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从海底的宁静、声音、动物、植物以及能源五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课文采用总分总结构,结构清晰,中间分述部分的每一个段落也都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此外,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拟声词的运用,加深了读者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第 4 自然段和第 5 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思维能力:读懂作者是如何把动物、植物写清楚的,并提炼写作方法,供拓展运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通过绘画、配乐朗诵,感受文本语言美与海底景象的奇幻,创作个性化作品。
文化自信: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借助关键语句和图表,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感受作者是怎么把海底宁静、有声音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一)统整导入探秘主题,揭题读题
1.借助单元篇章页,走进探秘主题。
小朋友们,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这节课,我们将走进第七单元的探秘之旅,一起去探秘奇妙的大自然、海底世界和火烧云,还要探秘国宝大熊猫呢!一起来争得“探秘徽章”!
2.学生齐读语文要素,明确单元探秘要点。
3.揭题读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潜入深海,探秘海底世界,努力获得本节课的4枚探秘小徽章!(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观照单元整体,通过创设“探秘”情境,争夺“探秘徽章”,激发学生探索海底世界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探秘本文脉络
1.出示学习提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思考: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2.学习字词。
章鱼 金属储量 差异
警报 达到 肌肉 细胞窃窃私语
(1)指读第一行词语,引导发现这一行的生字都是翘舌音,相机识记多音字“差”。
(2)指读第二行词语,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警报是什么?拓展积累与“警”有关的词语:警报器、警察、警服、警车……
(3)去掉拼音同桌互读检查,如果都读对了,为同桌贴上一枚“探秘徽章”。
过渡:探秘员们,读了课文,你们知道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
3.学生自由交流,相机回扣文本。
找到关键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提取关键词“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4. 结合《语文作业本》,梳理文本脉络。
(1)观察发现“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这一空对应的是第6自然段。
学生结合文本交流“海底有哪些能源”,明白“煤、铁、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合在一起概括就是“能源”。
(2)结合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明确这段话是围绕“海底的植物差异大”来写的。
小结探秘方法:有的自然段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有的自然段可以直接找出关键语句。
(3)自主运用方法,找一找第2、3、4自然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呢?
(4)交流汇报探秘方法及收获。
结合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明确写的是海底的特点,提炼出是从“海底很宁静”来写的。
相机回顾《花钟》一课的第2自然段的概括方法,借助问句和回答来概括第3自然段是从“海底有声音”来写的。
抓住关键句,直接概括第4自然段是围绕“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
5.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本,同桌互评。如果全对可以贴上第二枚“探秘徽章”。
6.学生朗读第1、7自然段。
发现开头提出疑问,结尾给出回答,首尾呼应。
教师小结:课文就是这样,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从这五个方面展开具体介绍,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写得多清楚啊!
【设计意图:结合作业本,借助图表理清文章结构,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通过抓关键语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探秘海底的宁静、有声音
1.出示学习提示,自主探秘。
学习提示:
自读第2、3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怎么把海底宁静、有声音写清楚的?试着圈画关键语句。
2.反馈交流探秘收获。
预设一:“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1)学生交流海面的景象,理解“波涛澎湃”。
(2)出示海面和海底对比图,引导学生发现海面和海底差异大。指导朗读。
(3)抓住“最大的”“也只能”“几十米”等,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把海底宁静介绍得很清楚。
(4)小结探秘收获:通过作比较、列数字写出了海底的宁静。
预设二: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1)抓住“很难”“五百米以下”“全黑”,结合生活经验,体会“黑暗”和“宁静”的关系,理解环境越黑感觉越宁静。体会列数字写清楚了海底的宁静。
(2)抓住“水越深光线越暗”,结合深海直观图,交流感受。
预设三:“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1)关注将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比作闪烁的星星。体会用上打比方的方法,介绍得更清楚了。
(2)出示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图片,学生交流感受。
(3)出示资料袋:探秘员们,你们知道这些发光器官有什么作用吗?
在深海中,大概有44%的鱼带有发光器。有了发光器,这些深水鱼就可以在黑暗里看到其他物体,还可以通过闪光来引诱小鱼、迷惑敌人、寻找伙伴等。
(4)小结探秘收获:用上打比方,把海底的宁静写得多清楚啊!
预设四:“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同桌动作演示,理解“窃窃私语”的意思。
(2)相机回扣文本,理解把动物有声音说成“窃窃私语”就是把海底的动物当作人来写。
预设五:“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1)学生交流听到了哪些声音,体会用上“嗡嗡、啾啾、汪汪”等拟声词,把海底的声音写得特别清楚。
(2)播放海底动物声音的音频,指导朗读。
(3)抓住省略号,展开想象:海底还会有哪些声音呀?你能像作者一样说说吗?
①有的像公鸡一样喔喔,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有的像鸽子一样咕咕……
②有的像雷声一样轰隆,有的像溪水一样叮咚……
(4)句式练习,同桌练说。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好像( )……
预设六:“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1)引导学生发现动物在吃东西、行进、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体会作者举了三个例子把动物在不同时候发出不同的声音写得很清楚。
(2)拓展交流:探秘员们,海底动物在吃东西时、行进时,遇到危险时分别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引导学生用上拟声词进行说话练习。
预设: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吧唧吧唧……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咕噜咕噜……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呜哇呜哇……
(3)小结探秘收获:动物们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也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声音。
3.学生围绕“课文是怎么把海底宁静、有声音写清楚的”总结探秘收获。同桌互评,如果说对了可以贴上第三枚“探秘徽章”。
4.配乐读第2、3自然段,感受海底宁静却有声音的奇异。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拓展资料和句式训练,引导学生了解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和举例子等方法,将海底宁静、有声音介绍清楚。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丰富语言表达形式。】
(四)指导书写,探秘小结
1. 出示:宁、官、汪。学生观察。
(1)发现异同。
宁、官:上下结构,上宽下窄。都有宝盖。
汪: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官”,学生书空。
教师指导:先写宝盖头,再写竖,偏左,右边的上下两个都是横折、横,上小下略大。还要注意横画间距要均匀。
(3)出示三星标准:规范、端正、整洁,学生练写。
(4)展示评价,同桌互评。如果获得了三颗星可以贴上第四枚“探秘徽章”。
2.小结:书写探秘也挑战成功了!下节课,我们还要去探秘海底的动物、植物和能源,相信你们能获得更多“探秘徽章”!下课!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分类指导,通过归类,发现相同结构的字在间架结构等方面的异同,鼓励学生自主练写,相互评价,事半功倍。】
板书设计
23.海底世界
海底很宁静
海底有声音 景色奇异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底植物差异大 物产丰富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