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洱海风光奇丽,景色宜人。洱海湖水碧绿,波光粼粼,与西岸苍山积雪相辉映,构成一幅清新秀丽的大理风光画,故有“银苍玉洱”之誉。大理“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享誉中外,而四景之一的“月”指的就是洱海的月。每逢农历十七至二十日,洱海中稍缺的月亮倒影,与苍山雪峰在海中的倒影交叠,仍似满月,这就是“洱海月”。
②洱海的鱼类资源丰富。洱海中盛产数十种鱼,常见的有鲫鱼、鲤鱼和细鳞鱼,年产量约为100万千克。洱海中有一种弓鱼,鳞细肉嫩,味美可口,所以在当地有“鱼魁”之称。弓鱼全身银白,体形瘦长,能够以嘴衔尾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犹如一张银光闪闪被拉满的弓,因而得名。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波光粼粼”的意思是: 。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作者说洱海鱼类资源丰富是因为鱼种类多、产量大、有珍贵的鱼种。( )
(2)弓鱼在当地被称为“鱼魁”,主要是因为它外表美丽,能以嘴衔尾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 )
(3)“银苍玉洱”指的是苍山的积雪和洱海的湖水碧绿。( )
3.仔细阅读画横线的句子,并仿写一句。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净跨三十七米多的拱形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4.根据自己的理解,请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
的设计 的创举
的桥身 的赵州桥
5.“拱形”的“拱”意思是什么?______(填序号)
A.拱手
B.肩膀向上耸
C.建筑物上呈弧(hú)形的结构,大多数中间高两侧低
6.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找一找。
7.这种设计的好处在哪里?用文中相应的句子回答。
地球的两顶“白帽子”
①从太空往下看,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还戴着两顶白白的帽子。这两顶“白帽子”就是南极和北极。
②南极以大陆为主,北极多是海洋。它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冷。在“帽子”的中心,如果把一杯滚烫的热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时候热水就会变成冰,摔在地上噼里啪啦地响,像放鞭炮一样。
③“白帽子”能呼风唤雨,调节气温。在炎热的夏天,不时会有一股股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这是北极施放的免费冷气。如果没有这些冷空气,一些地方的气温会居高不下,人们就要变成“烤鸭”了。
④“白帽子”是自然资源的宝库,蕴(yùn)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此外,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淡水,以冰的形态储藏在两顶“白帽子”里,有些冰都已经存在几十万年了。
⑤“白帽子”上有很多动物,如南极的企鹅,北极的旅鼠、北极熊……它们是当地的居民,在两极快乐地生活着。
⑥“白帽子”戴在地球的两极,为地球上所有生物造福。
8.文中的白帽子指的是 和 。
9.第③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这一段中“烤鸭”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会出现的后果。
10.联系上下文可知,短文第③段中“调节”一词的意思是( )
A.使温度适合要求 B.使风调雨顺 C.调理,整治
11.读第②一⑤段,借助关键句概括短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白帽子”。
②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冷。 ③
④ ⑤
桃太郎
从前,有个老婆婆,有一天,她去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河面上(漂 飘)来一个大桃子。
老婆婆把大桃子背回家,用刀一切(qiè qiē),从桃子里蹦出一个男孩儿。老婆婆很高兴,就给这个孩子取名叫“桃太郎”。
桃太郎渐渐长大了。有一天,桃太郎听说河对岸的小岛上来了一个大妖怪,抢走了很多东西。桃太郎气坏了,决定除掉这个坏蛋。
老婆婆给桃太郎做了很多糯米团子,然后告诉他:“好孩子,遇到困难时,你就吃一个糯米团子,一定会充满力量的。”
桃太郎上路了。他走啊走啊,遇到一只小狗。小狗对桃太郎说:“桃太郎!给我一个糯米团子好不好?”桃太郎给了他一个糯米团子。小狗很高兴,为了报答桃太郎,决定跟他一起去打妖怪。
桃太郎与小狗(继续 陆续)走啊走啊,在山上遇到了一只猴子。小猴子对桃太郎说:“桃太郎!桃太郎!给我一个糯米团子好不好?”桃太郎给了小猴子一个糯米团子。小猴子也决定跟他一起去打妖怪。
桃太郎带着小狗和小猴子一起走啊走啊。这一回他们遇到了一只野鸡,桃太郎给了他一个糯米团子,于是野鸡也加入了桃太郎的队伍。
桃太郎带着小动物们走啊走啊,终于来到了妖怪住的地方,他们冲了进去,把正在睡觉的妖怪吵醒了。
“可恶的桃太郎!看我怎么收拾你!”妖怪生气地冲过来。桃太郎一点儿也不害怕。他(不慌不忙 手忙脚乱)地掏出一个糯米团子吃下去,顿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他狠狠地揍了妖怪几拳。小狗冲上去咬破了妖怪的脚,小猴子伸出爪子抓伤了妖怪的脸,野鸡用尖尖的嘴啄瞎了妖怪的眼睛……
就这样,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勇敢的桃太郎终于战胜了大妖怪。
12.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13.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音节或字词。
14.短文主要讲了 的故事。
15.用“_______”画出小动物们打妖怪的语句。
1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因为 ,所以老婆婆给这个孩子取名“桃太郎”。
(2)在 、 、 的帮助下,桃太郎战胜了大妖怪。
17.小动物们为什么愿意帮助桃太郎?
阅读。
断尾的狐狸
①一个寒冬的清晨,狐狸跑到村边的冰窟窿旁边去喝水。不知是粗心大意,还是命中注定,它的尾巴尖被弄湿了,而且被冻在了冰里。
②事情本来好解决,只消使劲拽一下尾巴,哪怕掉下一二十根毫毛,狐狸就能在人类来之前,轻松脱身溜回家。可是狐狸舍不得自己的尾巴,这尾巴多么浓密、蓬松,金光闪亮!
③不,不能毁了自己漂亮的尾巴。狐狸决定再等一等——天刚蒙蒙亮,人们都还睡着呢,说不定等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尾巴就能从冰窟窿里解冻了。这样想着,狐狸等啊等啊,可尾巴却越冻越牢。
④再一瞧,天色逐渐亮了起来,人们开始起床活动了,可以听到有人在说话,这时那只可怜的狐狸,左冲右突,拼命挣扎,但尾巴已经被死死地固定在冰里了。
⑤天已大亮,狐狸正着急,幸好这时一只狼跑过来。狐狸看到了希望,连忙大喊:“亲爱的朋友,快救救我,我快没命啦!”狼收住了脚步——它挺身而出,要救出朋友。狼的办法,十分简单:它一口咬断了狐狸的尾巴。
⑥断了尾巴的狐狸,撒腿跑回了家,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伊索寓言》,有删改)
18.联系上下文,第②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只消”的意思是( )
A.只要 B.只能 C.只好 D.只能
19.梳理故事情节,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尾巴怎么样
清晨 被冻在冰里
天刚蒙蒙亮
天已大亮
20.故事的最后,狐狸会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21.故事中的狐狸因为 ,最后失去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 。
课外阅读。
北京的胡同(节选)
①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②“胡同”就是比较小的街道。北京的胡同起源于元代,距今已有几百年了。胡同在北京大大小小有几千条。有人曾说:“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百条,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③北京的胡同有的根据样子命名,比如小喇叭胡同,就因为它一头宽,一头窄,形状像极了一只喇叭。有的胡同以吉利话命名。这些名字里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比如平安胡同。还有一些胡同以人们做的生意命名,比如米市胡同,顾名思义,这条胡同原来主要是做米粮生意的。这些胡同名字的由来多有趣呀!
④北京的胡同千奇百怪。最长的胡同是东交民巷胡同。最短的胡同是一尺大街,只有30余米。最宽的胡同是灵境胡同,最宽处约32米,能并排停下十几辆汽车。最窄的胡同是钱市胡同,最窄处仅0.4米,胖点儿的人就只能侧身通过了。
⑤北京的胡同还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被北京人叫作大栅栏的胡同汇集了同仁堂、张一元等京城的老字号,在那里可以买到正宗的老北京特产。南锣鼓巷是当下最时尚的胡同,那里有许多具有现代气息的旅馆、商店。什刹海胡同是最有历史文化感的胡同,有恭王府、醇亲王府等四十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到了那里就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22.选文以问句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请你也仿照这种写法,续写下面的句子。
你可知道,春天的公园有多美? 。
23.联系上文,第②段“没名的胡同赛牛毛”是说北京没名的胡同 。
24.用“______”画出第③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可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为_________________。
25.选文第④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具体描写了北京 、 、 、 。
实用性文本阅读。
蚊子那些事
①说到夏天,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一种是肯定不能少的,那就是嗡嗡绕耳的蚊子。
②你有没有想过谁才是蚊子眼里“行走的大餐”?二氧化碳呼出比例较高的人群更容易被蚊子发现,蚊子能在50米外就感知到这类人群。新陈代谢旺盛的人,体温高,出汗多,特别吸引蚊子。大量饮酒的人,在饮用啤酒后,汗液中含有酒精以及代谢形成的乙酸等酸性物质,也会吸引蚊子。孕产妇人群代谢率较高,总体比普通人多呼出20%的二氧化碳,因此更招蚊子。穿深颜色衣服的人群,如穿着黑色、紫色、大红色衣服的人,也容易招蚊子。
③就连输液的医生也得费半天劲才能找到你的血管。为什么蚊子能准确找到你的血管?还一吸一个准呢?原来在它的触须上,有一个叫“机械性刺激感受器”的东西,这就是蚊子追踪血管的神器,当蚊子在你皮肤表面着陆后,它就会轻刺你的皮肤,然后根据不同的阻力,就能找到你的细动脉和小静脉这些血管。蚊子的触须上还有另一个神器,叫作“化学感受器”,蚊子通过它就能筛选出来适合自己的血液!蚊子的嘴堪比给你做手术的医生,一嘴扎下去,先是分泌唾液,这里面有一种“麻醉剂”,让你局部麻木,然后像锯齿一样的下颚把血管刺破,疯狂吮吸着你的血。被蚊子吸过血的皮肤,就会出现小红疙瘩,还会非常痒,那是因为蚊子的唾液中含有一种特殊成分,只要和皮肤接触,就会让人过敏。
④蚊子的胆儿太“肥”了,所以居家外出,都要注意防蚊哟。
26.读了②小节,我知道蚊子寻找叮咬对象不会依据( )
A.体温 B.汗水 C.酒精 D.香味
27.读了③小节,我知道蚊子筛选血液的神器是( )
A.唾液 B.麻醉剂 C.化学感受器 D.机械性刺激感受器
28.读了③小节,我知道蚊子吸血过程是: → → → →吮吸血液
①刺破皮肤 ②追踪血管 ③筛选血液 ④分泌唾液
29.“蚊子的胆儿太‘肥’”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蚊子的胆子太大了 B.蚊子吸血变得肥嘟嘟
C.蚊子的数量太多了 D.蚊子吸血手段太高明
30.现在正是夏天,读了这篇文章,请你提出一条防蚊的建议( )
课内文段阅读。
剃头大师(节选)
①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②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③“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④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⑤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⑥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31.“我”称自己为剃头大师,是因为“我”认为自己( )
A.很熟练 B.胆子大 C.会修补 D.有创意
32.“我”之所以说小沙是最优秀的顾客,是因为小沙( )
A.会配合 B.要求低 C.情绪稳 D.懂时髦
33.下面是“我”的心情变化图,在标记处选填相对应的事件。
A.我发现自己闯了祸 B.我觉得自己是剃头大师
C.我听见他像见了鬼一样大叫 D.我敢说他是最优秀的顾客
34.文中“这是最时髦的发式”指的是文中第 小节的第 句话。
《期末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湖面明净,水波被阳光照射闪着亮光 2. √ × √ 3.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首先,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 “波光粼粼” 这个词。 在文中,第①自然段提到 “洱海湖水碧绿,波光粼粼”,描述了洱海湖水的状态。 然后,通过 “湖水碧绿” 以及湖水与苍山积雪相辉映构成美丽画面,可以推测出 “波光粼粼” 形容的是湖水在阳光照耀下,水面闪动着细碎的光芒,波光闪动的样子。
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1)选文第②段提到洱海鱼类资源丰富,其中写道洱海中鱼的种类多,有鲫鱼、鲤鱼、细鳞鱼等数十种;年产量约 100 万千克,产量大;还有珍贵的鱼种如弓鱼。故此项判断是正确的。
(2)从第②段可知弓鱼在当地被称为 “鱼魁”,不仅是因为它外表美丽,能以嘴衔尾形成优美弧线,更重要的是它鳞细肉嫩,味美可口。故此项判断是错误的。
(3)从第①段可知“银苍玉洱” 指的是西岸苍山的积雪与碧绿的洱海湖水相辉映的美景。故此项判断是正确的。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首先,分析画横线句子的结构和特点。这个句子先描述了弓鱼的外形特点 “全身银白,体形瘦长”,接着说明了其独特的动作 “以嘴衔尾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犹如一张银光闪闪被拉满的弓”,形象地写出了其形态,最后说明了得名的原因。 在仿写时,要选择一种具有独特特点的事物,按照上述结构进行描述。
示例:孔雀羽毛绚丽,身形优雅,能够展开尾屏形成一把华丽的大扇,犹如一幅五彩斑斓被铺开的锦缎,因而闻名。
4. 精妙 独特 巨大 雄伟 5.C 6.赵州桥非常雄伟。 7.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解析】4.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设计:指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可搭配的形容词有:精妙、独特、新颖、巧妙等。
创举:指从来没有过的重要行动或做法。可搭配的形容词有:伟大、惊人、非凡等。
桥身:指桥梁的主体结构部分。可搭配的形容词有:坚固、雄伟、高大、细长等。
赵州桥:一座古老而著名的石拱桥。 可搭配的形容词有:闻名遐迩、历史悠久、巧夺天工、雄伟壮观等。
5.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从文中“只有一个净跨三十七米多的拱形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可以看出,这里描述的是桥洞的形状,是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结构,所以“拱形”的“拱”应取建筑物上呈弧形的结构这一意思。
故选C。
6.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文中先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体现其规模大。接着描述桥的建筑结构,“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还有两个拱形小桥洞”,凸显其构造独特。最后说这种设计是创举,减轻了冲击力、重量等,这些都在从不同方面说明赵州桥的雄伟。这段话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句话写的。
7.本题考查找寻关键句子。
这种设计的好处在文中对应的句子是:“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段文字清晰地说明了赵州桥独特设计的两个主要好处,一是减轻流水冲击,让桥更稳固,二是减轻桥身重量、节省石料。
8. 南极 北极 9. “白帽子”能呼风唤雨,调节气温 没有北极施放的冷空气 10.A 11. 能呼风唤雨,调节气温 是自然资源的宝库 上面有很多动物
【解析】8.本题考查提取信息。
结合第①自然段中“这两顶‘白帽子’就是南极和北极”可知,答案为南极和北极。
9.本题考查关键句和词语赏析。
第③段开头第一句话“‘白帽子’能呼风唤雨,调节气温”是本段的中心句,后面的内容“在炎热的夏天,不时会有一股股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人们就要变成‘烤鸭’了”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描述了南极和北极在炎热夏天时调节气温的事件。“烤鸭”指的是在高温炙烤中做出来的美食,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如果没有冷空气,气温会居高不下,人们会感到非常炎热的后果。
10.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阅读第③段,结合“在炎热的夏天,不时会有一股股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这是北极施放的免费冷气。如果没有这些冷空气,一些地方的气温会居高不下,人们就要变成‘烤鸭’了”可知,“白帽子”可以在炎热夏天时调节气温,让人们不要受到高温的伤害,由此可知,段落中的“调节”指的是使温度适合要求。
11.本题考查关键句和段意概括。
阅读第③自然段,结合“在炎热的夏天,不时会有一股股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这是北极施放的免费冷气。如果没有这些冷空气,一些地方的气温会居高不下,人们就要变成‘烤鸭’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白帽子”在炎热夏天时调节气温的案例,段落的第一句话“‘白帽子’能呼风唤雨,调节气温”是中心句,作者从能呼风唤雨、调节气温的方面来写了“白帽子”;
阅读第④自然段,结合“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此外,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淡水,以冰的形态储藏在两顶“白帽子”里,有些冰都已经存在几十万年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白帽子”拥有的宝贵资源,由此可知,段落的第一句话“‘白帽子’是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中心句,作者从资源珍贵丰富的方面来写“白帽子”;
阅读第⑤自然段,结合“如南极的企鹅,北极的旅鼠、北极熊……它们是当地的居民,在两极快乐地生活着”可知,这里列举了“白帽子”上的动物,由此可知,段落的第一句话“‘白帽子’上有很多动物”是中心句,作者从拥有很多动物这一方面来写“白帽子”。
12.十/10 13.飘 qiè 陆续 手忙脚乱 14.桃太郎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战胜了大妖怪。 15.小狗冲上去咬破了妖怪的脚,小猴子伸出爪子抓伤了妖怪的脸,野鸡用尖尖的嘴啄瞎了妖怪的眼睛…… 16. 他是从桃子里蹦出来的 小狗 小猴子 野鸡 17.因为桃太郎充满爱心、有正义感,所以小动物们都愿意帮助他。
【解析】12.本题考查数自然段。
自然段就是作者行文时由于意思的表达需要转换或者一个意思需要多方面说明自然形成的段落。它的特点就是在行文时用开头空下两格的方式来表示一个自然段的形成。据此判断文章共有十个自然段。
13.本题考查字音辨析、词语搭配。
“漂”的意思是浮在液体表面不下沉,浮游流浪;奔波;冲洗。“飘”的意思是随风摆动或飞舞;轻浮;不踏实。结合文中第①自然段“忽然看见河面上”可知,桃子是在河面上漂浮的。故选“漂”
“切”,读“qiē”时,意思是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分割;使断开,隔断。读“qiè”时,意思是密合,贴近;中医诊断方法之一,以手摸脉诊断病情。根据文中第②自然段“用刀一切”可知,老婆婆用到将桃子分割开,故选“qiē”。
“继续”意思是连续;承继,嗣续;与某一事有连续关系的另一事。“陆续”意思是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根据文中第⑥自然段“走啊走啊”可知,句意是桃太郎和小狗连续着打妖怪的这件事。故选“继续”。
“不慌不忙”意思是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手忙脚乱”意思是指慌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根据文中第⑨自然段“妖怪生气地冲过来。桃太郎一点儿也不害怕”可知,桃太郎见到妖怪非常镇定,故选“不慌不忙”。
1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由文章第⑩自然段“就这样,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勇敢的桃太郎终于战胜了大妖怪”可知,短文主要讲述了桃太郎在小狗、小猴子和野鸡的帮助下战胜大妖怪的故事。
1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由文中第⑨自然段“小狗冲上去咬破了妖怪的脚,小猴子伸出爪子抓伤了妖怪的脸,野鸡用尖尖的嘴啄瞎了妖怪的眼睛……”可知,描写了小动物们帮助桃太郎打妖怪的画面。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由文中第①自然段“从前,有个老婆婆,有一天,她去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河面上漂 来一个大桃子”以及第②自然段“老婆婆把大桃子背回家,用刀一切,从桃子里蹦出一个男孩儿。老婆婆很高兴,就给这个孩子取名叫‘桃太郎’”可知,因为桃太郎是从老婆婆捡的桃子里蹦出的,所以取名为“桃太郎”。
(2)由文中第⑨自然段“小狗冲上去咬破了妖怪的脚,小猴子伸出爪子抓伤了妖怪的脸,野鸡用尖尖的嘴啄瞎了妖怪的眼睛……”可知,桃太郎是在小狗、小猴子以及野鸡的帮助下战胜大妖怪的。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文中第⑤自然段“他走啊走啊,遇到一只小狗。小狗对桃太郎说:‘桃太郎!给我一个糯米团子好不好?’桃太郎给了他一个糯米团子。小狗很高兴,为了报答桃太郎,决定跟他一起去打妖怪”,第⑥自然段“在山上遇到了一只猴子。小猴子对桃太郎说:‘桃太郎!桃太郎!给我一个糯米团子好不好?’桃太郎给了小猴子一个糯米团子。小猴子也决定跟他一起去打妖怪”以及第⑦自然段“这一回他们遇到了一只野鸡,桃太郎给了他一个糯米团子,于是野鸡也加入了桃太郎的队伍”可知,因为桃太郎心地善良,慷慨大方,有正义感,并感染到了小动物们,所以大家都愿意帮助桃太郎。
18.A 19. 越冻越牢 天色逐渐亮了 被死死地固定在冰里 被狼一口咬断了 20.以后遇到问题要当机立断,不然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 21. 不舍得自己的尾巴掉一二十根毫毛 整条尾巴 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大局,结果反而会因小失大
【解析】18.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从文章第①自然段“它的尾巴尖被弄湿了,而且被冻在了冰里”和第②自然段“只消使劲拽一下尾巴,哪怕掉下一二十根毫毛,狐狸就能在人类来之前,轻松脱身溜回家”可以看出,这里是说只要用力拽一下尾巴,狐狸就能脱身,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这么做就行,所以“只消”是“只要”的意思。
故选A。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③自然段“这样想着,狐狸等啊等啊,可尾巴却越冻越牢”可以看出天刚蒙蒙亮时尾巴越冻越牢。
从第④自然段“再一瞧,天色逐渐亮了起来,人们开始起床活动了,可以听到有人在说话,这时那只可怜的狐狸,左冲右突,拼命挣扎,但尾巴已经被死死地固定在冰里了”可以得知逐渐亮了起来时尾巴被死死地固定在冰里。
从第⑤自然段“天已大亮,狐狸正着急,幸好这时一只狼跑过来。狐狸看到了希望,连忙大喊:‘亲爱的朋友,快救救我,我快没命啦!’狼收住了脚步——它挺身而出,要救出朋友。狼的办法,十分简单:它一口咬断了狐狸的尾巴”可知天已大亮时尾巴被狼咬断。
20.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要推测狐狸最后的想法,需结合它之前舍不得尾巴而陷入困境,最终尾巴被狼咬断才得以脱身的经历来思考。可以从它对自己的固执和错误判断的反思,对失去尾巴的感受,或者对今后行为的告诫等方面去想象。
示例:我真不该为了漂亮的尾巴而犹豫不决,差点丢了性命,以后做事可不能这么贪心和愚蠢了。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主旨概括。
从文章第②自然段“只消使劲拽一下尾巴,哪怕掉下一二十根毫毛,狐狸就能在人类来之前,轻松脱身溜回家。可是狐狸舍不得自己的尾巴”可以看出,狐狸因为不舍得自己的尾巴掉一二十根毫毛而不愿采取果断的措施挣脱,选择等待。
从第⑤自然段“天已大亮,狐狸正着急,幸好这时一只狼跑过来。狐狸看到了希望,连忙大喊:‘亲爱的朋友,快救救我,我快没命啦!’狼收住了脚步——它挺身而出,要救出朋友。狼的办法,十分简单:它一口咬断了狐狸的尾巴”可知,狐狸因为之前的不舍和等待,最终失去了尾巴。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在面对危险或不利的情况时,不能因为贪恋眼前的利益或美好的东西而犹豫不决,要当机立断,采取有效的行动,否则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22.鲜艳的花,碧绿的草和叶,叮咚的泉水,还有嬉戏的人儿。 23.数量多得数不清 24.这些胡同名字的由来多有趣呀! 北京的胡同名字的由来很有趣。 25. 北京的胡同千奇百怪。 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胡同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 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
【解析】2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补写前先看看选文以问句开头的作用,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补写时先看问句“你可知道,春天的公园有多美?”由此可知,补写时要围绕“春天公园的美”来进行描写。
如: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头,大树纷纷抽出新芽,花儿们绽开了笑脸,蝴蝶也在翩翩起舞。
23.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含义。
联系上文,第②自然段句子“胡同在北京大大小小有几千条”,“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百条,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可知,“赛牛毛”是说北京没名的胡同数量很多,多得数不清。
24.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和概括段落意思。
由第③自然段句子“北京的胡同有的根据样子命名”,“有的胡同以吉利话命名”,“还有一些胡同以人们做的生意命名”可知,本段主要讲北京胡同的命名,因此本段的关键句是:这些胡同名字的由来多有趣呀!借助关键句,可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为:北京胡同名字的由来有趣。
25.本题考查找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第④自然段“最长的胡同是东交民巷胡同”,“最短的胡同是一尺大街”,“最宽的胡同是灵境胡同”,“最窄的胡同是钱市胡同”可知,本段介绍了北京胡同形态各异,因此本段的关键句是:北京的胡同千奇百怪。围绕这句话,具体描写了北京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胡同、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
26.D 27.C 28. ② ③ ① ④ 29.D 30.出汗后要及时洗澡;平时尽量穿浅色衣服。
【解析】26.本题考查字词句段的理解。
根据第②自然段“新陈代谢旺盛的人,体温高,出汗多,特别吸引蚊子。大量饮酒的人,在饮用啤酒后,汗液中含有酒精以及代谢形成的乙酸等酸性物质,也会吸引蚊子。”“孕产妇人群代谢率较高,总体比普通人多呼出20%的二氧化碳,因此更招蚊子。穿深颜色衣服的人群,如穿着黑色、紫色、大红色衣服的人,也容易招蚊子。”可以看出蚊子寻找叮咬对象依据的是二氧化碳呼出比例、新陈代谢(包括体温高、出汗多)、酒精,穿深颜色衣服的人群容易招蚊子。不会根据香味寻找叮咬对象。
故选D。
27.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③段“蚊子的触须上还有另一个神器,叫作“化学感受器”,蚊子通过它就能筛选出来适合自己的血液!”可知,蚊子筛选血液的神器是化学感受器。
故选C。
28.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字词句的作用。
第③段,读句子“原来在它的触须上,有一个叫“机械性刺激感受器”的东西,这就是蚊子追踪血管的神器。”可知,蚊子先追踪血管;读句子“而且蚊子的触须上还有另一个神器,叫作‘化学感受器’。蚊子通过它就能筛选出来适合自己的血液!”可知,再筛选血液;读句子“蚊子的嘴堪比给你做手术的医生,一嘴扎下去,”可知,刺破皮肤;读句子“先是分泌唾液,这里面有一种‘麻醉剂’”,让你局部麻木。”可知,其次分泌唾液。
故过程是:②③①④。
29.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第④段,读句子“蚊子的胆儿太‘肥’了,所以居家外出,都要注意防蚊哟。”可知,这里的“肥”指大、厉害。意思是蚊子的胆子很大,吸血的手段非常厉害。
故选D。
30.本题考查综合实践。
解答本题,需结合短文内容提出合理防蚊建议即可。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蚊子选择叮咬对象的依据以及蚊子吸血的方式和过程,提醒人们在夏天要注意防蚊。
如:勤洗澡、勤换衣,保持身体干净、清爽,外出活动时尽量避免穿深颜色的衣服。
31.A 32.B 33.①B ②A ③D ④C 34. 五 二
【解析】3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可知,“我”称自己为剃头大师,是因为“我”认为自己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故选A。
3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可知,小沙对头发剪得长长短短并不在意,只要不伤到耳朵就可以,所以说小沙是最优秀的顾客,是因为小沙要求低。
故选B。
3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可知,我觉得自己是剃头大师。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可知,我发现自己闯了祸。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可知,我敢说他是最优秀的顾客。
结合文章第⑥自然段“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 ,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可知,我听见他像见了鬼一样大叫。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为:BADC。
34.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
第⑤⑥段“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这些文段中可知“这是最时髦的发式”指的是“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这句话在文中第五小节的第二句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