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4.5 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或学习心得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新课导入:
课本导读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个物体对另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我们把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2.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上,这样的一对力称为平衡力.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上.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上,它们同时________、同时________,是同种________的力. 5.受力分析 (1)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可以用加速度描述,加速度的大小是由物体所受各个力的________决定的. (2)若要求解物体的加速度,必须先对物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 (3)①任何物体都受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就会产生________,其方向与接触面________. ③当接触面粗糙且发生相对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接触面处就会产生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其方向与接触面________. 思考 当物体在两个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时,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另一个力也随之消失吗?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呢?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探究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问题情境] ①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弹簧发生形变.手也因受到弹簧力的作用而产生改变. ②平静的湖面上停着两只小船.一只船上的人用船桨用力去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只小船同时从静止开始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③让学生坐在椅子上,用力推桌子,让他们体会有何感觉. 分析以上的物理情境,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以上情况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 2.以上事例中,各力的作用方向有何关系?作用点位置有何特点?各是什么性质的力? 3.各事例中,力的先后顺序有何特点? 4.各事例中所涉及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抵消? [要点提炼]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________、同时________、性质________.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叫做反作用力.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________的物体上.探究二、牛顿第三定律 1.表达式: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三个特征、四种性质) 三个特征: (1)等值,即________总是相等的. (2)反向,即________总是相反的. (3)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种性质: (1)异体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同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______,同时________,同时________. (3)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的、成对出现的. (4)同性性,即二者性质总是________的. 3.作用效果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上,其作用效果分别体现在各自的受力物体上,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1.平衡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而处于平衡,那么我们就把这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 (2)特点①一对平衡力的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②一对平衡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上两个力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________一定相同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所受合力为零两个力各有各的____________,故对其中任一物体不能说是合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探究四、解题方法例1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 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反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例2 一物体受绳拉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为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例3 如图1所示,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有( )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P所受的重力和P对Q的压力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D.Q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 图1变式训练 如图2所示,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图2
巩固提高 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2.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3.在拔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 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D.质量大于对方 4.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后记(教或学)课题 4.5 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或学习心得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新课导入:
课本导读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个物体对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我们把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2.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上,这样的一对力称为平衡力. 3.牛顿第三定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上.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上,它们同时________、同时________,是同种________的力. 5.受力分析 (1)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可以用加速度描述,加速度的大小是由物体所受各个力的________决定的. (2)若要求解物体的加速度,必须先对物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 (3)①任何物体都受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就会产生________,其方向与接触面________. ③当接触面粗糙且发生相对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接触面处就会产生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其方向与接触面________. 思考 当物体在两个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时,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另一个力也随之消失吗?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呢?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探究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问题情境] ①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弹簧发生形变.手也因受到弹簧力的作用而产生改变. ②平静的湖面上停着两只小船.一只船上的人用船桨用力去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只小船同时从静止开始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③让学生坐在椅子上,用力推桌子,让他们体会有何感觉. 分析以上的物理情境,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以上情况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 2.以上事例中,各力的作用方向有何关系?作用点位置有何特点?各是什么性质的力? 3.各事例中,力的先后顺序有何特点? 4.各事例中所涉及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抵消? [要点提炼]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________、同时________、性质________.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叫做反作用力.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________的物体上.探究二、牛顿第三定律 1.表达式: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三个特征、四种性质) 三个特征: (1)等值,即________总是相等的. (2)反向,即________总是相反的. (3)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种性质: (1)异体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同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______,同时________,同时________. (3)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的、成对出现的. (4)同性性,即二者性质总是________的. 3.作用效果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作用效果分别体现在各自的受力物体上,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1.平衡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而处于平衡,那么我们就把这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 (2)特点①一对平衡力的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②一对平衡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上两个力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________一定相同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所受合力为零两个力各有各的____________,故对其中任一物体不能说是合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探究四、解题方法例1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 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反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例2 一物体受绳拉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为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例3 如图1所示,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有( )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P所受的重力和P对Q的压力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D.Q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 图1变式训练 如图2所示,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图2
巩固提高 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2.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3.在拔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 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 D.质量大于对方 4.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后记(教或学)
参考答案
课前自主学习
1.作用力 反作用力
2.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
3.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
4.相互作用 产生 消失 性质
5.(1)合力 (2)受力分析 (3)①重力 竖直向下 ②弹力 垂直 ③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平行
思考 不一定随之消失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时另一个力立即消失.
核心知识探究
一、
[问题情境]
1.对弹簧来说,手是施力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弹簧是受力物体;对手而言,弹簧是施力物体,手是受力物体.两船事例中,每个小船都可以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这取决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同样,学生推桌子时,桌子和学生既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
2.手对弹簧的作用力与弹 ( http: / / www.21cnjy.com )簧对手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彼此作为对方的作用点.弹簧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弹簧的作用力都是由形变引起的,都是弹力.下两例与之相类似.
3.以上事例,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无先后顺序.
4.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要点提炼]
2.相互 依存 存在 相同 不同
二、
2.(1)大小 (2)方向 (1)彼此相互作用
(2)产生 变化 消失 (3)相互
(4)相同
3.不能抵消
三、
2.两个物体 性质 作用效果
解题方法探究
例1 D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正确.]
例2 D [作用力、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处的状态没有关系.]
例3 CD [P所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Q对P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Q,它们是一对平衡力;P对Q压力的施力物体是P,受力物体是Q,P所受的重力和P对Q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不是同一性质的力;P对Q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P,受力物体是Q,而Q对P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P,施力物体是Q,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Q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Q,受力物体是桌面,而桌面对Q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Q,施力物体是桌面,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是C、D.]
变式训练 D
[对A、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平衡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力,它们等大、反向、共线.A球受三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对A的拉力F和弹簧对A的拉力F1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A的拉力F1和弹簧对B的拉力F1′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也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效果评估
1.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大小相等、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AB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向上的加速度,对运动员受力分析,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压力和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3.B [在拔河比赛中,双方对绳的拉力相等,对获胜有利的是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4.C [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