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阅读
第20课 外国诗二首
弗罗斯特
旅程A
旅程B
新课导入
同学们,是否看过电影《长安三万里》?还记得李白仕途艰难时,发出了什么感慨吗?
新课导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发出的感叹,人生的道路的确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可能还会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让我们一起去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来看看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学习目标
1.了解普罗斯特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2.朗读诗歌,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理解“路”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
4.感悟人生的真谛,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作者简介
任务一:基础闯关·识记字词和文常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等。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写作背景
《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顾子欣译。略有改动。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创作。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未选择的路》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一重要的人生选择。
知识链接
学习方法:怎样阅读诗歌
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这一环节旨在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含的道理和表现的手法。
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预习检查
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然后大声朗读,积累这些字词。
任务一:基础闯关·识记字词和文常
涉足( ) 伫立( ) 萋萋( )
幽寂( ) 污染( ) 延绵( )
迥异( )
shè
zhù
qī
yōu
rǎn
yán
jiǒng
预习检查
多音字
更
( )更换
( )更加
gēng
gèng
预习检查
形近字
贮( ) 贮藏
伫( ) 伫立
纻( ) 纻衣
zhù
zhù
zhù
诱( ) 诱惑
绣( ) 刺绣
锈( ) 锈蚀
yòu
xiù
xiù
预习检查
任务一:基础闯关·识记字词和文常
请解释下列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幽寂:
延绵:
萋萋:
伫立:
涉足:
迥异:
幽静寂寞。
延续不断。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长时间地站着。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极不相同;迥别。
整体感知
任务二:感受诗韵·读准节奏
听示范朗读,一边听一边从三个方面做批注:
①声调应该高还是低,语速应该缓还是急?
②哪些词句要读重一些,用朗读重音符号标注出来。
③试着划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诗句。
听读批注之后,按自己的诵读提示展示朗读。
听读诗歌,按下面的要求做批注。
整体感知
任务二:感受诗韵·读准节奏
朗读诗歌,读准语音语调和重音停连。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zhù)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qī)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走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因此/决定了/我迥异的旅途。
··· ·
····
··
··· ·
····
···
···
··
····
··
····
·····
整体感知
任务二:感受诗韵·读准节奏
朗读诗歌,找出诗歌每一节的韵脚和所押的韵。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走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因此决定了我迥异的旅途。
U韵
i韵
an韵
U韵
整体感知
任务二:感受诗韵·读准节奏
诗以言情。诗中有很多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把批注写在诗歌旁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走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因此决定了我迥异的旅途。
“可惜”一词表达了自己感到惋惜的心情。
“久久伫立”,表明“我”一个人在树林里犹豫不决,不知道该选哪一条路。
“但”“却”传达出作者作者所选道路的与众不同——美丽诱人却富于挑战。
“落叶满地”等景物带给“我”的感觉是清冷的。
“恐怕”写出了自己必须作出取舍的遗憾
“轻声叹息”也表明了诗人对未选择的路的留恋。
从这些句子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遗憾、惋惜,朗读时,要读得轻一点儿,慢一点儿,读出犹豫的感觉。
合作探究
任务三:研读诗歌·理解主题
仔细研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节的意思。
2.诗人选择了一条怎样的路?他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3.诗人对于未选择的路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诗歌不描述未选择的路,却只写已选择的路。
4.如何理解诗人笔下的“路”和诗人在作选择时的心理。
5.诗人通过这首诗想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合作探究
任务三:研读诗歌·理解主题
1.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节的意思。
伫立(思索)
决定(选择)
选择之后的怅惘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1
2
3
4
合作探究
任务三:研读诗歌·理解主题
2.诗人选择了一条怎样的路?他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诗人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的路。因为这条路虽然荒凉幽寂,但富有挑战性。同时也表明“我”在选择人生道路时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
合作探究
任务三:研读诗歌·理解主题
3.诗人对于未选择的路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诗歌不描述未选择的路,却只写已选择的路。
“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留恋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犹豫、畏惧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怀念
不描述未选择的路,却只写已选择的路,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这其实是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生活中很多人出于对自己选择的不满,才会产生对于未选择的怀恋。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写来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合作探究
任务三:研读诗歌·理解主题
4.如何理解诗人笔下的“路”和诗人在作选择时的心理。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
而我走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因此决定了我迥异的旅途。
作者写林中岔路,表现人生之路的选择。
可惜:选择时的遗憾;
久久伫立:选择时犹豫、艰难;
改日再见:对未选择的路的留恋;
恐怕我:选择后的踌躇;
决定了我一生:选择后的惆怅。
合作探究
任务三:研读诗歌·理解主题
5.诗人通过这首诗想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人生的道路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做出独立的选择。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定了,绝无重走的机会,所以,必须慎重。
合作探究
任务三:研读诗歌·理解主题
再读诗歌,结合诗歌内容探究作者如何借自然之路来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的?
诗句 具体形象 所阐释的哲理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林中岔道
如何抉择人生道路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未选择的路
对于自己没有选择的路,心中总会有犹豫、不舍
合作探究
任务三:研读诗歌·理解主题
再读诗歌,结合诗歌内容探究作者如何借自然之路来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的?
诗句 具体形象 所阐释的哲理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选择的路
(荒草、幽寂)
(美丽、诱人)
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尽管荒凉、寂寞,却充满诱惑与挑战,让人向往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选择的路
(前路漫漫)
选择的这条人生之路,注定充满艰难,但既然已经选择,就要开始跋涉,而且无法回头
合作探究
任务四:学习写法·比较赏析
本诗所写之“路”,只是自然之路吗?诗歌在表达情感上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
不只是自然之路。
路
表面:
自然界的道路
实际:
暗示人生之路
象征
明(表面)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
本诗运用象征手法,以自然之路象征人生之路。
合作探究
任务四:学习写法·比较赏析
象征,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象 征 比 喻
①象征,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②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写作手法,属写作构思技巧,一般要统摄全篇。
你知道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吗?
①比喻,就是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某种相似性。
②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合作探究
任务四:学习写法·比较赏析
比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在写法和主题上有何异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不 同 点 写 法
主 题
相同点 运用象征手法,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来阐释道理。
告诫人们,对待人生抉择时要慎重,要独立选择。
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来鼓励人们。
告诉人们,面对人生挫折时要镇静乐观,相信未来。
都以指导人生所遇到的重大问题为主题;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合作探究
任务四:学习写法·比较赏析
结合“路”的象征意义思考:诗人的“路”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自然之路可以选择回头,而人生却没有回头路可走。
选择要谨慎,但一旦做出自己的选择就要坚持走下去。
选择不同的道路,人生也将不同。
面对选择,犹豫是正常的。
……
拓展延伸
关于“路”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柳青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文章主旨
诗人通过叙述对树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表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意在告诉人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择了就不能回头,所以我们应独立思考,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课堂检测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迥异(jiàng)忧郁(yù) 镇静(zhèn) 困惑(huò)
B.叮咛(níng) 涉足(shè) 瞬息(sùn) 幽寂(yōu)
C.伫立(chù) 污染(wū) 萋萋(qī) 旅人(lǚ)
D.路径(jìng) 怀恋(liàn) 诱人(yòu) 延绵(mián)
【解析】A项,“迥”应读jiǒng;B项,“瞬”应读为shùn;C项,“伫”应读zhù。D正确。
D
课堂检测
2.对下列句中加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这里指忧郁的日子在时间长河里不过是非常短的时间)
B.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C.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形容十分荒凉的样子)
D.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这里指两条路还没有人走过)
解析:“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C
课堂检测
3.“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走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声音延长 B.解释说明
C.意思递进 D.语意转折
解析:“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第一句话交代路有两条,如何选择呢?第二句给出了具体的答案,是对前句话内容的解释说明。
B
课堂检测
4.对《未选择的路》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仅描绘选择,而不说面临的选择内容是什么,使此诗具有了内涵的开放性。
B.这首诗具有象征意味,读后令人深思。
C.“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是诗人对自己年轻时错误选择的悔恨。
D.“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说明选择其中一种意味着对另一种的放弃,选择时应慎之又慎。
解析:诗人并没有悔恨之意。
C
课堂检测
5.下列对本课两首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诗句清新流畅,平和坦率,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B.《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尤其是对“未选择的路”的感慨,读来耐人寻味。诗中“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说明选择其中一条路就意味着放弃另一条路,选择时应当慎之再慎。
C.《未选择的路》语言浅易,实则蕴含深邃哲理。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意象,用比喻的手法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D.两首诗写的都是对人生的思考,前者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则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道理。
C
【解析】:应该是运用了象征手法,而不是比喻手法。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在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我没有刀,我就不能保护你。如果我有刀,我就不能拥抱你。”人生就是如此,每个人都有一段优美风景的旅程,每个人都在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有的路林荫匝道,有的路落英缤纷,有的路表面阴云密布却转角柳暗花明,有的路看去阳光明媚却暗藏埋伏重重,而只有选择一条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
选择道路
留恋未选
伫立路口,思索选择
做出决定,选择小路
选择之后,满腹怅惘
多年以后,回顾叹息
人生之路
决定一生
无法回头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