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习作8 漫画的启示 课件+预习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习作8 漫画的启示 课件+预习单+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6 20:06:55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五下第八单元习作《浸画的启示》学习单
班级: 姓名:
一、漫画内容解码《等着乘凉》
1.用 “抓矛盾对比”“抓关键细节” 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描写画面内容。
2.从结合 “行为反差”“现实合理性” 等方面分析,找出漫画中的可笑之处。
3.寓意思考:你从这幅漫画中获得什么启示?
二、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寻找与漫面中相似的现象,进行类比。
2.再次联系生活,分析漫画中出现的现象,以及生活与它相似现象产生的原因。
3.用 “引用名言 + 正反呼吁” 的句式提出美好希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习作
“你干什么?”
“等着乘凉。”
漫画作品欣赏
学习活动一:
看漫画,感受漫画
画面简单明了
采用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手法
幽默、诙谐
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往往会先让你觉得好笑,
笑过之后,
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些意味深长的道理。
漫画有什么特点?
docerID:327037375
(1)观察: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
(2)思考: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3)撰写: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一写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可以从上面两幅漫画中选幅来写,也可以写其他漫画。
观察——思考——撰写
学习活动二:
审清题,明确要求
“你干什么?”
“等着乘凉。”
学习活动三:
看漫画,获得启示
图画
文字
标题
人物
观察漫画要关注什么?
关注漫画中人物的神态、言行
关注漫画中其它细节与提示文字
看懂可笑之处
关注漫画中的场景
等着乘凉
观察图画上有哪些内容?
两人对话
一把铁锹
一人准备给树浇水
一人靠着树等着乘凉
一棵小树
这棵树苗看起来怎么样?
树很小,枝叶稀疏,刚种下不久。
观察漫画中细节
“你干什么?”
“等着乘凉。”
观察漫画中人物的神态、言行
脸上带着疑惑、惊讶的神情 ,口中发出疑问 “你干什么?” 。
神态悠闲,说:“等着乘凉。”仿佛已经稳享清凉 。
“你干什么?”
“等着乘凉。”
你发现了什么可笑之处?
脸上带着疑惑、惊讶的神情 ,口中发出疑问 “你干什么?” 。
神态悠闲,说:“等着乘凉。”仿佛已经稳享清凉 。
树很小,枝叶稀疏,刚种下不久。
你发现了什么可笑之处?
行为上可笑
树刚种下,就想乘凉
态度上可笑
别人辛苦种树浇水,自己却坐享其成,不想付出
守株待兔
由漫画你想到了怎样的人、什么现象?
啃老
不学习又想取得好成绩
借助豆包拓展思路
除了以上例子,还有哪些常见的类似行为?请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现象三个角度举出十个关于想不劳而获的例子。
不动脑筋等答案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梦想天上掉馅饼
拿同学的作业来抄
把别人的成果揽在自己身上
蹭免费资源……
从这漫画中你读懂了什么道理?
生活中怎样做才能避免成为漫画里等着乘凉的人?
理解漫画的寓意
做人要踏踏实实,不要一心想着不劳而获,自己获取别人辛苦劳动后得到的胜利果实。
裸露的木桩
“待业”的啄木鸟
观察图画上有哪些内容?
学习活动四:
学以致用,观察漫画二
裸露的木桩
“待业”的啄木鸟
讽刺乱砍滥伐、破坏环境的行为
漫画的寓意
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森林。
获得的启示
裸露的木桩
“待业”的啄木鸟
学习活动五:
悟漫画,撰写启示
写作思路




四字口诀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从一些看似简单的事物里获得深刻启示。今天,一幅有趣的漫画就吸引了我的目光。画面中,一人浇水,一人坐等乘凉 ,场景引人深思。
结尾
漫画,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着丰富内涵。偶然间看到一幅漫画,一棵小树苗旁,两人神态动作迥异,对话更是耐人寻味,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写开头

漫画中,两人一左一右立于小树苗旁。右侧人物手持喷壶,弯腰专注浇灌,额间汗珠滚落,是多么辛劳;左侧之人却翘着二郎腿靠在树干上,戴着眼镜,一脸闲适,似乎已在畅想乘凉的惬意。简单的构图与强烈的对比,瞬间将 “辛勤耕耘” 与 “不劳而获” 的反差呈现出来。
画面里,瘦弱的树苗才刚栽种,叶片稀疏。浇水者紧握水壶,眼神认真,衣摆被汗水浸湿;而树旁的人则双臂抱胸,双腿交叠,嘴角上扬,悠然自得地等着享受树荫。二者神态、动作的反差,无声地讽刺着现实中那些妄图坐享其成的荒诞心态 。
写中间
写漫画启示:画面描写是基础,重点落在 “启示” 上。
描写画面内容
1.抓矛盾对比
2.抓关键细节

区分人物,写清特征。
说反话,大词小用,
用上诙谐幽默的语言。
做类比,让人物特点更鲜明。
眼镜哥
浇水的人
“树懒”
“聪明人”
如何表达更有趣?
街边立着一棵小树苗。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抱着腿,像“树懒”一样“赖”在树下,小树苗承受不住他的重量,被压得微微弯曲。另一个人把衣袖高高挽起,手持水壶走了过来。他满脸疑惑地望着坐在树下的眼镜哥,好奇地问:“你干什么?”悠闲的“树懒”眼镜哥身子一动不动,只慢悠悠地转过脸来,理直气壮地说:“等着乘凉。”浇水的人听后一愣,意味深长地说道:“嗯,有道理!果然是个会享受的‘聪明人’。”
一幅好的漫画,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这幅漫画中的_______让我想到了___________
写中间

可是,不种树怎么乘凉?不付出怎会有收获?等着天上掉馅饼的,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努力学习,好成绩也会失之交臂。
这幅漫画让我不禁想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啃老族”明明可以依靠劳动养活自己,可偏偏要宅在家里,把父母当成“提款机” 。有些人平时上课“神游四海”,一到考试, 一双 “火眼金睛”恨不得“长”在别人的试卷上……
事例
+
分析
注意过渡衔接
多个事例注意层次
我想对这些期望不劳而获的人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们应该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总想着天上掉馅饼。只有勤劳刻苦、脚踏实地,才能换来绿树成荫!”
引用名句
正反面劝诫
使用关联词
让提醒点发人深省
写结尾

总结启示并发出呼吁




四字口诀
漫画的启示写法小结
学习活动六:
习作巧拟题
用漫画的启示拟题,
如《漫画<等着乘凉>的启示》等;
用漫画的题目拟题,
如《等着乘凉》《待业啄木鸟》等;
用《从<……>说起》拟题,
如《从<等着乘凉>说起》等
……
栽树与乘凉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吧!那个守着树桩等兔子来撞的人真是可笑,今天我看到一幅漫画,里面也有一个这样可笑的人。
画面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两个人,刚栽好一棵小树。小树树干不粗,枝叶也不茂盛。一个人,转身去提水了,当他挽着袖子,提一壶水来给小树浇水时,看到和他一起栽树的戴眼镜、戴鸭舌帽的人,正双手抱着膝盖,背靠小树坐着,小树的树干,都被靠弯了。铁锹被扔在旁边。就问:“你干什么?”那个人转脸笑着回答:“等着乘凉。”
抓住重点,突出细节,叙述漫画内容,引出下文的分析和感受。
佳作欣赏
刚看到这幅漫画,我觉得好笑:面对刚栽好的小树,是坐着等着乘凉,还是提壶浇水,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坐下等着乘凉的人会不知道?没有辛勤的培育,哪有什么凉可乘?
可仔细一想,我笑不出来了,这幅漫画中坐等乘凉的人,不是就在我们身边吗?有时候,我们想要取得好成绩,却不想脚踏实地地努力,总是想走捷径。有的同学做作业时,要么依赖手机,要么依赖家长,甚至抄别人的作业,这不正和漫画中等着乘凉的那个人一样愚蠢吗?就像我,总梦想着自己可以成为大书法家,可至今也没有付出过任何努力,到头来梦想变成了幻想。
反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
设问句,自问自答,把漫画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从这幅漫画中我获得了一个启示:“乘凉”的大树是等不来的,只有像提壶浇水的人那样,经常为小树浇水、松土、施肥,好好地管理小树,辛勤地培育小树,让小树长成枝叶茂密的参天大树,我们才能乘凉,才能享受劳动成果。种树这样,我们做任何事也应该这样:收获不是等来的,是努力做来的。
结尾写出启示,突出文章中心。
等着乘凉
偶然间,一本由中国著名漫画家华军武爷爷所著的漫画集深深地吸引了我。里面的漫画异常有趣,虽画风简单,但构思巧妙,极具幽默感和讽刺性。
书中的一张漫画引起了我的关注。乍看,寥寥几笔;细品,意味深长。画中的两个人和一棵树苗,两句简单的对话,却描绘得惟妙惟肖。一位青年人,撸起袖子,栽下了一棵不到20片树叶小树苗,小树苗枝干还很纤细。刚栽好,铁锹还在旁边放着呢!就在他转身去拿水壶,准备给小树苗浇水的工夫,一个中年人,悠闲地倚在小树上,枝干都被压弯了腰。只见他穿着得体,头戴鸭舌帽,穿着长衣长裤,脚上还穿着皮鞋,竟然蜷缩着腿,抱着膝坐在刚栽的小树下。青年人十分疑惑地问:“你干什么?”中年人扶扶墨镜,扭过头不假思索地答道:“等着乘凉。”露出一脸的不屑。
佳作欣赏
这个中年人应该没有想过,不浇水,不施肥,小树能顺利长成参天大树供他乘凉吗?中年人有目标,就是在大树下乘凉,但却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懒这个字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中年人的身上。他也就是这幅漫画所讽刺的懒汉形象。
古往今来,像懒汉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守株待兔》中的宋人;《拔苗助长》中的农夫;《滥竽充数》中的假吹竽人等。在我们生活中,啃老在家的人;想购买彩票成为一夜暴富的人;幻想成为明星的人,这些数不胜数,都是想不劳而获的代表性人物。可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我们学生是不是也会有相似的事情,当一道题思考了几秒钟,不想再思考了便找来答案。而在考试中再次出现这道题的时候,是不是一边挠着脑袋一边后悔着。还有些同学大扫除时,总是找到各种办法来逃避劳动,自己什么也不干,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带来的干净又整洁的环境。难道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吗?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是贫穷,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是梦想。这幅漫画,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习主席对我们的教导: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需要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最后来享受劳动付出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待业啄木鸟
寒冷的冬日,水气弥漫的窗前,华君武先生的漫画集静静地躺在书桌上。我随意翻看起来,无意间一幅名为《待业啄木鸟》的漫画吸引了我的注意。寥寥数笔,却蕴含深意。
画中所呈现的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原本蓊蓊郁郁,鸟语花香的大森林已经被砍伐殆尽,只剩下一个又一个毫无生气的树桩。斑驳的树皮远远望去好似悲伤的眼泪,深深地刻在树桩上。几棵细弱的小树苗,逃过了伐木工的铁锯,静静地倚在树桩旁,若干年后,等待它们的会不会是相同的命运呢?三只啄木鸟正呆呆地站在树桩上,一只茫然地望着远方,一只悲痛地紧闭双眼,还有一只瞪大了眼睛,不愿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不愿相信它们从此失去了工作,不愿相信它们从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佳作欣赏
看到这里,我陷入了沉思。漫画中虽没出现伐木人的身影,但是他们那副贪婪的嘴脸仿佛已经出现在我眼前。那些目光短浅的伐木人只顾获取眼前的利益,乱砍滥伐,向大自然毫无节制地索取,却丝毫不顾大自然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惩罚。泥石流、沙尘暴、洪涝灾害……这些自然灾害,无不在向人们敲响警钟。
然而现实生活中,像“伐木人”一样利欲熏心的人比比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摧残:工厂那高耸入云的烟囱里,冒出了滚滚黑烟,遮蔽了湛蓝的天空;修建在水库边的养殖场里,流出了汩汩污水,弄脏了我们的饮用水源;喷洒在农作物上的化学农药,渗透进肥沃的土壤,污染了滋养万物生长的土地……“伐木人”不明白,牺牲生态环境所换来的利益只是眼前的、短暂的,人类将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惨痛的。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碧海蓝天,巍巍高山,湖泊湿地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无私的馈赠,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大本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豫南明珠——南湾湖;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信阳。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不做目光短浅,利欲熏心的“伐木人”,而做保护生态环境的小小志愿者,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能借助人物、现象、故事等把启示写具体。
学习活动七:
3
尝试用幽默有趣的语言进行表达。
成文后评价,修改提升
★★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五下8单元《漫画的启示》教学逐字稿
——从漫画中读懂生活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观察漫画细节,清晰描述漫画内容,深入理解漫画所蕴含的寓意。
2.熟练掌握并运用 “引 — 议 — 联 — 结” 的写作思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阐述漫画带来的启示,有效避免写成单纯的看图写话。
3.灵活运用 “区分人物,写清特征”“做类比,让人物特点更鲜明”“说反话,大词小用,用上诙谐幽默的语言” 等表达技巧,显著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教学重难点】
1.精准掌握观察漫画的方法,包括抓矛盾对比、抓关键细节等,能够从漫画中准确提炼出核心寓意。
2.熟练运用 “引 — 议 — 联 — 结” 的结构构思作文,尤其要强化从漫画到生活实际的过渡与联系,使文章逻辑连贯、表意清晰。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看漫画,感受漫画
教师:同学们,我知道很多同学都喜欢看漫画,来,老师今天带来好一些漫画,请大家欣赏欣赏。
结合你看过的漫画,你觉得漫画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画面简单,幽默。
教师补充:是的,漫画还采用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手法,对某些行为或现象进行讽刺或歌颂。
漫画往往会先让你觉得好笑,笑过之后,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些意味深长的道理。
现在让我们走进漫画世界,从漫画中获得启示,从漫画中读懂生活。
二、学习活动二:明确习作要求
下面我们先看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要求我们选一幅漫画来写出自己获得的启示。
大家看,习作提示中告诉我们按怎样的步骤去做呢?
第一步是观察,仔细看看漫画里画了什么,人物的动作、表情,还有周围的环境等等,都要看清楚;
第二步是思考,想想漫画为什么要画这些,它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三步就是撰写啦,把我们观察到的和思考出来的东西,用文字写下来。大家明白了吗?
学习活动三:分析《等着乘凉》,掌握观察方法
1. 观察画面内容
教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观察漫画要关注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我们要关注漫画中的场景,人物的语言,神态。漫画中其他的细节以及题目提示等等。要看懂这个漫画中可笑的地方。
教师:请大家观察图画上有哪些内容?
学生观察交流
教师:同学们,现在咱们就像侦探一样,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幅《等着乘凉》的漫画。先看看画面里的小树,你觉得这小树长得怎么样?
接下来我们观察图中的人物。左边浇水的人,他的动作是怎样的?表情又如何?右边坐着等乘凉的人呢?
学生预设:浇水的人弯着腰,拿着水壶,很认真,脸上都是汗;坐着的人跷着二郎腿,靠在树上,一脸轻松。
教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这就是咱们说的抓关键细节。再看看,这两个人的状态一对比,是不是很不一样?这就是抓矛盾对比。(板书:抓关键细节、抓矛盾对比)通过抓住这些,我们就能把画面内容描述得更清楚啦。谁来试着描述一下?
学生预设:在漫画中,有一个人正弯着腰,满头大汗地拿着水壶给小树苗浇水,而另一个人却跷着二郎腿,悠闲地靠在小树苗旁,好像已经在享受乘凉的舒服了。
教师:非常棒!描述得很生动,让老师都好像看到了那个画面。
2. 分析可笑之处
教师:那大家想想,这幅漫画为什么会让我们觉得好笑呢?从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上来找找原因。
学生预设:树还这么小,根本不能乘凉,坐着的人却在等,太不现实了。 / 坐着的人自己不劳动,还想享受成果,太懒了。
教师:对啦!这就是漫画的巧妙之处,它通过这种不现实的行为和懒惰的态度,来制造笑点。而且坐着的人这种不劳而获的态度也让人觉得可爱。
在生活中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呢。大家能想到生活里有哪些人或者事,和这个坐着等乘凉的人很像吗?
学生预设:有的同学平时不学习,考试的时候却想考高分。 / 有些人工作的时候不努力,却想拿很多奖金。
除了这两个例子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类似的现象呢?我们请豆包来帮忙,拓展我们的写作思路。
(登录豆包,语音输入:请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现象三个角度举出十个关于想不劳而获的例子。要求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豆包实时呈现事例)
3. 感悟漫画寓意
教师:同学们,笑过之后,咱们得想想这幅漫画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刚才大家说的,我们能发现,不劳而获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收获成果。就像咱们学习,如果平时不认真听讲、不做作业,怎么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呢?这就是漫画给我们的启示,它在提醒我们要做一个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人。大家还能从其他角度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吗?
学生预设:做事情不能太着急,要一步一步来。 / 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漫画的寓意有时候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只要能结合画面内容,说得通就行。
学习活动四:迁移训练,观察《待业啄木鸟》
教师:同学们,现在咱们换一幅漫画来分析分析,这幅《待业啄木鸟》。大家先观察观察,画面里都有什么?
学生预设:有很多树桩,还有几只啄木鸟站在上面。
教师:对,那这些啄木鸟为什么会待业呢?大家想想。
学生预设:因为树都被砍光了,它们没有虫子吃了,所以就失业了。
教师:非常好!那这幅漫画在讽刺什么呢?它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预设:讽刺那些乱砍滥伐的人,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能乱砍树。
教师:没错!通过分析这幅漫画,大家也能很好地运用我们刚刚学的观察方法啦。从画面中找到关键信息,然后分析出背后的寓意。
学习活动五:梳理写作思路,掌握 “引议联结”
这篇文章我们怎么安排结构呢?请看。
我们可以在开头引出漫画,描述漫画的内容,中间写。由漫画内容发表议论,联系实际谈感受,结尾总结获得的启示,发出呼吁。
用4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引、议、联、结。
大家想一想,这样的结构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哪一类作文是很相似的?
对的,这和我们学过的读后感的写作思路是相似的,读后感重点在写感悟。而漫画的启示,同样的重点在写启示。
1. 写开头:引
教师:开头怎么把漫画引出来呢?大家看,我们可以简单描述一下漫画的画面,让读者知道我们要写的是哪幅漫画。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从一些看似简单的事物里获得深刻启示。今天,一幅有趣的漫画就吸引了我的目光。画面中,一人浇水,一人坐等乘凉 ,场景引人深思。”
也可以:漫画,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着丰富内涵。偶然间看到一幅漫画,一棵小树苗旁,两人神态动作迥异,对话更是耐人寻味,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引出《等着乘凉》这幅漫画?
教师:很不错!这样就自然地把漫画引出来啦。
2. 写中间:议
教师:引出漫画后,接下来就要分析分析它的寓意了。我们刚刚已经讨论过《等着乘凉》这幅漫画的寓意,知道它讽刺了不劳而获的行为,告诉我们要努力付出。那在写这部分的时候,我们先要把画面内容写清楚,画面描写是基础,重点落在 “启示” 上。怎么描写这漫画的画面呢?来读一读这两个例段。说你的发现。
学生回答预设:抓住矛盾对比,抓关键细节。
像这样我们把画面的内容讲清楚了。想让我们的作文更有趣,更吸引人呢?这里有几个小妙招哦!
(1) 区分人物,写清特征
教师:比如在《等着乘凉》中,我们可以把坐着等乘凉的人叫作 “眼镜哥”,然后描述他的特征:“‘眼镜哥’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面那双眼睛里,透着一丝狡黠和慵懒,翘着的二郎腿还时不时地晃悠着,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等着他去享受。” 大家看,这样是不是就把这个人物写活啦?谁能试着用这种方法描述一下浇水的人?
学生预设:“浇水的大哥,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额头上满是汗珠,眼睛里却透着一股坚定和执着,他紧紧握着水壶,一下又一下,认真地浇灌着小树苗。”
教师:非常精彩!通过这样的描述,人物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2) 做类比,让人物特点更鲜明
教师:咱们还可以做类比,把坐等乘凉的人比作树懒,因为树懒总是懒洋洋的,不喜欢动。就像:“那个坐等乘凉的人,就像一只树懒,挂在小树苗上,等着不劳而获的清凉。” 这样一类比,是不是他的懒惰特点就更明显啦?大家能试着用类比的方法描述一下《待业啄木鸟》里的伐木者吗?
学生预设:“那些伐木者就像贪婪的饿狼,无情地吞噬着一片又一片的森林,让啄木鸟们失去了家园。”
教师:很形象!类比能让我们的表达更生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们想表达的意思。
(3) 说反话,大词小用,用上诙谐幽默的语言
教师: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方法,就是说反话、大词小用。比如我们可以称坐等乘凉的人为 “聪明人”,但其实是在讽刺他。像:“这位 ‘聪明人’ 可真是把 ‘智慧’ 用错了地方,放着大好的时光不劳动,却在这里做着乘凉的美梦。” 大家感受一下这种语言的幽默和讽刺效果。在写作文的时候,大家可以试着用一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趣味性。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语段怎样写的。(出示语段,学生分析体会写法)
(3) 联:联系生活
教师:咱们要把漫画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生活中有很多和漫画里类似的现象。那怎么从漫画过渡到生活呢?我们可以用一些过渡句,比如 “在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漫画中的场景,让我不禁联想到生活中的种种” 。然后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等着乘凉》可以联想到有些同学学习不努力,却想取得好成绩;《待业啄木鸟》可以联想到现实中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大家能再举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预设:有些员工在公司不认真工作,却想升职加薪。 / 有些地方为了建房子,把很多绿地都破坏了。
教师:很好!大家的联想能力很棒。在写这部分的时候,要注意例子要具体,还要和漫画的寓意紧密相关。如果写到多个事例,还要注意层次的排序。我们可以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现象”三个角度举例子。
(4) 结:总结呼吁
教师:最后,咱们要总结一下漫画给我们的启示,然后可以发出一个呼吁。比如对于《等着乘凉》,我们可以写:“让我们都摒弃不劳而获的思想,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为了结尾有力量,我们可以引用名言,可以正反面劝诫,还可以使用关联词。让提醒点发人深省。让我们看一个精彩的语段。
我想对这些期望不劳而获的人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们应该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总想着天上掉馅饼。只有勤劳刻苦、脚踏实地,才能换来绿树成荫!
你觉得这个语段写的怎么样?
大家试着给《待业啄木鸟》写一个结尾。
学生预设:“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森林,爱护环境,别让啄木鸟们失去它们的家园,也别让我们的地球失去绿色的生机。”
教师:非常棒!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寓意,又发出了呼吁,让文章有了一个很好的收尾。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在漫画的世界里逛了一圈,收获可真不少!我们学会了怎么观察漫画,抓住关键细节和矛盾对比,还掌握了 “引 — 议 — 联 — 结” 的写作思路,知道怎么把漫画和生活联系起来,更学会了用有趣的语言来表达。希望大家在课后,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漫画,按照我们今天学的方法,写一篇《漫画的启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