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小巷深处》课件 语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小巷深处》课件 语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9 09:4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小巷深处阅读
1.快速默读课文
熟悉情节
 认识人物
2.划出文中生词和应掌握的词语。读准下列字音瘦瘪 炫耀
揶揄 哽咽

脸颊 蹒跚
憧憬 执著biě xuàn yéyúgěngyèjiápánshānchōngjǐng zhízhuó理解下列词语炫耀:
执着:
揶揄:
落寞:
哽咽:
憧憬:
蹒跚:夸耀。这里指坚持不懈的意思。嘲笑。寂寞,冷落。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向往。这里指艰难而缓慢地、摇摇晃晃地行走。品味课文,讨论交流
 (1)小巷深处生活着一对怎样特殊的母女?瞎眼养母和可怜弃婴(2) 我们被深深感动的是什么感情?伟大无私的母爱(3)课文写母亲最感人的情节在哪里?哪些地方最让人感动?请同学们找一找和大家分享。 一个双目失明的母亲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一个弃婴,她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而“我”却对贫困的家庭产生了厌恶,进而离开家,躲避母亲,最后“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回到母亲的身边。2 概述课文内容

感悟母爱,体会真情。 1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文中有哪些具体事例能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爱呢?提示:请用“为了我”的句式来开头
母亲对女儿浓浓的无私的爱感染着我们每个人1.为了我她用微薄的收入收养了我;2.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住处;3.为了我她改变了以往泼辣的性格;
4.为了我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6.为了我她抑制自己的感情,为我开脱;
5.把我调养的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的优异成绩骄傲不已;
7.为了我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
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
始终如一,
而“我”呢满足、自豪沉默、回避淡忘、隔绝悔悟、感激感情线索“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是怎么样的?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原因:幼时纯真,长大后虚荣心作祟,后来老婆婆的一番话教育了“我”,打动了“我”,从而使我悔悟,感情回归。3 文中刻画母亲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这些描写集中表现了母亲辛勤劳作,无私奉献伟大的母爱。4找出文中刻画母亲外貌神情的句子,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A 母亲就如同一雕塑……辨不出色彩来。B 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C 在风中,无助地倚在墙边……D 在风中,的脸是那么黝黑……又仿佛在等候。“我”和母亲的形象“我”:
母亲:高尚无私 坚韧执着 默默奉献为爱感动 悔悟改过 懂得爱心反复阅读末尾3节文字,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厚感情。“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写出我对自己无知、虚荣的深深自责,抒发了我对母亲的爱。
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待。
描写了母亲的外貌,既写出母亲的痛苦,又写出母亲的坚强。文章所表达的是母爱主题,为何题目却以《小巷深处》为题呢?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家的所在,是她们的生活场景,也是作者情感寄托所在。“竹棒”的含义“又光又亮的竹棒”是瞎眼母亲的行动依靠,是她的生活支柱,情感支柱,是母女感情起伏的见证,是“我”成长的见证。主题:
本文通过写一位双目失明的养母在家境贫穷的情况下,含辛茹苦把女儿养大的一系列琐事,高度赞扬了深沉无私的母爱。小巷深处 盲母 养女
收养“我”
搬家
改脾气
终年辛劳
为“我”骄傲
抑制感情
送生活费、营养品满足、自豪沉默、回避淡忘、隔绝悔悟、感激时 间 顺 序感 情 线 索(爱)作者介绍林莉,1972年生于湖北嘉鱼。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所收养。生活十分窘迫。后来考上了县中,不久后开始了文学创作。《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
  林莉是一个普通创作者,这篇文章是她参加,《黄金时代》那年母亲节征文比赛获奖第一名的,先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并曾被中央八台录为电视散文,后收录到教材中。总结: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的,正如《游子吟》中所写的那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要你细心感受,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并且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感恩。 作 业 布 置1、用生字本工整地抄写生词。2、收集有关母爱的诗句,看谁收集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