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6 22:2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 文
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一处景、一个人、一本书都可能藏着语文的奥秘。
活动一:打卡江北名胜
长江、嘉陵江两江合抱之北岸镶嵌着一颗绚丽明珠口重庆江北。如果你热爱生活,热 爱旅行,江北一定要来哦!在这片220.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可以:走进重庆大剧院, 听《川江号子》高亢激昂;莅临江滩公园,看粼粼波光在余huī()轻抚下闪烁,似大
地遗落的金箔口登上铁山坪,看人间四月山清水秀,享亲朋好友天伦之乐……此外,鸿恩 寺公园绿树如茵,红枫似火,是集美景美食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北仓文化街既弥漫着文 艺气息,又自带老城烟火气,引得游人流连忘返;“江北a~ 台”远眺轻轨穿楼,让人惊 叹于“8D 魔幻之城”的神奇口江北,一座依山 bàng( ) 水的美丽之城, 一座锐不可当 的历史之城,一座心之向往的幸福之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镶嵌 绚丽 余huī( ) 依山bàng( ) 水
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
A. 莅临 B. 天伦之乐 C. 弥漫 D. 锐不可当
3.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文段口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3 分 )
A.: 。 B. 一
C., ; 。 D.— ; !
4.请在画波浪线句省略号处续写两句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句式 不限。(4分)
备选景点:重庆科技馆北滨路观音桥步行街寸滩保税港
活动二:致敬重庆名人
5.班级开展“孝亲敬老 ·重庆之光”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8分)
(1)宣传组要制作一期海报,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一个活动。(4分) 活动一: 看——岁月的痕迹
找出父母年轻时和近期的生活照片,从对比中触摸岁月的痕迹。
活动二:忆——关爱的点滴
回忆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用心体会,心怀感激。
活动三:
(2)请在海报结尾写一段倡议。要求:紧扣活动主题,引用名人事迹;80字左右。(4分)
【名人事迹】张吉莲,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粉店村人。她照顾婆婆和3位叔叔,6000 多个日日夜夜从不言弃,支撑着有4位智障老人的七口之家,用孝和爱撑起几位老人的“一 片蓝天”。她是叔叔们眼中的好侄女、婆婆眼中的好媳妇,也是儿女眼中的好榜样。语文试卷第1 页 共 8 页
活动三:阅读中国名著
6.根据《经典常谈》 一书的内容,回答问题。(8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序 ………… ………………… 《说文解字)第一 ………… 《周易》第二 ………………… 《尚书)第三 …… … 《诗经》第四 ……… … “三礼’第五 …… ……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四书”第亡 …… …… 〈战国策)第八 … 《史记》〈汉书》第九 ……… 诸子第十 ……………………… 辞斌第十一 …………… … 诗第十二 … … … 文第十三 ……… … … A.小艾:如果想要了解某个汉字的“前世今生”,可以查阅东汉仓颉 作的《说文解字》。 B.小渝:读《<诗经>第四》可知诗的源头是歌谣,歌谣的节奏主要是 靠重叠(也叫复沓),课文《关雎》《兼葭》都具有这种特点。 C.小江:毕业之际,班级拟编写一部编年体班史,我们可以借鉴司马迁 的《史记》,读《<史记><汉书>第九》。 D.小北:如果想要了解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我最推 荐阅读《诗第十二》。
(2)历史课学习《百家争鸣》时,王老师要求同学们写一篇人物小传《孔子:一代至圣 先师》。小江对此感到很为难。想一想:你可以推荐他选择性阅读《经典常谈》中的哪些
篇目,从中了解哪些内容。请分点阐述。(5分)
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7.请按提示填空。(10分)
“语”味悠长
景 《观沧海》中“①,②”通过海水与山岛的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 的壮观景象。《望岳》中“③,阴阳割昏晓”写出了近望时泰山的秀丽神奇 和巍峨高大。《陋室铭》中“④,草色入帘青”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
人 “ ⑤, 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足以 超越时空限制。“ ⑦, ⑧ ”(《渔家傲 ·秋思》)运用典故写出了将 士思念亲人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书 一部《诗经》穿越千年,仍能感动你我。 《关雎》中“⑨ ,在河之洲”两句即物起兴,表明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 的好配偶。《蒹葭》中“蒹葭萋萋, ⑩ ”两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晚秋景 象,营造了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峨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瞿唐峡①,峡者何取 以山央水而为名也。楚蜀之交,以峡称者多矣,而三峡为险。 三者何 归峡②、巫峡、瞿唐峡。三峡同称险矣,而瞿唐为最,旧所谓“西陵峡”者是也。 峡在夔东十二里两崖对峙中贯大江盖全蜀之门户。峡口磐石上,树铁柱二根;山畔崖谷中, 有铁索七条。柱高六尺四寸,索长二百七十七丈五尺,盖昔人置以截江者。柱于夏秋水泛则 汨③,冬春复见。呜呼!夫瞿塘之险冠于诸峡者何 盖西南万水总注于斯,而双崖把束,极为 狭隘。以故萦回曲折,趄語艰难,惊涛奔浪,噎愿訇向④。归舸行牒,一遭水动,则上下失势, 而此生安危尽付之撇漩,触石瞬息间矣。
(节选自明 · 王嘉言《瞿唐峡记》)
注:①瞿唐峡:又作“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也称夔峡。②归峡:现西陵峡曾名 归峡。③汩:淹没。④噎逐訇年(yē huī hōng pēng): 撞击声音巨大,震耳轰隆。
8.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3 分 )
A. 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 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 盖全蜀之门户 盖竹柏影也
D. 旧所谓“西陵峡”者是也 太守谓谁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楚蜀之交,以峡称者多矣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 ) A 甲文采用骈散结合的句式,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抑扬顿挫之感。 B. 甲文先总写三峡概貌,接着写夏水峻急,再写秋天,最后写春冬,虽氛围、特色不同, 但文气相贯。 C. 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应为“峡在夔东十二里/两崖对峙/中贯大江/盖全蜀之门 户”。 D. 乙文通过写瞿唐峡的险峻,突出其“蜀地门户”的地理意义,表达作者对自然险要的 敬畏。 11.乙文瞿塘峡之水与甲文哪个季节的三峡之水特点相同 请简要分析。(5分)
语文试卷第3 页 共 8 页
三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2~16题。(22分)
将军梦
刘建超
①将军不会做梦。
②将军说自己的家在豫西一个偏僻山沟。百十户人家,土薄地贫,十年九旱,他从记 事起就惦记着填饱肚子。父母在家里种着几亩薄地, 一年的收成差不多都给村霸交了租。 将军十五岁那年,刚刚收了麦。他对正往粗布袋子里装麦子的父亲说,爹,咱吃一顿白面 馍馍吧。母亲的眼睛红红的,说,他爹,孩子长恁大,也没放开吃过白馍,就让娃吃顿白 面馍馍吧,租咋说也是不够了。晚上,香喷喷暄腾腾的白面馍馍刚出锅,村霸就进了屋。 话没说上两句,村霸提起手杖就把将军父亲的头打得血流满面。将军气愤地冲了上去,抡 起拳头打折了村霸的手臂,村霸号叫着跑了。
③将军知道,村里是待不住了。母亲流着泪,用两件衣服包了几个白面馍馍,塞在他 的怀里,说,走吧,找个能吃饱肚子的地方,别回来了。
④将军就找到了队伍当了兵。班长问他,你来当兵,有啥梦想 将军说,啥是梦想 从来不做梦。班长奇怪了,你不做梦 从来不做梦 将军说,真的,我倒下就能睡着,醒 了就醒了,啥也记不住。班长也是纳闷儿,你怎么会不做梦 我还真是头一次遇到不做梦 的人。
⑤班长很健谈,多当了几年兵,南征北战的故事一嘟噜一嘟噜,嘴巴闲下来的时候少。
⑥【甲】班长说他梦到了老娘,老娘备了一大桌子煎饼卷大葱等他回来;说他梦到了 家里的小院,院子里都是猪羊鸡鸭;说他梦到了家里田地,金黄金黄的麦穗漫山遍野 ……
⑦将军挺羡慕班长,羡慕班长会做梦,还都是让人舒心痛快的美梦。将军还挺着急, 着急自己总是没有梦。
⑧班长总是在讲着自己的梦时,冷不丁问他一句,你还没有做梦 看到他沮丧地摇头, 班长就不无遗憾地说,你不做梦,就没有了梦想啊。
⑨将军困惑问,什么是梦想
⑩班长说,梦想梦想,就是做梦都想着的事情啊。
将军说,哦,那我不做梦心里也想着的事情就是有自己的地种,能吃饱饭,天天白 面馍,炒鸡蛋。
班长拍拍他的肩膀,吃饱饭也是你的梦想。我们班的兄弟也都是为了有田种能吃饱 饭这个梦想来参军的。你的村里有恶霸,我的村里也有恶霸。咱扛枪打仗就是要打掉反动 派,打掉村恶霸的靠山。
将军眨了眨眼睛说,班长,我们现在去打仗,也就是能帮着我,帮着你,帮着大老 李,帮着石嚷子、小豆子赶走村里的恶霸,大家过上好日子吗 班长扒拉扒拉将军乱糟糟 的头发。将军挺直了腰板,觉得自己原来也可以为自己的战友兄弟实现梦想做很多事情。
班长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个好兵。将军确实成为一名好兵。
洛河滩边,解放军围住了逃跑的敌军,傍晚开始交火。将军的家就在这一带,他熟 悉地形。他在班长掩护下,从一条地沟钻进了敌军阵地。一身脏水的将军举着手榴弹,站 到敌军营长身边时,惊得满脸横肉的敌军营长嘴巴里能塞进去个鹅蛋。敌营长悄声对将军
语文试卷第4 页 共 8 页
说,你放我走吧。我这里的金条你都拿走,够你吃喝一辈子,享一辈子福了。将军刚正不 阿地说,你那几个臭钱够我吃喝一辈子,够小胖班长吃喝一辈子吗 够大老李吃喝一辈子 吗
将军立功了。表彰大会上,将军胸前佩戴着一朵大红花。班长把手都给拍红了。
开封战役,将军所在的连负责南门的攻击。城头守敌火力凶猛,子弹雨点般倾泻下 来,压制得进攻部队抬不起头。又一架敌机俯冲下来,班长扑到了将军身上,把他紧紧地 护在身下。浑身鲜血的班长,笑着对将军说,昨天又梦到俺娘了,俺娘叫我回去呢。班长 闭上了眼睛。将军抱着炸药包,在大老李的火力掩护下,左突右闪前翻后滚,胳膊、腿都 被子弹打穿了,他靠近了城门,用尽全身力气将炸药包甩了出去。
将军醒来后,已经躺在医院里了。他昏迷了三天三夜,失去了一只胳膊。 一只胳膊 照样能打枪能投掷手榴弹,照样能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冲锋陷阵。
新中国成立后,首长征求将军的意见,他可以去荣军院休养。将军说,我想好了, 我要回家,我还可以开荒种田。我要把班长的母亲接到我家去。那晚,将军梦到了家乡, 梦到了母亲,梦到了班长在对着他笑。
⑩将军自言自语地说,班长,我做梦了,我可以有梦想了。
②【乙】 太阳爬出了山头,温和的阳光抚摸着将军,抚摸着他那张充满朝气坚毅俊俏 的脸庞。
(选自《芒种》2025年第1期有删改)
12.【小说 · 情节】根据文章梳理将军的人生经历,补全下图。(4分)
(
打伤村霸

听班长讲述“梦想”内涵


刚正不阿



归乡接班长母亲,自述“会做梦”
欣慰、欢喜
将军梦
)
13.【小说 ·语言】小说语言具有表现力,请在【甲】【乙】画线句中任选一句,根据提示 赏析。(4分)
甲:修辞角度。
乙:说说加点词的双层含义。
14.【小说 · 人物】小说中次要人物不能忽视,请分析小胖班长的作用。(4分)
语文试卷第5 页 共 8 页
15.【小说 ·意象】“梦”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简要概括“梦”的丰富含义,并说说其 作用。(5分)
16.【小说 ·联读】本文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内容、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有很多 相似点,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7~20题。(18分)
材料一
通向其他知识领域的大门都要由阅读敲开。无论是学习数学、物理、历史、工程、机 械和政治,还是仅仅上网浏览信息或试着弄懂怎么操作新买的无人机和智能机器人,都要 求你能够阅读。基本上可以说,懂得如何阅读是成功的前提。
1.杓建感官图像。文字虽然是抽象的符号,但当孩子们阅读时,他们的大脑会将这些 符号转化为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感官的图像,这是他们沉浸于阅读世界的第一步。大人可 以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孩子创建感官思维,比如: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闻到什么 尝到什 么 感觉到什么 ……
2.运用背景知识。这是因为读者原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阅读理解有帮助。
3 提出问题。这是一种与作者进行“思想对话”的方式。
4.学会推断,阅读过程中,读者往往通过推断对所读内容进行加工并得出结论,进而 解读文本的深层含义。这是一个“字里行间寻深意”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得益于作者 在文中埋下线索,读者沿着这些线索积累论据,得出结论。
5.筛选重要信息6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学会区分和筛选信息,我们才可 能更有效地阅读和生活。
6.整合信息。即分析、加工和优化信息,能使得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7.查漏补缺。许多孩子常在阅读时会迷失方向,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认为只要快速浏览 完所有的文字就算是完成了阅读。虽然他们确实“过了一遍”,但实际上并没有吸收到什 么。这时就需要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最佳方法就是培养自我监控阅读理解的能力——认 真地阅读文本,一旦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就像司机发现车辆偏离了车道一样,能 够迅速意识到并采取措施,重新集中注意力,回到正确的阅读轨道上来。
(选自《阅读的7项核心技能》)
材料二
精读,即精细深入的阅读,要求把字字句句读明白,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融会贯通的理解水平。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 大意的阅读方法。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 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这两种方式是由不同的阅读目的、不同的阅读材料和不同的阅读环境所决定的,各有 各的用处,关键是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加以选择和运用。其实,在许多情况下,这两种阅
语 文 试 卷 第 6 页 共 8 页
读方式是交叉运用、互为补充的。例如拿到一本书,我们的处理步骤一般是:先查看书名, 估计大概内容,如果有序言可先阅读序言;研究目录页,对全书的基本架构有个整体了解; 如果附有后记,也要浏览一下——它会介绍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经过等。这样即可以 初步判断这本书的阅读价值。如有必要,就精细深入地重读一遍,以求全面深入理解。这 就是把两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了。
材料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课(节选)
活动一 猜一猜 师:莫斯科有一个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1940年10月的一天,博物馆 收到一封颇让大家惊异的信。 屏显:我本来是个小偷,1937年我偷了一只手提箱,里面有一本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一句话,猜猜这个小偷为什么要给博物馆写这封信 生1:我猜是为了表达感谢。从“本来”可以推测这个小偷后来不再做小 偷了,他的改变可能和这本书有关。
活动二 理一理 师:这部小说人物繁多,似 乎难以抓住头绪,该怎么读呢 我们可以用“关系辐射”的方法, 如以保尔为中心,从家庭、爱情、 友情、事业等角度向外辐射,将 书中重要人物勾连起来,一目了 然。 (朋友)谢廖沙 (朋友)瓦莉亚 (
马利亚)母亲)
阿尔焦姆(哥哥)
达雅(要子)
) (
朱赫来(革命导师)
) 家庭 友情 爱情 冬妮娅(初恋) 保尔 ·柯察金 丽达(恋人) 事业
活动三 看一看 师:“复活节失学”是小说 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保尔人生 的转折点。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感 受保尔的童年苦难,我们读的时 候可以参看这幅小人书插图 …… (
体以为我苯如建
你干的好

可不眨再享你TI
)
17.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
A.无论是学习数学、物理、历史、工程、机械和政治,还是仅仅上网浏览信息都要求我 们能够阅读,因为懂得如何阅读是成功的前提。
B.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只要学会了区分和筛选信息,就能高效地阅读和生 活。
C. 许多孩子认为只要快速浏览完所有的文字就算是完成了阅读,所以他们常在阅读时迷 失方向。
D. 精读即精细深入地阅读,旨在融会贯通理解文章内容,它比略读速度更慢,作用更大。
语 文 试 卷 第 7 页 共 8 页
18.精读与略读常是交叉运用、互为补充的,请根据材料二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目的:(1)
略读 速度:快速阅读
L(2) : 书名、序言→ 目录→后记
(3)
没必要,不读
(4)
19.材料三“导读课”三个活动分别体现了材料一中的哪些阅读技能 请分点阐述。(6分)
20.弟弟小巴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请结合材料一、二,给他提出两点解题思路并给出答 案。(5分)
【真题在线】甲乙两人从 A、B两地相向而行,甲速度5km/h, 乙速度7km/h, 两地距 离36km, 几小时后相遇
四 、作文(55分)
21.以下两题,选做一题。(55分)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 等 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1)晨光中,地铁呼啸掠过站台,行人步履匆匆追赶时间;转角处,老树在春风里舒展 新芽,蜗牛背着壳丈量青苔的纹路。生活是永不停歇的钟摆,一端是时代浪潮里争分夺秒 的冲刺,一端是心灵旷野上静听花开的驻足。快,是为理想奋力奔跑的姿态;慢,是沉淀 自我的智慧。且行且思,且快且慢,方能在时光长河中走出独属于自己的诗意节奏。
请以“快与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又是一年毕业季。山城中学九年级拟编辑一本《青春之歌》纪念册,现向全体毕业 生征稿,栏目如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投稿。注意:在作文答卷第一行顶格写明:“投 稿栏目:××。”第二行居中写题目,结尾署名为“1班小渝”。
栏目名称 稿件要求
良师益友 初中这三年,有哪些老师、同学、朋友曾给予你帮助与鼓励 请写一篇记叙文 讲述这些感人故事,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成长之路 写一篇自传,讲述自己初中这三年的奋斗故事,总结成长感悟。
经验分享 围绕初中这三年的学习、交友、梦想等话题,给即将入校的学弟学妹们写一封 信,分享自己的经验,鼓励他们为初中生活做好准备。
语 文 试 卷 第 8 页 共 8 页 ∵
语 文
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 一处景、一个人、一本书都可能藏着语文的奥秘。
活动一:打卡江北名胜
长江、嘉陵江两江合抱之北岸镶嵌者一颗绚丽明珠□重庆江北。如果你热爱生活、热 爱旅行,江北一定要来咳!在这片220.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可以:走进重庆大剧院、 听《川江号子》高亢激吊;莅临江滩公园,看粼粼波光在余huī()轻抚下闪烁,似大 地遗落的金箔口登上铁山坪、看人间四月山清水秀,享亲朋好友天伦之乐……此外,鸿恩 寺公园绿树如茵,红枫似火,是集美景美食于一体的文旅折地标:北仓文化街既弥漫着文 艺气息,又自带老城烟火气,引得游人流连忘返:“江北a~ 台”远跳轻轨穿楼、让人惊 叹于“8D魔幻之城”的神奇□江北, 一座依山bàng( ) 水的美丽之城, 一座锐不可当 的历史之城, 一座心之向往的幸福之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镶嵌 绚 丽 余 huī( ) 依山 bàng( ) 水
“镶嵌”(qiàn)出自七下第11课《老王》,“绚丽”(xuàn)出自八下第16课《庆祝 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余晖”出自七上第17课《动物笑谈》,“依傍”出自八 上第19课《苏州园林》。
2. 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3 分 )
A. 莅临 B. 天伦之乐 C. 弥 漫 D. 锐不可当
A“莅临”出自七上第3课《雨的四季》;<书>到来,来临(多指贵宾)。莅,到。 B“天 伦之乐”出自九下第8课《蒲柳人家》: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注意使用对象)。 C “弥漫”出自八下第7课《大雁归来》:意思是充满、布满。 D“锐不可当”出自八上第 1课《消息二则》;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3. 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文段口处最恰当的一项是(D )(3分 )
..
A.: B.——
C., D. 一
第一处既可以用冒号(:),也可以用破折号(——),表解释说明,排除C。第二处是 分句间的并列,且分句内部已使用逗号,分句之间则当用分号(;),排除A、B。选D。 第 三 处 既 可 以 用 省 略 号 ( … … ) , 也 可 以 用 感 叹 号 ( ! )
4.请在画波浪线句省略号处续写两句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句式 不限。(4分)
备选景点:重庆科技馆北滨路观音桥步行街寸滩保税港
示例:走进重庆科技馆,了解农耕文明的悠悠历史,感受太空探索的漫漫征程(对偶) 漫步北滨路,看车如流水、游人如织,感受华灯初上的城市喧嚣(比嗡);走在观音桥步 行街上,看江北夜景,吃重庆美食,享人间极乐(对偶、排比);参观寸滩保税港,集装 箱整装待发,大型货轮轰鸣往来,感受重庆航运。(四选二写, 一句2分。两个句子中用
到一处修辞手法即可)
语 文 试 卷 第 1 页 共 9 页
活动二:致敬重庆名人
5.班级开展“孝亲敬老 ·重庆之光”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8分)
(1)宣传组要制作一期海报.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一个活动。(4分) 活动一:看 — 岁月的痕迹
找出父母年轻时和近期的生活照片,从对比中触摸岁月的痕迹。
活动二:忆——关爱的点滴
回忆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用心体会,心怀感激。
活动三:
示例一 :听(1分) — 成长的声音(1分):听父母谈孕育生命、抚养子女的艰辛与快
乐,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2分)。//示例二:做(1分)——感恩的小事(1分): 为家人做一次饭,感受父母的辛劳;/给长辈送一份祝福,表达美好的心意(2分)
(2)请在海报结尾写一段倡议,要求:紧扣活动主题,引用名人事迹:80字左右。(4分)
【名人事迹】张吉莲,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粉店村人。她照顾姿姿和3位叔叔,6000 多个日日夜夜从不言弃,支撑着有4位智障老人的七口之家,用孝和爱撑起几位老人的“一 片蓝天”。地是叔叔们眼中的好侄女、婆婆眼中的好媳妇,也是儿女眼中的好榜样。
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心怀感恩之心,争做孝 敬之事,正如张吉莲女士照顾婆婆和叔叔,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她是身边的榜样,是点 亮重庆的一束光。(称呼1分,紧扣活动主题1分,引用名人事迹1分,有倡议语气1分。)
活动三:阅读中国名著
6.根据《经典常谈》 一书的内容,回答问题。(8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小艾:如果想要了解某个汉字的“前世今生”,可以查阅东汉仓颉作的 序
《说文标字)簧- 《说文解字》。
(为B》二…-
(
B.小渝:读《<诗经>第四》可知诗的源头是歌谣,歌谣的节奏主要
是靠重
叠(也叫复沓),课文《关雎》《蒹葭》都具有这种特点。
)《多》第三—— 《诗位》四-
三租”第五----
(
(5状》三传第六(《四语》则)
)C.小江:毕业之际,班级拟编写一部编年体班史,我们可以借鉴司马迁的 G5第--------
(被篮灸》第A----—
(
《史记》,读《史记><汉书>第九》。
D.小北:如果想要了解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我最
推荐阅
一 读《诗第十二》。
)(史记)(汉书》跳 — 诸子+---------—
即段第十---- 种第十二 ·---
文R十------
A.应该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仓颉相传是黄帝时期的史官、文字的创造者。C.《史
记》是纪传体,与前面的“编年体”不符;可以借鉴《春秋》(编年体)。 D.了解屈原应 选 择 性 阅 读 《 辞 赋 第 十 一 》 。
(2)历史课学习《百家争鸣》时,王老师要求同学们写一篇人物小传《孔子: 一代至圣 先师》。小江对此感到很为难。想一想:你可以推荐他选择性阅读《经典常谈》中的哪些 篇目,从中了解哪些内容。请分点阐述。(5分)
示例:①读《诗经>第四》,了解孔子整理《诗经》并用它教化学生的故事;②读《春
语文试卷第2 页 共 9 页
秋>三传第六》,了解孔子编写《春秋》的故事和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③读《“四 书”第七》,了解《论语》的历史影响与一般读法:④读《诸子第十》,了解孔子开设私 学、有教无类的故事以及“仁”“忠恕”等思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一点2分, 3 点 5 分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 一 )古诗文积累(10分)
7.请按提示填空。(10分)
“语”味悠长
景 《观沧海》中“①水何澹澹,②山岛竦峙”通过海水与山岛的动静结合写 出了大海的壮观景象。《望岳》中“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近望 时泰山的秀丽神奇和巍峨高大。《陋室铭》中“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
人 “⑤ 海内存知己、⑥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告诉我们真 正的友谊足以超越时空限制。“⑦浊酒一杯家万里,⑧燕然未勒归无计”(《渔 家傲 ·秋思》)运用典故写出了将士思念亲人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书 一部《诗经》穿越千年,仍能感动你我。 《关雎》中“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即物起兴,表明文静美好的女子 是君子的好配偶。《兼葭》中“蒹葭萋姜,⑩白露未晞”两句描绘了一幅萧瑟 凄凉的晚秋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峨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数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邮道元《三峡》)
【乙】瞿唐峡①,峡者何取 以山央水而为名也。楚蜀之交,以峡称者多矣,而三峡为险。 三者何 归峡②、巫峡、瞿唐峡。三峡同称险矣,而瞿唐为最,旧所谓“西陵峡”者是也。 峡在夔东十二里两崖对峙中贯大江盖全蜀之门户。峡口磐石上,树铁柱二根:山咤崖谷中 有铁索七条。柱高六尺四寸,索长二百七十七丈五尺,盖昔人置以截江者。柱于夏秋水泛则 汨③,冬春复见。呜呼!夫瞿塘之险冠于诸峡者何 盖西南万水总注于斯,而双崖把束,极为 狭隘。以故萦回曲折,詛龋艰难,惊涛奔浪,噎愿訇舟⑥。归舸行牒,一造水动,则上下失势, 而此生安危尽付之撤漩,触石瞬息问矣。
(节选自明 · 王嘉言《瞿唐峡记》)
注:①瞿唐峡:又作“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也称夔峡。②归峡:现西陵峡曾名 归峡。③汩:淹没。④噎愿訇年 (yēhuīhōng pēng): 撞击声音巨大,震耳轰隆。
8.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C)(3 分 )
A. 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 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C. 盖全蜀之门户 盖竹柏影也
D. 旧所谓“西陵峡”者是也 太守谓谁
A 阻 断 / 消 失 。 B 连 接 / 类 。 C 大 概 是 。 D . 说 、 称 / 为 、 是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 使 骑 着 飞 奔 的 马 , 驾 着 疾 风 , 也 没 有 这 么 快 。
(2)楚蜀之交,以峡称者多矣 楚 蜀 两 地 相 交 的 地 方 , 用 “ 峡 ” 命 名 的 有 很 多 。
10.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再 写春冬,最后写秋天 ) ( 3 分 )
A. 甲文采用骈散结合的句式,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抑扬顿挫之感。
B.甲文先总写三峡概貌,接着写夏水峻急,再写秋天,最后写春冬,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 气相贯。
C. 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应为“峡在夔东十二里/两崖对峙/中贯大江/盖全蜀之门户”, D.乙文通过写瞿唐峡的险岭,突出其“蜀地门户”的地理意义,表达作者对自然险要的敬畏.
11.乙文瞿塘峡之水与甲文哪个季节的三峡之水特点相同 请简要分析。(5分)
夏季(1分)。甲文:“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可见三峡夏季水流之大,“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可见水流之急(2分)。乙文:覆塘峡极为狭隘,而又“万水注于斯”,所 瞿塘峡之水大而湍急,“惊涛骇浪”“萦回曲折”,十分危险(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2~16题。(22分)
将军梦
刘建超
①将军不会做梦。
②将军说自己的家在豫西一个偏僻山沟。百十户人家,土薄地贫,十年九早, 事起就惦记着填饱肚子。父母在家里种着几亩薄地,一年的收成差不多都给村霸交 将军十五岁那年,刚刚收了麦。他对正往粗布袋子里装麦子的父亲说,爹,咱吃一 馍馍吧。母亲的眼睛红红的,说,他爹,孩子长恁大,也没放开吃过白馍,就让 面馍馍吧,租咋说也是不够了。晚上,香喷喷暄腾腾的白面馍馍刚出锅,村霸就j 话没说上两句,村霸提起手杖就把将军父亲的头打得血流满面。将军气愤地冲了 起拳头打折了村霸的手臂,村霸号叫着跑了。
③将军知道,村里是待不住了。母亲流着泪,用两件衣服包了几个白面馍饭 的怀里,说,走吧,找个能吃饱肚子的地方,别回来了。
④将军就找到了队伍当了兵。班长问他,你来当兵,有啥梦想 将军说, 从来不做梦。班长奇怪了,你不做梦 从来不做梦 将军说,真的,我倒下就 了就醒了,啥也记不住。班长也是纳闷儿,你怎么会不做梦 我还真是头一次 的人。
语 文 试 卷 第 4 页 共 9 页
语 文 试 卷 第 3 页 共 9 页
⑤班长很健谈,多当了几年兵,南征北战的故事一嘟噜一嘟噜,嘴巴闲下来的时候少。
⑥【甲】班长说他梦到了老娘,老娘备了一大桌子煎饼卷大葱等他回来;说他梦到了 家里的小院,院子里都是猪羊鸡鸭;说他梦到了家里田地,金黄金黄的麦愁漫山遍野 ……
⑦将军挺羡慕班长,羡慕班长会做梦.还都是让人舒心痛快的美梦。将军还挺着急, 着急自己总是没有梦。
⑧班长总是在讲着自己的梦时,冷不丁问他一句、你还没有做梦 看到他沮丧地摇头, 班长就不无遗憾地说、你不做梦,就没有了梦想啊。
⑨将军困惑问,什么是梦想
⑩班长说,梦想梦想,就是做梦都想着的事情啊。
将军说、哦,那我不做梦心里也想着的事情就是有自己的地种,能吃饱饭,天天白 面馍,炒鸡蛋。
班长拍拍他的肩膀,吃饱饭也是你的梦想。我们班的兄弟也都是为了有田种能吃饱 饭这个梦想来参军的。你的村里有恶霸、我的村里也有恶翁。咱扛枪打仗就是要打掉反动 派,打掉村恶霸的靠山。
将军贬了眨眼睛说,班长,我们现在去打仗,也就是能帮着我,帮着你,帮着大老 李.帮着石磔子、小豆子赶走村里的恶霸,大家过上好日子吗 班长扒拉扒拉将军乱糟糟 的头发。将军挺直了腰板.觉得自己原来也可以为自己的战友兄弟实现梦想做很多事情。
班长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个好兵。将军确实成为一名好兵。
洛河滩边、解放军围住了逃跑的敌军,傍晚开始交火。将军的家就在这一带,他熟 悉地形。他在班长掩护下,从一条地沟钻进了敌军阵地。 一身脏水的将军举着手榴弹,站 到敌军营长身边时,惊得满脸横肉的敌军营长嘴巴里能塞进去个鹤蛋。敌营长悄声对将军 说,你放我走吧。我这里的金条你都拿走,够你吃喝一辈子,享一辈子福了。将军刚正不 阿地说,你那几个臭钱够我吃喝一辈子,够小胖班长吃喝一辈子吗 够大老李吃喝一辈子 吗
将军立功了。表彰大会上,将军胸前佩戴着一朵大红花。班长把手都给拍红了。
开封战役,将军所在的连负责南门的攻击。城头守敌火力凶猛,子弹雨点般倾泻下 ,压制得进攻部队抬不起头。又一架敌机俯冲下来,班长扑到了将军身上,把他紧紧地
在身下。浑身鲜血的班长,笑着对将军说,昨天又梦到俺娘了,俺娘叫我回去呢。班长 上了眼睛。将军抱着炸药包,在大老李的火力掩护下,左突右闪前翻后滚,胳膊、腿都 子弹打穿了,他靠近了城门,用尽全身力气将炸药包甩了出去。
⑧将军醒来后,已经躺在医院里了。他昏迷了三天三夜,失去了一只胳膊。一只胳膊 羊能打枪能投掷手榴弹,照样能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冲锋陷阵。
新中国成立后,首长征求将军的意见,他可以去荣军院休养。将军说,我想好了, 回家,我还可以开荒种田。我要把班长的母亲接到我家去。那晚,将军梦到了家乡, 了母亲,梦到了班长在对着他笑。
⑩将军自言自语地说,班长,我做梦了,我可以有梦想了。
【乙】太阳爬出了山头,温和的阳光抚摸着将军,抚摸着他那张充满朝气坚毅俊俏

(选自《芒种》2025年第1期有删改)
语 文 试 卷 第 5 页 共 9 页
12.【小说 ·惰节】根据文章梳理将军的人生经历,补全下图。 ( 4 分 )
(
I

H


听班长讲建“步朝”内
M

M
正不阿

坚定
归多接班长时条,自述“会做步
欣引、欢名
剩军梦

)
①生气,愤怒。②困惑,懵懂。③洛河滩拒收金条。④抱着炸药包,全力炸城门。
13.【小说 ·语言】小说语言具有表现力,请在【甲】【乙】画线句中任选一句,根据提示 赏析。(4分)
甲:修辞角度。
乙:说说加点词的双层含义。
【 甲】排比的修辞(1分),写出了班长梦里的各种场景(1分),表现了班长对梦中美 好生活的强烈的向往(2分)。【乙】阳光:表层含义就是太阳洒落在将军身上的阳光(2 分)。深层含义为将军革命胜利的革命精神,或者是革命胜利后光明的未来,美好的新生 活 ( 2 分 )
14.【小说 ·人物】小说中次要人物不能忽视,请分析小胖班长的作用。(4分)
①丰富故事内容,小胖班长讲述自己的梦,自己的故事,使故事更加生动丰富。②引导了 主人公将军的革命意识觉醒,是主人公的思想引领者。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④深化 文章中心,通过班长这一人物展现革命乐观精神和奉献精神。(一个点2分,任答2点即 可 )
15.【小说 ·意象】“梦”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简要概括“梦”的丰富含义,并说说其 作用。(5分)
含义:①梦指能吃饱饭,吃上白面馍馍,个人梦想。②梦指反抗压迫,打倒反动派,集体 梦想。⑧最终完成革命的一种革命信仰。(一点1分,共2分)作用:④“梦”也是文中 线索,贯穿了全文(1分)。⑤在文中形成一个对比,文章开篇将军不会做梦,到文章最 后会做梦,强调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将军的成长,突出了将军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创 造新生活,守护美好生活的。(2分)
16.【小说 ·联读】本文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内容、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有很多 相似点,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分析。(5分)
①内容:都投身革命事业(1分),文中将军为了反抗村霸,被迫离家,参军,在洛河滩、 开封战役中英勇作战。(2分)保尔则积极投身到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参与一系列战 斗和艰苦的建设工作,他们都在革命的浪潮中,为了改变命运和实现理想而奋斗。(2分)
②人物形象:主人公的坚韧勇敢(1分),将军在战斗中带着炸药包冲向城门,不怕牺牲。 (2分)保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面对疾病的折磨也顽强不屈,坚持与命运抗争。(2分)
③主题:歌颂革命精神(1分),《将军梦》通过将军的经历,歌颂了他和战友们为打倒
语 文 试 卷 第 6 页 共 9 页
反动派、追求幸福生活而英勇战斗的精神。(2分)《钢铁》更为鲜明的歌颂了保尔等革
命 者 为 了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 不 怕 困 难 、 顽 强 奋 斗 的 革 命 精 神 。 ( 2 分 )
(其他方面或者内容,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相似点1分,分别分析各2分) (二)阅读下而的实用类文木,完成17~20题。(18分)
材料 一
通向其他知识领域的大门都要由阅读敲开。无论是学习数学、物理、历史、工程、机 械和政治、还是仅仅上网浏览信息或试着弄懂怎么操作新买的无人机和智能机器人,都要 求你能够阅读。基本上可以说,懂得如何阅读是成功的前提。
1.构建感官图像。文字虽然是抽象的符号,但当孩子们阅读时,他们的大脑会将这些 符号转化为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感官的图像,这是他们沉浸于阅读世界的第一步。大人可 以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孩子创建感官思维,比如: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闻到什么 尝到什 么 感觉到什么 … …
2.运用背景知识。这是因为读者原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闵读理解有帮助。
3.堤出问题。这是一种与作者进行“思想对话”的方式。
4.学会推断。闵读过程中,读者往往通过推断对所读内容进行加工并得出结论,进而 解读文本的深层含义。这是一个“字里行问寻深意”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得益于作者 在文中理下线索,读者沿着这些线索积累论据,得出结论。
5.舜选重要信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学会区分和筛选信息,我们才可 能更有效地阅读和生活。
6.签合信息。即分析、加工和优化信息,能使得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7.查漏补缺。许多孩子常在阅读时会迷失方向,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认为只要快速浏览 完所有的文字就算是完成了阅读。虽然他们确实“过了一遍”,但实际上并没有吸收到什 么。这时就需要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最佳方法就是培养自我监控阅读理解的能力——认
真地阅读文本, 一旦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就像司机发现车辆偏离了车道一样,能 够迅逵意识到并采取措施,重新集中注意力,回到正确的阅读轨道上来。
(选自《阅读的7项核心技能》)
材料二
精读,即精细深入的阅读,要求把字字句句读明白,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融会贯通的理解水平。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 大意的阅读方法。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 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这两种方式是由不同的阅读目的、不同的阅读材料和不同的阅读环境所决定的,各有 各的用处,关键是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加以选择和运用。其实,在许多情况下,这两种阅 读方式是交叉运用、互为补充的。例如拿到一本书,我们的处理步骤一般是:先查看书名, 估计大概内容,如果有序言可先阅读序言;研究目录页,对全书的基本架构有个整体了解; 如果附有后记,也要浏览一下——它会介绍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经过等。这样即可以 初步判断这本书的阅读价值。如有必要,就精细深入地重读一遍,以求全面深入理解。这 就是把两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了。
材料三
语 文 试 卷 第 7 页 共 9 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课(节选)
活动一 猜一猜 师:莫斯科有一个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1940年10月的一天,博物馆收 到一封颐让大家惊异的信。 屏显:我本来是个小偷,1937年我偷了一只手提箱,里面有一本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一句话,猜猜这个小偷为什么要给博物馆写这封信 生1:我猜是为了表达感谢。从“本来”可以推测这个小偷后来不再做小偷 了,他的改变可能和这本书有关。
活动二 理一理 师:这部小说人物繁多,似乎难以 抓住头绪,该怎么读呢 我们可以用“关 系辐射”的方法,如以保尔为中心,从 家庭、爱情、友情、事业等角度向外辐 射,将书中重要人物勾连起来,一目了 然。 ,170 2'x前e (
h
u4
aus
)导罗 XE 2* ·Me- a 9 3(人驾)凭52》
活动三 看一看 师:“复活节失学”是小说的一个 重要情节,也是保尔人生的转折点。为 帮助大家更好地感受保尔的童年苦难, 我们读的时候可以参看这幅小人书插 图…… 964 01 a rei
17. 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C)(3 分 )
A. 无论是学习数学、物理、历史、工程、机械和政治,还是仅仅上网浏览信息都要求我们 能够阅读,因为懂得如何阅读是成功的前提。
B.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只要学会了区分和筛选信息,就能高效地阅读和生活。
C. 许多孩子认为只要快速浏览完所有的文字就算是完成了阅读,所以他们常在阅读时迷失 方向。
D. 精读即精细深入地阅读,旨在融会贯通理解文章内容,它比略读速度更慢,诈用更大。
A. “懂得如何阅读是成功的前提”说法不够严谨,材料一第一段有修饰语“基本上可以说”。
B. “只要……就……”说法太绝对了,原文说的是“只有……才可能……”,说明“区分 和筛选信息”只是高效阅读和生活的条件之一。D. “作用更大”的说法有误,材料二第二 段 原 文 说 的 是 “ 各 有 各 的 用 处 ” 。
18.精读与略读常是交叉运用、互为补充的,请根据材料二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目的:(1)
没必要,不读
略 读 速度:快速阅读 (3)
L(4)
L(2) : 书名、序言→ 目录→后记
语 文 试 卷 第 8 页 共 9 页
(1)了解其内容大意,(或者抓住文章的大概),(2)步骤,(3)初步判断阅读价值, ( 4 ) 有 必 要 , 精 读 ( 或 精 细 深 入 地 重 读 一 遍 ) 。 ( 一 空 1 分 )
19.材料三“导读课”体现了材料一中的哪些阅读技能 请分点阐述。(6分)
(1)学会推断:活动一老师请学生根据一句话猜小偷为什么要给博物馆写信(或:学生 通过“本来” 一词推测出小偷后来不是小偷了)(2分)。(2)整合信息:活动二老师 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梳理了出来(2分)。(3)构建感官图像:活动三提供的 小人书插图有助于学生将小说文字转化为视觉图像(2分)。(活动二答“筛选重要信息” 可以给1分。)
20.弟弟小巴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请结合材料一、二,给他提出两点解题思路并给出答 案。(5分)
【真题在线】甲乙两人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速度5km/h, 乙速度7km/h, 两地距 离36km、几小时后相遇
解题思路:(1)精读题干:精细深入地阅读题干,抓住关键词“相向而行”“相遇”等 关键词。(2)筛选信息:圈出“A、B 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关键词,明确速度叠加;
(3)整合信息(或构建感官图像):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线段图,直观呈现运动轨迹。(4) 运用背景知识:调用已学的相遇问题数学公式算出答案。(解题思路一点2分,答到两点
即 可 ) 答 案 : 3 小 时 ( 1 分 ) 。
四、作文(55分)
21.以下两题,选做一题。(55分)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律用A、B、C 等英
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1)晨光中,地铁呼啸掠过站台,行人步履匆匆追赶时间;转角处,老树在春风里舒展 新芽,蜗牛背着壳文量青苔的纹路。生活是永不停歇的钟摆,一端是时代浪潮里争分夺秒 的冲刺,一端是心灵旷野上静听花开的驻足。快,是为理想奋力奔跑的姿态:慢,是沉淀 自我的智瑟。且行且思,且快且慢,方能在时光长河中走出独属于自己的诗意节奏。
请以“快与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又是一年毕业季。山城中学九年级拟编辑一本《青春之歌》纪念册,现向全体毕业 生征稿,栏目如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投稿。注意:在作文答卷第一行顶格写明:“投 稿栏目:××。”第二行居中写题目,结尾署名为“1班小渝”。
栏目名称 稿件要求
良师益友 初中这三年,有哪些老师、同学、朋友曾给予你帮助与鼓励 请写一篇记叙文 讲述这些感人故事,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成长之路 写一篇自传,讲述自己初中这三年的奋斗故事,总结成长感悟。
经验分享 围绕初中这三年的学习、交友、梦想等话题,给即将入校的学弟学妹们写一封 信,分享自己的经验,鼓励他们为初中生活做好准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