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氧气的性质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 氧气的性质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7 10:5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感受化学魅力
探寻化学之美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


CONTENTS
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
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感受化学魅力
探寻化学之美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探究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3
认识碳、硫、铁等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钢铁冶炼等都需要氧气。这些变化虽然发生的场所和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但都与氧气的性质有关。
课堂导入
氧气的物理性质
一、
氧气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探究新知
观察集气瓶中的氧气,并结合下列给出的数据和你的生活经验,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标准状况(0℃、1.01×105Pa)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空气的密度是1.293g/L,1L水中最多能溶解0.049L氧气。
观察思考4-3
盛满氧气的集气瓶
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在压强为1.01×105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
二、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与木炭反应:用坩埚钳夹取一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然后将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待燃烧停止后,
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活动探究4-3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红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问题思考Ⅰ】(1)为什么要把红热的木炭由上到下缓慢伸入氧气集气瓶中?
如果将木炭直接插到瓶底,与氧气反应放热,瓶内氧气受热膨胀,大部分氧气迅速逸出,造成反应时间过短,现象不明显
(2)木炭燃烧后加入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什么?
验证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否为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变浑浊)
2.氧气与铁丝反应: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加热。待铁丝红热后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瓶中预先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观察现象。
活动探究4-3
铁丝在空气加热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红热(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问题思考Ⅱ】(1)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2)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若将铁丝绕在火柴梗上进行实验,为什么要火柴梗快要烧完时才伸入集气瓶中?
火柴梗会迅速消耗瓶内氧气,氧气浓度降低,使铁丝燃烧效果不明显
实验表明,木炭、铁丝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这些说明氧气能与碳、
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结论】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碳+氧气 二氧化碳 C+O2 CO2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O2 Fe3O4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问题思考Ⅲ】为什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
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分子的数目越多
(即氧气浓度越大),反应就越剧烈。
3.氧气与硫反应:将硫放在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然后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瓶中预先留少量水),观察现象。
硫丝在空气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放出热量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放出热量
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硫、磷、铜等单质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也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实验事实表明,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这些物质得到氧元素,这样的过程叫作氧化,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O2 SO2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O2 P2O5
铜+氧气 氧化铜 Cu+O2 CuO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加热
加热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
物质
分类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Fe3O4 CuO
非金属氧化物 H2O CO2 SO2
三、
氧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广泛存在于物质的天然转化、人工转化以及生命活动过程中。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观察思考4-4
了解自然界中的养循环
观察右图,看看氧元素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的。
思考:1.自然界中氧气产生与消耗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氧气是性质比较活泼
的气体,自然界中很多物质
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发生化
学反应,那为什么大气中氧
气的含量没有越来越低呢?
氧气的产生与消耗
氧气产生的途径:
氧气消耗的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动植物的呼吸
物质的燃烧等
在自然界中,通过氧气以及各种含氧化合物的天然或人工转化,形成持续、稳定的氧循环,
从而维持了相对恒定的
大气含氧量,构建了陆
地、海洋和大气等环境
的物质和能量平衡,为
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
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
氧循环过程中,人和动物吸入的氧气主要用于氧化所摄入的营养物质,为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等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这类反应往往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称为缓慢氧化。常温下许多物质都能发生缓慢氧化,例如金属的锈蚀、动植物体的腐烂和塑料的老化等。
缓慢氧化
1.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C.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在低温、高压下能变为液态或固态
C
课堂达标
2.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
①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转化为淡蓝色液体
②氧气难溶于水
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④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用于气焊、气割
⑤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B
课堂达标
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B
课堂达标
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课堂达标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不锈钢 B.汽水
C.氧化镁 D.煤炭
C
课堂达标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 B.清新的空气 蒸馏水
C.氮气 二氧化碳 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C
课堂达标
7. O2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集气瓶中均充满O2并盛有少量水)。关于下列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化合反应
B.反应都需要点燃;都放出热量
C.甲、乙、丙中水的作用完全一样
D.实验现象:甲中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乙中产生白烟;丙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课堂达标
C
课堂达标
8.下列物质中:①水;②矿泉水;③红磷;④五氧化二磷;⑤氮气;⑥氧气;⑦石灰水;⑧氧化汞。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②⑦
①③④⑤⑥⑧
①⑤⑧
课堂达标
9.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______色_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______溶于水,液态氧呈______色,固态氧呈______色______状。
温馨提示:
(1)氧气变成液氧时,颜色改变,是______变化。
(2)鱼能够生活在水中,是因为水中溶有少量氧气。但是,氧气是______溶于水,不能说能溶于水。


不易
淡蓝
淡蓝
雪花
物理
不易
课堂达标
10.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
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
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在反应基
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实验操作、生成物的种类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其中甲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______,丙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化合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
Fe3O4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防止高温的生成物炸裂集气瓶底
知识总结
不良反应
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在压强为1.01×105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这些物质得到氧元素,这样的过程叫作氧化,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分子的数目越多(即氧气浓度越大),反应就越剧烈。
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感受化学魅力
探寻化学之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