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
地理试题共8页,包括两道大题。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向右前方跨了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
A.东北方 B.南方 C.西方 D.东南方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计划组织野外地理研学,同学们准备了研学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为研学做参考。读图1“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图2“四种天气符号”,完成2~4小题。
2.图1中①②③④处地形部位表示山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研学过程中要进行攀岩运动,应该选择图中的地点是( )
A.① B.⑤ C.⑥ D.⑦
4.学习小组开展野外研学,图2中的哪种天气最适合出行( )
A.A B.B C.C D.D
世界上不同的区域,自然条件迥异,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明显,对人口的分布影响显著。读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5~6小题。
5.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人口增长率 D.人口年龄结构
6.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 )
A.北半球内陆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
C.赤道附近内陆地区 D.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誉,其中60%分布在巴西,在巴西政府的努力下,2023年亚马孙雨林的砍伐得到了控制。读图4,完成7~9小题。
7.下列关于巴西的地理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B.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C.位于非洲东北部 D.大部分位于中纬度
8.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雨林可以净化空气 B.雨林可以提供氧气
C.雨林可以提供动植物资源 D.雨林可以涵养水源
9.据图分析破坏亚马孙雨林,受影响最大的农产品是( )
A.玉米 B.棉花 C.天然橡胶 D.大豆
俄罗斯北部亚马尔半岛及其周边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俄罗斯与中国合作开采该地天然气,并规划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线路(下图)。据此完成10~12小题。
10.亚马尔半岛位于( )
A.北温带 B.北冰洋沿岸 C.西欧平原北部 D.中纬度地区
11.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沿线可能看到( )
A.极光、西伯利亚虎 B.草原、长颈鹿
C.常绿阔叶林、棕熊 D.沼泽、鸭嘴兽
12.该天然气管道线路开通后可( )
①增加俄罗斯的经济收入 ②带动蒙古的经济发展
③彻底满足中国能源需求 ④拓宽中国能源进口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图“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主要节庆活动示意图”,完成13~14小题。
13.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主要少数民族依次是( )
A.藏族、回族、苗族、纳西族 B.哈萨克族、高山族、满族、土家族
C.侗族、瑶族、黎族、傈僳族 D.维吾尔族、傣族、蒙古族、朝鲜族
14.下列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
A.①——我们住竹楼,过泼水节 B.②——我们的少数民族种类最多
C.③——我们在高原河谷放牧牦牛 D.④——我们在草原赛马、摔跤
读图“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15~16小题。
15.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彻底解决了北京的缺水问题 B.东线工程直接从丹江口水库引水
C.西线工程借助京杭大运河运水 D.缓解华北地区水土配合不协调的问题
15.东线工程在黄河段需要开挖隧道,原因是( )
A.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B.黄河结冰期长
C.黄河流速快 D.黄河水污染严重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读图“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17~18小题。
17.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A.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
18.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
读图“黄河水系图”,完成19~20小题。
19.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流经内蒙古高原 B.②是最大支流汾河
C.③河段易发生凌汛 D.④处有“塞外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
20.河段①处含沙量大的气候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 B.支流众多,河水冲刷作用明显
C.该地区雨季长,降水量大 D.土质疏松,植被破坏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读图1“某日地球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2“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毛主席有诗词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原因是地球的__________运动,其中的“八万里”是指__________的长度。图1中的景象与图2中的__________地相吻合。
(2)图1中四地,此时正值日出的是__________地和__________地。
(3)甲、乙两地的地方时比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比乙早 B.乙比甲早 C.时间相同 D.无法判定
(4)导致甲、乙两地昼夜长短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22.读图“中国南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南方地区位于A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_(河流)以南、__________高原以东。
(2)左图是我国西双版纳的传统民居__________,充分反映了当地__________的气候环境。
(3)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图中①②③为南方地区的三大城市群,其中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__________(填序号)。
(4)据图分析三大城市群分布的主要特点?
23.对比图1“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2“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完成下列问题。(8分)
(1)两大洲共同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都是__________气候,与北美洲相比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而亚洲独特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气候显著。
(2)亚洲和北美洲都地跨北寒带、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温度带,南北跨纬度广,陆地面积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3)亚洲中部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高,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气候区,而同种气候在北美洲仅分布在__________部近海地区。
(4)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24.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很大,读图15,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图中序号①代表__________毫米的降水量线,将我国大致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__________业、林业和渔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以__________业为主。
(2)①线东南一侧为__________(“内流区”或“外流区”),该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和图中__________线(填序号)吻合。
(3)②线和我国一月__________℃等温线大致吻合。将我国东部地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
(4)我国南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哪些因素造成的?(2分,答对1点给1分)
参考答案
1.B 2.B 3. C 4. A 5. B 6. B 7. A 8. B 9. C 10. B
11. A 12. B 13. D 14. B 15. D 16. A 17. A 18. A 19. C 20. A
二 、非选择题
21. (1) 自转 赤道 a
(2) 甲 乙
(3) B
(4) 因为地球的公转 。
22. (1) 秦岭 淮河 青藏
(2) 竹楼 (高脚屋) 湿热 (高温多雨) (3) ②
(4) 主要分布在河流沿海及河口三角洲 。
23. (1) 温带大陆性 温带海洋性 (热带草原) 季风
(2) 北温带 热带 (两个答案可互换)
(3) 高原山地 西
(4) 受地形的影响 , 海洋水汽难以深入内陆 。
24. (1) 400 种植 畜牧
(2) 外流区 ①
(3) 0
(4)气候:南方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水稻等喜热喜湿作物生长;北方多为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适宜小麦、玉米等耐寒作物生长。
土壤:南方土壤多呈酸性,有利于水稻等作物的生长;北方土壤多呈碱性或中性,适合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
水资源:南方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有利于水稻等需水量大的作物生长;北方虽然水资源相对匮乏,但通过灌溉系统的建设,也能满足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生长需求。