸡犬相闻,写出了乡村生活中居住的环境近的特点。故选D;和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是凿壁偷光,写出了刻苦学习的精神,故选A;形容人的品质的是自强不息,写出了坚持不懈的品质,故选B;描写人物心理的是心急如焚,写出了特别着急的心理,故选C;属于神态描写的是屏息凝神,故选E;形容声音很大的是震耳欲聋,写出了声音特别大的特点,故选F。
6. ⑥ ① ② ③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识记。
(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出自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意思:等到春光遍野、百花盛开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故选⑥。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出自元稹《菊花》,意思: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故选①。
(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出自卢纶《塞下曲》,意思: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故选②。
(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出自李白《独坐敬亭山》,意思: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故选③。
7. C D A B
【详解】本题考查了一词多义现象。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词境中同一个字意思辨析的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具体词的意思。
(1)拜师:认老师,认师傅。故选C。
(2)拜年:向人祝贺新年。故选D。
(3)拜见:拜访会见,从客人方面说是会见地位高或辈分高的人。故选A。
(4)拜托:托人帮忙办事的敬词。故选B。
8. A C D 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故事的识记与理解。
题目中的成语都是关于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故事。注意对这些成语的深度理解以及日常知识点的积累。
A.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描述的是杨时为了求学,在程颐门外等候时,大雪积了一尺多深,也毫不动摇。指学生恭敬求教,比喻尊师重教,虔诚求学。
B.手不释卷:出自孙权劝告吕蒙读书的故事,孙权借汉光武帝走到哪儿都带着一本书的典故劝告吕蒙读书,而后吕蒙发奋读书,他的见解也越来越精辟,一些见解就连当时学识渊博的人也自叹不如。这个成语的原义是手中总是拿着书卷,比喻勤奋好学;
C.铁杵成针: 这个成语典故讲的是李白儿时不想读书,却偶遇一位欲把铁棒磨成针的婆婆,受到启发要坚持不懈,于是发奋读书,继续完成学业的故事。这个词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D.囊萤夜读:出自《晋书》,讲述的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勤学苦读的故事。这个词启示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学习,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1)结合题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求学要诚心,对老师要有礼貌”可知,这里描述的是成语“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比喻尊师重教,虔诚求学。故选A;
(2)结合题干“同桌学习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我会用这个成语来劝他坚持下去”可知,这里需要选择一个劝人坚持下去的成语,“铁杵成针”这个成语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可以用来劝同桌要有毅力,坚持下去。故选C;
(3)结合题干“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车胤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了博学多通的人”可知,这里讲的是成语“囊萤夜读”的故事。故选D;
(4)结合题干“孙权用前人读书的经历劝吕蒙多读书”可知,这里讲的是成语“手不释卷”的故事,故事中,孙权借汉光武帝走到哪儿都带着一本书的典故劝告吕蒙读书。故选B。
9. 我的好朋友是小明,他特别热心肠,只要别人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帮忙。而且他还很幽默,常常能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我觉得相互信任很重要,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坦诚相待,不互相猜疑。还有就是要互相理解包容,当有矛盾的时候,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斤斤计较。 小明,真的很感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和帮助,有你这样的好朋友我特别幸运。希望我们能一直保持这份友谊,不管未来遇到什么,都能一起面对,一起成长。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对于第一个问题“你的好朋友是谁?他(她)有什么特点?”,需要先确定一位好朋友,并思考其突出的性格、外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针对第二个问题“你认为你们之间相处,重要的是什么?(至少两点)”,要从友谊维系的重要因素去考虑,如相互信任、理解、尊重、包容、有共同兴趣爱好、真诚待人等,从中选取两点或以上进行阐述。
最后一个问题“你想对他(她)说点什么?”,则可以表达对好朋友的感激、赞美、期待友谊长存等情感。
示例:我:我的好朋友是小辉,他特别乐观开朗,不管遇到什么烦心事,总是能很快调整心态,脸上挂着笑容,而且他很有正义感,看到不公平的事总会站出来。
我:我认为彼此尊重很关键,尊重对方的想法、爱好与选择,不会强行把自己的观念加给对方。另外,保持良好的沟通也必不可少,遇到问题或者有不同意见时,能及时交流,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这样才能避免误会,让友谊更加稳固。
我:小辉,谢谢你一直以来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正能量。在我迷茫的时候,你总是能给我指明方向,有你这个好朋友真好,希望我们的友谊永远不变。
10.婷婷,6月15日上午9点,班级将在教室举行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活动,你需要准备一首内容积极向上的诗歌。并且朗诵诗歌时声音要洪亮,感情要丰富。
【详解】本题考查转述通知。
转述通知时,首先要忠实于原材料,条理清楚,提炼的要点之间要有内在联系。其次要注意人称的变换,使用礼貌用语,语言力求简洁、清晰、连贯。
根据题干可知,学生需将活动要求转述告知“婷婷”,转述时需使用礼貌用语,并将“每一位同学”转换为“你”,即:婷婷,6月15日上午9点,班级将在教室举行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活动,你需要准备一首内容积极向上的诗歌,并且朗诵诗歌时声音要洪亮,感情要丰富。
11. 12.B 13.D 14.翩翩飞舞的蝴蝶,嗡嗡忙碌的蜜蜂,随风摇曳的花朵。它们一起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15. 16.C
【解析】1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饰”“藤”“萝” 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2.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
A. 绮丽( qí)——qǐ;
C. 曝晒(bào)——pù;
D. 枝折花落(zhé)——shé;
故选B。
13.本题考查阅读方法。
A. 神话传说 是指关于神祇、英雄或重要历史人物的虚构故事,通常包含超自然或不可思议的元素。
B. 寓言故事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C. 童话故事是一种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体裁,通过奇幻元素、拟人化手法和夸张情节传递道德教育或生活智慧,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意义。
D. 科普作品,又称“科普著作”,它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
题干要求“解决这些疑问”,应读科普作品。
故选D。
1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题干要求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先分项列举,再用一句话进行总结。
示例:在田野里,金黄的麦田随风摇曳,农民伯伯辛勤地劳作,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画面。
15.本题考查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本题词语搭配不当,“增加”通常用于具体事物的数量增长(如“增加知识”),而“见识”作为抽象名词,更常与“增长”“开阔”等动词搭配。因此,需将“增加”改为“增长”。
16.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哈巴狗:比喻训顺的奴才。
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应声虫:比喻随声附和的人。
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才。
结合“读书学习时要像埋头苦干的”可知形容的是老黄牛;结合“遇到困难不要畏惧,因为困难都是”可知形容的是纸老虎;结合“不能做只会附和别人的”可知形容的是应声虫。
故选C。
17. 18.kàn yùn 19. 11/十一 18/十八 20.A 21. 22. ① ③ ⑤ 23. 飞翔 清澈 葱郁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鹃、檐、餐、霞”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8.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辨析。
看:读“kàn”时,意思是使视线接触人或物访问,拜望;照应,对待;想,以为;先试试以观察它的结果;提防,小心;安排。读“kān”时,意思是守护,监视。“看”在这里读“kàn”,表达视线接触到瓜藤。
晕:读“yùn”时,意思是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头发昏,有旋转的感觉。读“yūn”时,意思是昏迷;头脑不清。光晕(yùn):从显影后影像边缘漫延出来的虚影。
19.本题考查汉字笔画。
“宿”的笔顺为:点、点、横撇、撇、竖、横、撇、竖、横折、横、横。共11画。
“藤”的笔顺为:横、竖、竖、撇、横折钩、横、横、点、撇、横、横、撇、捺、竖钩、点、提、撇、点。共18画。
20.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漫天:遍布天空;满天。漫:满满,遍,到处都是。
A.漫山遍野:遍布山野。漫:满满,遍,到处都是;
B.水漫出来了:水溢出来了。漫:水过满,四外流出,漾出来。
故选A。
2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例句“许多”和“无数”重复啰嗦,删除一个;将“蜜”改成“密”,即:那朦胧的光晕里,藏着许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
2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
鸡犬相闻: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 指人烟稠密。
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一般。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
繁华:繁荣热闹。
静谧:寂静;平静。
形容城市繁荣热闹,应选“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故选①③;形容乡村山林的寂静平静,应选“静谧”,故选⑤。
2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迷人的海滨景观”,仿写时注意,示例:呢喃的燕子,清澈的河水,朦胧的远山,构成了美丽的春景图。
24.刹那 屋檐 装饰 慰藉 朦胧 繁星 25.yùn shé 26.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艾青 挤在 交叉
【解析】24.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把拼音读准,知道要写的词语是什么,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特别是“刹、檐、慰、藉、朦、繁”笔画较多,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美观。
25.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晕:[yūn]1.头脑昏乱。2.昏迷。[yùn]1.日月周围的光圈。2.光影或色泽周围逐渐模糊的部分。3.头脑发昏,周围物体好像在旋转,人有要跌倒的感觉。
光晕,读音guāng yùn;从显影之后的影像边缘漫延出来的虚影。
折:[zhé]1.折叠。2.折子。3.断;弄断。4.死亡。5.挫败。6.减损。7.折扣。8.折合;抵换。9.弯;曲。10.心服。11.回旋;返转。12.汉字的笔画。[zhē]1.翻转;折腾。2.倾倒。[shé]1.断。2.亏损。
枯折,读音kū shé;枯萎断折。
26.本题考查名篇名句和作者的识记。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意思是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意思是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意思是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出自艾青的《绿》,这一小节描写了绿色聚集的形态;
书写时注意“篱、疏、阴、簇、爱、稀、挤”的正确写法。
27.窟窿;潇洒;调遣;妖怪;幸福;梦乡 28.A 29. ③ ② 30. 冰心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31.老奶奶是个热心肠的人:她处处为人着想,在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解析】27.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窿”“潇”“遣”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8.本题考查多音字。
A.塞(sǎi)子——sāi;
故选A。
29.本题考查多义字。
潜伏:隐藏,埋伏。“伏” 隐藏的意思。故选③。
此起彼伏:这里起来, 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伏”低下去的意思。故选②。
30.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画线句子“夏夜,寂静的小院中,我伏在妈妈的膝头,听她讲故事”和冰心写的现代诗《繁星》(七一)中的“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画面相似。
31.本题考查了仿写句子。
语段中的冒号用于引出具体内容,仿写时也应使用冒号引出具体描述。
例如:
活泼的小狗:见到主人回来了,它马上跑过来:左转转,右转转,躺在地上打两个滚,叼住主人的拖鞋玩起来。
这是一位热心肠的老奶奶,她要是要是有空,谁的忙都愿意帮:帮邻居送孩子上学,帮清洁工人扫大街, 甚至还帮外卖小哥看车子。
小亮是个细心的孩子:妈妈送他出门时,总是提醒妈妈带门钥匙,关闭电源。
32.B 33.C 34.C
【解析】32.本题考查拟活动主题。
根据提干“阅读完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班里要举行一场阅读交流会”,可知本次活动是读完《十万个为什么》后举行的读书交流活动。
A.这个主题明确指向的是古诗文领域的阅读与追求,重点在古诗文方面。而本次活动是围绕《十万个为什么》这本科普读物展开的阅读交流会,主题与科普读物毫无关联。 从活动目标来看,本次活动目标是激发对科普读物的阅读热情和提高阅读科普书籍的能力等,该主题完全无法体现这些目标要求,所以不合适。
B.这个主题直接指向了本次所阅读的书籍《十万个为什么》,并且突出了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与激发对科普读物的阅读热情以及感受作品魅力的活动目标紧密相关。
C.此主题比较宽泛和笼统,“阅读”的范围太过广泛,没有明确指出是科普类书籍的阅读。 虽然提到了阅读的积极影响如润心灵和助成长,但对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独特性以及本次活动针对科普读物的特性体现不足,无法精准地突出本次活动的核心要点和目标,所以不太适合作为本次活动主题。
故选B。
33.本题考查开场白。
A.强调书的普遍意义和对成长的作用,但没有紧扣《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特色和本次活动的主题,缺乏针对性。
B.描述六月的景象与本次科普读物阅读交流活动关联性不大,没有突出《十万个为什么》的关键元素,比较突兀。
C.这个开场白巧妙地引用了与 “为什么” 相关的表述,直接点明了主题,同时强调了求知欲,与阅读交流科普读物的活动主题和氛围契合。
故选C。
34.本题考查课外积累。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描述中,前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它确实主要介绍生活中常见却不知原理的现象或事物,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并且内容有趣、语言生动。
C.选项中提到的是 “房间旅行记” 表述错误,正确的应该是 “屋内旅行记”,一字之差可能导致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介绍不准确,所以该项不正确。
故选C。
35. 桃花 深红 浅红 龙龙,这几株能年年为我们带来美丽,我们要爱护桃树,你看,旁边的告示牌也提示我们不要攀爬,更不要摘桃花。 争春 春来 山花烂漫 丛中笑 蔚蓝的天空 碧绿的田野 鲜艳的花朵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默写与语言表达。
(1)书写时注意“桃、浅”字的正确写法。
(2)根据告示牌内容劝说小龙不能摘花,要从爱护树木方面进行劝说。
如:龙龙,你看这告示牌上写着“敬告各位游客,几株桃树年年为大家带来美丽,请爱护桃树,更不要摘花。”
(3)书写时注意“争、烂、漫”字的正确写法。
(4)把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即可。
如:我真喜爱乡村生活,那绿油油的田野,金黄色的麦田,还有那粉嫩的桃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图。
36.听到一点动静就赶紧躲起来,哪怕是一片树叶掉落的声音,也会让它瑟瑟发抖。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原句中冒号的作用是对前面所述特点进行详细阐释和举例说明,引出对“温柔可亲”这一特点的具体描述。冒号后面的内容详细地展现了动物通过“用身子蹭腿”“伸脖子让抓痒”等行为来体现温柔可亲。针对“它胆子很小”这一特点,思考能够体现胆子小的具体行为或情境。比如听到轻微声响时的反应,面对陌生事物或环境的表现,遇到其他动物时的退缩行为等。最后,组织语言将这些具体的表现用流畅的语句写出来,放在冒号后面,使句子能够清晰地展现出该动物胆子小的特点。
示例:它胆子很小:见到生人就迅速躲到主人身后,哪怕是一只小昆虫飞过,也会吓得它蜷缩起来,稍微大一点的动静,就会让它浑身颤抖,连大气都不敢出。
37.小猫玩线团时,先伸出爪子轻轻拨弄线团,然后跳起来扑向滚动的线团,用嘴咬住线头,不停地甩来甩去。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和情景写话。
根据给出的例子,选择一种情况,写出一组连续的动作过程。
例句通过“摇着尾巴向我跑来”“围着我上蹿下跳”“叫个不停”这一系列连续动作,细腻描绘了花花见到主人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
示例:金鱼游水:小金鱼在水中轻盈地游来游去,它时而翻滚,时而快速游向水草,然后又悠然地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
乌龟吃食:我一打开盖子,乌龟就缓缓地伸出头来,然后张开嘴,一口一口地把食物吞下。
小猫玩线团:我一把线团扔到地上,小猫就立刻扑过去,用爪子拨弄着线团,接着翻滚着身子,让线团绕着它转个不停。
蜜蜂采花蜜:一只小蜜蜂在花丛中来回穿梭,一会儿飞高,一会儿飞低,一会儿飞向左,一会儿飞向右,一会儿来回转圈,似乎在寻找什么。不久,它选择了一朵花,在上面停了下来,开始尽情地采集花蜜。
38.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详解】本题考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技巧: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根据以上方法,原句应将“能”改为“不能”;删去“怎么”“呢”;将问号改为句号。
原句应改为: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39.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被科学家解开了。
【详解】本题考查被字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在改“被”字句时,将动作承受者提到动作执行者前面,并在动作执行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表示被动。
原句中,动作的执行者是“科学家”,动作的承受者是“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动作是“揭开了”。
变为“被”字句时,将原句中的动作承受者(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放在“被”字前,动作执行者(科学家)放在“被”字后,再加上原句中的动作(揭开了)即可。
故句子改为: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被科学家揭开了。
40.可爱的乌龟:小小的脑袋,眼睛像两颗绿豆,鼻子香巧玲珑的,不仔细都找不到。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首先,分析例句中冒号的用法。在例句中,冒号前面是对事物的总体描述“它立刻警戒起来”,冒号后面是对前面总体描述的具体展开和说明,详细描述了它警戒时的具体表现。在仿写时,冒号前面先对某一特点进行概括性描述,冒号后面则要通过具体的动作、行为等细节来展现细节。
如:可爱的乌龟:小乌龟在水里游得很欢快,看见有人靠近他,还会把头缩回龟壳里面,可爱极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